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體消瘦或者肥胖。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當一個人脾虛的時候體內的激素水平也會變化,如果脾虛無法順利完成運化的工作,無論這個人吃再多的東西胃臟也無法將其營養順利的消化吸收,身體缺乏營養就會使人變瘦。
脾虛也會使人產生大量的溼氣,如果體內的溼氣無法被有效排出,長時間淤積在體內就會使人看上去浮腫、肥胖。
二、大便異常。
脾虛會使人的食慾下降,有的人就會變得挑食、偏食,脾臟和胃臟對於無法將食物順利消化、吸收,腸胃的功能也會因此下降。
脾胃運化水溼功能降低,導致部分脾虛的人由於水溼停滯於腸道裡面引起腹瀉,也有少數脾胃氣虛的患者由於飲食過於精細,很少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以及水果使腸胃缺少動力導致大便秘結。
三、四肢水腫。
脾主行水,對水液輸布有直接作用,而脾胃主要是氣血的化生之源,如果脾胃功能下降就無法發揮對水液的氣化作用,四肢肌肉的水液代謝失常之後會使人變得水腫,其中四肢水腫最為明顯,同時還伴有四肢冰冷的症狀。
四、睡覺流口水。
不是只有嬰兒才會流口水,脾胃虛弱的孩子以及成人也有可能出現流口水的現象,不過這類人群多半是在睡覺的時候流口水。
中醫指明:涎為脾之液,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一般不會流口水,如果脾胃功能下降,脾虛無法收攝津液就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脾胃虛弱的人還會出現胃部悶脹、面無血色、身體易疲倦、白帶和月經量過多等症狀。
發現自己有脾胃虛弱的情況後建議到醫院的中醫科就診,請醫生開一些調理脾胃的藥物改善不適症狀。
平時也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身體,比如多吃薏米、茯苓、赤小豆、鯽魚有利於健脾祛溼,其中扁豆蓮子粥、紅豆薏米粥有利於促進體內溼氣的排出,身體水腫的時候要避免吃苦瓜、西瓜、肥肉、奶油等食物以免加重水腫。
除此之外還要適量地進行運動鍛鍊增強體質,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可以輕輕地按摩肚臍周圍,直到肚皮微微發熱,也可以通過按摩足三裡穴位按摩來幫助身體改善脾胃功能,使身體慢慢地恢復健康。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來源:北青網綜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