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青海藏羚羊恢復到7萬隻以上 有蹄類動物18萬隻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馬海燕)「藏羚羊一度從數十萬隻減少到兩萬隻,現在又恢復到7萬隻以上了。」青海省省長劉寧4日在北京告訴中外記者,可可西裡生態自然恢復得非常好。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舉行「建設國家公園省 傳遞大美青海情」發布會。劉寧說,時至今日,青海絕不是僅僅保護一兩種動物。現在三江源區有蹄類的動物已經恢復到18萬隻。青海有603種動物屬種,有了大面積恢復,生產力、生長力在不斷增強。
青海有中國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它在4500米的高原上,有6.03萬平方公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重要的組成部分。可可西裡有一個卓乃湖,是藏羚羊的棲息地、繁育地。劉寧特別提到了為了保護藏羚羊不被非法獵取而犧牲生命的索南達傑。
「最近我們遇到了難題。」劉寧說,由於生態恢復、植被恢復和降雨量的增加,還有局部氣溫升高,導致卓乃湖降雨量豐沛,與其他三個湖連起來,一旦漫溢可能衝刷掉下遊大量的沼澤、溼地和凍土,甚至對沿途經過的青藏鐵路、青藏公路、輸電線路等帶來影響。今年7月15日青海開始應急工程施工,1800多人和500多臺機械在4500米的高原上緊急作業,到8月25日開始放水,現在險情總體可控。
劉寧通過這個例子說,在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絕不是盲目等待自然的演替,而是在人力可能干預的情況下,對於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破壞,進行積極主動的保護。
他同時表示,青海和西藏的羌塘、新疆的阿爾金山是聯動的。如果出現了對二級保護動物、一級保護動物帶來的傷害,都要互相協同追責。
劉寧說,在青海有一個阿尼瑪卿雪山是小冰川時代的遺址,山裡有360個湖泊,最高峰是5369米,現在出於保護的原因被關閉了。青海湖還有一個鳥島,有幾千種候鳥,現在也進行了有效的管理。
「但是管理不代表完全封閉。將來隨著發展,生態旅遊一定會在國家公園裡發展起來。」劉寧表示,相信通過這樣的體制建設,會把管理和自然生態需求緊密聯結在一起,把責任的邊界和保護的價值、開發的潛力緊密協同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