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一個徵服世界的貴州辣!

2021-01-08 不要不要的

貴州是個很特別的省份,擁有一流的自然風光,卻被雲南搶了風頭;對辣的研究爐火純青卻被川渝搶了風頭。

辣椒原產美洲,哥倫布將其帶回歐洲,隨後又經馬六甲海峽傳入中國。起初中國人不知道辣椒能吃,更不知道它怎麼吃,被人們當作花卉觀賞使用。

而最先發現其食用價值的便是貴州,貴州地處溼潤的亞熱帶,雨多潮溼陰冷,辣椒中的辣椒素能讓身體血液加速,汗腺張開,從而起到溫中下氣、開胃消食、散寒除溼的作用,加上貴州地區缺鹽,辣椒還起到調味的作用。長此以往辣椒便成為貴州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貴州人對辣椒的研究超越了四川、重慶,比如辣椒的選用:嫩、熟、老,辣椒的加工:手撕、刀切、碓舂、剁、火烤、曬、陰乾,再加上各種奇特香料,辣味變化萬千。對於貴州人來說辣椒就是大米!

國民辣醬「老乾媽」誕生在貴州也就理所當然了!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是個傳統的中國婦女,她創業的原動力只不過是想讓孩子們有口飯吃。

陶華碧,194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偏僻農村,沒有上過一天學,但國家油制辣椒標準,卻是以老乾媽的標準作為基礎制定的。她以一個農民的樸實本質,用21年將8塊錢的辣醬,做成了價值160億的品牌。

42歲那年,丈夫病故,陶華碧用撿來的磚搭起一間房,在貴陽龍洞堡開了一家「實惠小吃店」賣米涼粉。丈夫病重期間,陶華碧曾到沿海打工,由於吃不慣也吃不起外面的飯菜,就從家裡帶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醬拌飯吃。經過不斷調配,她做出一種很好吃的辣椒醬,這就是現在「老乾媽」仍在使用的配方。

開業第一天,陶華碧只賣出7斤米涼粉,沒想到涼粉的免費佐料——她自製的風味豆豉辣椒醬,卻被食客們搶光。

辣椒醬原本是作為輔料送給顧客,大家覺得好吃,便主動來買。那時,看到困難的學生來吃飯,她總是加量或者不收錢,學生出於感恩叫她老乾媽,這個稱呼便被叫開。

1994年,貴陽修建環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龍洞堡成為貴陽南環線的主幹道,途經此處的貨車司機日漸增多,他們成了陶華碧「實惠飯店」的主要客源。而陶華碧的商業智慧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得到了發揮,她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家製作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大受歡迎。

貨車司機們的口頭傳播顯然是最佳廣告形式。短短時間,「龍洞堡老乾媽辣醬」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

這之後,為辣醬慕名前來的客人越來越多,陶華碧半賣半送,但是很快便「送不起」了,因為來買辣醬的人實在太多。於是,在南明區的支持下,1996年,陶華碧借用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起了辣醬加工廠。

自廠子創辦之日,陶華碧吃住都在廠裡,搗麻椒、切辣椒是件苦差事,切起來眼淚橫流。別人不願意做,陶華碧為此演示了很久,她一手一把刀,掄起來上下翻飛,一邊切辣醬一邊念叨:年輕娃娃吃點苦怕啥。

產品有了,沒有包裝。陶華碧以前賣辣醬是用袋子裝,現在她需要玻璃瓶。為此,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但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二玻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拒絕了她的要求。

面對貴陽二玻,陶華碧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商業談判:「哪個娃兒是一生下來就一大個哦,都是慢慢長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給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軟磨硬泡了幾個小時後,雙方達成了協議:玻璃廠允許她每次用提籃到廠裡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其餘免談,陶華碧滿意而歸。

此後,十幾年裡「老乾媽」的規模爆炸式膨脹,貴陽二玻3條生產線為「老乾媽」24小時開動。

老乾媽的生意就跟貴州的辣一樣,特別「硬氣」,公司創辦以來,全部依靠現金流運轉,不積壓貨品。而陶華碧不貸款、不融資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公司數十億元的現金流。從艱辛起家時幾十元的零散採購,到如今超過千萬元的採購額,「老乾媽」從來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且不接受代理商退貨。陶華碧曾說,「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

21年時間,這瓶小小的辣醬,漂洋過海,北美、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隨處可見。不打廣告的老乾媽,近乎是神一樣的存在。

從早年擺攤賣涼粉,到如今成就行業霸主,陶華碧始終是那副形象:執拗又可愛的老太太。

歷史上,為了成大事,中國的英雄是可以跪的,甚至可以從別人的胯下鑽過去。但老乾媽陶華碧告訴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也可以把事情做成:認認真真的做產品,不給競爭對手任何機會,踏踏實實做企業,一分稅錢不偷,不給別人留任何把柄!

相關焦點

  • 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份,一個不怕辣,一個辣不怕,最後一個怕不辣
    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份,一個不怕辣,一個辣不怕,最後一個怕不辣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大家對美食的喜愛也是各不相同。說起美食,辣在中國的美食裡是不可缺少的味道,有的吃貨們可以說是無辣不歡。有的人超級喜歡吃辣,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辣椒。
  • 居然吃「老乾媽」?貴州的靈魂辣椒你怕是還沒嘗過!
    文 | 舍文 今年夏天貴州旅遊特別火,身邊很多小夥伴都去了貴州,回來讚不絕口:景區人真多啊! 到貴州玩,吃喝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你看號稱「貴州三寶」的茅臺、黃果樹、老乾媽,三分之二都屬於口腹之歡範疇。
  • 怕不辣的貴州,有多少種辣椒吃法
    身為貴州人,吃飯一頓沒有辣,這頓飯就跟沒吃一樣,嘴裡沒味道,總是缺點啥。老乾媽辣醬可能是在外的人,用以佐餐的最佳選擇,用以調調辣味,增加食慾。但是在貴州,每個家裡都有一位老乾媽,都會弄好多種辣醬,好多種辣椒吃法。貴州辣椒吃法較多,這裡給大家介紹比較常見的幾種。
  • 貴州辣椒加工產業「火辣」登場
    貴州辣椒常年種植面積500萬畝以上,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世界的十分之一。辣椒品質優異,香辣協調、品味溫醇,決不能做成賣原料的低端產業。  因此,早在《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辣椒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1年)》制定之初,就明確了「全產業鏈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的方向,提出打造國際加工貿易基地,用三年時間實現從辣椒大省向辣椒強省跨越發展。
  • 貴州辣椒產業鏈漸大漸強——「火辣」登場 「精深」發展
    8月8日,遵義市紅花崗區鳳凰山廣場人聲鼎沸,第5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共享辣博·百企惠民展銷活動」在這裡火熱舉行。 作為本屆辣博會的系列活動之一,展銷活動共吸引了160多家企業參展。參展的辣椒產品琳琅滿目,數不勝數。追根溯源,這些都是貴州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發展辣椒產業的成果。
  • 「老乾媽」兒子被爆老賴,74歲國民女神怎麼把孩子養成這樣?
    後來,越來越多的貴州人,離鄉打工時都要揣一瓶「老乾媽」,像火種一樣播散到各地。「老乾媽」從此勢不可擋,徵服了全國人民的味蕾。從2011年首次營收破億,到2014年穩入40億,米粒媽真的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三年創造的商業神話。更神的是,海外學子和外國人也通通拜倒在「老乾媽」的辣醬下,甚至稱她之為中國的聖母瑪利亞!
  • 老乾媽口紅是什麼梗 ?老乾媽當口紅是什麼體驗太喪心病狂了
    剛看到熱搜「老乾媽口紅」的第一眼,小編第一反應還以為老乾媽的創始人陶碧華上了熱搜,還是因為口紅色號。第二反應是老乾媽和某個美妝品牌合作出了口紅系列,就更大白兔唇膏一樣,結果沒想到原來是這樣上熱搜的。用老乾媽當口紅,到底是什麼體驗呢,海峽網小編帶你來看一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吧
  • 雲南幹辣椒與貴州幹辣椒有哪些不同?
    雲南幹辣椒的特點 在眾多調味品種,辣椒無疑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雲南和貴州作為久負盛名的辣椒之城,哪個省府的幹辣椒更勝一籌呢?雲南的辣椒很多,沖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花呆辣等等,這些都是屬於特辣類型的,一般人根本吃不了。
  • 留學生的火辣女神老乾媽你裝箱了沒?
    【友情提示:中超有買的,不用帶】Eric_Mr_Wang:老乾媽不僅徵服了廣大中國留學生,還徵服了我的越南小夥伴春暖花開好多蟑螂: 哦~在疑惑不安的日子,在痛苦思念祖國的日子裡,唯獨你給了我支持和鼓舞。啊,偉大的,有力的,真摯的,味足的老乾媽!
  • 老乾媽陶華碧:起點超低的人,如何實現逆襲?
    陶華碧是老乾媽麻辣醬的創始人。她出生在貴州省一個人口眾多的貧困家庭,20歲嫁人,沒過幾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兒子由她撫養。為了生計,她從最小的生意一步步做起,擺過地攤,賣過米豆腐,開過小飯館,開過作坊式小工廠。歷經艱辛,最終憑藉一瓶辣醬,暢銷全國,成為身價好幾十億的富翁。
  • 民間吃辣大賞|沒什麼能比吃辣更容易上頭了!
    在煙火五味中,辣的地位從來當仁不讓,獨步天下。也許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是吃辣大國,也是最懂得將辣椒美味發揮到極致的國度之一。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都是國外中餐廳膾炙人口的辣味菜餚,美國麥當勞賣的四川辣醬能讓當地顧客排長隊搶購,「老乾媽」辣醬在國外更是賣到斷貨。其實,傳統川菜的「椒」說的是花椒,不是辣椒。
  • 「老乾媽」又被兒子坑,搞地產欠億元,辣醬帝國要毀在二代手裡?
    幾個億的失敗投資對身價50億的李貴山而言不過九牛一毛,但讓本就風雨飄搖的老乾媽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堅持「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的老乾媽是個典型的家族式企業。2014年,年近70的陶華碧將個人股權分給兩個兒子,長子李貴山持股49%;次子李妙行持股51%,並由李妙行全面掌管老乾媽的辣醬王國。
  • 老乾媽車庫豪車成堆,唯獨寵愛這一輛,一輛能抵73萬瓶「老乾媽」
    在中國食品行業有一位女富豪是非常有名的,她的產品不僅在中國有名,而且還遠銷海外,讓很多老外對她的商品都讚不絕口,這位女富豪就是「老乾媽」陶華碧。這個人大家應該都知道的,畢竟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會賣「老乾媽」,而且相信很多人也都吃過,起初她是靠著自己的辣醬在貴州走紅,隨後這款辣醬就走到了中國大大小小的超市中,被大家帶回了家,很多人都覺得老乾媽和饅頭和麵條最搭!
  • 老乾媽陶華碧:大字不識一籮筐,賣辣醬年入幾十億,女強人不易
    一個不識字的農婦,一個從零到一,從一到所有,一個又爽又辣的微胖大媽如何帶領著自己的品牌走向國際化,如何把一罐辣椒醬做成國際尊貴調味品,為何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民女神,是怎麼的機遇又是怎麼樣的魄力,能夠幾十年一直傳承下來,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辣醬的戰爭:虎邦、飯掃光等品牌來襲 老乾媽不服
    目前,老乾媽佔據國內辣椒醬市場約 1/5 的份額;李錦記和辣妹子分別佔比 9.7% 和 9.2%,位列第二、第三。辣醬行業正迎來變局,新銳品牌虎邦、飯爺、飯掃光等嶄露頭角,新老品牌間的較量正在上演。食辣,已經成為國人飲食一大趨勢。人們為了能常年食用,往往會對其進行加工,辣醬就是常見的辣椒製品之一。
  • 貴州每家都有一位「老乾媽」,都會做穿越靈魂的餈粑辣椒
    一名合格的吃貨食譜裡一定要有一款辣得夠味兒的食材。說到吃辣,貴州必須上榜。貴州可以說是一個辣椒天堂,這裡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宜人的氣候,孕育了種類多樣、個性不一的特色辣椒。在黔北,有向天生長的朝天椒;在黔中,有辣而不烈的角椒;黔西、黔南則有表面起皺的皺椒。
  • 全國吃辣最強的三個地方,四川只能排最後,空氣中冒出的都是辣味
    很多人都喜歡吃辣,特別是南方地區的人們,簡直就是無辣不歡。在八大菜系中川菜和湘菜都是特別辣的那種,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菜系的發源地也因為辣被人們所熟知,很多外地的遊人都會去當地挑戰一番到底有多辣。久而久之,各個城市之間在無形中產生了一種比拼,看誰最辣,可能人們會首先想到的是四川,其實不然,要說能吃辣,在兩個地方面前四川還只能墊底。第一名 湖南湖南人辣不怕。
  • 老乾媽陶碧華:73歲坐擁百億,喜愛豪車,車牌很特殊
    青年喪偶,獨自一人支撐家計  陶華碧是1947年生人,今年已經73歲了,出生在貴州一個偏遠山村的她沒上過學,從小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幫助家裡務農。    2年後,華越公司註冊的「老乾媽」商標被正式駁回,至此,貴州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終於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合法權益。
  • 已經出口到 160個國家的國民小吃辣條,是如何徵服老外的?
    中華美食歷來廣受世界歡迎。 在日本有一種心態叫做「吃辣攀比」,日本人吃完的心態是「我真是太厲害了,吃完竟然沒有被辣死,我還要再吃一個
  • 智綱智庫王志剛:日鼓鼓的貴州
    丁寶楨過世後,時人議其曰:「生平處大事無所趨避」,「知有國而不知有身,其天性然也」,寥寥數語,一個日鼓鼓的貴州人形象躍然紙上。  遠有張之洞、丁寶楨,中有朱厚澤、戴秉國,近有龍永圖、任正非,甚至還有目不識丁的「老乾媽」陶華碧,一批批傑出貴州人的出現,開始讓世界重新認識貴州,而他們身上又帶有的某種鮮明共性,不由讓人思索,貴州這方水土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為什麼會孕育出這樣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