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返鄉用電不用愁 中江務工人員團年吃上電火鍋

2021-01-08 四川新聞網

村民吃上電火鍋

  四川新聞網德陽1月29日訊(周斌 記者 周鴻)吃一頓火鍋何必跑到街上,在家裡也能圍在一起吃。對返鄉農民工呂世鬥來說,吃火鍋是小事,而在家裡煮著電火鍋則是他以前不敢想像的。

  「以前電壓低的時候,春節電視都無法看,更不用說煮電火鍋了。」這次回家的呂世鬥發現,村子裡不少人家裡都新增了空調。

  據悉,作為外出務工大縣的中江,每年大約有53萬人在外務工。春節前夕,外出務工人員像候鳥一樣從四面八方回家過節,返鄉潮帶來農村用電負荷急劇上升。國網德陽供電公司通過農村電網改造,提升農村用電服務品質等多種措施,確保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團圓用電無憂。

電工在鄉村檢查

  團年飯吃上電火鍋

  日前,在外務工的呂世鬥回家後,便召集了回鄉的兄弟親戚和留守老家的老人們一起團年。此次團年,桌上擺放的不再是燒、燉、炒、煎等菜餚,而是一頓火鍋。在電磁爐的作用下,鍋裡的湯料「咕嘟咕嘟」的響著,冒著白氣、飄著香味,大家拿著碗筷笑得合不攏嘴。

  35歲的呂世鬥是中江縣東北鎮的立本村人,在外打工十餘年,手裡有了票子後給家裡添置了不少家用電器。「以前電壓低的時候,春節電視都無法看,更不用說煮電火鍋了。一家人用空調,別人家就用不起。」呂世鬥說。

  今年回鄉過春節,他感覺「不一樣」了,「村子空調都新增了五六臺」。呂世鬥專門買了一個電磁爐,喊來了同樣剛回鄉的兄弟親戚和留守老家的老人們一起團年。

  這樣的改變源於電網的改造。據了解,經過近幾年努力,中江電網已日趨堅強,目前共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6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部分偏遠山區仍存在「低電壓」現象。2018年,國網德陽供電公司在中江投資4269.34萬元,實施了64個農網升級工程項目。電網改造後的村組用電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往年包括去年的春節,呂世鬥都未在老家過完初一。今年呂世鬥也要「不一樣」,「我要留在家裡過到初八再走。」圍坐吃火鍋的兄弟起鬨大笑,「是啊,難得能一起耍那麼久,來來來,乾杯!」

  「我」不再是留守娃

  「爸爸春節後也不出去打工了,我們一家人終於團聚了。」1月25日,結束期末考試的何萌回到家中。16歲的她為結束了10多年的留守生活感到無比喜悅。

  十幾年前,何萌的爸爸何開炳學會了木工,從此開始在外務工,何萌交給爺爺奶奶撫養。每年春節回到老家,何萌看到何開炳都不叫爸爸,這讓他感到很愧疚和心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幾年前何開炳有了回鄉創業辦家具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照看孩子。但是回來後他發現村裡沒有380伏動力電,電壓也不穩,家具廠根本無法生產。

  那年過完年他只能背著包袱再次出門,走得很急,都不敢回頭看何萌。

  何開炳的家在東北鎮坭金村,聽說家鄉電網在改造了,他決定結束打工生活,立即回家辦廠。2018年,何開炳回鄉第一站就跑到供電所辦理380伏用電申請。一周後,380伏電源牽到了他的廠房。兩間依山而建的鋼架結構廠房裡,雖然沒有明確劃分各道工序的操作區域,但製作家具的整個流程都將在這裡完成。

  當時正是何萌初升高的關鍵時候,爸爸回來了,她心情無比高興,學習也穩步上進,最終順利考入縣城高中。

  現在何開柄的家具廠已開始基本運行,他還在周邊招了20多個村民到廠裡工作。「現在既可以天天陪著娃娃,還可以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我心裡很踏實。」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何開柄笑著說。

  溫情服務等你回家

  1月25日上午,東北供電所的何志建將黃色的皮卡車停在不遠的鄉道上,背著工具包來到村民蔣仁林的屋子外。蔣仁林帶著家人在浙江打工,還要過幾天才返鄉。何志建把一張印著自己名字的連心卡貼在老蔣的門上,又撥通了他的電話:「蔣師傅,你好久回來過年,我們今天在檢查你屋外的線路,我在你門上貼了一張卡,你回來有用電的問題可以找我。」

  村子裡有部分全家都在外打工的村民還沒回來,家裡一年沒用電了,何志建和他的同事要挨著進行復電前的安全檢查。

  據了解,針對近期春節返鄉高潮,國網德陽供電公司組織員工提前開展務工人員返鄉情況摸底調查,主動收集建議,精準分析返鄉村民問題需求,解決老百姓春節期間急需解決的用電問題,保障供用電安全。該公司先後派出2500餘人次,完成了全縣29965戶貧困戶、返鄉人員家庭安全用電入戶檢查,消除安全用電隱患499處。供電所員工還在每戶返鄉農民工家門口張貼了『連心卡』,上面印有電工姓名、聯繫方式等,方便返鄉農民工進行電力諮詢和報修。

  如今,中江縣越來越多返鄉農民工回到家裡用上了放心電、舒心電。像何萌一樣不再留守的小孩也越來越多,他們重回父母懷抱,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圖據國網德陽供電公司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回家·心的方向(組圖)
    新春走基層:回家·心的方向(組圖) 1月31日,返鄉務工人員登上回家的免費大巴。這是阜陽市第9次啟動「接您回家」系列活動。  1月31日臨近中午,在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徐郢村,6歲的姜瑩瑩帶著弟弟姜世碩第三次來到村口上張望:「爸爸媽媽咋還沒到?
  • 新春走基層,溫暖回家路
    春節將至,年味漸濃。 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9:00---11:00,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全媒體特別直播節目《新春走基層,溫暖回家路》,通過新聞綜合、交通文藝、經濟生活三套廣播和新華社現場雲同步直播。
  • 「我就想回個家」務工人員提前開始返鄉熱潮,錯高峰不趕春運大軍
    如今正是務工人員的返鄉熱潮,面臨不穩定的局勢,人們都紛紛提前打包收拾好行李,想要早一點踏上貴歸家的旅程了,畢竟今時不同於往日,人們永遠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只是怕多留幾日要多生變數了,為了能夠趕回家去過個好年,人們都停下了手裡面的工作,訂好了回家的車票,拎著大包小包就這樣踏上了開往家鄉的列車,也正是這樣的提前歸鄉,讓今年的春運返鄉潮顯得不是那麼的擁擠和熱鬧,那些時間上比較好協調的務工人員們
  • 【新春走基層】自編自導自演 自娛自樂自嗨
    石牛鎮農民春晚 1月26日,梓潼縣石牛鎮雁門村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朋友們辛苦了,歡迎回家」的標語格外暖心。「2019年相聚雁門村石牛農民工聯誼會」正在這裡隆重舉行。 據石牛鎮雁門村黨支部書記安明富介紹,他們村搞這次春節聯誼活動,主要目的是歡迎農民工兄弟回家,讓他們感受親情的溫暖和家鄉的巨變,讓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 市總工會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行動
    本報訊  為了更好地關愛外來務工人員,2021年春運期間,市總工會將開展關愛外來務工人員行動,從物質慰問到精神文化,給外來務工人員帶去實實在在的福利。
  • 疫情襲來,為什麼多地建議外出務工人員儘量不返鄉?
    有不少地方已經建議外出務工人員不返鄉,這是出於防控疫情的需要。現在不返鄉,正是為了明年更好的團聚。這幾天河北告急,從1月2日發現首例確診病者至今,短短五天,確診病例上升到294例,河北已經進入了戰時防控狀態。河北將在三天之內完成1800萬人的核酸檢測,可見形勢之緊張。現在不僅河北出現這樣的情況,全國多地零星病例的出現,更讓我們感覺到疫情並不遙遠。
  • 新春走基層:守護溫暖回家路的人
    新春走基層:守護溫暖回家路的人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2016年02月07日15:32 站臺上的T231次列車將於晚上18:50準點出發,駛向西安。日前,記者就踏上了從北京開往西安的T231次列車,記錄了這趟列車上乘務員在春運中的工作狀態。 (責編:尹星雲、高星)
  • 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必檢 提前向社區報備
    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必檢 提前向社區報備 2021-01-08 11:12:33   來源:蚌埠新聞網
  • 石獅為務工人員留石過年準備了「大禮包」
    春節將至,為防範務工人員返鄉帶來的疫情風險,鼓勵務工人員留在石獅過春節,增強留石過年務工人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家鄉感」,近日,中共石獅市委辦公室、石獅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石獅市關心關愛留石過年務工人員工作方案》,決定開展「情暖獅城 感恩有你」系列活動,具體包括「暖心關愛」「權益維護
  • 【新春走基層】姚建中:腫瘤「獵人」
    【新春走基層】姚建中:腫瘤「獵人」 信息來源:鄂州市人民政府網 日期:2018-01-08
  • 【新春走基層】大年三十: 一桶方便麵溫暖回家路
    【新春走基層】大年三十: 一桶方便麵溫暖回家路 2019年02月04日 20:27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貴州師大支教團為返鄉農民工送新春全家福
    支教團成員為返鄉農民工家庭拍全家福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李彥龍 通訊員舒夢月)冬去春來,寒意依舊,在2014新春即將到來之際,貴州師範大學聯合團麻江縣委開展了「2014支教團成員為返鄉農民工家庭送上「福」字  1月28日下午,支教團兩名志願者來到麻江縣賢昌鎮開展「快門三秒 送福到家」活動,為賢昌村、高梘村以及甲耳村的十三戶返鄉農民工家庭免費照全家福
  • 新春走基層·愛在萬裡邊關|他5年沒有回家過春節,與父母在內蒙邊境...
    編者按:鼠年新春臨近,為充分展示山東籍邊防民警舍小家、顧大家,戍守邊疆、維護穩定、服務大局的形象作為,山東綜合廣播策劃推出「愛在萬裡邊關」新春走基層系列活動。在內蒙古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濰坊籍民警黃佰亭在等待著與年邁的父母團聚。
  • 【新春走基層】列車上的行李員——「寂寞」的守護者
    今天,我們的「新春走基層」帶大家了解一個在列車上沒人說話的「寂寞」崗位,認識一位長途列車上的行李員,看看他的不同春運路。馬源從列車員轉行李員的崗位已有6年多,跟列車員相比,馬源最難忍受的是這個崗位的寂寞。  濟南鐵路局客運段K15次列車行李員馬源:就是沒人說話。一個人,除了出來巡視車廂。現在規定不準帶手機,書報都不能看,沒事兒就坐那裡看看風景。  這趟列車要經停48個站點,每一個站點都有貨物上上下下。春運一到,上車的小動物也開始越來越多。
  • 新春走基層:結清欠款 挽回信譽
    在新春來臨之際,黃家圩村委會也結清了群眾的地租款,在群眾心中贏回信賴。早上9點不到,曲靖市陸良縣黃家圩村委會在廣播裡通知黃家圩二組、七組村民到村委會領取拖欠的地租款,聽到廣播後村民陸陸續續來到村委會。在現場,村委會財務按照核計花名冊,認真對照金額逐一給農戶發放拖欠的地租。
  • 新春走基層·蹲點Vlog|縫荷包、盤盤扣...記者體驗老手藝,結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的第10個年頭。今年,閃電新聞特別推出《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奮戰在一線》《蹲點Vlog》等新春走基層系列策劃。通過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山東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中破解痛點、堵點、難點的典型做法和典型故事,展現「重點工作攻堅年」,山東各地的敢於攻堅克難的勇氣,新舊動能轉換新成果和新成就。
  • 健康平安更重要 他們選擇不返鄉
    泉州網1月10日訊 (記者吳志明)春節將至,正是在外務工人員懷揣熱望即將踏上歸途返鄉過年之時。然而,當前複雜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卻讓人們不得不面臨平安與團圓的矛盾選擇。在泉州市總工會發出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節的倡議後,泉州市各地有關部門積極響應出臺相應政策,鼓勵省外務工人員留下過大年。
  • 「新春走基層」列車上的行李員——「寂寞」的守護者
    今天,我們的「新春走基層」帶大家了解一個在列車上沒人說話的「寂寞」崗位,認識一位長途列車上的行李員,看看他的不同春運路。早晨5點,值乘K15次列車的司乘人員就開始做登車準備,行李員馬源和另一名同事登上了列車最尾部的行李車廂,開始了將近60個小時的乘務工作。
  • 新春走基層:喀什市「五保」老人關愛接踵來佳節倍暖心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喀什市「五保」老人關愛接踵來佳節倍暖心亞心網訊 (記者張治立)2月10日,記者來到喀什市城鄉社會福利供養中心採訪,看到了五保供養·光榮院、兒童福利院、殘障人士供養院、康復醫療樓等現代化建築。在五保供養·光榮院裡,一群老人正在商量除夕夜表演什麼節目。
  • 【新春走基層】臨澤蓼泉鎮:溫室大棚育苗忙
    【專題】2019新春走基層   (通訊員 郭海蓉)  農事東疇堪播植,勤民方不愧為春。近日,走進臨澤縣蓼泉鎮唐灣村隴原春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育苗棚裡,一株株芹菜幼苗茁壯成長,綠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