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吊死這隻貓」——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看到這張照片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我堅定的認為是要吊死這隻貓
對於一個恐貓一族來說,貓死不死真的沒感覺。聖母婊可能會罵,那麼請你們讓狗來說話——我對狗不過敏。
一隻還不知道噩運即將到來的貓,儼然以主人自居。帶領著自己的人類「奴僕」巡視著自己的領地,渾不知「奴僕」以起了弒主之心。
好奇心讓我打開了這部電影。歪果仁有動物保護協會,是不會讓這種明顯是虐待動物的電影上映的。這部影片有什麼出奇之處?
「一種商品兩個價格,真是太離譜了」。雖然還沒有看到那隻貓,但是這個充滿獨特氣質的「古怪」老頭吸引了我。是的,用他特有的時代標誌——固執——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輩。
一個59歲的男人,一個我父親永恆定格的年紀,一樣的暴躁,一樣的執拗。同樣用抱怨的語氣幫助別人。同樣怕被人看到內心的柔軟。
當他接受那隻貓的時候,我知道自己讀懂了他。他不是想死,他是想被需要。
童年的歐維想擁抱母親——她病逝了。少年的歐維想讓父親自豪——他出車禍了。父母留下的房子需要他維修——它起火了。他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在不被需要中度過了。
一根需要他握緊的手指出現時,他生命中第一次有了色彩。
她需要他有理想——他去考工程師
她需要書房——他去做書架
她需要孩子的時候——他學著做爸爸
好似幸福來的突兀,厄運來的更突然。一次交通事故,她高位截癱,未出世的孩子再也無法見到這個世界
她選擇了需要他的擁抱
「悲痛中我覺的心中有一種力量」,他覺得是憤怒,其實這是被需要的力量。
他固執的把二樓當做臥室——他可以抱她上樓
他執拗的上訪、投訴——他要幫她找到工作
他執著的在大雨夜修好坡道——能推她的輪椅上班
他的後半生是因為被需要才活著。
她因癌症病逝六個月了,他沒有自殺——他堅持不懈43年不請假——工作需要他。
當他被解僱的時候,他失去了生存的價值,他想死。是真的死。
那根我以為用來吊死貓的繩套是為他自己準備的。
但是用他的話來說「有白痴鄰居,想自殺都這麼難」
新來的鄰居需要他幫忙倒車,打斷他第一次自殺。
新來的鄰居需要要幫忙開車,打斷他第二次自殺。
以及後來一系列的自殺都被莫名其妙的打斷了。
當他曾經唯一的朋友需要他時,他已經放棄了自殺。
他知道,他存在。尤其是親手將一個新生命放進他為自己孩子準備的搖籃裡時。
他知道,這個小生命需要一個外公。他要為這個小生命維護好這個社區的安全,儘管他知道他離去的那天快到了。
一個安靜體面的葬禮,不要那些告別的語言,安靜就好。這是他這一生唯一提到的需要。
當一根手指放進他的手裡時,我的眼睛溼潤了。他的年代是我們父輩的年代,他的需要是我們父輩的需要。
老人需要被需要。不要等到逝去,再去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