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浪》,這是一首最近特別火的歌曲。歌曲曲風狂野,聽起來讓人激情澎湃,動力十足。歌曲中唱到:
大風帶著我搖擺
夢在燃燒 心在澎拜
不用徘徊
大搖大擺漂在人海
隨著心情放肆嗨
別服輸 跟著腳步
要愛你就來
狂浪是一種態度
狂浪在起起伏伏
狂浪,狂浪
一路瘋狂 一路流浪
一路向遠方
從字面上來理解,「狂浪」顧名思義,就是瘋狂、洶湧的波濤。其實不然,如果這樣想就太過於簡單了,作為這麼火的歌曲,表達的肯定不是這層意思。
它的意思應該是「瘋狂、浪蕩」。用來解釋友情和愛情均可,大致表達的內容應該是曾經在一起,經過了刻骨銘心的最美經歷,最後又因為彼此的生活而奔向各自的追尋。而後的某一天,似曾相識的情景再現,又浮現出過往的日子,某一個有你相伴的一天,而今卻連你的消息都不知,雖然很想知道你的消息,卻又不能的無奈,只落下一串痛苦的思念。
想必很多人的快手、抖音都經常充斥著這首歌曲,受到了一眾年輕人的追捧。實足的今生因你痴狂,此愛天下無雙,枯萎了容顏,難遺忘。
一個人的快樂,快樂有可能是假的,一群人的快樂,快樂已經分不出真假。人們盡情揮霍著自己的青春,恨不得就此燃燒殆盡,那架勢就像末日前的狂歡。
相比於《狂浪》的直白和口水化,我則想起了另一首歌曲《狂浪生》。歌詞中唱到:
醉別關
斷了幾生念
可惱這燈火燻了眼
三生嘆
秋夜終歸短暫
一杯苦酒我獨自斟滿
兮何年
一人一馬過關
未曾得志馬放南山
兮何年
萬千佳人相伴
可笑今朝我形隻影單
那古道青墳煙
敢問今夕何年
可願與我夢裡共赴雁門關
問罪森羅宮殿
怪我狂浪輕言
君不見我踏破玉闌幹
醉裡挑燈看劍
卻無戰鼓狼煙
昨夜誰趁東風樓閣輕聲嘆
揚鞭策馬問天
為何敢怒不敢言
憑誰問我把五嶽倒懸。
瞧,多麼有意境的詞。古風古韻,耐人尋味。歌詞大意是一個將軍曾經帶領軍隊大破敵軍,但未曾最後如願,不得志,被去了兵權,看到古道墳塋,感慨萬千,隻身一人了卻殘生。
也有人說歌詞寫的是南宋名將辛棄疾,他一心抗金。他志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當時南宋朝廷都是投降派,而辛棄疾是主戰派。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刻,被罷官免職,貶為庶民,終未曾得志,便馬放南山,懷抱一生遺憾。
也有人說如果非要從歷史上找一個人來對應這首歌的話,那便是稼軒公,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稼軒公人在江湖時,欲以身許君王,後得高居廟堂,又心繫江湖。他的才情雖不比東坡,但其氣節,風度,卻又在東坡之上。卻將萬卷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樣的結局雖事與願違,但卻是最好的結局了。
究竟歌裡寫的是誰,我們都是憑空猜測,唯有空悲嘆:怎奈平生狂浪意,盡誰一曲才子情。
每個人心中大概都住著一個狂浪孤傲、滿腔熱血渴望衝鋒殺陣的少年,獨斟苦酒能怎樣,千裡走單騎又何妨。一人一馬,舉杯問天,願你我敢怒敢言。
就如同《狂浪》的一段說唱:別再原地苦苦等待,我要試著為你變壞 ,學會主動向你告白,請你現在接受我的愛,所有煩惱說聲拜拜,我們才是最好未來。
沒錯,狂浪,是一種態度。如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是何等的霸氣,狂邁。將進酒,杯莫停,與爾同銷萬古愁。
江湖風雨悽迷,一路狂歌西去,人間炎涼悲歡,冰了日月,寒了天地。怎堪無數風流,不能回首憶,單憑悠悠一曲。從渡外,再雲裡。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雖說浪一浪十年少,然終究少狂浪無尋處。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記得有一位作家曾經說過:世事就是倆字--禍福。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羅面的鑼櫃,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是禍。所以你們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別亂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就跟著來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了。
最後,友情提示: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狂浪不規範,餘生兩行淚。還有一句:槍打出頭鳥,狂浪適度,自己把握。
作者簡介
一片云:文字的堆砌者。語言的搬運工。時光可以慢慢蒼老,時間卻永遠不會為誰停留,它是最好的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