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飼養犬類等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2019年11月1日,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條例實施效果怎麼樣?6月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創建文明城市犬類管理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通過多個月的集中整治,太原涉犬警情從整治前的日均20起,已下降到日均11起。其中,犬傷人的警情大幅度下降,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最嚴養狗令」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太原市養犬人數呈逐年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6年太原市辦理犬證800餘個;2017年犬證辦理數量翻了一番,達1600餘個;2018年辦理犬證1800餘個;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共登記辦證犬只5400隻。伴隨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的實施,涉犬警情從整治前的日均20起,已下降到日均11起。其中,犬傷人的警情大幅度下降,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新版的《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半年多時間以來,儘管其被稱之為「最嚴養狗令」,但鑑於其規定更詳細,也更具可操作性,頗受太原市養犬人士的認可。例如,修訂後條例對養犬人攜帶犬只出戶的規定更為嚴格: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攜帶;即時清除犬只排洩的糞便;主動避讓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制止犬只吠叫和攻擊行為;避開乘坐電梯的高峰期。方便養犬人的一點是,修訂後的條例沒有限制遛狗時間,這也就意味著養犬人全天都可以攜犬外出,但務必要為犬只束牽引帶,且長度不能超過1.2米,而且需要主動避讓行人、制止吠叫和避開電梯高峰期。對於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場所,除了常規公共場所外,條例規定還可以進一步擴大範圍,「管理者有權決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同時「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劃定本居住區內的犬只活動區域」。此外,條例還首次明確提出了「禁止組織、參與『鬥犬』活動」「禁止遺棄或者虐待犬只」。這些新增的內容都是在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時,人們針對生活中養犬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建議。對於這些變化,不論是養犬人還是非養犬人都認為更接地氣,便於人們遵守執行,兼顧了各方利益,受到歡迎。全面加大養犬管理治理力度
「犬類管理工作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也不是一個部門的職責。它涉及多個部門,也影響著很多人。」採訪中,太原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態:養犬事兒不大,但涉及百姓民生,也是一個社會治理的熱點問題。儘管《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後,不規範養犬的行為得到了改善,但伴隨養犬人數劇增,違規飼養、違規遛犬、犬吠擾民、犬只傷人等問題仍大量存在,這不僅對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也對太原的城市環境衛生造成破壞。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太原市公安局將聯合衛健、農業農村、城鄉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協調配合,再次全面加大犬管理工作治理力度。具體工作目標為:「四個百分百、三個沒有、兩個基本解決、一個明顯減少」。即在下一個工作階段中,省城太原將努力達到:養犬登記率100%、涉犬類場所備案率100%、登記犬只預防狂犬病疫苗接種率100%、發現無主犬只捕捉率100%;重點區域沒有大型犬、烈性犬、一戶多犬現象,非重點區域內實行拴養、圈養、街面沒有犬只現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辦公場所、醫院、學校和幼兒園等教育場所、少年宮、青年宮等活動場所、美術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及其他公共場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場所沒有違規遛犬現象;遛犬不拴繩、犬只隨地便溺破壞境衛生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非法犬只交易、犬只診療醫院等非法涉犬類經營性問題基本解決;犬傷人、犬擾民等問題明顯減少。為了保證上述工作目標切實達到實效,太原將建立一個長效的犬類管理領導小組,由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負責全市犬類管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各區、縣(市)也要成立犬類管理領導組,由公安牽頭,衛健、農業農村、城鄉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負責。在此基礎上,太原還將成立一支專業的犬類管理隊伍,負責全面清理轄區流浪犬。具體工作包括,全面開展信息摸排,摸清轄區內大型犬、烈性犬、無證犬、涉犬類經營場所底數,對養犬人和所養犬只逐一登記造冊。要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犬類管理,研究開發信息管理系統。要嚴格組織實施人和犬只防疫工作,確保病毒免疫工作規範有序。(記者 辛戈)
連結在太原養犬你應該知道的問題怎麼登記?
根據規定,申請養犬登記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二)有看護、展覽、表演等合理用途;(三)有健全的養犬管理制度;(四)有專人管養犬只;(五)有犬籠、犬舍、圍牆等圈養設施;(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申請養犬登記的個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有固定住所並獨戶居住。需要提醒的是,犬齡滿3個月的犬只,養犬人應當申請養犬登記。在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註:太原城市建成區和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建成區為重點管理區域,其他區域為一般管理區域。)
在哪登記?
申請養犬登記,申請人應當到住所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辦理。養犬人住所、聯繫方式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到住所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辦理變更登記。
需要什麼手續?
單位申請養犬的,持單位主體資格證明、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犬只免疫證明、犬只數量清單以及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條件的相關證明;個人申請養犬的,攜帶犬只並持養犬人身份證明、犬只免疫證明以及符合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相關證明。公安派出所應當自收到養犬申請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準予登記的決定。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並註冊犬只標識;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說明理由。
怎麼收費?
每隻犬第一年收取管理費500元,從第二年起每隻犬收取管理費100元。飼養絕育犬只的,從犬只絕育的第二年起減半收取管理費。盲人飼養導盲犬和肢體重殘人飼養扶助犬的,免收管理費。
【來源:人民網山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