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也叫扁擔花,根據《中國動物志》第8卷獸綱食肉目記載,我國總共有6個亞種,分別是指名亞種、東北亞種、華北亞種,西北亞種、華南亞種、雲南亞種,而其中華南虎為我國特有的,稱之為「華南虎」,其模式產地在漢口附近,福建、安徽、江蘇、湖南等地都曾經有發現華南虎的足跡。
華南虎眼睛很大、鼻子直,眼睛上方有一塊白斑,其間摻雜著2條黑紋,而前額上則有3條或者4條黑橫紋,形似「王」字,是當之無愧的森林之王。與其他亞種相比,華南虎的頭更圓,嘴巴短,體型相對較小,毛髮較短且密,全身毛色為棕黃色,相對會更深一些。它們嗅覺和聽覺十分敏銳,善奔跑,喜跳躍,不會爬樹但是會遊泳。
根據動物學家研究,老虎起源於200萬年前的中國,後逐漸向亞洲其他地區擴散,並逐漸演化為9個亞種:華南虎、東北虎、孟加拉虎、東南亞虎、馬來虎、蘇門答臘虎、新疆虎、爪哇虎、巴裡虎。19世紀末,全世界約有老虎10萬隻,到20世紀,新疆虎、爪哇虎和巴裡虎相繼滅絕,但,華南虎和東北虎的數量還很多,各地地方志記載的關於華南虎跟人類衝突、打華南虎的情形很多。
新疆虎最早走向滅絕:根據《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志》,在1961年左右,曾有人用槍打到過老虎,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動物學家谷景和則認為新疆虎滅絕是在1960年前後,他在霍城最後一次見到捕獵的老虎,最後被製成了標本。而此時,東北虎也正在大規模的減少。
而華南虎的生存狀況也日益惡化,建國以前,當時的廣州徐聞還有1000多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那裡是華南虎賴以生存的家園,歷史上有記載,廣東「高(州)、雷(州)、廉(江)三郡多虎。」
但是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大,徐聞縣境內的熱帶雨林在不斷消失,自然,老虎和人就開始有了更加親密的「接觸」,當熱帶雨林消失,華南虎食物銳減,它們便開始進入人類活動區域,因此,徐聞縣境內老虎傷人的報告不斷增加,據統計,在1916年-1933年間,徐聞縣每年都有300多人死於虎口。
甚至在20世紀30年代,時任徐聞縣縣長陳桐在晚上外出辦事回縣政府時,竟然看到一隻老虎正在縣政府門口伸懶腰,因為晚上視線不好,剛開始,陳縣長還以為是一隻牛,到走近看到是老虎時,嚇得不輕,趕緊繞道從側門進去。可見,華南虎的活動範圍已經從深山到農村,再到縣城。
此後,人與老虎的衝突逐漸白熱化,對徐聞人來說,虎患已經接近瘋狂境界,其中最瘋狂的一次,是宿虎村的皮孩,去山上找野貓崽,想帶回家裡來餵養,不料,它們誤將兩隻老虎的幼崽當做野貓崽帶回來了,整個村莊都遭到了華南虎的報復,一大群老虎圍住了村莊,據有人回憶,當時村子裡可以清晰的聽到周圍的虎嘯,至於到底有多少老虎,沒人敢去數,也沒人敢看,最後,還有有人急中生智,趕緊將老虎崽放了出去,周圍的華南虎才逐漸散去,也因此,這個村莊取名叫宿虎村,遠近聞名。
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全國大約有華南虎4000多頭。
在1957年9月的一天,對於湖南通道縣高坪村的村民來說,原本是非常普通的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一大群老虎的出現,卻讓歷史永遠的記住了這一天,也永遠記住了這個小村莊。
整整3個晝夜,這個村子的村民經歷了人生最恐怖的一幕,也是最漫長的三天三夜。
謝耀宗,一個百虎圍村的親歷者,當時,他在雪峰山一帶當收山貨的貨郎,那天,他和往常一樣去村裡收山貨,突然間,村外吃草的牛瘋狂逃回來,所有的狗被嚇得瑟瑟發抖,緊接著,村口響起了急促的敲鑼聲,有人大聲呼叫村民,趕緊進村躲避。
接著,有村民告訴他,村外,100多隻老虎已經將村子圍得水洩不通,村民們想盡各種辦法,敲鑼,燒火堆。。。但是沒有任何一點作用,老虎將村子圍了整整三天,到了第三天,村民們才知道原來有人將老虎崽帶回了村裡,於是將老虎崽放了出去。
原本以為老虎會就此退出,但是高坪村村名顯然沒有徐聞村村民那麼幸運,村民們就像是失去了「人質」,百虎開始肆無忌憚,衝進村子,咬死牲畜,最後還叼走了村裡的母女三人。
現在的我們,再去聽這段歷史事件,仿佛是在聽別人講故事,有如天方夜譚,但事實就是如此,它真實的發生在那年。
虎患橫行,對於當時並不富裕的中國大地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據統計,在1952年-1962年間,湖南陷入了餓虎之災,10年,全省有2000多人被老虎咬死,最厲害的一天,全省有32人被老虎吃了。
湖南的虎患如此嚴重,與當時湖南人口劇增有非常大的關係,在清初,長期的戰亂導致湖南人口僅91萬,而到1842年(道光年間),湖南人口超2000萬,人口的激增,自然會侵佔原本屬於華南虎的生存空間,矛盾日益突出。
實際上,虎患一直都存在,只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更加突出,為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各地紛紛開始組織打虎隊。
其中,湖南耒陽是虎患最為嚴重的地方,僅52年那一年,全縣有120多人被老虎咬死,那一年,「打虎王」陳耆芳的孫子,年僅14歲的陳青被老虎咬死,最後只剩下一條腿。自此,陳耆芳發誓要為孫子報仇,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組成了一隻打虎隊,到處打虎。
「收穫」最多的時候,他們的打虎隊一年打死老虎超40隻。
而同時,時任耒陽縣縣長為了解決虎患,也開始招募打虎隊員,組織打虎隊員到處打虎。
他們也是碩果纍纍,從1952年組建,到1959年,僅7年時間,打了華南虎168頭,而陳耆芳的打虎隊佔了138隻。
作為打虎英雄,陳耆芳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到1959年,國家林業部正式將老虎、熊、豹、狼等列為有害動物,並號召將老虎「全力捕殺」。
此後的20年間,人們是見老虎就殺,一場紅紅火火的「除害獸運動」在全國掀起。
據統計,1949-1964年,湖南地區公開統計的打虎數量為647頭。1950-1960年,全國打虎數量在3000頭以上,絕大多數為華南虎。
1964年,湖南最後一隻打虎隊正式解散,此時,湖南已經沒有老虎可打了。
1960年,廣州徐聞打死最後一隻老虎後,就再也沒有老虎的記載。
當人們發現虎患除了,但在野外再也看不到老虎時,才發現已經晚了。
1981年,華南虎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1989年,華南虎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96年,華南虎列為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第一號瀕危物種,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
那到底野外有沒有華南虎呢?科學家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
2000年,浙江省林業廳、浙江大學、浙江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稱,華南虎在百山祖國家自然保護區出現,護林員葉從美親眼所見,而且現場確認了華南虎足跡,並檢驗確認了華南虎的糞便,引起了世人轟動。
2001 年左右,鄧學建等學者在湖南桃源縣考察時,看到了有風乾的虎糞便,足跡鏈,及樹上的爪跡。而且有村民反映家裡丟了3隻羊,通過分析糞便中的殘骨,石膏倒模足跡,並結合當地生境情況,表明該地有華南虎蹤跡。
2002年左右,劉家武等學者在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進行華南虎考察,找到了近幾年關於華南虎活動的一些證據,但沒有見到華南虎,專家團隊通過調查保護區內的生存環境、野生動物交易等,同時結合周圍的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考察資料,認為七姊妹山、秦家大山和八大公山一帶有野生華南虎活動,種群數量和活動範圍有待調查。
2004年左右,黃祥雲等科學家對湖南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調查,沒有發現華南虎,但走訪群眾了解到,有人看到過虎,但沒有證實,不排除有華南虎可能。
尋找華南虎的人絡繹不絕。
但再也沒有關於華南虎的蹤跡。
那個看到過華南虎蹤跡的護林員老葉,儘管17年來,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華南虎,但是到退休,他也再沒看見過華南虎,不過他依然相信華南虎在野外還存活著。
你相信華南虎在野外還沒有滅絕嗎?
參考資料:李偉等:《華南虎現狀研究》,經濟動物學報,2020年6月
曹志紅:《老虎與人——中國虎地理分布和歷史變遷的人文影響因素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
南香紅等:《「失樂園」:中國虎的最後100年》,《看歷史》2010年7月刊
何強:《七十年前 徐聞的老虎比貓多》,《徐聞視窗》2017年6月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