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實施最嚴養狗令 媒體:以制度倒逼文明養狗

2020-11-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太原實施「最嚴養狗令」,以制度倒逼文明養狗 | 新京報快評)

11月1日,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引發廣泛關注。根據新規,在重點管理區域內攜帶犬只出戶,要為犬只束牽引帶,且長度不得超過1.2米,否則將當場處50元罰款。此外,遺棄或者虐待犬只也要面臨相應處罰。

這些年,養狗的城市家庭越來越多。2018年9月發布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城鎮養狗人數已經達到3390萬人。更多的人喜歡狗,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養狗。從個人角度說,這是生活的陪伴和精神的撫慰,從社會角度說,亦未嘗不可視為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

只不過,寵物狗越養越多,有些人的文明養狗素質卻沒有跟上:任其隨地便溺不清理,外出遛狗不牽繩,不辦狗證不打疫苗,違規豢養大型犬、烈性犬……不文明養狗行為導致的犬只傷人事件不斷發生,嚴重影響鄰裡和諧不說,還動輒釀成暴力事件。

關於文明養狗的討論,是公共輿論的老生常談。很多地方推出了新政,加大了對不文明養狗行為的懲處力度。遛狗不牽繩、違規養犬等行為,普遍都將面臨罰款。虐待、遺棄犬只等行為,大多也都明確了處罰措施。相比之下,太原的新政之所以更受關注,被稱為「最嚴養狗令」,或許是因為規定更為詳細,也更具可操作性。

比如,不僅遛狗要束牽引帶,在重點管理區域內外出,牽引帶長度還不能超過1.2米,否則公安機關將當場處50元罰款。因為,倘若牽引帶太長,效果其實相當於沒束牽引帶。再比如,攜帶犬只乘坐住宅電梯,應當避開電梯使用高峰期,並懷抱,或者為犬只戴嘴套,或者將犬只裝入犬袋、犬籠。這些規定都很細,而且很有必要。

想當好養狗人,先守好規矩。這是包括太原「最嚴養狗令」在內,各地養狗新政共同釋放出的明確信號。用經濟學的詞彙來說,養狗行為具有很大的「負外部性」,正如司機開車不守規矩,受影響的絕不只是司機本人。應該像約束司機開車一樣去約束養狗行為,既保護愛狗人士的養狗權利,也保護他人不被鄰居養狗侵擾傷害的權利。

這個意義上說,「最嚴養狗令」或許還可以更嚴一些。因為當下各地規定,在操作層面依然存在困難,紙上的罰則與執法的羸弱形成鮮明對比。地方規定如何寫是一回事,實際如何做仿佛又是另一回事。規範養狗行為有必要建立更為系統的執法制度,讓不文明養狗人感受到執法的威嚴和違規的痛感。

眾所周知,開車要辦證,要繳稅,要買交強險,違章了要罰錢罰分,甚至終身禁駕。養狗也要辦證,要定期打疫苗。為便於持續管理,可要求植入晶片,按年繳納管理費,購買寵物傷人保險。遛狗不束牽引帶,寵物糞便不處理等不文明行為,不能只是簡單罰款處理,還可以與養狗人個人信用掛鈎。或者實行按章扣分,扣滿了就限制其養狗。如果發生惡性傷人事件,或者其他影響惡劣的事件,甚至可以終身禁養。

文明養狗不能僅僅訴諸道德,期盼養狗人的素質自行提高,必須健全相關法規制度,倒逼養狗人文明養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立法課題。在總結地方「最嚴養狗令」實際效果的基礎上,或有必要在全國層面適時推出相關法規。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焦點

  • 最嚴養狗令下,越雷池者與日俱減
    2019年11月1日,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條例實施效果怎麼樣?6月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創建文明城市犬類管理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通過多個月的集中整治,太原涉犬警情從整治前的日均20起,已下降到日均11起。其中,犬傷人的警情大幅度下降,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 「最嚴養狗令」也要依法依規
    該通告一經發出,引發媒體關注和社會熱議。11月15日,威信縣回應稱,正在召集多部門研究此事,「城市管理要規範,但任何事都要依法依規。」養犬是一道城市治理難題,必須在法治框架下尋求可行解決辦法。威信縣一紙 「通告」不僅沒有上位法支撐,也缺乏可執行性,並不是長效管理犬只的根本之策。
  • 新華每日電訊:"最嚴養狗令"要依法依規
    新華每日電訊:"最嚴養狗令"要依法依規 新華每日電訊   2020-11-17 15:14 [摘要] 11月13日,
  • 杭州「最嚴養狗令」-文明養犬的必要性
    最近杭州出臺了」最嚴養狗令「,很多杭州人的朋友圈被兩篇關於犬類整治的文章刷而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我覺得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其他問題、矛盾時,需要的同樣是平實理性、有建設性的對話,講事實說道理。不文明養犬的行為有哪些?
  • 太原最嚴禁狗令11月1號正式實施,「鏟屎官」們怎麼看?
    當然也包括養寵物的。就在昨天11月1日遛狗繩太長也得罰!太原最嚴養狗令實施 】1日起,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在重點管理區域內,不束牽引帶或牽引帶長度超過1.2米,處50元罰款。此外,遺棄或虐待犬只也要面臨處罰。條例規定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實行登記制度。犬齡滿三個月的,養犬人應當申請養犬登記。在重點管理區域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
  • 時評:「史上最嚴養狗令」,為民著想還是讓狗背鍋?
    但也有很多狗主人認為這種時間規定過於死板,不夠靈活,影響了習慣的遛狗時間。▲通告截圖對此,文山市城管部門回應北京青年報稱,通告發出後,有關市民違規遛狗的投訴明顯減少,寵物主人來電主要以諮詢辦理狗證、接種疫苗內容居多,「政策出臺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更多市民的基本權益。」筆者認為,如此看來,「最嚴養狗令」起到的效果堪稱「完美」。只是,這個看上去很美的結果,似乎經不起推敲。
  • 「最嚴養狗令」要針對人而非狗
    為了規範居民養犬,很多城市不僅都出臺了針對性的制度規章,相應的條款也是越來越嚴。但儘管如此,由犬只帶來的環境問題、犬只傷人問題、犬吠擾民問題等等,依然讓人們感到「頭疼」。按說,既然有了明確規範的養犬地方法規,相關執法部門只要「依律嚴格執法」,由犬只帶來的城市狗患也就「迎刃而解」,但事實上很多地方出臺的「最嚴養狗令」,還基本都處在「雷聲大雨點小」層次上。
  • 多地制定的「史上最嚴養狗令」,為何遭遇落地難?
    糾紛頻發,犬患成群眾煩心事廣東一位88歲老人近期被狗繩絆倒致死的視頻曝光後,輿論高度關注。一開始,不少網民在爭論該意外事件的侵權責任劃分問題,但隨後,大多數網民的關注點聚焦在城市文明養犬問題上。近年來,因違法違規養犬和不文明養犬行為產生的安全、衛生、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狗咬人、人打狗、愛犬人士和其他市民的衝突等新聞頻頻引爆網際網路。
  • 杭州回應「最嚴」養狗令 消除「人狗矛盾」關鍵應該管什麼?
    杭州回應「最嚴」養狗令 消除「人狗矛盾」關鍵應該管什麼?冷簫推薦  作者:  2018-11-17 早7點至晚7點禁止遛狗,遛狗不牽繩最高可罰1000元,無證養狗最高可罰10000元......15日,杭州開始實施「最嚴」養狗令,對「文明養犬」集中整治行動。
  • 昆明「最嚴養狗令」來了!明天起不文明養犬的將會……
    你上廁所的樣子「美得不食人間煙火」但環衛工阿姨真的很心累高高興興上班去,沒想到在小區門口遇見這幫「兄弟們」怕狗的人只能繞路走遛狗不牽繩的人心真的很大這樣對狗不安全對路人也不安全近日,昆明市發布了《昆明市關於進一步加強養犬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
  • 武漢「最嚴養狗令」實施半年收效如何?探訪發現養狗者更注重他人...
    楚天都市報6月16日訊(記者 周萍英、陳倩 攝影記者劉中燦)禁止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遛狗不掛犬牌、束犬鏈、戴嘴套的,將面臨最高罰1000元的處罰,兩次受罰者將被納入失信名單……今年元月1日,《武漢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正式施行,對飼養寵物犬做出了嚴格規定,被社會輿論稱為「武漢最嚴養狗令」。如今,該條例施行已將近半年時間,執行情況如何?
  • 西安最嚴養犬令:「黑名單」制度5年內禁止養犬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單琳)狗狗被稱為人類最親密的朋友。現如今,不少人也會在家裡養上一條寵物狗。但有時由於管理不善,狗狗傷人的事件時常發生。如讓何狗和人類和諧相處,也變成了一道容易解答的難題。
  • 用異煙肼毒殺寵物狗 真能倒逼文明養犬嗎
    用異煙肼毒殺寵物狗 真能倒逼文明養犬嗎  異煙肼是經典抗結核藥,管控很嚴  「異煙肼」,這個陌生的字眼近日走入公眾視野。某自媒體微信公號發布《遛狗要拴繩,異煙肼倒逼中國養狗文明進步》一文稱,藥物異煙肼對人體無害,但對犬類有非常強的毒殺作用,可用於小區投放,倒逼文明養狗。此文一出,就有人付諸實踐:8月5日,北京世紀壇附近有寵物狗誤食被惡意投擲的毒香腸,15分鐘便毒發死亡。  看似是人與狗之間的矛盾,實則反映人與人之間因遛狗造成的矛盾日益激化。
  • 植入晶片治理狗患,倒逼文明養犬
    (7月27日 中新網)作為《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的一部分,為犬只植入晶片屬於強制要求,這意味著過渡期之後,未給犬只植入晶片將被視為無證養犬行為——即使有狗證,也將受到處罰。通過與寵物醫院聯動,無晶片的犬只也難以再接受注射疫苗和治療等服務。治理狗患,既要管人,也要管狗。
  • 慈谿養狗人士注意啦!「最嚴養狗令」正式實施……
    養狗從來不帶牽引繩!遛狗的糞便從來不清理!咬人之後,連人帶狗逃之夭夭!……別擔心,"最嚴養狗令"來了!重點管理區內個人養犬數量有限制。已經養了多隻犬的家庭,需要自行處理超養的犬只。條例實施後,養犬超過限養數量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每超養一隻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沒收其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 問題三Q如果發現有犬吠擾民、犬只傷人,怎麼舉報投訴?如何處罰?
  • 養狗不辦證將罰萬元!最嚴養犬令來了
    最嚴養犬令來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1月16日 15:03 A-A+ 這一規定也被杭州市民稱為「最嚴養犬令」。按照規定:遛狗不牽繩最高可罰款1000元,無證養狗最高罰10000元。
  • 新聞周刊 | 最嚴養狗令 能讓人和狗和諧相處嗎?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很多的城市不約而同的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養狗規定,或者說是開始嚴格地執行原來已有的嚴格規定。之所以這樣,其實狗從來不是問題,養狗的人當中一些不文明和缺乏公德的行為才是關鍵所在。所以最嚴養狗令能管住那些不守公德的養狗人嗎?一個城市該怎樣與寵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以及政策與人之間和諧相處?
  • 杭州實施最嚴「養狗令」 ,家有孕婦寶寶養狗的正確方式是啥?
    而在網絡上,一邊是鋪天蓋地的流浪狗傷人事件,一邊又「迫使土狗變成了流浪狗」…… 11月15日-12月底,杭州也將實施最嚴「養狗令」。
  • 封面評論|以抓拍系統對付不文明養犬,讓「最嚴限犬令」真正落地
    蔣璟璟養狗不牽狗繩一直是群眾反響比較突出的不文明養犬行為,按照《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得超過兩米,在擁擠場合自覺收緊牽引帶,違反上述規定的,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處罰。
  • 武漢「最嚴養狗令」實施近半年 不拴狗繩者變少 半夜遛狗族增多
    1000元的處罰,兩次受罰者將被納入失信名單……今年1月,《武漢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正式施行,其中對飼養寵物犬做出嚴格規定,被社會輿論稱為「最嚴養狗令」。何女士養了兩隻泰迪,其中一隻叫「多妹」,已經陪伴她6年。以前,無論有多累,她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同時帶著兩隻狗狗出門遛一圈。但從今年1月開始,她不得不改變習慣:「武漢最嚴養狗令」出臺後,物業人員多次登門請她辦理養犬登記證。按規定,一戶只能為一隻狗狗辦證,而兩隻狗狗都是她的心頭肉,為哪一隻辦理好呢?在這樣的糾結之中,她一直拖著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