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王朝經歷了幾代之後,免不了都會出現一些昏庸無能的君王,周幽王便是其中之一。
周幽王畫像
幽王即位的第三年,在後宮見到了一位陌生的女子,面帶憂色地倚欄而立。那位女子的容貌嬌豔,到臉上卻一點笑容也沒有,幽王看了,大為心動。
原來,這位女子是陝西某諸侯由自家女僕中挑選出來,進貢給周幽王的。由於她在「褒」地出生的,因此,她被命名為「褒姒」。
褒姒跟一般的女子不同,她完全不懂的去奉承,討好周幽王,平時很少開口說話,臉上始終不帶有任何表情,也從來不會露出笑容。然而,周幽王卻對她情有獨鍾,自從見到了褒姒以後,周幽王再也不會對其他的女子感興趣了。同時,他還廢掉原先的正妃歌太子,改立褒姒為正妃,並把褒姒所生的孩子立為太子。可是,褒姒卻依然不愛說話,也從來不笑。
幾年時間過去了,褒姒雖在宮中享盡榮華富貴的生活,臉上卻始終沒有一點表情。幽王雖然千方百計地想博得褒姒一笑,卻總是想不出好辦法。
周幽王與褒姒畫像
「唉!要怎樣才能看到她的笑臉呢?」為了這件事,幽王傷透了腦筋。有一天,一位大臣向幽王獻計說:「如果燃起烽火,王后一定會笑。」
幽王於是把褒姒帶到烽火臺上,命令衛士點燃烽火臺上的火焰。
烽火臺的作用是,當京城發生緊急狀況時,點燃煙火,作為訊號,請求諸侯前來救援。在白天時,燃燒狼糞會放出青煙,這種青煙,無論遭遇多麼強勁的風也不會被吹散,因此,相隔幾十裡外的烽火臺也能看見,於是再燃起烽火,把訊號傳給下一個烽火臺。
烽火戲諸侯
當天,烽火臺被點燃後,隔了不久,一 批批的諸侯已快馬加鞭地趕到。當那些諸侯們發現京城四周並無異狀,也沒有任何危險的徵兆時,都感到莫名其妙。周幽王看到這些諸侯汗流夾背卻仍精神抖擻,一副忠義報國的模樣,於是大為滿意地下了一 道聖旨說「謝謝大家,沒有什麼意外,本王只不過點燃烽火解解悶罷了。你們退回去,等候犒賞。」
這時,烽火臺上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原來,褒姒居然笑了,而且,還笑得前俯後仰,非常高興。見到這種情形,諸侯們才知道受騙了。於是,大家便悻悻地狼狽而去。
經過這次事情之後,褒姒始終無法忘懷那滑稽的一幕。她不斷地要求幽王再如法炮製。幽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她的要求。
於是,烽火臺的火焰便經常被點燃。每到褒姒見到諸侯們十萬火急地趕到京城,發現受騙之後再頹然散去的情景,都高興地拍手大笑。
久而久之,諸候們終於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們拒絕再被戲弄,見到烽火的訊號也就不再急衝衝地趕來了。
「周朝的氣數將盡,滅亡的時刻已經來臨了!」被廢掉的王妃和父親申候眼見天下大亂,便和蠻族聯合,舉兵進攻洛陽。
這時,烽火臺上又升起了濃濃的青煙,洛陽城已岌岌可危了。但是,在這種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卻連一兵一卒的救援都沒有,幽王終於被捕而死在宮中,褒如被蠻人擄去,下落不明。
幽王死後,申侯便擁立了被廢的太子為王(即周平王)。然而,周朝王室的權威已經喪盡,再也無力抗拒西邊蠻族的侵擾。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平王只得把國都東遷。此後的四百年間,中國便陷入了長期的戰亂時代,也就是所謂春秋、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