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燒毀的電動車。王瑞 攝
電線從居民樓拉到車棚,雜亂無章。錢念秋 攝
自製充電樁,插線板和插頭被綁好固定。孫玉春 攝
怡景園物業工作人員正在剪業主私拉的電線 物業供圖
電動車是城市中最常見的代步工具,但是不規範充電引發的意外火災事故也很多,往往會造成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最近,南京市江寧區一居民在樓道內為電瓶車充電引發火災,居民逃生時險象環生,警方調查後決定對車主實施行政拘留,這也是南京首起因電動車在室內充電導致火災立案拘留的案件。現代快報記者走訪發現,南京很多小區存在此類現象,為了給電動車充電,私拉亂接現象觸目驚心。
案例
牆上鑿洞拉線給電動車充電
被治安處罰的這名業主姓胡,家住南京市江寧區華庭北園小區。事發時,她將電動車推至14樓家門口充電。
火災不僅導致電動車燒毀,而且造成兩部電梯控制電板及牆面損壞,損失達8000元。據了解,就在此處事故發生前,這棟樓已因電動車充電引發過一次火情。
7月5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火災現場看到,起火樓層在14樓,共4戶住戶,房屋外牆及樓道牆壁都已被煙燻成黑色,被燒毀的電動車只剩軀殼。
南京市江寧區消防大隊參謀陳彬介紹,這名業主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將電線穿出來充電。記者看到,充電位置非常隱蔽,不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業主因違法被行政拘留
據了解,當晚火災發生時,電動車剛充電十多分鐘,突然起火併伴隨爆炸聲。「當時是業主聽到爆炸聲後出來發現起火了,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小區物業反應也很快,工作人員立即拿著滅火器衝上14樓實施撲救。」陳彬告訴記者,消防人員趕到現場後,大約10分鐘左右火就被撲滅了,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我們每天巡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有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的行為,都會直接將電纜剪斷,將電動車搬走,就是擔心有類似事故發生。」小區物業經理吳玉軍告訴記者,為了防止因為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此前小區曾做過多次宣傳,並在每個樓道內都張貼了安全宣傳海報。但仍有不少業主不聽勸告,甚至在自家牆上打洞拉線給電動車充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違法行為人胡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表示接受公安消防機關給予的處罰。目前,南京市江寧區公安分局上坊派出所已對違法行為人胡某給予行政拘留的處罰。
探訪
老小區是重災區,電線拉成蜘蛛網
7月5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市多個老小區探訪後發現,有很多居民私拉亂接電線給電瓶車充電。
在紅廟小區記者看到,很多單元樓一層的樓道裡都塞滿了電瓶車。在樓道裡,記者發現了很多懸掛著的插線板,正隨風擺動著,由於當天下雨,很多電線和插口是溼漉漉的,有一些還正接在電瓶車上充電。這些電線大多直接裸露在外,都是從樓上窗戶裡拉出來的,可以隨意被拉長或者移動到其他地方,沒有任何固定和保護措施,有的還被纏繞在可導電的單元鐵門上。
記者在如意裡小區也看到了類似情況,有一些單元樓,從一層到頂層,幾乎家家都從窗戶裡拉出了電線。
小區的自行車棚裡,也從外面接入了大量電線,插座被綁在車棚的柱子上供電瓶車主使用。「大家都圖方便,又不想把電瓶帶回家,就放在外面充電,等要用車了才想起來拔電源。」一位居民表示。
在光華門四方新村,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在3棟的一個單元門口,一輛電動車正在充電,線路是從地下室拉出來的。在另外一棟居民樓,一輛電動車也是在門口充電,線路是通過地下室的氣窗拉出來的,有七八米長。而另一單元門口,居民還自製了一個「充電樁」,一個插線板被膠帶等綁得嚴嚴實實,插線板上固定了一個插頭,連著另一個插線板。
高樓垂下4根電線,最長的四五十米
在江寧區大裡聚福城怡景園7幢,記者看到了誇張的一幕——樓上垂下了4根充電線,分別從15、9、7、5樓垂放下來。最長的有四五十米。
現代快報記者找到了9樓的那位拖線出來的住戶尤先生,他在附近的眾彩批發市場上班,電線是用來給三輪拖貨電動車充電的。他說自己住到這裡才一個月,三輪電動車沒法乘電梯上樓,所以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充電,只好買了長線,放到樓下來充電。「我們也注意安全,線不用的時候就收到1樓過道的簷口下面,小孩子碰不到,也淋不到雨,插線板還要用膠帶裹起來防止漏電。」
尤先生說,就在4日上午,線最末端的十來米被人剪斷了,自己也不知道是其他業主還是物業剪的,自己只是重新買了線接上就完了。
江蘇萬園物業怡景園項目負責人張昱表示,這種現象他們一直在整治,「線我們已經剪了1000多根!」
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外接線充電現象呢?
張昱說,因為怡景園靠近幾大市場,出租戶超過六成,管理難度非常大。其實小區是有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每幢樓地下室都有,刷卡充電,每度電只要兩毛。但是,很多業主都不願意推到地下室,就要在家門口充電。而三輪電動車是拖貨的,本來就不在建築設計的考慮範圍。
「正在出新,會建多個充電車棚」
四方新村振東物業的何主任表示,目前小區正在出新整治,電動車亂拉線的確非常嚴重,以前物業雖然想制止,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制止了,那邊又恢復。
據了解,四方新村是1999年左右建的。「當時電動車也沒有普及,所以地下室樓道很窄,電動車都不好推下去。」而地面上的車棚又不夠停。
去年12月29日,公安部緊急下發了《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知》,明確規定嚴禁在建築內的公共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何主任表示,目前的問題在出新中已經受到重視,在出新時會規劃建設多個充電車棚,安裝大量充電樁,讓電動車安全充電。等明年初出新結束,小區電動車充電問題有望得到極大緩解。
提醒
情節嚴重或將面臨刑事處罰
現代快報記者從消防部門獲悉,近年來我國電動車火災事故頻發,並呈逐年增長趨勢,起火原因主要為電氣故障。電動車大多在室內停放和充電,有的停放在走道、樓梯間等公共區域,由於電動車車體大部分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燒速度快,並產生大量有毒煙氣,人員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傷亡。
南京消防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南京消防將進一步加大對電動車火災防控工作力度。提醒廣大市民,要規範使用電動車,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一旦因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造成惡劣影響的,相關責任人將面臨行政拘留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還將面臨刑事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