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碧是老乾媽麻辣醬的創始人。
她出生在貴州省一個人口眾多的貧困家庭,20歲嫁人,沒過幾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兩個兒子由她撫養。
為了生計,她從最小的生意一步步做起,擺過地攤,賣過米豆腐,開過小飯館,開過作坊式小工廠。
歷經艱辛,最終憑藉一瓶辣醬,暢銷全國,成為身價好幾十億的富翁。
命運起點雖然極低,但陶華碧卻一步一步實現了逆襲。
文/十二不惑
出生底層,為生計所迫
老乾媽陶華碧原名陶春梅,194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一個偏僻的山村,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她沒有上過一天學。
在那個饑荒的年代,陶華碧學會了挖野菜,吃植物的根莖,只為填飽肚子。因家裡姐妹眾多,陶華碧穿的衣服都是姐姐們剩下來的。
為了提高味蕾感受,陶華碧會去山裡採摘一些特殊中藥材,用自己家的辣椒,釀製成一種天然風味辣椒醬。家人對她刮目相看。
20歲時,陶華碧嫁給了206地質隊的一個會計。
年輕時的陶華碧既漂亮,又能幹。丈夫是一個老實人,一生清白,有才華,人品好。跟丈夫結婚後,陶華碧走出山村,先後來到崇江、貴陽。
在外打工,自然要適應人情世故,甚至會承受一些委屈。吃飯時,陶華碧每一餐都捨不得買菜,帶著自己釀製的辣椒醬,就著饅頭填飽肚子。
同時,她也會把辣椒醬帶給一些像她一樣捨不得買菜的工友。工友們每次都說好吃,陶華碧跟工友們相處得非常愉快。
外出打工的日子,她時常會掛念家人:2個兒子長多高了?能不能吃飽飯?愛人的病好一些了沒有?
由於丈夫病情加重,離開了人世。兩個兒子沒人照顧,她回到了家。
就這樣一個農村女子,和2個年幼的兒子,構成了一個「新」家。
陶華碧也曾想過陪同丈夫一同離去,但她不能死,孩子們還需要他撫養,需要讀書、吃飯,享受玩具。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讓孩子退學。
她去擺地攤,做各種小買賣。一大早要出去進貨,中午不能睡覺,晚上很晚才收攤。只要能吃得飽飯,交得起學費,她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都能受。
讓陶華碧感到欣慰的是,小兒子成績非常好,經常得獎狀。
她3毛錢進的黃瓜,只賣5毛,而別人賣一塊。她覺得賺錢要厚道,不能賺得太狠。於是很多回頭客找她買菜。
有人勸她改嫁,但她覺得愛人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沒有人可以替代。而且她也不願意把愛人肝病欠下的外債,攤著別人頭上。更何況,兩個兒子還在讀中學,還有很多錢要用。
就這樣,陶華碧一個人堅忍了10年,只為讓孩子有讀書,有飯吃。
其實,很多企業家在創業早期也練過攤,例如:馬雲、柳傳志等大佬都幹過。
練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好逸惡勞,貪婪懶惰,坑蒙拐騙。
反而是出生底層,起點低,為生活努力奮鬥的人,他們的精神值得學習。
「老乾媽」的由來
有一天,陶華碧去了一家小飯館吃冷麵。
這家小飯館沒什麼人,很冷清。陶華碧對女老闆說:「妹子,跟你說句實話,你這面做得不夠地道。」
老闆先是心裡一驚,然後思考了一下生意不好的原因,確實有可能做得不太好吃,便和陶華碧聊了起來。
得知陶華碧在練攤,希望她能給飯館送涼麵和涼粉。陶華碧想了想,覺得練攤也不怎麼賺錢,不如送涼麵,既幫了別人,也幫了自己。
在給飯館老闆送涼粉的同時,連同她親手炸制的辣椒油,伴著涼粉,吃起來非常爽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她的辣醬。
隨著需求量越來越大,陶華碧累倒了。飯館裡的顧客,因為沒有吃到辣椒醬便發起了牢騷。
女老闆把這事告訴她,她笑了笑,沒有想到因禍得福。那時候的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將來可以靠著辣椒醬,成為貴州首富。
後來,有人建議她,開一個飯店,肯定比給飯店送涼粉賺得多。
陶華碧想了想,人生已經如此糟糕,大不了失敗了重來。
1989年,已經42歲的她在貴州市南明區龍洞堡的一條街邊,開了家「實惠飯店」,專門賣涼粉和冷麵。
陶碧華做生意,最講究「實惠」二字。她賣的涼粉涼麵,明顯比別人家份量要多,供客人吃飽。
加上她自己研製的辣椒醬,麻辣麻辣的,口感好,讓人難忘。老顧客非常多,口碑也非常好。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她的生意越來越好。
她的飯店挨著一個學校,經常有學生來這裡吃飯。其中有一個叫歐陽梓剛的學生,不好好學習,學會了打架鬥毆。
每次來這裡吃飯,陶華碧都會教育他一番,說:「你在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怎麼考大學?考不上大學,以後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有一天,梓剛吃完一碗冷麵後,突然叫了陶華碧一聲「乾媽」。
之後,他的同學也跟著叫起來。
陶華碧的店,就像這些孩子們的家,每次她都叮囑他們好好學習。有時候,看到他們的衣服破了,還會幫他們縫補。
因為樂善好施,「老乾媽」的名聲,慢慢地傳了出去。
她炸的各種辣椒油、腐乳等好吃又不收取錢,只有冷麵收取,一些精明的學生來到店裡不買冷麵,拿著饅頭蘸著辣椒醬白吃來了。陶華碧看到他們都叫她「乾媽」,從來不責怪他們。
不久,龍洞堡附近的環城公路開通,很多司機頻繁光顧「實惠飯店」,陶華碧忙得不可開交。顧客吃了她的辣椒醬,就讚不絕口,還經常順著帶走一些辣椒醬佐料。
有一次,陶華碧想去附近別的飯店看看,發現他們的生意都不錯。讓她震驚的是,那些飯店裡的調味佐料,竟然是自己平日裡免費贈送的,是這些小老闆託人在她那裡悄悄拿回來的。
這些小老闆們,看到陶華碧生意興隆的秘密,笑嘻嘻地說:「你還不如開一家調味品店,省得我們還派人去你那裡拿辣椒醬,時間長了,我們也覺得心裡過意不去。」
苦盡甘來
1994年,陶華碧下定決心將「實惠飯店」改名為「陶氏風味食品店」,專賣辣椒醬。這是老乾媽的雛形。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兩年之後,她僱了40個工人,開了第一家工廠,名字就叫「老乾媽辣椒醬」。
老乾媽做生意的原則是:堅決不欠債,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與她以前愛人患病,借錢被人上門追債的不堪經歷有關。
在做產品時,陶華碧很注重把控質量的重要性。經常自己嘗試辣椒醬,以至於口腔潰瘍非常嚴重。
陶華碧幾乎嘗盡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又親自嘗試辣椒夠不夠辣。吃盡苦頭後的她,終於把老乾媽品牌發揚光大。
老乾媽極少漲價,常年保持在8元一瓶的價格,10多個品種中,最高也沒超過12元。
這個價格,利潤很低。因為陶華碧覺得,她製作的老乾媽,是要讓窮人也吃得起、吃得好。
看著老乾媽火爆,許多商家開始眼紅。後來,無數模仿者切入辣椒醬市場,但都輪番敗陣。
對此,陶華碧說道:「比我價高你沒市場,比我便宜你白忙活。」
老乾媽甚至不用打廣告,幾十年堅持老包裝,省下的廣告費攤薄了產品生產成本。
就這樣老乾媽賣遍全國,甚至賣到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多個國家。
如今,她靠著一瓶瓶辣醬,用20多年的時間,把40人的小廠,辦成了5000人的大廠,解決了500多萬戶農產品銷路問題,年納稅高達5億元。
2015年,陶華碧身價68億,成為貴州首富,她的名字連續多年被列入胡潤富豪榜。
陶華碧是一個命運起點極低,卻能一步一步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創業者。
老乾媽堅持:不貸款、融資、不上市、不逃稅,這樣的企業,在中國是一個傳奇,必將載入史冊。
而且,陶華碧為生活而努力奮鬥的精神也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