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門梁齊眉高 居民出門得貓腰 樓道已被封閉

2021-01-10 浙江在線

  物業的通告被丟棄在地

  社區居委會:整改方案已經出來了,但還需論證

  小區樓梯存在安全隱患,被拆除重建,這本是一件好事,可當新樓梯重新投入使用後,居民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二三樓梯平臺間的門梁高度低得嚇人,個子稍高點的人下樓稍有不慎就會遭遇碰頭(詳細報導請見《怡江小區新建樓梯間水泥梁實在太低了 居民出門得貓腰》)。對此,網友的反映十分強烈。

  壓抑的樓梯間,網友紛紛吐槽

  論壇網帖中,發帖人曾上傳了幾張現場照片,圖片裡一名年輕男子站在樓梯間的臺階上,整個額頭正好頂在樓梯口的門梁上,據網友描述,該名男子身高為一米七六,「如今一米七六的個子,也不是特別高,都要碰到額頭,看來,這個是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的失誤了……」打趣之餘還提醒上下樓的居民要注意頭頂安全,特別不要跳臺階下樓。

  網帖一出,引發了眾多網友跟帖回復:

  網友「南方紅豆杉」:「現在的人,175-180隻能說是中等身材了。如果連他們也要碰頭的話,那麼設計的或者施工方,肯定腦子出問題了。」

  網友「碧波語落」:「人命關天的事,也不認真做。如果有年輕人急一點碰到那是很厲害的,非死即傷。」

  網友「百川01」:「設計規範樓梯高度都有最低要求,這個肯定不符合規範的。查圖紙,和圖紙一樣就是設計的鍋,不然就是施工單位未按圖施工。」……

  住宅老舊出現裂縫,整改後卻不如從前

  而隨著記者的介入,據小區居民反饋稱,47、48幢住宅樓間的樓道已被封閉,昨天記者再次來到小區了解情況。

  家住47幢樓的朱先生告訴記者,小區住宅樓的房齡近30年,出於各種原因,近些年這處樓道多個部位出現了裂縫,「去年的時候牆壁上有裂縫,整個樓梯間還有點傾斜。」朱先生說當時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前來鑑定過房屋質量安全,表示三幢樓之間的兩棟樓梯道需要拆除重建,「當時很多居民都不同意,大夥表示不能光拆樓梯道,居民樓也存在安全隱患,但對方告知我們居民樓不屬於危房,只需重建樓梯道即可。」朱先生說之後大部分居民表示理解,畢竟來重修樓梯間是件好事,於是從年前開始施工方進場先後對兩棟樓梯道進行了拆除重建,可萬萬沒想到新建好的樓道還不如從前舒服。

  封閉木板被拆,居民認為出行不方便

  記者在現場看到,47、48幢住宅樓間的樓道口已被一塊木板封住,上面寫有「禁止通行」警示標語,但記者發現,用作封閉的木板已被人挪開,留出一塊可供行人通行的空隙,原本物業張貼在牆壁上的「通告」也被丟棄在地上,「通告」上寫明:由於新建樓梯高度不夠,現多家單位正在協商整改方案,因此此通道暫時封閉,請業主出入繞行。

  在樓道三層的牆壁上,記者看見有人用黑筆歪歪扭扭寫了「小心撞頭」四個大字,朱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他向施工方反映後,對方寫的「警示標語」,除此之外,小區的物業也在附近張貼了多張「溫馨提示」:「因新造樓梯平臺門口高度不夠,已要求施工方儘快整改,希望業主進出注意安全,小心碰頭!」

  而在三層平臺的入口處,記者還看見,樓梯兩側各放置了兩塊木板,居民朱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塊木板是17日下午施工方釘在樓道口的,為的就是在整改期間防止行人進出,可不知道什麼原因如今被人拆掉了,「昨天晚上我還看見木板釘著的,今天早上就被人拆了。」

  從現場的情況可以看出,暫時封閉樓道的舉措部分居民並不買帳,「不是已經造好了嘛,為什麼還要封閉起來,多此一舉,繞路多不方便。」一名從此樓道走下的男性居民說道。

  但是還有不少居民也表示諒解和支持,「在拆除重建期間我們也是從其他樓道進出的,暫時封閉我可以接受。」在樓下散步的一位年輕女子對記者說道。

  社區居委會:整改方案已出,但還需論證

  儘管樓道附近寫滿了警示標語,但朱先生告訴記者這不能完全排除隱患,「樓梯間是沒有燈的,晚上漆黑一片,到時誰看得見警示標語啊。」朱先生說老年人還好,畢竟上下樓速度不快,但要是遇到身材高大的年輕人,下樓走得急,三步並作兩步跳著下樓,那就危險了,「速度快的話,頭一下子碰到門梁,往後倒去,後腦勺直接就會砸到水泥樓梯上,要出人命的!」

  記者根據現場判斷,朱先生的擔心絕不是危言聳聽,他希望施工方能夠儘早重新整改。

  那麼整改進展如何,記者再次來到怡江社區居委會,社區黨委書記翁波波告訴記者,當天上午她從工程的監理方處得知,目前初步的整改方案已經出來了,但還需設計單位進一步論證,「像第二平臺三層的門框當時也是做得很低,因為不涉及到承重,現場設計人員就拍板整修了,而此處的橫梁是承重梁,不能輕易割除。」

  對於封閉木板被拆除一事,翁波波表示立即協調相關人員重新封閉,確保居民出行安全,同時也會督促建設方儘快落實整改方案,早日還居民方便出行。

相關焦點

  • 寧波通報1例無症狀感染者,為北京順義居民!順義蓮竹花園小區已封閉...
    順義區蓮竹花園小區已封閉管理  正在進行流調和全員核酸檢測  今天,順義區蓮竹花園小區封閉管理,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新京報記者從蓮竹花園居委會了解到,該小區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小區正在進行流調和全員核酸檢測,建議非小區居民暫時不要進入小區。
  • 市民反映豐臺一小區住戶樓道堆放垃圾 現已清理
    日前,家住豐臺區和義西裡小區二區25號樓三單元的住戶王先生向本報反映,該單元一住戶家中裝修將雜物堆在樓道內。對此,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相關人員會儘快前去處理,要求住戶將雜物清走。10月25日,北京晨報記者回訪發現,垃圾已被清理,街道還對物業公司未能及時清理罰款500元。居民對此處理方式均表示滿意。
  • 濟南一小區跳蚤成災 打藥不管用居民穿長褲出門
    齊魯網8月24日訊 最近天氣越來越涼爽,每晚出門在外面和鄰居坐坐,聊聊家常肯定非常的愜意,但家住經四路542號小區的劉大娘可犯了愁,幾天了大門都不敢出,這是怎麼回事呢?
  • 居民窗外搭雞棚樓道養貓 雞凌晨打鳴4小時(圖)
    窗外搭雞棚 樓道裡養貓  記者在位於辰昌路與龍門道交口的瑞盈園小區12號樓2門1樓入口處左手邊看到,該戶居民在窗戶下方搭起了一個佔地約兩平方米的棚子,裡面養著雞鵝等,他家的空調室外機就在雞棚內,存在安全隱患。棚子外還有個小鐵籠子,裡面圈著一隻白色的雞。在樓門對面的公共綠地上,還有三四隻雞和一隻大白鵝。
  • 文明調查:樓梯轉角堆滿雜物小區樓道成了私人儲藏間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美鄰美郡公寓、中建華府小區、長河小區、國棉廠宿舍、乾城小區等多個小區。居民:礙於情面不願阻止「都住這麼長時間了,誰家沒有點舊東西?這兒是老舊小區,沒有儲藏間,家裡也沒地方放,可不就得堆在樓道裡。」北園小區居民方先生說,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大家都習慣了。
  • 小區樓道堆雜物屢治屢現,堆放三四年業主不聽勸
    7月11日,北京朝陽花家地小區一老人突發疾病。急救人員將老人用輪椅抬下樓時,受樓道裡堆積雜物的影響,只能放慢速度費力將老人抬出樓。29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市多個小區發現,很多居民樓裡都堆放著雜物。雜物不僅影響出行,還存在安全隱患。部分社區曾多次進行雜物清理,但「屢次清理屢次出現」。也有社區為居民安排儲物倉庫安置雜物。
  • 不光在樓道堆放雜物,居然還把老人趕到樓道住!
    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阿婆家已承諾2個月內將樓道堆物清除,同時給予阿婆家申請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議。 大家不要怪物業事多,門口放點雜物都得管,因為樓道堆放雜物存在四大危害: 一、樓道堆放雜物極易引發火災 樓道堆放的廢棄雜物多為木製品、棉織品、紙製品等可燃物,存放時間久,稍遇明火極易引起火災。
  • 小區跳蚤也「瘋狂」 咬傷多位居民
    數字版首頁 > 第A14:北京新聞·社會 上一篇 小區跳蚤也「瘋狂」 咬傷多位居民 有居民稱流浪貓屍體上出現眾多跳蚤;居委會和物業已採取消毒措施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報 分享
  • 樓道亂堆雜物是城市小區消防之「痛」
    急救人員將老人用輪椅抬下樓時,受樓道裡堆積雜物的影響,只能放慢速度費力將老人抬出樓。近日,記者探訪多個小區發現,很多居民樓存在樓道堆放雜物的問題。一些社區曾多次進行雜物清理,但「屢次清理屢次出現」。物業管理專家舒可心表示,樓道雜物堆放不僅不文明,還違反消防法。社區沒有執法權,只能勸導,治理存在困境(據8月2日《新京報》)。
  • 樓道堆放雜物或觸犯法律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居民們對「家門口」的安全格外關注,特別是小區樓道內消防、物業安全管理等方面尤為關心,也提出了一些關於這些方面的問題。為此,記者通過採訪,就居民關心的問題做了詳細解讀。   ■公共樓道可以隨便佔用嗎?
  • 樓道內雜物堆積老鼠亂竄 居民網線多次被咬斷
    楚天都市報8月17日訊(見習記者周浩 記者劉孝斌)今日,武昌區秦園居小區居民反映,部分樓棟樓道內雜物堆積,不僅阻礙通行,而且蟲鼠亂竄,有消防和衛生隱患。對此,惠譽花園社區居委會表示,將在本周內配合物業進行清理。
  • 地下停車場流浪貓泛濫,跳蚤橫生,小區居民苦不堪言
    由於跳蚤能跳躍的高度大約在人的小腿處,所以該小區居民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咬,去地下停車場之前,都要用保鮮膜把小腿嚴嚴實實包裹起來。從網友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小區地下停車場裡確實到處都是流浪貓,這些貓膽子相當大,看見人也不走,明顯是被人餵熟了的。
  • 小區裡犬吠貓叫樓道裡亂竄亂跳 寵物多了易成患
    原來,狄女士的鄰居大爺家收養了幾隻流浪貓,到了晚上,這些貓就叫個不停,吵得四鄰不安。「真是哭一樣地叫,連綿不斷,我們心裡好煩啊!」狄女士說,他們也跟鄰居大爺溝通過,但沒什麼效果。「鄰居大爺其實挺可憐的,他的兒女不在身邊,一個人無聊,就收留了無家可歸的貓,當作平時生活的陪伴,我們都能理解。看著老大爺挺孤獨的,我們也不好計較什麼了。」狄女士說。
  • 四川確診飛行員居住小區已封閉,曾赴綿陽參加300人婚宴
    12月15日中午12點,四川確診飛行員居住的萬科金域西嶺小區2號門門口已經有街道工作人員,網格員和城管工作人員在現場,組織小區居民掃健康碼進入小區,對於1、2棟居民實行封閉式管理,所需生活用品有小區管家送進去,所有外賣快遞人員都不能進入小區
  • 注意,樓道堆放雜物或觸犯法律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居民們對「家門口」的安全格外關注,特別是小區樓道內消防、物業安全管理等方面尤為關心,也提出了一些關於這些方面的問題。為此,記者通過採訪,就居民關心的問題做了詳細解讀。公共樓道可以隨便佔用嗎?
  • 小區業主,禁止在樓道堆放雜物,那是緊急時刻的「生命通道」!
    昆明市西山區政府發布通報稱,接到報警後,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趕赴現場處置並啟動預案,明火於凌晨5時01分撲滅,清理火場過程中,發現6名遇難者(5女1男)、1名傷者,已入院救治。另有6人入院觀察。 小區樓道屬於公共消防通道,是樓內住戶日常出行的通道,部分住戶將雜物堆放在小區樓道內,影響了大家的進出通行和整體環境,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
  • 南京居民電動車樓道充電引火災 車主被拘留
    最近,南京市江寧區一居民在樓道內為電瓶車充電引發火災,居民逃生時險象環生,警方調查後決定對車主實施行政拘留,這也是南京首起因電動車在室內充電導致火災立案拘留的案件。現代快報記者走訪發現,南京很多小區存在此類現象,為了給電動車充電,私拉亂接現象觸目驚心。
  • 嘉興明月社區小區跳蚤橫行 居民叫苦連天(圖)
    在居民反映跳蚤最多、最肆虐的4幢居民樓2單元的樓道口,乍一眼看去似乎沒什麼異常,但是只要稍微靠近,霎時就會感覺到身上各個地方奇癢無比。  記者離樓道口估計有五六米遠,沒採訪幾句話,就隱約感覺褲腿裡面開始癢了起來,這絕對不是心理作用。  很快,邊上的沈女士和明月社區的工作人員也不同程度地被跳蚤「盯」上了。
  • 居民樓道亂堆雜物,該誰來管?(圖)
    昨天,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個小區,發現多處居民樓的樓道內堆有雜物。誰有權清走樓道內的雜物呢?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記者探訪老舊小區裡有樓道被雜物「霸佔」  11月5日,針對市民代先生的遭遇,記者對鄭州市的部分小區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採訪。  5日上午,記者在建設西路163號院採訪發現,不少居民樓的樓道內堆有雜物。
  • 樓道燒紙老人身亡怎麼回事?小區樓道燒紙錢濃煙致人死亡
    3月31)上午10點半,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接到讀者爆料稱,杭州濱康小區發生火災。  記者隨後趕往現場。  現場位於杭州西興街道濱康小區4幢,已經被封鎖。  樓下聚集了不少人,還在議論紛紛。  「哎,有個老太太去了……」有目擊者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