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傳媒連獲得流量平臺支持,線上線下布局五年前就有端倪?

2021-01-12 澎湃新聞
 

資本角度來看歡喜傳媒,2020年就有了完整邏輯

文/龐宏波

「風口」上的歡喜傳媒。

時間撥回到12個月前,在疫情剛開始的初期,歡喜傳媒宣布《囧媽》院轉網。一部影片的渠道選擇逐漸延伸為全球電影產業的渠道之爭,隨著華納兄弟將《神奇女俠1984》及2021年大片全部上線HBO MAX,電影的線上線下之爭達到了最高峰。

但在過去的12個月裡,實際上產業已經逐漸清晰了兩點。一點是電影的線上消費是剛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必然會成為電影的未來趨勢;另外一點則是電影線上線下均不可被完全代替,尤其是對於頭部大片來說,無論是視聽體驗還是製作成本都沒有理由在兩個渠道中間二選一。

也同樣是在過去的12個月裡,在與字節跳動達成合作之後,歡喜傳媒還先後同嗶哩嗶哩、華為視頻、小米視頻、芒果TV、極米投影、創維電視、海信電視等大屏端全線覆蓋,達成了戰略合作。在以「優愛騰」為核心的長視頻平臺賽道上,歡喜傳媒不斷通過合作獲得第三方的流量支持。

歡喜傳媒一整年的操作,如果用資本的角度來看就有了完整的邏輯。但資本的角度,顯然不應該回溯到12個月前,而應該回溯到5年前歡喜傳媒的創立。

歡喜傳媒從2015年創立開始,「導演合伙人」+歡喜首映平臺就成為了公司未來的兩大支柱,前者通過股份+資金的方式深度捆綁頭部導演,後者從貓眼娛樂認購股份開始,到與字節跳動、嗶哩嗶哩、華為視頻、小米視頻達成平臺合作,同樣通過資本合作的方式來形成了除」優愛騰「之外的流量圈。

和傳統流媒體平臺不同之處在於,歡喜傳媒在導演合伙人+歡喜首映的背後是獨家投資+自有平臺。2020年,歡喜傳媒之所以能夠站在「風口」上的原因,在於5年前歡喜傳媒洞察出了一個新「風口」的趨勢。

1

—內容公司的流媒體策略,

核心應該是「靈活」—

內容公司+流媒體平臺,真正的價值趨勢在於提高了靈活度。

歡喜首映是一家流媒體平臺的背後,核心是背後的歡喜傳媒是一家內容公司。而且歡喜傳媒在影片出品上很大的一個特點在於投資比例較高,所以在「院轉網」的選擇上,歡喜傳媒可以用最短時間作出抉擇。拋開院轉網最終的結果,在選擇上內容公司自有平臺的價值是能夠凸顯的。另外,內容公司旗下自建流媒體平臺,如今也已經成為了好萊塢巨頭的集體選擇。

迪士尼自建了Disney+、華納兄弟大力扶持HBO MAX、派拉蒙則不斷升級Paramount+、環球努力推廣Peacock,好萊塢在看到Netflix和亞馬遜強勢崛起之後,迅速自建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相比好萊塢,中國電影市場的網際網路化程度顯然更高,所以在布局上理應更早。實際上從2012年,線上售票逐漸孵化開始,中國電影市場的網際網路化就註定遠高於北美電影市場。其實在Netflix強勢崛起的年份,中國電影市場的網際網路已經基本上成為了電影市場的「基礎設施」。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歡喜傳媒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自建流媒體平臺的策略。原因就在於從2015年開始,國內電影市場基本上就能洞察出未來的產業趨勢。

在《囧媽》院轉網之前,歡喜傳媒就表示:「公司的兩大業務 包括投資和製作頭部的內容 以及建立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因為我們覺得越來越多的內容都會轉到網上 我們必須有一個直接觸達用戶的在線發行出口。」

其實除了極端的「院轉網」之外,歡喜傳媒在過去的很多舉措都體現出了「提前布局」。例如歡喜傳媒籤約導演賈樟柯執導的《江湖兒女》、導演合伙人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都是在影院下線的第一時間內登陸歡喜首映。

據悉,如今歡喜傳媒會考慮將自己在院線上映僅剩1%排片的影片迅速「上網」,從影片本身來看這樣的做法其實延長了電影的生命周期。因為整個實體影院市場頭部化效應是一個必然趨勢,從影片自身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無疑對影片是最為有利。而且在影院排片不足1%左右的影片「上網」,也並不會過度消耗影院方的實際利益。

去年,好萊塢除了巨頭自建流媒體平臺之外,AMC影院也建立了自己的流媒體平臺並且在和環球影業達成的合作中,也將院線窗口期縮短至17天。而國內,《赤狐書生》在單日票房產出不到100萬的情況下也迅速登陸視頻平臺。

維護院線窗口期自然是如今整個產業的共識,但院線窗口期應該維護「多長時間」其實存在著一定的爭議。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北美市場,絕大多數新片在院線17天的票房佔比都達到近80%。所以,從整個產業的未來趨勢來看,院線窗口期仍會保留但是電影線上線下選擇的靈活度必然會提高。

在原有商業模式中,新媒體版權採買往往是在影院下映數月後登陸線上平臺,並且整體的談判會相對滯後。但當內容公司自有線上平臺之後,就大大縮短了線上線下的時間差,這無疑提升了電影的靈活度,也延長了電影的生命周期。

2

—人才聚集的價值,

應該看「趨勢」—

在中國電影市場「核心資產」永遠是人。

2020年共有19部國產電影票房破億。但相比前兩年「新人才、新類型、新題材」的產業趨勢,在去年這19部破億的國產片裡除了《我和我的家鄉》「導演天團」以外,管虎、陳可辛、張藝謀、林超賢等「老一派」導演以及江志強、韓三平等監製也站隊青年導演。

疫情突至,能夠最先做出反應的依然是頭部人才。所以,儘管新人才是整個電影產業追逐的熱點,但頭部人才依然是整個電影產業的「命脈」。對於背後的公司來說,仍然是圍繞頭部人才建體系,只不過因為前兩年整個電影市場內容的調整,導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養,但頭部人才和青年人才並不衝突,也不存在所謂選擇。

另外,從去年開始,主旋律作品和頭部導演的結合成為了新的趨勢。一方面是主旋律作品依然擁有最好的市場牌面,另一方面在於頭部導演更成熟的製作經驗顯然成為了最優選。從《我和我的祖國》開始,頭部導演就成為了主旋律大片的集體選擇。

在綁定頭部導演上,歡喜傳媒此前也組建了自己的「導演天團」。從「創世團隊」的徐崢、寧浩,到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以及籤約導演賈樟柯、文雋、王小帥、劉心剛、李楊、陳大明。頭部人才往往意味著其擁有較高的市場資源,某種程度上也更容易產出相對具有更高市場價值的優質內容。

雖然青年導演「新人林立」成為近三年電影市場的最大發現,但是放大到一個更長的周期來看,新人林立的必然崛起和頭部導演之間其實是一個並行關係,由於主旋律作品成為這兩年市場「頭號任務」,頭部導演的重要性實際上也不言而喻。

其中,徐崢、寧浩、陳可辛、張一白、張藝謀這兩年都執導了主旋律大片,歡喜傳媒深度綁定這些頭部導演自然也讓其順利參與市場的頭部主旋律作品。2018年,歡喜傳媒重金籤下張藝謀,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董平此前也表示2019年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個真正的轉折點。

2019年,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國慶檔張一白擔任了《我和我的祖國》的總策劃並執導了《相遇》單元,而徐崢和寧浩也同樣參與其中,分別執導了《奪冠》和《北京你好》,最終這部影片拿下31.69億票房;而在隨後的《少年的你》當中,陳可辛同樣是電影的出品人和製片人。

在去年4月份公布的2019年業績中,歡喜傳媒實現收益及電影投資收入達到了8.14億港元,同比增長366%。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1.05億,實現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

而隨著主旋律作品的類型和題材拓寬,頭部導演和主旋律影片的結合是否會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其實依然有著一定的想像空間。所以,對於幕後的公司來說,綁定人才的核心在於是否能夠捕捉產業周期的「趨勢」。

3

—「流量戰爭」仍未結束—

在線視頻平臺的「流量戰爭」遠遠沒有結束。

去年,由於線下娛樂方式被疫情所影響,線上消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節點。對於電影來說,「院轉網」可能是其中一環,整個在線視頻平臺對於「流量」的爭奪顯然進入到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

此前,以優愛騰為首的長視頻平臺在和B站、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直接衝突」被視為會必然發生。但現在,長視頻平臺是否永遠會是「三足鼎立」的局面都存在著變數。首先是優愛騰三家在線視頻平臺儘管單平臺會員基數破億,但是仍然無法支撐平臺盈利。在長期大幅虧損下,三家視頻平臺關於兩兩合併的傳言一直湧現。此外,在《反壟斷法》實施之後,在線視頻平臺是否會保持現狀也尚未有明確的定論。

對於歡喜首映來說,去年實際上最大的任務是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加用戶數量。年初,《囧媽》院轉網與字節跳動達成戰略合作,字節跳動以6.3億元代價獲得《囧媽》電影版權。字節跳動還為歡喜首映設立固定流量入口,為歡喜的流媒體平臺導流。

從最終的實際結果來看,2020年歡喜首映截止年末的下載量超過了2700萬,累計付費用戶達到了500萬。

而在8月底,藉助張一白《風犬少年的天空》,歡喜首映和嗶哩嗶哩達成一份5年的合作協議。嗶哩嗶哩以5.13億港幣入股,成為歡喜傳媒9.9%的股東,雙方聯合獨播《風犬少年的天空》以及之後上映的《奪冠》。

在12月,歡喜傳媒又同華為視頻和小米視頻全面合作,在華為電視、華為手機及小米電視、小米手機設立「歡喜首映」內容專區。前不久,歡喜首映與芒果TV的戰略合作最終落地。

在去年所有達成平臺合作中,歡喜都可以在合作平臺取得一定的平臺收益,而無論是字節跳動、嗶哩嗶哩這樣以日活用戶為核心的平臺導流,還是華為、小米以終端覆蓋為長項設立專區,某種程度上核心都是歡喜首映通過戰略合作來完成流量「反圍剿」的目的。

如果從單一的流量導向來看,歡喜首映去年一系列平臺合作很難在短期內每次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如果從資本的角度來看,通過平臺合作進行流量「反圍剿」的同時也通過在合作平臺獲得一定的收益。

相比傳統的業績對賭和協議綁定,歡喜傳媒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通過股份+資金的方式綁定頭部導演,而隨著頭部導演成為主旋律大片的優選之後,迅速搭上了站隊頭部內容的快車道。而同樣相比依靠重金採買新媒體版權的長視頻平臺,歡喜傳媒同樣通過資本的方式與一系列平臺達成戰略合作。

疫情過後,娛樂方式必然存在著趨勢性變化,但也並不可能是爭論將近一年的「二元對立」。當內容公司擁有頭部人才持續生產優質內容又自有線上平臺提升內容靈活度,未來或許也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歡喜傳媒連連獲得流量平臺支持,線上線下布局五年前就有端倪?
    一點是電影的線上消費是剛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必然會成為電影的未來趨勢;另外一點則是電影線上線下均不可被完全代替,尤其是對於頭部大片來說,無論是視聽體驗還是製作成本都沒有理由在兩個渠道中間二選一。也同樣是在過去的12個月裡,在與字節跳動達成合作之後,歡喜傳媒還先後同嗶哩嗶哩、華為視頻、小米視頻、芒果TV、極米投影、創維電視、海信電視等大屏端全線覆蓋,達成了戰略合作。
  • 線上電影院的商業模式之爭
    困境之中,嗅覺靈敏者早有布局。春節前夕,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開始籌謀App升級一事,並推出「請你在家看電影,只想讓你更開心」的公益觀影活動,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線上觀影市場的加速到來。  而隨著歡喜傳媒的賀歲檔影片《囧媽》,在短視頻平臺免費播出後,影響力更大,上線3天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較之線下模式,線上觀影獲得了傳統模式欠缺的互動性、獨立性和私密性,但也同時失去了線下觀影的儀式感和沉浸感;加之附屬設備和功能有限,其影像的畫質和音質都與影院觀影相差甚遠;至於觀看3D、VR等一些特殊種類的電影在目前條件下更難以實現。  於是,為破解院線停擺困局和普通線上觀影缺陷,一種被稱為「雲觀影」的新模式異軍突起。
  • 多樣化場景融合,他們這樣打通線上線下流量!
    多樣化場景融合,他們這樣打通線上線下流量!平安銀行信用卡等零售業務承接全行「三張名片」新定位,推出「數據化經營、線上化運營、綜合化服務、生態化發展」的四化新策略,推動零售業務轉型的換擋升級。發展是一個不斷演進和變化的進程,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發展環境、任務和要求。
  • 水滴保險平臺總經理楊光:保險經紀的線上和線下並不衝突,線下有不...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段煉近來,受疫情對人群社交的影響,保險業的線下渠道拓展受到抑制,線上業務具有先天優勢的網際網路平臺成了「香餑餑」。一方面,各家保險公司紛紛加強與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的業務合作;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線下服務幾乎被疫情切斷的挑戰,不少公司也藉此開啟「線上化」轉型。
  • 全渠道布局 晨兮大語文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2020,疫情對線下教育的精準打擊,大批的線下教育機構倒閉,並紛紛開始轉型線上,然而慌亂的轉變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機構而言,轉型難,線上線下招生難,品牌內容生產難就成為最大的障礙。
  • 芒果TV與歡喜傳媒攜手:長視頻平臺的「當變之年「
    近日,歡喜傳媒對外發布公告,宣布將與芒果TV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並在芒果TVAPP及湖南快樂陽光運營的湖南省運營商網際網路電視業務的全部終端設立「歡喜首映」專區,從內容專區所產生的收入經扣除相關成本後由雙方進行分成,戰略合作協議為期三年。簡單而言,歡喜首映將在芒果TV上擁有了獨立專區,而芒果TV擁有了歡喜傳媒電影、劇集等相關的IP內容。國內頭部內容方與頭部渠道平臺完成了一次互補合作。
  • 國美零售主打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圈戰略
    緊接著,國美明確了「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圈戰略。事實上,這一戰略方向是必然的選擇。數位化時代,做零售的不可能繞開線上,難度再大,線上也是必由之路。至於線下,國美更不可能偏廢,甚至到了某些時間節點,也許線下會成為決定成敗的勝負手。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堅持以線下店鋪為自提點的興盛優選和堅持以流量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展開了殊死搏鬥。回頭看看現在的社區團購平臺紛紛都在效仿興盛優選的布局及運營,團長都是積極發展以線下門店為主,自建倉儲及物流團隊。今天社區團購正在經歷及發展的方向,早在十幾年前中國各個地區的便利店巨頭都在做出相應的布局。一條街道上建立高密度的品牌便利店,突出便利性。
  • 歡喜傳媒2020成績單亮眼,《風犬少年的天空》《奪冠》《一秒鐘》等...
    歡喜傳媒集團出品的多部重磅影視作品也蓄勢待發,準備從即日起到年底陸續推出與全國觀眾見面,為影視市場注入強大動力:張一白執導爆款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將於今晚(9月24日)20:00上線歡喜首映APP和嗶哩嗶哩聯合獨播,陳可辛操刀的國慶檔大熱門電影《奪冠》(前稱:中國女排)將於明日(9月25日)院線正式上映,兩部作品將從線上和線下分別拉開今年第四季度歡喜傳媒出品影視劇「霸屏」的序幕,從業界到影迷都十分期待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那麼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到底線上難做還是線下難做?都說線下艱難,為何依靠電商崛起的完美日記要在線下不計投入地快速開店?傳統線下品牌和門店轉戰線上,私域、直播、社群,到底有沒有效果?當前環境下,品牌在線上只要用錢砸,利用電商平臺做出一點銷量,很快就能打開知名度,但這不足以成就一個品牌。一個單純的電商品牌,連基本的控價、服務、產品線的完整性做不到,線下渠道是不會接受的。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創業者的流量思維:線下缺的是顧客,線上缺的是用戶。
    創業者的流量思維, 線下缺的是顧客,線上缺的是用戶。 所以引流營銷就非常重要,就變成了每一個企業必須攻克的難題。對於網際網路創業也是一樣,營銷和流量是每一天都必須關注的事。
  • 打通線上線下流量 平安信用卡注重多樣化場景融合
    在如今的行業大環境下,平安信用卡能堅持做到這點,實屬不易。今年是平安銀行新三年戰略的起步之年,以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為戰略目標,繼續堅持「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針,並在此基礎上,全面升級了新三年戰略,推動發展邁向新臺階:一是始終堅持「三不變」,即堅持零售轉型方向不變,堅持「綜合金融、科技賦能」兩大核心優勢不變,堅持均衡、協同發展思路不變;二是著力打造「數字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
  • 一場疫情,有多少線下消費場景「移民」線上
    不止是歌手,連曾吸引大量歌手藝人流連的北京K歌之王也挺不住了,一份北京K歌之王總經理 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在網上流傳,該公司計劃於2月9日與全部200餘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1月份工資分期支付,30%員工不同意就破產清算......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冰火兩重天的是,和很多網際網路平臺一樣,疫情的突然發生也使唱吧的流量意外爆發。
  • 趨勢篇①|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來源:中童觀察文 | 中童傳媒記者 莘月2020年大概是實體門店關閉最多的一年。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人們逐漸習慣了在網上手動點單,然後送貨上門的服務,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意味著母嬰門店需要拓寬服務邊界。而線上線下相融合也勢必會成為一種趨勢。
  • 電商創新案例丨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安必先打造「田間到餐桌」一站式...
    隨著「網際網路+」深入滲透各行各業,傳統的食品銷售也紛紛玩起融合創新,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線上購物體驗。安必先專注於菜籽油等油類產品研發、加工及銷售,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努力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一站式綜合供應商的願景,目前服務成都200餘家餐飲門店、學校及單位食堂,年營收上千萬。
  • 2020教育行業:線上虛火線下爆雷、網際網路大廠搶市場
    線上教育機構有的頻頻融資,也有線下培訓機構關店、爆雷。更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想藉助流量優勢入局教育,投資併購或者跨界發力。猿輔導一年連獲三輪融資,獲投金額超過30億美元,火花思維也在今年相繼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KKR領投,GGV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龍湖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等投資機構。
  • 創夢天地(01119):從擴大遊戲利基優勢,到打通線上線下流量閉環
    我們認為,公司線上線下業務用戶娛樂需求相似,可實現流量互補、協同發展,公司是擁有線下實體娛樂布局的稀缺性遊戲公司。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1/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35/4.65/5.82億元,對應當前股本的EPS分別為0.26/0.37/0.46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12/9/7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 重慶過半流量達人線下聚首線上聯動,嗨翻抖音
    眾多抖友在抖音上發布了活動現場的場景視頻,並稱這是一次「大型網友見面會」。截至目前,在抖音APP「年輕有YOUNG」話題下,視頻總播放量超千萬次。從線上到線下 實現破圈交流記者在現場發現,本次抖音紅人之夜活動匯聚了各個領域的抖音達人,不僅有粉絲數達1400多萬的「仙女酵母」等流量網紅,也有初出茅廬的「蘿蔔先生」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