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掉以輕心 不必陷於恐慌:兒童已是肺炎易感人群 兒科專家支招...

2021-01-19 央視網
不可掉以輕心 不必陷於恐慌:兒童已是肺炎易感人群 兒科專家支招防護措施

原標題:

國家衛健委明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目前兒童沒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感染後症狀較輕。在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的指導和組織下,聯合兒科呼吸、感染和重症各方面專家,對兒童防護的關鍵問題進行解讀,解答家長心中的疑慮,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兒科專家建議:不可掉以輕心 也不必陷於恐慌

兒童感染的途徑有哪些? 

由於傳染源可以通過噴嚏、咳嗽、講話時噴出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等方式傳播病毒,兒童在沒有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傳染源密切接觸、兒童觸摸了被傳染源剛剛汙染過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等,然後用被汙染的手觸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以上途徑都可能導致兒童感染。 

孩子出現了什麼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目前診斷的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年齡從1個月~17歲,所以只要兒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且懷疑不適症狀出現前14天內曾密切接觸過疑似或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或者有疫區居住或者旅行史的人,就需要及時去定點醫院就診,以免耽擱病情。 

專家提醒,與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病毒感染比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患兒若臨床表現較輕,單純從症狀上並不好區別。需要仔細排查患兒有無疫區接觸史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 王荃:但是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流行病學史,因為我們大家知道感冒它不是一個傳染病,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肺炎也好,感染也好,它這是一個傳染病,所以當我的孩子有這樣一個流行病學史,去發熱門診就診的時候,我們要明確告知主診大夫你的這些情況,一定不要隱瞞病史。因為這種的情況下,對你的大夫去更早、更準確去診斷你孩子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兒科專家建議: 孩子儘量不要外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專家們對是否進行戶外活動,是不是要帶口罩、是否接種疫苗等問題也做出了解答。 

特殊時期,孩子可以進行戶外活動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建議孩子儘量不要外出。如果要進行適當的戶外鍛鍊,建議去空曠、通風、人少的空間進行活動。儘量避免或減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和不通風的空間。家長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看到孩子亂摸亂碰的行為,要及時制止。最好隨身攜帶含有酒精類的一次性手消消毒液及時消毒,回家後要及時更換衣物,注意手衛生。 

什麼時候孩子需要佩戴口罩? 

通常1歲以內的孩子不適合戴口罩。孩子一般可選擇醫用外科口罩或N95醫用防護口罩。對於非疫情高發地區的孩子,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護理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均不推薦。 到公共場所或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場所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可能會接近伴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時、可能會接近近期到過疫區者時都必須佩戴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母親可以哺乳嗎? 

不建議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母親進行哺乳。儘量避免感染的母親跟孩子密切接觸,且目前尚不確定母乳中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建議感染的母親定期擠出乳汁,保證乳汁分泌功能,同時,預防乳腺炎的發生,直至感染母親解除隔離後方可接觸孩子並進行哺乳。截至目前,尚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因此,若產婦確診感染,新生兒與產婦需要分開隔離,由醫生進行評估。 

專家建議,各種疫苗的接種期不同,有的晚接種幾周也不必過於擔心。有狂犬病或破傷風暴露風險的,建議儘快接種。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 王荃:家長帶著孩子去接種的時候,您一定要跟著孩子全程佩戴好口罩這是第一,第二個就是千萬不要亂摸,還有不要用不潔淨的手去碰您和孩子的眼、口、鼻這些都是我們要杜絕的行為,如果孩子確實這段時間因為生病了暫時不能去接種,您也不用太著急,絕大多數疫苗短暫地中斷了接種是不會影響他後期接種的效果的。

專家建議,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特殊時期,家長們只要做好有效的防護、阻斷傳播途徑、保護好孩子,就能很好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在兒童中的傳播與流行。(總臺央視記者 張萍)


 (編輯 崔智琳)

相關焦點

  • 美國疫情已失控,兒科專家發現一個現象,美民眾陷入恐慌之中
    近期美國每個州都統計了自己管轄範圍內的患病人群以及新冠死亡的人數,發現有十八個州的單日新增的患病人數打破了以往的最高紀錄但是,美國的疫情實在是太嚴重了,新冠已經有了向兒童傾向的趨勢了。如今美國疫情已失控,而美國的兒科專家卻發現了一個現象,美國在上周兒童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6.1萬,打破了過往的記錄,這也使得整個美國都已經陷入恐慌之中。 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對個家庭的重要性,挽救一個孩子就等於挽救一個家庭。
  • 省醫院專家支招:疫情當前兒童怎樣科學防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隨著疫情的發展,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報導逐漸增多,兒童由於生理解剖特點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易感人群之一。兒童該怎樣科學防護?2月8日,四川省人民醫院專家支招。1、怎樣做好家庭日常防護?
  • 專家釋疑:普通感冒無需恐慌
    專家釋疑:普通感冒無需恐慌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20-06-18 6月17日,新快報記者採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為您送上防控「鼻病毒」的家長攻略。
  • 兒科專家:不論如何,這些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科 李增清主任醫師 隨著天氣轉涼,又開始進入了流感季,而小孩由於免疫力稍差,往往更容易「中招」。但在很多家長的眼裡:流感=普通感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真的如此嗎?NO!
  • 超級細菌走「病從口入」老路 難治易防不必恐慌
    人們開始密切關注日本的衛生醫療問題,擔心相關細菌的擴散會造成社會恐慌。日前,帝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對外表示,該院因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多重耐藥綠膿桿菌(MDRP)等導致醫院發生內部感染,目前已感染了46名患者(後增加到53人),造成31人死亡。此後,東京世田谷區的有鄰醫院也發生了類似病例,共有8名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藥綠膿桿菌,在已經死亡的4名患者中可能有2人的死因是由於感染了這種病菌。
  • 專家:有必要研究貓等寵物是否感染新冠,但不必恐慌
    尋找易感動物關乎疫情防控上述研究論文作者之一金梅林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疫情流行的情況下,病毒傳播到哪兒,有哪些易感物種,是值得關注的,對疫情防控有現實意義。保護易感動物,也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此前,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院長舒躍龍預測,新冠病毒的命運有幾種可能,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病毒不僅在人群中流行,而且可以跨種傳播到其它動物。舒躍龍表示,從物種ACE2受體(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分布情況來看,多種動物都可以表達ACE2受體,包括非人靈長類動物、雪貂、豬和貓等,不排除病毒傳播到其它動物,從而演化成一種新的人畜共患病長期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可能。
  • 多地陸續確診兒童病例,新冠肺炎開始「瞄準」兒童了?
    孩子的新冠肺炎感染率是否上升? 新冠肺炎爆發的初始,人們對這個病毒的了解相當有限,最初還有人說過「兒童對新冠病毒不易感」的言論。 但隨著人們對病毒研究的深入,上面的理論隨後就被推翻。
  • 專家支招疫後心理幹預
    專家支招疫後心理幹預 2020-02-27 09:59:47 來源:東方網  |  作者:趙琬微 張漫子 | 字號:A+ | A-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公眾出現緊張、焦慮、沮喪、抑鬱、恐慌、憤怒等情緒反應。
  • 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專家:健康人群不會感染 無需恐慌  致死率超60%、近50%感染者90天內死亡……近日,一則「超級真菌被美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消息刷屏,引發公眾恐慌。  專家表示,公眾不必過分擔心,「超級真菌」感染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部,特別是ICU內,免疫缺陷人群存在感染可能,對多數感染者現有抗菌藥物治療有效,健康人群不會感染耳念珠菌。
  • 中心醫院急診兒科日接診300多人 如何預防冬季小兒常見病?
    呼吸道疾病高發季來了昨日,在市中心醫院急診兒科,市民楊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前來就診。在急診兒科兩個診室前,因為感冒前來就診的患兒排起了長隊。「上個星期孩子的腸胃炎剛好,這個星期又開始咳嗽,一到晚上就咳得睡不好。」楊女士的兒子最後被診斷為支氣管炎,需要打幾天吊針。「小區裡幾個熟悉的孩子輪著感冒。」楊女士說。
  • 逃離寶寶過敏「黑洞」喜安智博士堂專家來黃岡支招
    逃離寶寶過敏「黑洞」喜安智博士堂專家來黃岡支招2019-04-29 16:47: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4月27日,喜安智「育兒博士堂」在黃岡火爆開講,圍繞「寶寶過敏」眾多寶貝家庭老生常談的育兒難題,北京協和醫學院兒科學博士、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程黎明博士為寶爸寶媽們帶來
  • 寶寶樹「專家專場直播」進行時,兒科頂流崔玉濤...
    2020年12月29日晚,著名兒科醫生、寶寶樹特約首席育兒專家崔玉濤在頭部母嬰社區寶寶樹,開啟第二場個人專場直播,就寶寶溼疹如何預防和護理問題為年輕家長們答疑解惑。一小時的乾貨直播,觀看量達 702333,獲贊超 63萬,同時在線人數達45000+,累計漲粉超10萬。
  • 眾巢醫學為七國兒科專家搭建 COVID-19 防治經驗線上平臺 促進國際...
    在新冠病毒肺炎的大流行已席捲 210 個國家和地區並導致超過 260 萬人感染的背景之下,北京時間 4 月 24 日晚,由北京醫衛健康公益基金會主辦,眾巢醫學(股票代碼:ZCMD)旗下醫學慕課平臺承辦的 COVID-19 防治經驗線上研討會系列第一場——新生兒科線上直播專場順利召開。
  • 及早識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 5 個要點
    肺炎是全世界兒童因感染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2017 年肺炎估計造成約 80 萬 5 歲以下兒童死亡,佔 5 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 15%。 為提高公眾對肺炎的認識,從 2009 年開始,每年的 11 月 12 日被定為世界肺炎日。
  • 美國FDA批准抗生素Avycaz治療兒科複雜腹腔感染(c...
    2019年03月19日/生物谷BIOON/--艾爾建(Allergan)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複方抗生素Avycaz(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頭孢他啶-阿維巴坦)的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擴大標籤範圍,納入3個月及以上的兒童患者群體:(1)聯合甲硝唑
  • 知名專家為市民「支招」
    健康/保險  □專題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廖溫勃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豔 謝菁菁 廖溫勃 (除署名外)  通訊員 周晉安 伍曉丹 彭睿宇  白恬 王慧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進入關鍵時刻,廣州乃至廣東省每日新增和疑似病例數量降至低位,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仍是防控要點,應繼續做好各種防護措施,不可掉以輕心
  • 科普丨新冠肺炎流行期,孕產婦、新生兒及兒童如何防護?
    A孕婦因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失血,大量水分丟失,機體內環境紊亂致抵抗力下降,產後成為易感人群。無症狀的感染者在此期間可能出現臨床症狀,如出現產後發熱在排除產褥期感染,乳脹、乳腺炎等產科情況後,要警惕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如肺炎、肺結核、病毒性感冒等。
  • 上海啟動制定兒童發熱門診質控、傳染病轉診標準
    該標準由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組織相關專家共同制定,將努力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為中國兒童傳染病防治提供「上海方案」。在當日舉行的「國家基層兒科醫護人員培訓項目暨上海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兒童傳染病標準制定及培訓」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專家們將依託上海已建成的社區發熱哨點診室及發熱門診上報網絡系統,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深入討論如何加強各級醫院傳染病防控基礎能力和患者救治流程及轉診標準,制定完善各級醫療機構兒童傳染病防治建設標準和管理規範,進而提升上海市兒童傳染病綜合診療能力和複雜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 上海啟動制定兒童發熱門診質控和兒童傳染病轉診標準
    新華網上海1月8日電(記者仇逸)依託上海已建成的社區發熱哨點診室及發熱門診上報網絡系統,按照「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項目目標要求,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組織相關專家承擔的制定兒童發熱門診質控標準與兒童傳染病轉診標準工作於日前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