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國人還能吃,一年吃掉1500噸蝸牛,差點吃滅絕

2021-01-10 大白知道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國幾千年的美食文化,把許多的動植物都變成了餐桌上的菜餚。但是對於蝸牛這種生物來說,還是很多人不敢去吃的。

然而在非洲,有這樣一個國家,把蝸牛當成是一道非常普通的菜餚。每年要吃1500萬斤,差點被吃到滅絕,這個國家叫做加納,它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在當地有種蝸牛比普通蝸牛不知道多少倍。通常體長7-8釐米,最大20釐米。體重可達32克,生存能力強,繁殖力驚人。一隻蝸牛每年可產下12200顆卵。

在非洲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賣蝸牛的,就像是家常菜一樣。對於貧民窟的人來說,如果能吃上蝸牛肉,那將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在加納當地,人們對吃蝸牛殼是非常的痴迷,在他們眼中蝸牛是不可替代的食材。對蝸牛的做法也是各種各樣,什麼湯羹、炒的、炸的、蒸的,每逢家裡來客,蝸牛是必須有的一道菜,大家圍在一起,就像我們吃火鍋一樣熱鬧。

據說,這個國家一年就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還不包括出口的部分,也正因為這樣的熱愛,導致蝸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差點被吃到滅絕。他們怕吃光了所有的蝸牛,就引進了人工養殖技術,很快養殖非洲大蝸牛就被發展成了一項養殖業。

讓非洲人有了更多的收入,這些人工養殖的蝸牛個頭更大,肉質更鮮美,更能貼合人們的需求,賣相也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也可以避免一些寄生蟲,這一下就解決吃和保護蝸牛的兩大問題,還發展了養殖業,促進了經濟發展。

怎麼樣,看起來滑膩膩的蝸牛,不知道我們中國的吃貨們敢不敢嘗試一下呢?

據說,這張圖能考驗你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吃貨

相關焦點

  • 非洲人酷愛吃蝸牛,一年吃掉1.5噸,從野生吃到人工養殖仍不罷休
    非洲人酷愛吃蝸牛,一年吃掉1.5噸,從野生吃到人工養殖仍不罷休!在飲食上,每個國家或地區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所不同,飲食習慣往往取決於當地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情況。而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最會吃也是最懂吃的,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幾乎都能通過國人手中,變成美食。
  • 吃蝸牛最厲害地方,一年可吃掉1500萬公斤,能把蝸牛吃到滅絕
    縱觀整個地球,有著非常多的人口,它們都有著屬於各自的文化,咱們就說吃的,比如中國人就善於烹飪還有蒸炒等對食物的保鮮製作等等,在中國可以說吃到很多地地地道道的美味,但是中國人去外國可能就受不來了,畢竟外國的飯菜很多中國人都不敢嘗試,也不敢去吃,今天咱們就說一個中國人去了哪裡就受不了的國家,在非洲的加納
  • 中國人不敢吃的動物,卻被非洲人吃到瀕臨滅絕,只能靠人工飼養!
    在我們國家不僅僅有各種各樣的美食,還有數不清的美食愛好者,什麼食物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想要嘗遍天下美食,但在這些美食中,也是有很多中國人不敢吃的。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人不敢吃的動物,卻是被非洲人吃到瀕臨滅絕,最後只能靠人工飼養,這個食物就是蝸牛。
  • 中國人一年吃掉5億兔頭,外國人嫌棄:這怎麼可以吃
    再看全世界的兔肉產業每年可以產200萬噸,其實我們國家的兔肉產量就佔了30%,在四川每年就要吃點掉3億多隻兔子,堪比美國的總人口,在中國我們一年還吃掉5億隻兔頭。兔頭在中國如此紅火,外國人這表示:天啦!兔子頭怎麼可以吃,太可怕了。事實上外國人吃兔肉的確不吃兔頭。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蝸牛是非常常見的生物,尤其是在下雨之後,蝸牛會突然大批量的出現,它們慢慢的在地上蠕動,看起來非常的可愛,當然也有一些蝸牛種類,它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友善,反而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屬於物種入侵,就比如非洲大蝸牛。
  • 蝸牛真那麼好吃嗎?這兩國家對蝸牛情有獨鍾,甚至把蝸牛吃到滅絕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只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歌詞裡的蝸牛帶著自己的夢想在一步一步往上爬。但現實裡的蝸牛卻被裝進了菜盤。非洲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種族、部落眾多,習俗也是千差萬別,也有很多令人腦洞大開的怪事。
  • 這種蝸牛繁殖速度非常快,卻被非洲這個國家吃到快要滅絕
    而在非洲,有一種個頭非常大的蝸牛,這種蝸牛繁殖速度非常快,卻被當地人吃到快要滅絕。今兒個,小咖帶你去看看。加納,位於非洲西部,這裡盛產黃金,有黃金海岸之稱。而除了黃金之外,加納當地人非常喜歡吃蝸牛,據說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非洲大蝸牛,相對於普通蝸牛來說,體型算是巨大的了。
  •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
    它在中國是「入侵物種」,中國人都不愛吃,卻被越南人吃到快滅絕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其中的飲食文化更是流傳了千年之久,在我國,除了流傳廣泛的四大菜系之外,還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名勝小吃,能夠成為中國吃貨,絕對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 吃還是不吃?巨型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蝸牛肉蛋白質含量極高,脂肪和膽固醇幾乎為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蝸牛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也正是因為菜餚太美味,很多吃過蝸牛的人總是抱怨,一份焗蝸牛,量少,蝸牛也小,不夠吃也吃不過癮,為什麼就不能換大一點的蝸牛呢?事實上,在非洲,確實有很多人會食用一種比普通蝸牛大很多的非洲大蝸牛。
  • 最愛蝸牛的不是法國?這個國家把蝸牛吃到滅絕,比中國吃貨還厲害
    蝸牛,除了農村的孩子們常見認識之外,大多數的城市小孩是在書本,周杰倫的《蝸牛》和法國國菜裡認識的。蝸牛作為食物這樣的事,即使是馳騁各種食材的中國吃貨也不敢恭維,很多人去法國被推薦蝸牛大餐的時候,都是拒絕的。但是吃蝸牛的國家可不止法國,有一個國家對蝸牛熱愛到把蝸牛都吃滅絕了。
  • 日本是如何吃還海蝸牛的,看完整個過程,相信很多人都不想吃了
    蝸牛相信小夥伴們都非常的熟悉了吧,當然在我們世界上蝸牛的種類也非常的多,有些蝸牛是我們可以食用的,並且還能做成非常美味的美食,而有些蝸牛卻並不能食用,但是蝸牛的原液卻被製作成了一些化妝品,相信很多小夥伴也聽說過蝸牛原液的化妝品了,不少女孩子都在使用
  • 穿山甲要被中國人吃滅絕了?
    雖然此結論被質疑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持,說「功能性滅絕」準確性有待商榷,但卻是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9.2分的BBC紀錄片,揭開穿山甲走向「滅絕」背後的黑暗貿易,它們會是下一個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嗎?陸地上最可愛的「批甲」怪獸穿山甲是一種大眾耳熟能詳的哺乳動物。
  • 看看法國人是怎麼吃蝸牛的!你覺得中國人會吃嗎?
    中國美食世界聞名,美食取材來源廣泛,只要是能吃的, 中國的大廚們都會變出很多花樣出來。但是仍有一些食物是咱們中國人也很少吃的,比如蝸牛。首先要告訴大家,蝸牛和魚翅、鮑魚、乾貝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菜」,且居於首位。有關蝸牛的美食,最出名的就是法國蝸牛。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成美味?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蝸牛是非常常見的生物,尤其是在下雨之後,蝸牛會突然大批量的出現,它們慢慢的在地上蠕動,看起來非常的可愛,當然也有一些蝸牛種類,它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友善,反而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屬於物種入侵,就比如非洲大蝸牛。
  • 就是想不明白,追求浪漫的法國人,為何每年吃掉6萬噸蝸牛?
    但是你能想明白,為什麼追求浪漫的法國人,每年吃掉6萬噸蝸牛嗎?蝸牛是我們經常能見到的小動物,非洲有的國家有吃蝸牛的習慣。但是法國人吃蝸牛還是讓人感到驚訝的。法國人講究吃,而且捨得花錢。他們不愛吃無鱗魚,也不愛吃辣味的菜餚。他們一般都喜歡吃略帶生口、鮮嫩的美味佳餚,例如鵝肝就是非常精緻的食物。這種食物就是蝸牛。
  • 你在餐館裡吃的焗蝸牛都是什麼蝸牛?| 每天一個冷知識
    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包括夏威夷群島、密克羅西亞等),非洲大蝸牛建立了它們入侵種群,為此,美國政府專門引入了肉食的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希望能夠控制這些大傢伙。非洲大蝸牛快和小狗一邊兒大了 | pinterest.com然而,玫瑰蝸牛顯然更喜歡吃土生土長的當地樹蝸牛(Partula spp.)。非洲大蝸牛沒能控制住,玫瑰蝸牛倒是把大量的樹蝸牛給徹底滅絕了,只花了不到十年時間——要知道,自1500年以來,的確有大量軟體動物滅絕,夏威夷滅絕的軟體動物佔了這其中的70%,而單獨是玫瑰蝸牛,就幹掉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在我國古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提及蝸牛能入藥。正是因為菜太好吃了,所以很多吃過蝸牛的人總會抱怨一隻烤蝸牛太小,蝸牛太小吃不飽,為什麼不能換成更大的蝸牛呢?野外抓到後,先把蝸牛殼弄碎,再把蝸牛切成片,要麼生吃,要麼像牛排一樣煮熟。非洲人每年都會吃掉成千上萬隻非洲蝸牛。為了蝸牛的供需得到滿足,還進行了人工養殖。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只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只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很多美食都能吃,基本上只要是能入口的都可以被做的出神入化,中國烹飪美食的能力屈指可數,名師大廚也都紛紛亮相,各種有特色的美食,民間的食材高手也都嶄露頭角。有很多食材都是外來物種,傳入中國後,就被烹飪得非常好吃。
  • 一年被吃掉3億噸的南極磷蝦,為什麼始終沒有滅絕呢?
    ,甚至就連大海裡體型最龐大的生物,藍鯨,也喜歡吃磷蝦。一頭成年的藍鯨每天就能吃掉4噸左右的磷蝦,再加上人類的捕撈,南極磷蝦的命就苦了,每年大概要被吃掉3億噸,要知道,一隻成年南極磷蝦的重量,只有2克左右,3億噸,這得吃掉多少只南極磷蝦啊!這蝦生也太艱難了吧!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非洲男子售賣非洲大蝸牛在大蝸牛的老家非洲,它可就猖獗不起來了——非洲大蝸牛被非洲土著視為蛋白質的重要補給來源。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