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黨建引領點燃城市社會治理「紅色引擎」

2021-01-08 中國城市報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以黨建引領點燃「紅色引擎」,通過創新「紅色驅動」、搭建「紅色平臺」、構築「紅色脈絡」、打造「紅色品牌」,以城市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推動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創新社會治理「紅色驅動」

阿拉善盟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紅色驅動」,先後出臺了《推進盟城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方案》《關於推進和完善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與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意見》,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各界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著力深化蘇木鎮(街道)機構改革。全盟36個蘇木鎮(街道)設置了基層黨建辦、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群服務中心等6—8個必設機構,城關鎮、重點鎮普遍增設了城市管理辦公室,調整和下劃編制515個,人員轉隸739人,賦予蘇木鎮(街道)對下沉執法力量考核權重。

阿拉善盟網格員志願打掃南湖公館附近環境衛生。

加強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印發《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實施方案(試行)》,注重分類指導,積極推動網格設置、人員配備、待遇保障、責任落實、實體運行「五個到位」,著力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服務能力,把公共服務、社會服務、便民服務、志願服務下沉到網格,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盟街道社區劃分網格327個,實現應建盡建,有效整合專職網格員、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網格力量,配備網格長289人,發展專兼職網格員314人。比如,阿拉善左旗健康花園、王府、額魯特等社區黨委積極協調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供水下水管道改造、路面修復等難點、堵點問題,順利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阿拉善右旗團結社區黨支部響應群眾訴求將平房區旱廁改建為水衝式廁所,這些都是阿拉善盟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服務的縮影。

搭建黨群服務「紅色平臺」

阿拉善盟制定印發《加強和推進全盟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構建三級黨群服務中心體系,搭建服務群眾的「紅色平臺」,促進黨群活動、為民服務、矛盾調解等功能在黨群服務中心集成,充分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黨建引領的組織優勢,積極推行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以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法律服務與矛盾調解中心為支撐的多元聯動黨建工作模式。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大樓。

目前,在全盟旗區、蘇木鎮(街道)、嘎查村(社區)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領域建成各級各類黨群服務中心303個,各級矛盾調解中心有以全國全區金、銀牌和優秀人民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室11個,建立各類調解組織333個,紮實推進「一站式」政務服務,實行「一網通辦」。2019年,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為群眾辦理各類事項118萬件,基本實現群眾辦理事項「只進一扇門」的目標。

構築互聯互動「紅色脈絡」

阿拉善盟著力構建縱橫聯動、條塊結合、共建共享、優勢互補的「紅色脈絡」。

全面推行「雙報到」「雙亮清單」等長效機制。全盟49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7400餘名在職黨員到街道社區報到,形成各項資源清單13類1000餘條、各項服務清單7大類2000餘條。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全面開展了「向社區報到,到社區請戰」活動,形成強大的聯防聯控合力,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

網格員服務社區獲得居民好評。

全面推進「黨建聯盟」機制建設。所有街道社區實行「大黨工委」「聯合黨委」模式,充分運用融合黨建聯席會議、聯合黨組織書記輪值等制度機制,有效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的軸心作用,形成融合黨建聚合效應,實現城市各領域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如阿拉善左旗推行融合黨建述職評議及發布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志願項目等模式,項目化推進互聯互動;阿拉善右旗實現所有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進入社區「大黨委」班子擔任兼職委員;額濟納旗實行聯合黨組織第一書記、常務書記、輪值書記「三位一體」制度,將點對點式服務轉化為群團式服務。

打造群眾滿意「紅色品牌」

阿拉善盟聚焦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不斷深化街道社區「暖心黨建」,創新完善工作和服務載體,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傾力打造特色黨建「紅色品牌」。

主動適應新時代黨的建設和黨的組織路線發展要求。緊貼阿拉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際,創新推動「智慧黨建」品牌,加強「駝鄉e站」智慧黨建平臺建設,架起黨建「高速路」,全盟1500多個基層黨組織、23000多名黨員全員入駐「駝鄉e站」,通過「雲上支部」推動線上線下組織生活同步開展,將基層黨組織建在網上、組織生活開在線上、黨員連在線上、服務管理盡在掌上,打通了黨組織和黨員互聯互通的渠道。

阿拉善盟「駝鄉e站」智慧黨建啟動儀式。

構建聯防聯控、共治共建工作格局。充分利用互聯智能信息化手段打造社會治理「智聯品牌」,建成盟旗一體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及各街道(鎮)分中心,融合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安全生產、生態環保、應急指揮等分散的城市管理物聯網監控4700餘路,以科技手段助推社會治理。

持續開展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引領行動。著力打造「融合黨建」示範品牌,在街道(鎮)、社區、機關事業單位、高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邊境地區等領域,積極推行跨領域黨建聯合體、「黨建鏈+業務鏈」「黨建鏈+經營鏈」、精品社區、特色志願服務等特色品牌,掛牌創建33個富有特色、成效明顯的融合黨建示範點,培樹36個打造對象,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化融合黨建示範體系。阿拉善左旗黨群服務中心推出「黨群網服驛站」系列直播,黨員領導幹部亮相帶貨;阿拉善右旗探索推行「34560」便民工作法,推出「陽光扶貧」「圓夢微心願」「一刻鐘服務圈」等一批城市黨建特色服務,打造了「四點半課堂」「紅絲帶義工隊」「愛心敲門」等志願服務優質品牌;額濟納旗積極推行社區、邊境派出所、駐區單位黨組織「六共聯建」基層黨建模式,打造了「為老服務」「警民聯動」等社區特色服務品牌;高新區推行「五色融合」黨建模式,實現「跨城抱團」聯建共促式融合。

稿件素材由阿拉善盟委組織部提供

■記者:郭文治 馬 源

相關焦點

  • 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升攻堅丨粥店街道上旺社區:驅動「紅色引擎...
    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升攻堅丨粥店街道上旺社區:驅動「紅色引擎」 激活社區治理 2020-12-2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域治理] 博樂市: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提效力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博樂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文明城市創建不易,而守牌更難。博樂市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繼續前行。2020年12月22日至26日,記者走進博樂市,探訪這座文明城市的市域治理經驗。
  • 巴南區花溪街道「兩網三治」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黨建引領,志願服務...
    12月16日下午,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舉行黨建引領「兩網三治」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新聞發布會,巴南區花溪街道組織委員馬成鳳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先鋒村在落地推行『兩網三治』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阻力?如何化解?」的問題時如是說。在發布會上,花溪街道辦事處主任葉奇將花溪街道在黨建引領「兩網三治」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相關情況做了一個簡要介紹。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三):東城國際社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金質社區」成效如何?
  • 昆明呈貢區吳家營社區 黨建引領 「四心」共創和諧社區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做好社區治理工作是提高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近年來,昆明吳家營社區黨委在洛龍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整合轄區資源,豐富工作載體,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帶領社區圍繞治理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和諧,做深做細做實黨建服務民生、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篇大文章,使「紅色引擎」動能持續釋放,實現基層黨組織管理與服務全覆蓋。
  • 這就是山東|黨建引領、黨員爭先,山東各地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胡高彤) 以黨風促行風、黨建引領助村民致富…… 山東各地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構建精細化服務、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越來越好。
  • 市北區臺東街道「紅色合伙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公俐 通訊員 夏素素 青島報導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市北區臺東街道著眼於以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治理,並於近期向社會發出
  • 淅川:「紅色引擎」引領綠色發展
    淅川:「紅色引擎」引領綠色發展風雨洗徵程,回眸滿堂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脫貧攻堅成績顯著,水質保護有力有效,民生事業不斷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十三五」以來,淅川縣書寫了絢麗多彩的新篇章。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得益於廣大黨員幹部務實重幹,奮勇當先,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得以充分發揮。
  • 酒泉市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
    面對這些難題,酒泉市委大力推動街道社區與單位、行業、各領域黨組織互聯互動,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著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用黨建這根「繡花針」穿起了基層治理工作「千條線」。居民在肅州區金泉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圖書室閱讀書籍。「一盤棋」破解「九龍治水」「九龍治水、各自為政」是困擾城市基層治理的一道難題。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福建廈門海滄區:黨建引領 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海灣城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舉足輕重,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立足臺商投資區優勢,以「四化一提升」為載體,把黨的建設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區經濟、社會、文化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向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 黨建引領「市場鏈」 廉江打造「紅色菜籃子」
    為把「菜籃子」工程建設成最暖心的民心工程,近年來,廉江市先後投入資金3500多萬元,逐步對16個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在菜市場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堅持黨建引領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群眾「菜籃子」提品升質,建設打造居民放心的「紅色菜籃子」,把黨建工作的力度轉化為實實在在民生工程的溫度。
  • 「北上廣深」超大城市如何治理?聽聽專家們的真知灼見
    廣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孟源北研究員作《新時代我國超大城市社會治理創新的廣州路徑——廣州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黨建新格局的探索》的主旨報告。廣州市委黨校副校長丁旭光研究員主持會議。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交流研討。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廣東省委黨校、廣州市委黨校、深圳市委黨校等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代表參會並作專題演講。
  • 老樓順利裝電梯 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立大功
    為解決居民煩心事,敦化路街道以老舊樓院綜合整治為契機,探索採用「黨建引領、居民自治、黨員帶頭、社區協調」的基層治理模式,積極推進伊春路社區老舊樓院加裝電梯工程,實現樓院環境設施「硬實力」和宜居品質「軟實力」雙提升。民意導向,找尋訴求最大公約數。網格黨組織是基層社情民意的「收集點」,黨員中心戶是能夠多角度、近距離傾聽居民群眾心聲,進行上傳下達的「信息員」。
  • 第三屆「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論壇在穗舉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 通訊員 張紫薇)11月27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中共廣州市委黨校(廣州行政學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黨校系統公共管理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論壇在廣州市委黨校舉辦。
  • 媒體看陽泉 | 陽泉城區「三三四」黨建模式激活城市基層治理一盤棋
    媒體看陽泉 | 陽泉城區「三三四」黨建模式激活城市基層治理一盤棋 2021-01-10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鐵錨玻璃: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紅色領航、助推穩企興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安市根據上級部署要求,持續深化「兩新」組織「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築在一線、黨員衝在一線」突擊行動,充分發揮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作用,為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為穩企興企注入「強動能」。
  • 常德市七裡橋街道: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清理小區各個角落、樓道堆放的雜物、垃圾,剷除牆面的「牛皮癬」,入戶進行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小區居民在黨員志願者的影響下也紛紛加入行動。經過一上午的整治,君安小區的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門口的牛皮蘚乾淨了,草叢裡的雜物沒有了,放了好幾年的廢舊車子也拖走了,現在在小區裡走路都感覺清爽了,走路都可以帶風,哈哈,真的是清理得好。」劉大爺笑聲爽朗的說。
  • 延組宣:北京延慶:紅色山鄉櫻桃紅黨建引領產業新
    東王莊村在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出新型紅色櫻桃致富路。今年以來,東王莊從之前的「髒亂差」村,在村「兩委」班子堅持黨建引領美麗鄉村的建設下,成為現在的美麗村、文明村、產業村,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 區事| 福田探索「全域治理」,走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治理新路徑
    未來福田將藉助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這三大引領福田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形成「近、中、遠期」城區治理的工作思路,以「發展、治理、民生」為主要抓手,全面推進「首善之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