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邵大浪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20年12月,溫州籍攝影家邵大浪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藝術攝影類)。《中國攝影家邵大浪 境生象外 1985-2018》由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發行,這部作品集是邵大浪30餘年攝影實踐的梳理和總結,今天的推送摘自該作品集後記部分。出生於攝影世家的邵大浪在隻言片語中,無不流露出對攝影的那份執著與熱愛,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在黑白攝影的傳統魅力和現代思維之間的那份遊刃有餘。
《中國攝影家邵大浪 境生象外 1985-2018》
作者:邵大浪
版次:2018年10月第1版
ISBN編號: 9787517907787
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文 | 邵大浪
時光飛逝,歲月匆匆。小時候站在板凳上踮著腳幫父親在暗房裡衝選照片,以及父親帶我到溫州甌海鄉村手把手教我按下平生第一聲快門的情景仿佛還在昨日,而今卻不知不覺邁入了天命之年。
與以往出版的主題性作品集不同,這本作品集是我36年攝影創作的總結與梳理。從去年起意,至今整整一年,我幾乎傾我所有可以支配的時間從事這項事情。儘管我不是一位高產的攝影者,歷年創作的作品數量不算很多,但也絕非少,且由於一直使用銀鹽膠片拍攝,從底片整理到照片放大,梳理的效率之低、速度之慢大大出乎我的預料。因此,當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充滿刺鼻的化學藥水味的暗房裡印放完千餘張樣片時,不禁有一絲飄飄然的得意感。當然,梳理自己的作品並不是要尋找一種沾沾自喜的成就感,而是拿放大鏡去審視自己攝影人生中的每一個瞬間、 每一幅畫面,溫故知新,進一步思考今後的攝影和人生。
江南,1995年
黃山,1998年
在當今數字影像時代,攝影的技術門檻變得越來越低,任何人只用按按手機就可以獲得想要的圖像。圖像獲取的便捷和傳播的快速,不僅消解了傳統攝影技藝的神聖與經典,而且伴隨著圖像泛化,呈現出越來越浮躁的消費傾向。與此同時,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助力下,現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的各種思潮,觀念及實踐強勁地撲面而來,攝影似乎只有「關注當下、 為「觀念」而「觀念」的表達,才能證明自身的與時俱進,以及「與國際接軌」。攝影「關注當下「 無可厚非,這是攝影作為藝術的現實品格使然。但是,攝影作為一種人生的詩意闡釋,或許「回望傳統」也別有一番意義。我始終認為,真正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藝術精神,不在現代藝術永不停息地潮流翻新之中,也不在後現代藝術不斷地價值消解之中,而是在傳統文化和藝術光芒照耀下,融會文化品格、精神思想,內在人性、形式結構和顯現形態於高度完美的藝術精神統一體之中。攝影創作中自覺地回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不竭地汲取精髓,使作品承載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因,這是彰顯攝影作品民族文化特性的有效途徑。越是民族的,才越有可能是世界的。並且,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國際接軌」中,避免落入「變不成別人,卻反而丟了自己的」尷尬結局。當然, 向傳統文化藝術回望和挖掘,並不意味著放棄藝術的創新追求。傳統與創新並不是一對矛盾體,恰恰相反,只有很好地傳承傳統,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的超越和創新。
沙漠,1999年
西湖,2005年
塞罕壩,2007年
黃山,2012年
攝影,從本質上講,是攝影者心靈對於現實的獨白。回首自己攝影之路,越發感到攝影並不只是向外觀望世界,更要向內審視自己。拍攝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背著相機走得更遠,但其實,一個人走得再遠,也走不出自己的內心。攝影家一生中有多少時間在按動快門?如果拍攝每幅作品的快門速度以平均1/60秒的時間來折合,一位辛勤的攝影家,一生之中也只工作幾十分鐘而已。攝影的功夫遠在攝影之外,真正的攝影成就不可能憑空而來,或是短時間的一蹴而就,而是攝影家學識、修養長期積累的結果。攝影於我,猶如修行。而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修出一顆豐盈而平和之心。心越豐盈、平和,看世界就看得越遠、越透。聊以自慰的是,三十多年我一直以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慢慢行走在攝影的路上,或許在有些人看來,我的創作效率並不高,但我知道,有的東西是必須要慢慢熬出來的。一幅作品如果對於作者本人都沒有精神上的價值,也就別指望會對他人具有這種價值。我從來沒有急切地想拿自己的影像去說服別人,也從來沒有想把自己的影像與各種流行的藝術思潮和文化運動扯在一起。我的影像只是順應心靈感受而創作——不是為了炫耀,以求功名價值,不是為了出售,以求市場價值,而是為了一己靈魂的表達。我的心是純粹的,因而,我想我的影像也是純粹的、無功利色彩的。
每每在攝影上有一點小小的收穫,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向敬愛的父親匯報,但是這次,他卻無法看到我這本小小的冊子了。兩年前無情的病魔奪走了父親的生命,但他一生對攝影藝術孜孜追求的精神時時激勵著我前行,父親給予我生命,引領我走上攝影之路,使我人生中不僅快樂地以攝影作為工作,而且在生活中也充分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
攝影的人生是快樂而充實的!在作品集付梓之際。我也開啟了新的攝影心路探索。儘管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但我會執著前行。
2018年5月於杭州良渚
遠方,2010年
江南,2014年
風帆,2015年
遠方,2017年
作者簡介
邵大浪,浙江省溫州市人,1968年11月出生,教授。1990年畢業於杭州大學,1990-2003年在杭州大學、浙江大學任教,2004至今在浙江財經大學任教。現為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兼任中國高教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攝影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攝影藝術學會副主席,浙江省教育廳高校美術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委員會委員等職。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
作者:邵大浪
版次:2018年10月第1版
ISBN編號: 9787517907787
定價:598.00元
作者籤名限量版
| 新書 |
跟隨格裡·巴傑,重新讀懂攝影
?
什麼,成就了莎莉·曼?
| 徵集 |
2020「嶺南明珠·生態始興」全國攝影大展
| 影廊 |
攜手半生一道追光逐影:一對美國華裔夫婦的光影世界
| 話題 |
| 影史 |
中國攝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閱讀與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來稿郵箱:xuhanwen@cpph.com
原標題:《邵大浪:攝影於我,猶如修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攝影,邵大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