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如此可愛!

2020-12-05 騰訊網

志願服務,是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之一。

1859年,目睹索爾費裡諾戰場缺乏醫療服務,「紅十字之父」亨利·杜南意識到,「救護工作需要受過訓練的、有經驗的志願護理員和護士」。在161年後的今天,志願服務已經從戰地救護擴展到多個領域。在中國,紅十字志願服務已涵蓋應急救援、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人道救助、捐獻造血幹細胞、遺體捐獻、宣傳無償獻血、宣傳預防愛滋病、紅十字精神傳播、籌資勸募、海外服務十個主要領域。

志願者,是平凡世界中平凡的個體,但是卻發揮著不平凡的力量。今天是國際志願者日,小編想為你們講一講他們的故事。

王濤:防護服被汗水灌滿

2020年伊始,武漢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北京藍天救援隊發起支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展抗擊疫情工作的號召,作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員,王濤立即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疫情防控。

從2月1日開始,他一次次冒著嚴寒前往空港物流中心、順豐空港分公司和中國郵政EMS空港營業部的倉庫,物資清點、組織物資貼標、監督物資分揀發運等工作……疫情期間,王濤累計志願服務528小時,向全國抗疫一線共輸送物資407批次。

6月中下旬,北京疫情反撲,收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招募社區消殺志願者的消息,王濤再次積極報名,先後在北新橋街道和清河街道進行消殺,提供志願服務16小時。此時北京天氣已非常炎熱,他的防護服總是被汗水灌滿。

「玉米」:堅持公益15年

「玉米」,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玉米愛心基金終身形象代言人李宇春歌迷的名稱。2006年3月19日,玉米愛心基金在「玉米」們的支持下誕生,從那時起,他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玉米志願者」。

他們經常自發組織各種公益活動,比如獻血、撿拾海洋垃圾、為山區捐贈衣物……迄今已經堅持了十五年。

2019年,玉米愛心基金髮起黃房子美學啟蒙公益項目,先後在湖南、雲南落地三所「黃房子」,玉米們帶著「美術材料」、帶著「專業美術老師」幾次前往項目學校和小朋友們一起開展美育課程,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美與愛的窗口。

今年疫情爆發後,玉米們第一時間響應,善款從四面八方匯集進玉米愛心基金。不僅如此,物資短缺,他們就四處打聽貨源;需要人手,他們親自打包裝運。疫情期間,玉米愛心基金先後向疫區運送了八批防疫物資,總價值達200餘萬元。

玉米們曾說,公益,十年前是熱情,十年後是責任。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他們仍然始終滿懷熱情,將這一份責任扛在肩上。他們是歌迷,更是榜樣。

李俊嶺:總是在前線

1月23日,為支援湖北防疫工作,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招募志願者團隊赴湖北開展防疫消殺行動。遵化市嶺俊救援隊隊長李俊嶺主動請纓,1月27日,他帶領3名隊員奔赴疫區。

1月31日深夜,他們從黃梅縣驅車7個多小時抵達黃岡。在疫情前線,他們接收清點物資、進行消殺、培訓,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

雷神山醫院交付前一天,李俊嶺和戰友趕赴施工現場進行消殺作業,並對其他消殺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作為赴湖北參加志願消殺作業的5支志願者團隊之一,從雷神山醫院到湖北省委黨校方艙醫院,從各地疾控中心到各援鄂醫療隊駐地,從政府部門到社區,李俊嶺和他的團隊連續奮戰52天,消殺作業面積400萬多平方米。

在武漢期間,李俊嶺和隊員們需要自己買菜做飯,每天早晨六點起床,七點出發,直到天黑才結束一天的工作。

7月20日上午,得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抗洪支援的需求後,李俊嶺脫下「抗疫戰袍」換上「抗洪鎧甲」,帶領他的團隊共11人迅速集結,攜帶好衝鋒舟、發電機、疏水泵等裝備,奔赴抗洪前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聯合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招募志願者,遵化市嶺俊應急救援中心、長沙藍天救援隊、聊城市特戰救援隊、伊川縣神鷹救援隊、濰坊先鋒應急救援促進中心等多支救援隊伍,協助中國紅基會在抗疫一線開展消殺任務。

張菊:我很知足,也很快樂

1967年出生的張菊是周口太康人,早年在鄭州經商,1997年開始,她把生意交給丈夫打理,自己全心投入公益。

2012年,張菊作為志願者參加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行動,繼而又加入了金水區紅十字孝慈志願者服務隊。

2014年6月,張菊翻山越嶺,來到距離魯山縣下湯鎮楊家莊村,發現村裡大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她與鄭州、天津、上海、深圳、蘇州等各地的愛心人士對接,一批批衣服、糧油、學習用品以及愛心款注入楊家莊,累計價值超出百萬元。為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張菊和她的團隊發動社會愛心力量,帶領村民建造了9座水窖,讓村民再也不用找泉眼挑水吃。

在金水區紅十字會的支持下,張菊相繼在平頂山、許昌、洛陽、新鄉、周口、駐馬店、南陽、天津等地成立了孝慈志願服務分隊8支,19個春夏秋冬,累計為弱勢群體募集善款近500萬元,幫助了數不清的貧困人群。多年以來,受她救助的孩子已經超過千人,她也被孩子們親切的稱呼為「菊媽」。

「孤寡老人喊我閨女,貧困孤兒喊我媽媽,我很知足,也很快樂。」

方潔:保衛大武漢

1月24日,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在武漢的方潔和朋友共同發起成立「保衛大武漢」志願者團隊。

2月起,方潔帶領「保衛大武漢」志願者團隊為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武漢工作組提供志願服務,包括運輸負壓救護車車貼、幫助辦理救援隊出行車證、提供工作車輛和出行保障、協助聯絡醫院、運輸通過紅十字會捐贈的防疫物資等多項繁雜的工作。

從2月19日至3月21日,方潔協調了2輛車輛、3名志願者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提供出行保障。她每天駕車往返於工作組駐地和武漢市天河機場,單程即36公裡,每天提供志願服務達8小時以上。

此外,她協助執行完成中國紅基會和微博聯合發起的#益起關愛抗疫女神#活動募集的物資,進行前期調研和摸底工作,收集了34家醫院共計30519人次的需求,還幫助工作組對物資進行接收、清點、保管,協調了13名志願者將發放物資,讓女性醫護人員真正受益。

在許多人心中,她也是一位「抗疫女神」。

李倩:罹患癌症,卻總是幫助他人

58歲的李倩是青島一名普通退休職工,也是資深的紅十字志願者。

2010年,李倩檢查出乳腺癌晚期。堅強的她不但自己與癌症抗爭,還幫助一些素不相識的癌症病友,為他們做飯長達兩年多,幫他們做心理疏導、陪伴他們去醫院……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情,她能做就做。

2018年,李倩成為日善堂的志願者,她說,「看到日善堂的老人,我好像又見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改善老人夥食。每次都儘量變著花樣做飯菜,還要做適合老人牙口、營養豐富的素食。」

她十分熱愛日善堂的志願服務工作,最多時9天裡去了7次,人手少的時候更是隨叫隨到。到現在為止,她已經提供了600多小時的志願服務,真正用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他們,是眾多紅十字志願者的一個縮影,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紅十字志願者的隊伍,將閃閃發光的紅十字精神帶到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今天,是國際志願者日,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可愛的志願者說一聲「謝謝」。

供稿: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志願服務項目中心

執行主編:張一諾

本期編輯:劉長春

相關焦點

  • 國際志願者日丨記都江堰市這群可愛的「小橘子」們!
    每年的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志願者們在各個領域奉獻自己,不求回報。在都江堰,有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也是眾多志願者中的一員。他們走進社區開展志願服務,走上街頭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走進景區向全世界推介美麗的家鄉,他們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 《如此可愛的我們》是小說改編嗎 如此可愛的我們演員表介紹
    近段時間,電視劇《如此可愛的我們》正在熱播當中,這部劇也是現如今大火的一部劇,很多人比較好奇這部劇到底是不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呢?《如此可愛的我們》都有哪些演員呢?一起來看一下。
  • 志願者高速路上攔車救狗 如此方式引網友熱議
    然而,在他開車途經京哈高速(原京瀋高速公路)通州漷縣段時,卻遭遇了動物保護志願者安先生高速攔車的驚險一幕。   在微博上,郝小毛被捲入了有關動物保護的輿論漩渦。   他被一些極端網友諷為「屠夫」。甚至,有網友發起了人肉搜索,一時間,司機郝小毛成為眾矢之的。
  • 農高會志願者感想
    農高會上活躍著4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的身影,其中我校志願者就有近三百人。農高會的順利舉辦離不開青年志願者的辛勤工作,志願者們任勞任怨,熱情服務,充分展現了我校大學生的良好風貌,與會代表和群眾也對我校大學生志願者的表現予以高度評價。以下是我校部分志願者的工作心得。        這次有幸能夠成為第十六屆楊凌農高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題展的一名志願者,我非常激動。
  • 青春無悔「藍精靈」——記亞跳賽志願者
    他們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是賽場上的藍色風景,他們是參賽運動員的親密夥伴,他們是阜陽城市的靚麗名片——他們就是第十四屆亞跳賽的青年志願者們,一群可愛的「藍精靈」。第五屆貿洽會開幕在即,他們中的許多人又將走上新的志願服務崗位。
  • 志願者給流浪狗找家
    華商報訊(記者 張欣)「媽媽你看,這些小狗都很可愛,在待領養狗狗登記表上,詳細介紹了每隻狗狗的照片、公母、年齡、健康狀況,還配有諸如「乖巧、可愛」等性格描述。不少市民面對這些可愛的「汪星人」都萌生了想要領養一隻的想法   不少志願者舉著「拒絕動物表演」、「在校不養寵物」、「愛它請牽繩」、「拒食伴侶動物」等標語牌,向過路和圍觀市民宣傳愛護動物的知識。
  • 國際志願者日:有你,無冬
    熱心同學  志願  服務中心  是國際志願者日哦  就在12月5日~  國際志願者日?  是什麼呀?  熱心同學  志願  服務中心  現代國際志願者活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志願者開展了義務服務活動,在重建家園、發展經濟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此,1985年12月5日,第40屆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40/212號決議,從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定為國際志願者日(IVD),亦稱「國際義工日」。
  • 檢察官志願者的幸福往事
    「還記得那次志願者活動嗎?那天我們就像這杯奶茶一樣,都呼呼地冒著熱氣吧。」江明和我都笑了。一片雪花透過窗戶的縫隙調皮地鑽進來,躺在我手心暖暖地融化了。三九隆冬,我倆的思緒都不自覺地飄回到去年的盛夏。  八月的申城,高燒不退,悶熱難耐。作為上海普陀區檢察院志願者的一員,我顧不上對烈日的「敬畏」,在江明的帶領下,同另一名檢察官志願者小蘇一起,參加了一場為智障青少年舉辦的「特殊奧運會」。
  • 志願者探訪培智學校 關愛智障兒童
    12月5日下午,武義職業技術學校的志願者們抽出時間,專程來到位於北嶺洞後的武義培智學校,與校園裡的智障兒童唱歌、遊戲、交流。職校的師生們,給這一群特殊的孩子帶去無限歡樂。    當天的活動,志願者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與孩子們玩耍的小節目。部分孩子不能正常與外界交流,志願者們細心跟他們溝通交流,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地關愛。
  • 國際志願者日:創新港志願者在行動
    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交大學子用實際行動迎接志願者日的到來。在創新港圖書資料中心活躍著一支朝氣蓬勃的圖書館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秉承「志願服務,你我同行,助力文明校園建設」的服務理念,一大批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交大學子,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投入到圖書館志願者服務活動中來,掀起了一股「伴書而行,做知識守衛者」的志願服務熱潮。
  • 志願者有工資嗎 志願者有沒有工資
    志願者在生活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各大高校也開始了合作項目,讓越來越多的人去參與其中,那志願者有工資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志願者到底有沒有工資嗎?
  • 《如此可愛的我們》熱播 李明德少年感引領可愛青春
    由山河萬物影視傳媒、野夫影業出品,新銳導演貓的樹執導,李明德、田曦薇、尤浩然、李盈盈等主演的青春懷舊劇《如此可愛的我們》正在愛奇藝熱播。該劇講述了2007年夏天,樹德教職工家屬院五個90後孩子進入高中後,關於夢想成長以及曖昧情愫的點點滴滴的故事。
  • 伯勞鳥受傷「求助」志願者
    志願者供片21日上午,龍江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的成員在野外救助了一隻紅尾伯勞鳥,此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據志願者何女士講,當時她在路邊發現了這隻「打蔫兒」的小鳥,長得好像麻雀,但個頭要比普通麻雀大,而且這個「小傢伙」眼睛部位有一道粗黑的線條,讓它看上去非常可愛。小鳥就在路邊一直趴著,何女士走近後發現它尾羽掉了幾根,身上沒發現明顯外傷。
  • 南京國際志願者默默在奉獻
    在線下,李卡還帶著FCTA志願者們前往疫情防控點支援,協助社區完成體溫測量、人員登記、翻譯等工作。來自奈及利亞的留學生歐萊德正是FCTA的一名志願者,他住在棲霞區馬群街道蛇盤社區。疫情期間,社區裡不少居民都能看到這個小夥子身穿紅色馬甲,站在寒風中給進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有居民被他的行為所感動,也要求加入防疫志願者隊伍。
  • 國際志願者日,巾幗志願者讓城市更溫暖!
    走上大街撿拾垃圾、擦洗公交站牌,幫孤寡老人收拾衛生、義務理髮,為社區居民測量血壓、免費義診......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之際,撫順市各級婦聯組織千餘名巾幗志願者圍繞「雙修雙建」、理論宣講、法律維權、疫情防控、助學助困等志願服務內容,走上街頭小巷、走進千家萬戶,多種形式開展志願服務百餘場次,
  • 呼和浩特志願者為流浪動物尋「愛之家」
    [摘要]為了將領養活動做的更好,「天使守護」的志願者張偉每天都會在朋友圈轉發關於寵物領養的活動信息,告訴他的朋友有很多健康可愛的「汪星人」等待著新主人來帶它們回家。幾天來,呼和浩特市「天使守護」的志願者們正為即將舉行的寵物領養活動而奔忙,以期給更多流浪的小動物們找到一個貼心主人和溫暖的家。
  • 那個入境淚崩的留學生,做志願者了
    在這個2分零8秒的視頻裡,她因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無私付出而感動,數次哽咽、抹淚:「 太感動了,我要哭了,怎麼會這麼感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很驕傲,以後一定要好好報效祖國! 」視頻發出後,在多個平臺上一躍而紅,全網都在熱傳這個「英國留學生小姐姐」的自述式視頻,「留學生輾轉回國入境那一刻哭了」的話題還上過微博熱搜。當時為何會如此感動,以至於泣不成聲?
  • 志願者防護服上畫的熊貓 讓居民倍感溫暖
    5月19日,在龍潭區湘潭街道東風市場卡點,一位防護服上畫著熊貓圖案、寫著吉林加油的志願者很是顯眼,好多需要測量體溫的居民都有序排隊讓他測量體溫。他叫李太,是龍潭區大口欽滿族鎮中心學校的一名支教老師,主動申請承擔防疫志願者的任務,按年齡是破格入選的。
  • 烏波邊境,志願者自建軍需補給線
    面對如此窘境,烏民間親政府自衛組織想到了從國外購買二手裝備的「救急妙計」。該國西部重鎮利沃夫周邊地區的志願者主動去邊境接貨,然後親自送往東部戰場,緩解了政府軍官兵的燃眉之急。    米代卡-舍希尼邊境通道位於烏克蘭與波蘭交界地帶。與之有關的故事則始於「臉譜」網上的一則留言:下一批頭盔已經抵達烏波邊境,但需要一人一個地帶入烏克蘭。「看來,這項行動將持續三天。
  • 大連志願者用兩天圍追堵截救助「腫瘤貓」
    大連志願者用兩天圍追堵截救助「腫瘤貓」 作者:安文元 微善茜茜 2018-07-06 15:20   來源: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