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價格在千元以內。
生命晶石即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自然而然凝結成的球體晶石,直徑約一角硬幣大小,親屬可以將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晶石會因逝者生前飲食成分差異,呈現出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一具骨灰可形成100-200顆生命晶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11月27日舉行的「2017年祈圓節錯時祭掃聯動活動暨生命晶石定製入墓園儀式」上獲悉,隨著製作成本降低,將整具遺體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的成本已從剛推出時的17900元降至14300元。此次推出的單顆「生命晶石」定製,費用僅需1000元以內。
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副主任魏超表示,2016年3月底,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生命晶石」服務,至今已有1000餘戶家庭在殯儀館選擇將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其中九成以上選擇將晶石存放家中,還有部分則選擇製成掛飾、首飾或帶出國。
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 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 供圖
上圖項鍊中的生命晶石。
此次「生命晶石」定製入墓園,是首次將「生命晶石」服務向墓園客戶推出。
「我們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已有一年多了,但之前都是在殯儀館進行宣傳並接受定製,家屬選擇將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便不再入墓園,是一種節地生態的做法。」 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副主任魏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魏超表示,在1000餘戶選擇生命晶石的家庭中,有些家庭只是將部分骨灰製成單顆或幾顆「生命晶石」,其他骨灰最終安置處尚未確定。
「親屬可以選擇僅用很少的骨灰,製成單顆的『生命晶石』,放在家中或身邊,留作紀念,大部分骨灰依然是『入土為安』。」 魏超介紹,此次墓園推出為尚未落葬的逝者製作「生命晶石」服務,是響應民生、倡導錯時祭掃的一項「念想」工程,即通過「生命晶石」技術,解決親屬祭祀、懷念載體問題。
「通過『生命晶石』,親屬就可以在家中悼念逝者,清明、冬至高峰期間也就無須再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專程前往墓園進行祭祀。」 魏超說,這也是緩解祭掃高峰出行壓力、倡導錯時祭掃的一種做法。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一直在倡導錯時祭掃的理念,不僅獲得了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和支持,也得到了上海各家墓園的積極響應和聯動。
特別是最近4年來,上海錯時祭掃的宣傳形式不斷提升,錯時祭掃理念的內涵也不斷補充完善:從傳統「六大民俗節日」錯時祭掃,到一併倡導市民選擇逝者「生日、忌日或者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進行錯時祭掃;從鼓勵公墓實地、實物錯時祭掃,到更加倡導家祭文化和精神傳承。
為了擴大和加深公眾對現代家祭文化的知曉和理解,此次活動中,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還特地製作、播放了由專業學者和民俗專家悉心編制的現代家祭文化流程視頻短片,向公眾介紹如何進行居家祭掃。
11月27日是中國六大傳統祭掃民俗節日之一的祈圓節。當日,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所屬墓園推出 「生命晶石」定製服務,意在為承諾錯時祭掃的家屬,在逝者骨灰落葬前,根據家屬需求保留部分骨灰定製單顆「生命晶石」,陪伴在世親人,寄託懷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