【戰疫最前線】孤身一人「逆行」來武漢 他隨機導航到醫院當志願者

2020-11-29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通訊員 胡夢 黎婉婷):鄒智明來湖北省中醫院當志願者已經16天了。16天前,25歲的湖南小夥鄒智明獨自一人「逆行」來到了這裡。

  鄒智明想當志願者的念頭,是在看抖音時萌生的:「抖音上那麼多白衣天使在救人,他們很辛苦,我就想來幫忙。」剛過完年,鄒智明就準備開車去武漢,但因為村裡封路沒能成行。2月21日,村裡解封了,上午11點,鄒智明裝了10袋自家種的白菜,瞞著家裡人動身前往武漢。

  在開了6個多小時車後,鄒智明到達了武漢,他用導航隨機導了個醫院,就這樣來到了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

  到達醫院後,鄒智明將白菜送去了醫院的物資管理部門。當天值班的湖北省中醫院工作人員建曉晶接待了他,鄒智明告訴建曉晶,自己會一直在醫院附近,如果有醫護人員需要用車,可以隨時聯繫他。第二天中午,建曉晶在醫院看到了鄒智明的車子。「捐完物資我們都勸他趕快回去,沒想到他還在。」建曉晶和同事都驚訝於這個小夥子的執著。在了解到鄒智明沒有防護也沒食物後,建曉晶給了他三包一次性口罩、一件普通防護服和礦泉水、水果、方便餐等。

  接下來的幾天裡,鄒智明如願以償地在湖北省中醫院當起了「擺渡人」——接送白衣天使們上下班。11天過去了,鄒智明平均一天要接送醫護人員5、6趟。這樣的奔波和付出,鄒智明卻心甘情願,「早餐可以慢吃,但白衣天使一定不能慢送。」他在朋友圈裡寫到。

  接送醫護人員以外的時間,鄒智明也沒閒著。「每次裝卸物資都有他,一沒事就過來幫忙了。」物資搬運組的同志次次都能看到他。社會愛心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醫院來,卸車、運送、擺放,鄒智明每天搬運的物資已經無法計算。2月23日晚上9點,已經工作了5個多小時的鄒智明,拍下了等待卸車的一大車物資,發了一條朋友圈:「繼續卸貨,沒有別的本事,只能出力。」

  鄒智明每天都在朋友圈裡分享「正能量」,卻不提自己的辛苦。剛來時沒有地方休息,只能睡在車裡,這樣艱苦的條件,本職工作是大件配送員的鄒智明卻已經習以為常,「我以前送貨趕上忙的時候,晚上經常睡車裡。」醫院財務處工作人員姜瑩霜知道了鄒智明的事情,馬上聯繫到了一家酒店,安排鄒智明住了進去。「省中醫院的職工對我挺好的,送吃的送喝的,還安排了住宿,我覺得好溫暖。」鄒智明很感恩。

  當問到家人對他來武漢是什麼態度,準備什麼時候回去時,鄒智明遲遲沒有接話。但是他的朋友圈裡早已給出了答案:「最對不起家人。疫情一日不除,孩兒一日不歸,別問,一切都值得!武漢加油!」為了表達對他的感謝,職工們也默默籌集了小夥子回家的路費,買了加油卡交給他。

相關焦點

  • 時代讀本:逆行武漢的「戰疫」故事
    我們要為這段戰疫的歷史留下些什麼?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作為出版人,我們願意以這本《2020 我在武漢》,作為這個思考的一個答案。作為成都時代出版社最新策劃完成的讀本,《2020 我在武漢》集合了中國目前最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及醫護人員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十個有溫度的故事。
  • 立下「生死狀」逆行支援武漢——湖南志願者鄭能量,真的很正能量!
    紅網時刻記者 何青 李璐 長沙報導「給大家報平安,謝謝大家的關心,我一切都好,在這邊非常順利,志願者彼此之間也比較配合……」2月10日凌晨4:30,武漢市第三醫院,雨。忙碌了一天,湖南小夥鄭能量終於喘了口氣,在這個間隙,給記者傳回了報平安的視頻。時間倒回到17天前,也是一個雨天——大年初一,他從湖南出發,只身前往已經封城的武漢。
  • 瞞著家人,留下墓志銘,獨自赴前線,他在武漢的「底層」看到了光
    「每個時代都不缺為民請命的人有人逃離湖北,就該有人跨過長江來年,我們一起去看櫻花看過太多電影,就不說等我回來了武漢,堅持住4000個口罩和一名志願者正在路上……」不過,樓威辰並不慶幸自己置身事外,而是選擇勇敢逆行,並且獨自赴前線,甘當默默無聞的志願者。除了瞞著家人,出發前他還做了最壞的打算,向朋友交代手機解鎖密碼,支付密碼以及留下一句墓志銘:一生赤誠,未食煙火!樓威辰的行為,令朋友無法理解,大家都說他瘋了。
  • 「逆行天使」提燈照亮,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趣味」表彰
    「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歌頌偉大白衣天使」,5月9日下午,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在第一會議室和桌球室舉行了「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暨趣味運動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處副處長孟慶芳、醫院全體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護理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 《武漢戰疫紀》-真實記錄了苦難武漢的經歷及全民抗疫的英難故事
    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推出時長33分鐘的英語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回顧武漢「封城」一個多月來發生的真實故事。這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自3月8日上線二十天後來,各平臺的觀看量已經突破達數億人次,其中,海外觀看量也高數千萬,成為全球網友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扇窗口。
  • 戰疫最前線 他們都是最靚的仔和最美的妞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總有人逆行於戰疫最前線。在佛山禪城公安,不同的警種之間,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又有著什麼樣的抗疫故事?一起來認識認識這群最靚的仔和最美的妞吧。他們的任務,就是做好周邊醫院、車站、商圈、工廠、隔離點等重點區域的防控,保持防疫最前線的「見警率」和「管事率」。
  • 感動深圳100個凡人「疫」事:這十首戰疫歌,一起唱起來!
    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環衛工、網格員、基層幹部……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徵戰疫情最前線,用大愛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樂章。深圳的文藝工作者們也飽含深情地投入到抗疫作品的創作中,以藝術發聲,用藝術的力量共同抗疫。
  • 「逆行武漢」志願者樓威辰的2020年:95後的他建起公益團隊
    這位不同尋常的95後,在2020年疫情的危機時刻,隻身逆行到疫情中心地帶武漢,連續74天從事志願服務的故事,曾讓許多人為之動容,其鮮明的個性也讓他飽受爭議。如今一年過去,現在的他生活變得怎樣? 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樓威辰,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位傳奇人物的心路歷程和他如今的真實生活。
  • 【戰疫最前線】好想吃碗長壽麵!武漢76歲患者這樣度過了一個難忘的...
    【戰疫最前線】好想吃碗長壽麵!武漢76歲患者這樣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 去武漢前寫下遺書,穿雨衣「闖」醫院,「訛」新聞媒體…她的故事被...
    她對每天都催自己趕緊回家的媽媽說:「我在這邊很安全,我會保護好自己,我要送餐到不需要送為止」。「誰要採訪,先拿肉來,防護用品也行」在送飯期間,劉仙了解到許多醫院缺少防護用品的窘迫情況,尤其是中小醫院奇缺防護用品,有的連消毒用的噴壺都沒有了。
  • 川人有話說|逆行武漢的四川志願者「雨衣妹妹」劉仙:過去、現在和...
    作為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仙因為疫情期間逆行武漢當志願者而被大家熟知。從武漢回川後,劉仙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志願者的身份,做了許多和志願服務、公益相關的事情。在聽到習主席對志願者的點讚時,劉仙直言眼眶一下子溼潤了,「這是一份巨大的激勵。」劉仙說,過去這一年,自己看到了志願者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社會治理等事件中不斷發揮作用,「就像打仗,志願者就是彈藥和後勤保障」。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
  • 【戰疫最前線】心懷感恩馳援湖北!綿陽市中心醫院三批醫療隊先後...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華夏大地,綿陽市中心醫院前後派出三批共29人的醫療隊伍奔赴武漢。  不可預知,最美逆行。共克時艱,成效卓然,是四川力量、綿陽力量、綿陽市中心醫院力量的彰顯,他們用專業和擔當,在災難救援上眾志成城書寫新篇章。
  • 向著疫情逆行衝鋒的最美北大醫學人!
    北大三所綜合性附屬醫院就迅速按照國家要求各自選派20人與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同仁一道組建被譽為「北京超強陣容醫療隊」共赴疫情中心湖北武漢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北京日報客戶端截圖(圖源網絡)
  • 江蘇:凡人微光匯聚眾志成城戰疫力量
    又一年繁花似錦,企業復工復產,學校陸續開學,生產生活日趨正常……回望按下「暫停鍵」的那段日子,誰披星戴月為抗疫最前線救急紓難?誰在關門閉戶的大街小巷不顧寒冷奔忙迎送?誰風雪無阻堅守社區卡口查防消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甚至沒有在大家的回憶中留下名字,但人們不會忘記:平民英雄,是眾志成城的戰疫力量中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凡人善舉,為這段戰疫艱難時光注入了不可磨滅的大愛底色。
  • 築起青春長城 港口青年用實際行動踐行戰疫初心
    戰疫打響以來,各港口充分挖掘潛能,為疫情重點地區醫療用品和重要生產生活物資的生產運輸提供保障。港口團員青年響應前線所急,搶時搶工、傾力付出,及時為前線輸送「彈藥」和「給養」。   響應地方號召,武漢港漢江公司決定為防疫物資免費提供倉儲服務,公司4名青年黨員主動請纓,自駕前往倉庫,經過持續11個小時的勞動,倉庫騰空,800萬隻口罩完成裝卸入庫。
  • 青年志願者劉仙:「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
    因為初到武漢時沒有防護服,常穿一件雨衣「勇闖」各大醫院,人們親切地稱劉仙為「雨衣妹妹」。  兩百多斤豬肉、三百多斤大米、兩大袋土豆以及在成都門店能找到的所有調料,是這位嬌小四川女孩去武漢時的全部家當。「醫護人員對盒飯要求一點都不高,他們總說有熱乎的家常菜填飽肚子已經非常幸福了,但是我還是想大家儘量吃好,起碼頓頓有肉。」
  • 「抗疫」前線綻芳華 廣州奏響抗擊疫情「青春戰歌」
    「我先來!」「我不退!」……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抗疫前線傳來。他們是勇敢堅韌、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的「白衣天使」;他們是不畏艱苦、穿梭在車水馬龍之間為旅客檢測體溫的高速收費員;他們是默默無聞、構築起社區疫情「防火牆」的志願者……在廣州,有一批花樣年華的青年工作者熱情高漲、毅然「逆行」,拼盡全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志願者聚首武漢話友誼,出遊遇堵車也開心
    國慶節,雖然在武漢遇到過不止一次堵車,但首次來漢的四川遊客魏敏還是很開心。在這裡,她與昔日的戰役網友相聚,看到了生機勃勃的城市。幾個月前的揪心煙消雲散,內心輕鬆,充滿著喜悅。 29歲的魏敏是四川北川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傷做過手術。當時,災區也是緊缺醫護人員、救援物資。困境之中,在全國各地的支援下,當地人才渡過難關,並幫助災後重建。
  • 《武漢日夜》「憧憬」篇:救援志願者託起新生希望
    《武漢日夜》「憧憬」篇:救援志願者託起新生希望 時間:2021.0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