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武漢」志願者樓威辰的2020年:95後的他建起公益團隊

2021-01-18 騰訊網

樓威辰,26歲,浙江安吉人。這位不同尋常的95後,在2020年疫情的危機時刻,隻身逆行到疫情中心地帶武漢,連續74天從事志願服務的故事,曾讓許多人為之動容,其鮮明的個性也讓他飽受爭議。如今一年過去,現在的他生活變得怎樣? 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樓威辰,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位傳奇人物的心路歷程和他如今的真實生活。

武漢之行像是一場救贖,讓他獲得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一年前的1月25日也是農曆的大年初一,對於95後浙江安吉小夥樓威辰來說,仍是令他難忘的日子。當時在武漢滿城「出城通道封閉,敬請理解支持」的通告前,他還在猶豫,自己是否真的要進入這座布滿危機與風險的城市。「真實的武漢還是得自己親眼去看一看才能感受到。就是那種一個人在路上獨自開著車,20分鐘都看不到一輛車、一個行人的那種感覺。離開武漢以後,估計這輩子都體會不到了。」

年幼的樓威辰父母離異,幾年前父親跟爺爺也相繼離世,只有奶奶是自己唯一的親人。獨特的家庭結構讓他在感情中變得脆弱,甚至導致自己在興趣愛好和思維方式上,無法與同齡人重合。年輕的他生活中特別容易焦慮和自卑,甚至有時會覺得自己身上是有罪的,自己活得快樂與否並不重要。而這次武漢之行,徹底改變了他,讓他重新獲得了勇於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從樓威辰2020年1月25日進入武漢,到4月8日解封離開,整整74天。從來沒到過武漢的他,已經將這裡的所有區域和大小街道印到了自己的腦海深處。在武漢的日子裡,他先後幫助了6000多戶家庭。為了給老弱病殘運送物資,買來不到兩年的汽車,底盤在跑了近10000公裡後,也差點變形而報廢。「武漢對於我更像是一場救贖,因為我看著他們從充滿困難的狀態,變成了一個即將迎刃而解的狀態,更像是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多年前的自己。」

武漢之行像是一次歷練,讓他獲得面對風險的膽量和自豪

在武漢的日日夜夜,樓威辰接觸過那麼多人,在條件艱苦的時候,只有蒙在臉上的一張口罩,連起碼的防護裝備都沒有。「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樓威辰也害怕過,但內心中那種救助他人的迫切心情,戰勝了自己心中所有的恐懼。樓威辰說,一位志願者朋友的母親被確診新冠肺炎,在醫院派不出救護車的緊急當口,自己顧不得被傳染的危險,和室友一同開車送他們去了醫院。

「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大家膽子其實都挺大的,其實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不可能沒人去做。我還記得送他母親的不僅是我一個人,還有我的室友。我跟他說我現在要去送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他說我要跟你一起去。我說你又不會開車,他卻說哪怕我就在旁邊坐著也是好的,然後他就跟我一起去了。」 沒想到送完這對母子第二天,樓威辰就感冒了,那天他擔心自己中招,把遺書都寫好了,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舉動。「在那個孤立無助的時候好像穿越回去有一雙手,生出來握住我的手說,沒關係,別害怕。」 樓威辰說。

回歸正常生活的樓威辰,每天都要忙著演講和接受採訪。除了籌建公益組織外,就是去各個學校給學生們演講,直到2020年11月才又在杭州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疫情過後,樓威辰也曾兩次回到當時奮戰過的武漢。對於重返正常生活的這座英雄城市,他充滿了成就感。「返回武漢後有次在吃火鍋,飯店裡坐著的都是武漢人,看到大家可以很好的生活,城市也恢復了往日的喧囂,自己感到非常驕傲。雖說有點誇張,但是拯救武漢的確有我的一份努力。」

武漢之行像是一段成長,讓他懂得面對情感的給予與獲得

「臨行前跟奶奶撒了個謊說要去江西出差,當時我只想著說去送口罩,送完再回來過年。」在抵達武漢五天後,奶奶就從他朋友處得知了消息。「奶奶知道的那天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我們還在打電話,她說現在外邊疫情可危險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電話掛了沒兩分鐘奶奶卻又打過來,說「你騙我,你現在在武漢。」為了安慰她,樓威辰就強調已經封城無法回去,但會保護好自己。後來武漢解禁返回時,奶奶卻因摔斷肋骨住院,從小被奶奶撫養長大的樓威辰,此時天天在醫院陪護奶奶。當奶奶痊癒出院後,他卻因為之前武漢的飢一頓、飽一頓而患上了胃潰瘍。

在武漢期間,樓威辰常常會被這裡的人、這裡的事所感動。有一晚大雨,樓威辰忙碌一天10點多返回住處,在小區門前看到一位沒穿雨衣、全身溼透的外賣小哥,推著電瓶車在馬路上走。他停車詢問,原來是車沒電了而有三單沒送。於是樓威辰幫小哥送完剩下的單子,再送他回10公裡外的住處。路上問小哥:「如果沒有遇到我,你打算怎麼辦?」小哥說,「先把單子全部送完,然後找個屋簷蹲一晚上。」這讓凌晨一點多才回到住處的樓威辰久久不能入眠,從此原本對好多東西無感的他,開始變得對這個世界充滿溫情。

讓樓威辰記憶深刻的遠不止這一件事。在武漢,為了節省開支,他經常一天只吃一頓泡麵,甚至不吃。在花光了幾萬元積蓄後,他又委託中介把老家房子賣了。有一次答應給兩位已經「彈盡糧絕」的女學生送飯,他只能去免費發放處等,但等了好久才知不對個人發放。他說自己是志願者,專門給有困難的人員送物資,能不能有所通融,但最終還是不行。那一瞬間他就崩潰了,想不到自己當時真的會著急地掉眼淚,發自內心地覺得對不起她們。問起樓威辰武漢之行會不會後悔,他說,「我都要感謝這次武漢之行,怎麼可能會後悔,或許有的人窮其一生,都得不到這些東西。」

武漢之行像是一座熔爐,讓他開拓面對未來的眼界和格局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的話,我們格局會變大,因為我在武漢領導的團隊從事的不是普通的工作,都是關乎生死的事情。」對於自己在武漢的這70多天,樓威辰覺得這些經歷就是最大的財富。「這次的經歷會讓我受用終生,給我帶來的個人改觀是用什麼都無法衡量的。我覺得收穫真的是太大了,這一年可能比我工作三年帶來的收穫還要大。」樓威辰在武漢所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接送確診患者,還是幫助盲人運送物資,他都能帶領自己的團隊,克服一切常人難以相像的困難,讓一切最終轉化成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

在武漢從事志願服務的期間,樓威辰組織了一支志願者隊伍—「螢火志願團」。從一開始的七八人,後來發展到20人。在武漢疫情的最艱難時刻,樓威辰和他的小夥伴們一直堅守在疫情第一線。離開武漢後,樓威辰決定兌現當初離開前的承諾,在家鄉籌劃成立公益組織,他要把這份「螢火」的光和熱繼續傳遞下去。

樓威辰的「螢火公益服務中心」成立於2020年7月,在成立之後先後組織過「學習兩彈一星精神,慰問科研老兵」「情暖夕陽,關愛殘障孤寡老人」「螢火義賣,助力大學夢」等多次公益活動。「我之前從沒幹過公益,整個運作模式都需要自己帶領團隊,去一點點地摸索。」樓威辰說。從個人到團隊,通過武漢的經歷,他覺得自己一直都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能力。在眾多公益活動中,有一項「慰問弱視姐妹」的活動,他和志願團隊多次前往浙江安吉一對患有先天眼疾的小姐妹家中,不僅帶她們檢查治療,還贈送了眼鏡、智能音響、檯燈、寫字桌等禮物,了解到孩子們想學舞蹈後,還專門贈送了舞蹈課程。「這個世界不乏像她們一樣雙眼模糊的孩子,她們也需要溫暖和關懷。但願我們的陪伴和關愛散發出的光,能將她們照亮。」樓威辰說。

「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做些小事。」這是一位網友在評論樓威辰時的留言。他的公益組織也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最近騰訊公益的工作人員也有和我聯繫,之後在公益活動方面可以相互合作,具體細節目前還在溝通。」 樓威辰欣慰地說。正如他在螢火公益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中介紹的那樣,「每一個志願者就像一隻螢火蟲,他們散發的螢火就是他們的善舉。每個人的力量都很渺小,但當他們匯聚起點點微光,也能成為劃破這個世界的光亮。」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武漢「逆行者」樓威辰:我就是想幫助大家實現「願望清單」
    當樓威辰寫下這段微博時,他已經在武漢當了74天志願者。  樓威辰是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的一名廣告從業者,「95後」的他這是頭一回做志願者。  汽車儀錶盤記錄顯示,截至4月8日,疫情期間他在武漢跑了近10000公裡,買來不到兩年的汽車底盤差點因變形而報廢。
  • 瞞著家人,留下墓志銘,獨自赴前線,他在武漢的「底層」看到了光
    樓威辰2020年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浙江「95後」小夥樓威辰在屏蔽了自己的家人後,發了上述動態。當時的湖北,已是疫情重災區,而浙江,屬於安全區。不過,樓威辰並不慶幸自己置身事外,而是選擇勇敢逆行,並且獨自赴前線,甘當默默無聞的志願者。除了瞞著家人,出發前他還做了最壞的打算,向朋友交代手機解鎖密碼,支付密碼以及留下一句墓志銘:一生赤誠,未食煙火!樓威辰的行為,令朋友無法理解,大家都說他瘋了。
  • 年輕一代榜樣人,95後「職業公益人」,帶多名志願者援助鄉村兒童
    如今九零後,九五後成為社會中流砥柱,年青一代正在發光發熱。2020年12月1日上午,武漢新洲區鳳凰鎮何田小學一名老師正在布置教室,該學校會迎來「青春飛揚志願服務中心」的志願者為孩子們帶來安全防護課,而且還邀請了心肺復甦的專家進行講課,還送來了零食等等,九五後小夥詹兵作為志願者負責人,幾乎每周都會為鄉村兒童提供類似志願者服務。
  • 川人有話說|逆行武漢的四川志願者「雨衣妹妹」劉仙:過去、現在和...
    作為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仙因為疫情期間逆行武漢當志願者而被大家熟知。從武漢回川後,劉仙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志願者的身份,做了許多和志願服務、公益相關的事情。在聽到習主席對志願者的點讚時,劉仙直言眼眶一下子溼潤了,「這是一份巨大的激勵。」劉仙說,過去這一年,自己看到了志願者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社會治理等事件中不斷發揮作用,「就像打仗,志願者就是彈藥和後勤保障」。
  • 【戰疫最前線】孤身一人「逆行」來武漢 他隨機導航到醫院當志願者
    央視網消息(通訊員 胡夢 黎婉婷):鄒智明來湖北省中醫院當志願者已經16天了。16天前,25歲的湖南小夥鄒智明獨自一人「逆行」來到了這裡。
  • 立下「生死狀」逆行支援武漢——湖南志願者鄭能量,真的很正能量!
    300多公裡,一路「逆行」,4個小時,他開得很堅定、很快。此後,他就像陀螺一樣高速運轉著。每天穿梭於協和、金銀潭等醫院之間,義務運送醫療物資、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鄭能量大學時候的照片。知道此行兇險 已抱必死之心「知道此行兇險,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懼之志。
  • 被聯合國點名表揚:中國95後「雨衣妹妹」溫暖逆行
    千裡「逆行」為醫護人員做飯1月底,本該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奈何武漢疫情處於嚴重狀態,醫療物資匱乏,餐飲業陸續關門,醫生們吃口熱飯都成了問題。24歲的川妹子劉仙是一家餐飲公司的老闆,2020年1月28日,看到這條消息後,在公司社群發布了一條通知:醫生護士救人於水火,他們需要解決基本的吃飯問題。
  • 武漢公布最美志願者名單
    呂 楊武漢開發區永久幼兒園教師志願者 楊 茜江漢大學學生、武漢軍運會賽會志願者 孫智輝 東湖風景區華僑城小學教師、武大心晴傳遞志願者團隊志願者 劉 君 蔡甸中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甸區紅十字會志願服務隊負責人 何利霞 蔡甸區第二小學教師志願者
  • 青年志願者劉仙:「雨衣妹妹」不是一個人的稱號,而是一群人的符號
    「雨衣妹妹」劉仙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在武漢的每一天自己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人說『雨衣妹妹』感動了全國,實際上是大家感動了我」。  2月2日,得知武漢醫護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後,「90後」餐飲從業者劉仙寫下遺書,和團隊從成都「逆行」前往武漢,在40多天的時間裡為當地醫護人員提供了超過兩萬份熱氣騰騰的免費盒飯。
  • 小雨衣大能量:24歲雨衣妹妹的溫暖逆行
    2月初,劉仙了解到武漢許多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便決定帶隊趕到武漢為醫護人員做飯。經過與相關部門溝通後,她作為志願者獲準進入武漢。 千裡「逆行」馳援武漢 2月3日,劉仙「逆行」十幾個小時,駕車從成都趕到武漢。
  • 「這次換武漢人拉了我一把」
    「2020年年初,王彬彬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在武漢疫情最為緊迫的時候,他主動報名跟隨安徽援鄂醫療隊逆行出徵,在客廳方艙醫院裡奮戰了50多個日夜。2020年8月,又一場生死考驗落在王彬彬的頭上……」再到武漢,他心裡百感交集。
  • 志願者,如此可愛!
    年伊始,武漢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北京藍天救援隊發起支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展抗擊疫情工作的號召,作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員,王濤立即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疫情防控。2006年3月19日,玉米愛心基金在「玉米」們的支持下誕生,從那時起,他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玉米志願者」。 他們經常自發組織各種公益活動,比如獻血、撿拾海洋垃圾、為山區捐贈衣物……迄今已經堅持了十五年。
  • 時代讀本:逆行武漢的「戰疫」故事
    作為出版人,我們願意以這本《2020 我在武漢》,作為這個思考的一個答案。作為成都時代出版社最新策劃完成的讀本,《2020 我在武漢》集合了中國目前最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及醫護人員在「戰疫」前線寫下的十個有溫度的故事。除了可能的眼中蓄淚,它們還能激發愛自己、愛家人和愛這生活、愛這城市以及愛著未來的信念和勇氣。
  • 樂小T品牌公益計劃招募喵星人助力關愛自閉症群體
    近期,樂小T品牌公益計劃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WABC無障礙藝途共同發起了「心動計劃」活動,全網招募萌寵喵星人參與公益計劃短片拍攝,希望讓貓咪成為治癒形象大使,貼近心靈,暖萌陪伴,幫助自閉症群體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不再錯過心靈的風景
  • 電影《最美逆行》五月開拍 鍾南山親筆題寫片名
    電影《最美逆行》五月開拍 鍾南山親筆題寫片名 2020-04-29 17:16:46 來源:人民網  |  作者:黃岸 | 字號:A+ | A-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首部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題材的電影
  • 甘肅省腫瘤醫院副護士長陳靜:逆行武漢與死神展開賽跑
    原標題:省腫瘤醫院副護士長陳靜逆行武漢與死神展開賽跑因為這場疫情,當我們說起甘肅省腫瘤醫院胸外二科介入治療科副護士長陳靜的時候,多了這樣兩個稱呼:甘肅省第二批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副隊長,還有2020年湖北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石家莊發生疫情,00後小夥連夜從武漢坐車回家,媒體紛紛點讚
    近日,一則題為"武漢上學石家莊小夥回家當志願者"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的主人公名叫宋豪,今年18歲,是武漢輕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一名學生。1月4日,在得知家鄉石家莊發生疫情後,宋豪立即決定"逆行"返鄉當志願者,儘自己的一份力。"
  • 「十佳志願團隊」和90位「優秀志願者」頒獎儀式今天舉行
    他們一直在關愛別人,他們也需要別人關愛,為此,三秦都市報聯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在陝西省範圍內發起「志願者關愛行動」。頒獎會上,志願者們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自導自演歌舞等助興。同心三秦行公益聯盟表演歌舞《我和我的祖國》,太陽花愛心團隊表演快板,來自愛心微公益團隊的王博文,溫暖三原公益聯盟的赫瀅,關愛抗日老兵志願者趙原君,以及陝西大學生支農隊邢穎茹,四人組合朗誦《愛的祈禱文》。
  • 去武漢前寫下遺書,穿雨衣「闖」醫院,「訛」新聞媒體…她的故事被...
    去武漢前寫下遺書如果回不去了,讓閨蜜幫我轉交2月2日,得知武漢醫護人員難以吃上溫熱的飯菜後,劉仙和團隊從成都「逆行」前往武漢,兩百多斤豬肉、三百多斤大米、兩大袋土豆以及在成都門店能找到的所有調料,是這位嬌小四川女孩去武漢時的全部家當
  • 看,老夫妻「逆行」武漢,小兩口新婚上陣……
    護送救援物資老黨員攜妻「逆行」武漢王吉海夫婦回來了!幾天前,王吉海夫妻倆主動來到鳳城防疫集中隔離點登記、申請隔離,和其他武漢返鳳人員一樣需要集中隔離14天。然而在這次主動申報隔離的背後,卻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