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功」是什麼?現代人為什麼都練武不練功?

2021-01-09 老六閒談

武術作為一直以來的傳統文化,有不小的歷史,而古代的武術是為了戰爭才有的,每個人都會把基本功練的很紮實,而到了現代,練武的人都練表面,對於基本功一概不知,這是為什麼呢?

武術的「功」就是基本功,每個動作標不標準、有沒有力度、有沒有內勁、下盤穩不穩這些都是每個練武者必須學習的東西。

在古代,我們練武的基本功是以扎馬步為主,用石鎖等物品練力量,有些人還會把練基本功加入生活,像挑水、伏地挺身等,都可以不用工具進行訓練,而因為古代的社會環境,有時候兵荒馬亂,所以「尚武」之風一直都有,小到鄉鎮的捕快,大到朝廷將軍,都是以武和計謀取勝,在軍營,將軍強調整體性,所以每個人訓練到整齊劃一,把陣法的位子記熟練後就可以進行攻敵,但普通將士在平時的時候還要學習一些傳統武術,像步兵可以練太極刀,巷戰的可以練詠春,在戰場上要把武術和陣法相結合才能打敗對方。

而對於將軍來說,基本功就要辛苦很多,古代將軍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兵器,對兵器的套路要精通,還要配合一些拳腳功夫才能在眾人裡出挑,而不管是士兵還是將軍,在古代每天晨練是必備的事情,就像現代的運動員一樣,要是偷懶就會被對方攻擊。

在現代,武術成為了表演運動,小孩子練武練的是形,每天被師傅逼著練招數,把手的位置固定,看著漂亮就可以,而師傅也不會教他們為什麼手要這麼放,為什麼這一招要在這個位置打出去,所以現代參加武術比賽的人都是懂形不懂意的。

再加上現代練武的人不像古代很多都是貧民,現代練武花費高,到少林寺或者武館都要給師傅一筆費用,所以都是被父母關心長大的孩子,古代小孩練武破個皮、受個傷可能都沒人管,但現在要是擦破了點皮的話,家長就會找到學校要說法了,所以師傅也不願意給這些孩子這麼大的壓力,害怕要是有什麼事自己會擔責。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社會很和平,以前在古代,人還在和野獸搶東西的時候必須要練好基本功才能保護自己,搶到食物,後來戰爭時代,要是不練基本功,可能到了戰場練刀都拿不穩,打一回合就累了,這是不行的,所以為了生存,每個人都會盡力的練功,增強自身素質。

現在就沒這麼多的戰爭了,所以人們練武也是為了興趣或者家庭的傳承,因此再教育方面不會有以前這麼嚴厲,像成龍在採訪就說了,不想讓房祖名練武術就是因為練武太累,捨不得,而成龍師兄洪金寶也是這個想法,洪金寶就教了一些基本武術給兒子,有防身能力,打起來看著好看就可以了,因為武術練得太過火就會對身體有損害,這些他們自己體驗過所以不會讓孩子也走自己的路。

因此可以看出像這些打會武術的明星都對自己孩子要求不高,就不要說普通家庭了,而且現代人都覺得有武器,練武術沒什麼用,怎麼練都是打不過槍炮的,所以武術的地位就越來越低,練套路就喊累的人到處都是,所以也不能指望普通群體能有古代士兵一樣的體質,但我們傳武的關門弟子還是有很高強度的訓練,因為武術是要人一代一代傳的,所以對關門弟子來說把武術精通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偷懶。

相關焦點

  • 他是縮骨功唯一傳人,練功60多年爐火純青,今免費收徒卻無人肯學
    中國是一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數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誕生了無數特有的文化,其中中國的傳統武術便是最為奇特的一種,為什麼要用「奇特」兩個字來形容呢?因為除了武當、少林等正宗派系之外,在坊間還流傳著許多神秘莫測的武術雜技,比如「縮骨功」便是其中之一。
  • 為什麼廣大武術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聖地在河南登封?
    更是給登封的武術,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隨著廣大武術愛好者湧進登封,一座座武校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登封一共有五十三座武校,規模最大的要數塔溝武校。塔溝武校是由塔溝村拳師劉寶山建立,規模宏大,在校學生三萬餘人,出國表演,影視配角,武術大獎不計其數……小龍武院是由大金店鎮書堂溝村陳同山所建,陳同山有個了不起的兒子,這個兒子三歲在少林寺練武,五歲開始演電影,並且紅遍全國。因乾爹是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便跟隨釋永信的姓氏,陳小龍就變成了釋小龍!
  • 傳統武術一再敗給自由搏擊,武術缺的到底是什麼?
    最近號稱走訪了全國300拳館的傳統武術習練者上門挑戰徐曉東,可是這次連徐曉東的徒弟都沒有打的過。雖然如此,但你值得尊重,因為有膽的武者不多,敢上門挑戰的寥寥,所以尊重每個有勇氣的傳統武術者是最起碼的。傳統武術並不假,假的是習練的人,有這樣一位網友評論說的特別好:傳統武術經過明清兩代的打壓,流逝很大,大部分只剩套路,失去系統訓練的構架,練武不練功到頭一身空。
  • 女博士用武術徵服美國教授 人稱"金筆女俠"(圖)
    這名女俠博士現在還堅持每天晚上練習武術,她用武術徵服了美國教授一家,當起了美國教授的武術教練。    周倩是河南開封人,明年博士畢業。記者見到她時,她戴著一副眼鏡,穿著方格裙和黑色長筒高跟鞋,毫無「女俠」風範。    周倩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顆熱愛功夫的心。    她說:「從小練武讓我學會了堅強和堅持,這是我從武術中得到的最大感受。」
  • 為什麼詠春拳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備受爭議 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現代人越來越不愛運動, 鍛鍊都很少。更別說出去見識祖國的大好河山,見識中國武術了。越來越多的宅男,可能連武術的起源都不知道。小編能扛得起四百斤的槓鈴,卻背不起一個鍵盤。小編也練太極拳,也看那場比賽,別的不敢說,某蕾沒有練過傳統武術,傳統武術入門第一步是扎馬步,馬步不談太深,最基本的,扎了很多年馬步的人,腳下是有根基的,隨隨便便都摔倒,根本不可能。扎過馬步的朋友應該都有體會。真正的太極拳習練者腳下能有多穩呢。大概就是一個140斤的男子可以把一個200斤的壯漢摔來摔去。兩位好朋友,一場比武,為了什麼。我不知道。
  • 我練武術過暑假
    新華社長沙8月1日電 題:我練武術過暑假 新華社記者周勉 39根0.9米高的木樁,孩子們不光能在上面輕盈移動,還能做出「金雞獨立」等招式。近日,記者在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揚文武學校感受到了武術給孩子們暑期生活帶來的快樂。
  • 中國武術最大的笑話!職業武師談談「傳統武術打假」
    也從來沒曾想過靠武術去怎樣,在中國有太多和我一樣的習武之人,每天就是很安靜的打打拳,想著怎麼把這一拳打好,為的從來不是名和利,也許很多人並不理解,可是中華武術便就是這樣的,自古便有武俠之說,雖然明白自己稱不上武俠,但卻始終知道自己不會做出背棄武林先輩的事情。傳統武術被侮辱了很久很久,一場又一場精心安排的「鬧劇」。所以也覺得該說點什麼了。
  • 「內練一口氣」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練氣?科學解釋內功秘籍!
    這一諺語要求練武者既要「外練」又要「內練」、「外形」與「內氣」協調!「筋骨皮」指人體的肌肉、肌腱、韌帶、骨骼和皮膚,引申為人身的體表!「氣」指呼吸之氣和意識支配在體內運轉的「內氣」。有些人要說了,內氣什麼的都是騙人的把戲!
  • 現存至今「縮骨功」的傳人,練功60多年,最後一戰被打敗
    練功60多年有一個人,他叫王保合,他是現存至今"縮骨功"的傳人,練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由於他已經將縮骨功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平日裡,看過他表演的人無一不對他經常的表演喝彩,人們都稱他為"鬼手"。
  • 當下傳統武術,需要摘掉「表演體操」的帽子嗎?
    所以,6000多名參賽者們只要不棄權,近半都能獲得一個三等獎,另外還有接近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參賽者,分別獲得了二等獎和一等獎。傳統武術家的履歷,決定了大多數人不能打作為傳統武術的考察工具和指揮棒的國際性賽事,似乎只希望練武者「參加第一、比賽第二」。大部分人都能拿獎,且不強調武術中的對抗環節。這樣體系下磨鍊出來的武者們,「不能打」或許才符合常理。
  • 澳門全民練武像《少林足球》 滿街都是運動員
    如果你看過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你一定會對電影尾聲時「全民練武」的鏡頭印象深刻,澳門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借用一個老笑話,在澳門街頭扔出一塊磚頭,就能砸到兩個運動員。
  • 秘宗拳泰鬥:武術絕招被規則屏蔽 已變成體操
    正在全世界盛行的中國武術,在影像作品裡被刻化得神乎其神的武術,到了搏擊臺上卻無法以絕對優勢勝世界搏擊高手,這是為什麼呢?姚宗財從包裡拿出一紙 「秘宗拳」秘籍送給記者,秘籍的背面寫著他早上剛作的一首小詩:「一年四季常練武,身心康泰壽命長。
  • 傳統武術有多厲害?馬大師:我師兄78歲,他碰我一下我根本受不了
    7月26日,中國武術名家、心意六合拳好手馬勝利就武術搏擊的作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馬勝利此前多次指出,練習傳統武術能延年益壽,增強體質,提升性活力,而練習現代搏擊早期很能打,但過了中年基本就不行了,性活力也差了很多。
  • 76歲螳螂拳高手練拳虎虎生威,直言:武術是四大國粹
    武館裡,一位武者用略顯沙啞的聲音喊著口令,指導著十幾個孩子練習武術基本功。他個子不高,頭髮烏黑未染,雙目炯炯有神,渾身肌肉精壯,比起招式來虎虎生威。誰會想到這位武者已經76歲了呢?他就是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員、中國武術協會委員、嘉興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徐福高。老徐是硤石人,家住海洲街道錦綉花園,擅長螳螂拳、硬氣功、九節鞭,武藝高強,江湖有名。
  • 每天憋尿練功 四川「唐門高手」練出腎結石
    「唐門」在當地以風水、醫藥、武術聞名,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門派,後來因家族變故,很多武術沒傳下來。「現在學到的應該只是老輩子留下來的一些皮毛」。  從7歲到18歲,唐先生每天練功到半夜12點,凌晨3點起床,繼續開始練習拳法。「後來出去打工,練功時間就沒這麼多了。」他提到,當年體弱,爺爺就特意提醒是因為毛孔沒張開,身體毒素沒排出去,早起練功要憋一泡尿,最終讓這些液體變成汗水排出去。
  • 「高手」憋尿練出腎結石 醫生:練功不當是主因
    「唐門」在當地以風水、醫藥、武術聞名,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門派,後來因家族變故,很多武術沒傳下來。「現在學到的應該只是老輩子留下來的一些皮毛」。從7歲到18歲,唐先生每天練功到半夜12點,凌晨3點起床,繼續開始練習拳法。「後來出去打工,練功時間就沒這麼多了。」他提到,當年體弱,爺爺就特意提醒是因為毛孔沒張開,身體毒素沒排出去,早起練功要憋一泡尿,最終讓這些液體變成汗水排出去。
  • 「縮骨功」大師王保合:每到陰雨天全身關節痛,絕學不忍心傳兒子
    在21世紀的今天,中華武術到底還能不能行?是不是真的博大精深?唯一在媒體上展露真功夫的,被稱為「縮骨功」唯一傳人的王保合大師,將會告訴我們答案,他的功夫是貨真價實的,但是可惜的是,他寧願失傳也不願意傳給別人。王保合,是傳統雜耍界的手藝大師,他的縮骨功有多麼厲害呢?
  • 傳統武術能否自學,怎樣才能少走彎路?
    武術是一個系統,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存在一定的難度和複雜性,所以學習者最好是拜師學習。但是如果沒有這方麵條件,自學武術也是可以的,只是自學一定要找對方向,否則就會走很多彎路。
  • 練武如何鍛鍊眼神,「眼隨手動,手眼相隨」的真實含義
    在武術的鍛鍊中要講究手、眼、身、法、步合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此才可宣發精神,內可鍛鍊真氣,外可禦敵制勝。因此在功夫練習中,眼神的鍛鍊很重要,武術中比較廣為人知的要求是「眼隨手動,手眼相隨,手到眼也到」。這是對眼神在習練武術過程中的運用進行了概括,也是對武術初學者的基本要求。
  • 家裡就沒有貓咪上不去的地方,貓咪:你懂什麼,本喵乃是練武奇才
    天氣越來越冷了,各種小動物都喜歡躲在汽車下面取暖,所以大家開車上路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下車子底下有沒有小動物啊,千萬不要壓到它們哦!家裡就沒有貓咪上不去的地方,貓咪:你懂什麼,本喵乃是練武奇才家裡有貓咪的主人估計每次回家都要到處尋找自己的貓,因為貓咪這種動物的彈跳力實在是人類想像不到的,家裡就沒有貓咪上不去的地方,看這隻貓咪在這麼窄的門框上也能找到支撐點,貓咪:我給你表演個一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