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搞「疫苗外交」?外國網友發出靈魂叩問……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這幾天,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和國際應用可謂捷報頻傳。

而一個個利好消息,也不出意料地讓部分西方媒體出現嚴重的酸葡萄心理,忍不住陰陽怪氣地對中國疫苗說三道四。

細讀之下不難看出,這些歪曲性報導重複著以前的那些陳詞濫調,要麼質疑中國疫苗實驗數據不完整,無法評估安全性;要麼抹黑中國搞「疫苗外交」,宣揚中國藉此「擴展地緣政治影響」。

但事實上,對於上述問題,公共衛生專家的解釋很能說明問題。國藥集團公布旗下疫苗保護效力為79.34%的消息公布後,香港大學公共衛生教授高本恩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其他的疫苗試驗結果也是先通過簡短的新聞公布出來,再過幾周,更為詳細的報告將會公布。」國藥集團2020年12月31日在回應數據問題時也表示,具體的詳細數據會在晚些時候公布,也會在國內外的科研雜誌上發表。可見,西方媒體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著一貫的雙標操作,「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把不是問題的常規操作大肆渲染,避而不談西方國家的疫苗研發過程也是一樣的流程。

至於西方媒體所質疑的中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則更是無稽之談。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累計新冠疫苗接種人群已達450萬,沒有出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完全經得起歷史和科學的檢驗。

與此同時,中國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多國和科學界的認可,正在全國推廣中國疫苗的印尼衛生部長在最新表態中就直言:中國疫苗效果相當好。此外,澳大利亞雪梨醫學院免疫和傳染病學主任傑米·特裡卡斯說,「中國疫苗研究做得很好,我不會對中國的臨床試驗結果擔憂」。美聯社雖然在報導中質疑中國疫苗的安全性,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十多年來一直和蓋茨基金會等機構合作,改善疫苗的生產質量。美聯社還表示,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加強免疫接種計劃,並引用香港大學醫學教授金冬雁的話說,中國為本國人口大規模生產了成功的疫苗,包括麻疹和肝炎疫苗。他說:「這些疾病在中國沒有大規模暴發。這意味著這些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而法新社所謂「中國在這場跟西方的疫苗競賽中顯然處於劣勢」之說,更是以小人心度君子之腹,中國研發疫苗是為了防護人民健康,根本就無意與任何人競賽。中國在研發疫苗過程中只認準一個對手,那就是病毒,如果說中國在搞競賽,也是在和病毒競賽,加緊研發是為了能儘快擋住病毒,而不是和其他國家一較高下。

雖然西方媒體對中國疫苗的抹黑性報導忽悠了一些人,但是「烏鴉的翅膀遮不住太陽的光輝」,這些報導並沒有阻礙中國疫苗在國際社會獲得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目前,已有數十個國家向中國提出購買新冠疫苗的需求。

例如,摩洛哥本月啟動了一項接種計劃,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中國疫苗,該國衛生部官員布布希拉·梅達說,摩洛哥更傾向於使用中國國藥集團的滅活疫苗,他表示,滅活疫苗多年來一直被用於治療流感和其他疾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令人非常放心。

很多網友也在推特上表達了對中國疫苗的認可。例如,挪威前環境與外援大臣、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埃裡克·索爾海姆表示:「重磅消息。中國疫苗在巴西的實驗中符合國際標準,中國在2021年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可負擔得起的疫苗。」

有一位美國網友稱,自己認識的人在阿聯接種了國藥集團的疫苗,回美國後抗體檢測呈陽性,這位網友還介紹說,這款疫苗是滅活疫苗,儲存方便,副作用小,對世界來說是好消息。

還有一位來自阿聯的推特用戶表示,土耳其、巴西、巴基斯坦、印尼、秘魯、智利、阿聯、埃及和菲律賓等國都在等待中國疫苗,沒有人再相信抹黑中國疫苗的負面新聞。

而一位倫敦網友更是早就看穿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抹黑,他在推文中表示:「在谷歌新聞中搜索『疫苗外交』,排在前面的結果全是關於中國的,而搜索『疫苗團結』,排在前面的沒有一項是關於中國的。我很好奇你們的『新聞自由』到底有多自由。」

此外這位網友在評論一篇名為《世界面臨新冠疫苗「種族隔離」》的文章時對西方媒體發出靈魂拷問:「我開始好奇,為什麼媒體對於中國的『疫苗外交』如此擔憂,卻不憂慮西方的『疫苗種族隔離』?」

他說的「疫苗種族隔離」是指,美國輝瑞公司在研發新冠疫苗時,在阿根廷、南非、巴西、德國、土耳其和美國進行了實驗。但疫苗上市後,美國、德國、加拿大和其他歐洲國家很快得到了大量該公司的疫苗。而阿根廷、南非、巴西和土耳其等國卻遲遲無法得到輝瑞公司的疫苗。

希望那些熱衷抹黑中國疫苗的西方媒體能夠站出來回應一下關於疫苗「種族隔離」的拷問。這些媒體對某些西方國家大搞疫苗本國優先視而不見,卻不遺餘力抹黑中國疫苗,污衊中國搞「疫苗外交」。

對於它們發出的噪音,我們除了堅決反擊外,就是堅定走自己的正確道路。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元首外交綜述
    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密集開展元首外交,在全球範圍凝聚抗疫共識,推動國際合作,貢獻中國力量。 這一年,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前途命運的十字路口。回應時代之變、世界之變,習近平主席登高望遠,圍繞人類將何去何從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引領正確前進方向。
  • 中國"外交面孔"的幽默故事 超市裡答外國記者問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四日電 題:中國「外交面孔」的幽默故事中新社記者 齊彬常人看來,外交部發言人負責解釋國家外交政策、發布重大外交信息,應該嚴肅嚴謹,不苟言笑。但事實並非如此,二十多年來,中國外交部的二十多位發言人,常常展現他們幽默風趣的一面,以輕鬆談笑完成其「發言」的使命。
  • 我外交部長用了8個字概括2019年中國外交
    問:上周有外國記者問你如何評價今年中國外交,你當時說王毅國務委員年終一般都會接受中國媒體採訪,建議他關注。我們注意到王毅國委昨天已經接受了媒體專訪。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答:王毅國務委員昨天接受了中國媒體的年終採訪,回顧一年來的中國外交,並對明年外交工作重點進行展望。
  • 中國日報網評: 「熊貓外交」彰顯中國和合之道
    這兄弟倆的媽媽爸爸「夢夢」和「嬌慶」自2017年6月從中國成都飛抵柏林,由中國政府租借給柏林動物園,租期為15年。根據中德雙方的協議,熊貓夫婦在此期間生下的幼崽將在其長到2至4歲時返回中國。出生、第一次打嗝、第一次嘗試站起來……柏林動物園將這對熊貓寶寶的每個精彩瞬間都上傳到了社交平臺,引發網友的大量點讚、轉載。熊貓是中國的國寶,軟萌無害,人見人愛。
  • 迎難而上 為國擔當 奮力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徵程
    二  元首外交領航定向,發出共克時艱最強音。滄海橫流,山嶽彌堅。面對世紀大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災難的鬥爭史。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 熊貓外交:不僅為中國賺外快,還打開了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熊貓外交1957年-1982年,改善了中國的外交環境網上有詩云:「先有熊貓後有天,貓顏惑眾賽神仙。」此話不假。
  • 中國的外交神器大熊貓
    號稱中國軍事神器的是東風系列飛彈,而且在國力日漸增強的今天軍事神器也會越來越多,那麼號稱中國外交神器的是什麼呢,當然非我們的又萌又可愛的大熊貓莫屬了。大熊貓在我國的外交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一環, 1957年向前蘇聯贈送一隻大熊貓平平,後又贈送一隻安安; 朝鮮在1965年至1980年,相繼獲贈丹丹、三星、琳琳等5隻大熊貓;美國在1972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日本在1972年10月獲贈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1980年獲贈雌性大熊貓歡歡,1982年獲贈雄性大熊貓飛飛;法國在1973年獲贈一對大熊貓燕燕和黎黎; 英國在1974年4月獲贈一對大熊貓佳佳和晶晶
  • 最後一場外交部記者會上,陸慷緬懷了一位外國外交家
    蘇聯曾長期支持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在新中國宣告成立的第2天,就宣布同國民黨政府斷交,並與新中國建交,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第一個向新中國派出大使的國家,給予新生的共和國巨大支持。10月2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與原國民黨政府斷絕外交關係:「位於廣州的閻錫山先生的政府已經停止在中國行使權力」;「這一情況造成了中國與外國間外交關係的斷絕」;莫斯科「認為與廣州的外交關係已經斷絕,並已決定自廣州召回其外交代表」。
  • 在世界大變局中引領前行的方向——2020年中國元首外交綜述
    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密集開展元首外交,在全球範圍凝聚抗疫共識,推動國際合作,貢獻中國力量。 這一年,國際格局加速演進,人類又一次站在前途命運的十字路口。回應時代之變、世界之變,習近平主席登高望遠,圍繞人類將何去何從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引領正確前進方向。
  • 英國考慮將大熊貓送回中國,我們的熊貓外交過時了嗎?因為疫情
    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熊貓外交1957年-1982年,改善了中國的外交環境網上有詩云:「先有熊貓後有天,貓顏惑眾賽神仙。」此話不假。
  • 新中國國宴外交:周恩來用鹹菜招待外國貴賓
    周恩來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森   1957年:毛澤東盛情款待伏羅希洛夫   無論前蘇聯還是之後的俄羅斯,中蘇(俄)關係一直是中國外交領域的重點之一除早飯外,每頓飯都有中國副總理以上領導陪同用餐。赫魯雪夫到華3次,都沒有受到過這樣高規格的禮遇。在中蘇關係惡化期間,他多次抱怨:「(訪問中國時)從來就沒有誰來陪我吃飯。」甚至認為,中國對伏羅希洛夫的高規格接待,是故意要貶低他。
  • 中國兩個半外交家,你都知道他們是誰嗎?
    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能夠有強大的話語權除了中國國力的提升和經濟的發展外更離不開外交家們在國際舞臺上的縱橫捭闔。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上中國外交上出現了兩個半的外交家,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為中國的國力提升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貢獻。首先第一位外交家:李鴻章。
  • 國寶大熊貓,天生就是一個搞外交的「小能手」
    英國還算好的,有一家荷蘭公司長期生產供應竹子,而加拿大的這家動物園,是加拿大第二大動物園,財大氣粗的他們,千裡迢迢從中國四川運送最新鮮的竹子,將家鄉的味道帶給兩隻大熊貓。現在他們都遇到竹子短缺的局面,為了使大熊貓不致於斷糧,才選擇返還。我們很長時期,都在進行熊貓外交。因為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因為外形憨態可掬,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 全景式揭秘中國外交,這部老戲骨扎堆的獻禮劇不一般
    【編輯/郝佳 統籌/劉姝蓉】19日,電視劇《外交風雲》登陸螢屏,引起強烈反響。據介紹,該劇講述了從新中國誕生至1976年毛澤東第二次會見尼克森期間的外交故事,展現了新中國外交歷程的艱難曲折。此次老戲骨唐國強再演毛澤東,與他搭檔的是多次扮演周恩來的著名演員孫維民。
  • 闖美國會示威者被射殺 梁振英對香港「泛民」發出靈魂質問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任行政長官梁振英7日就此在社交平臺對香港「泛民」人士發出一句「靈魂質問」。梁振英7日在社交平臺提到,有闖入美國國會的示威者中槍不治。他發文質問,香港「泛民」人士不斷追求美國的制度,說什麼美國政權「順利移交、自我糾正」,他敦促「泛民」人士「再想一遍」。梁振英還表示,「梁繼平肯定不會衝入美國國會。」
  • 近代中國的兩個半外交家,為什麼會是他們?
    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曾在其著作《晚清七十年》裡說過這樣一段話:所以不才總歡喜說,近百年中國史上只出了兩個半外交家。周恩來和李鴻章之外,顧維鈞算是半個。唐先生把晚清的李鴻章和新中國的周總理稱為天才外交家,為什麼不是別人?而著名的顧維鈞先生又為什麼只能稱為半個呢?
  • 《小丑》短評5,外國網友與中國網友的觀影評論
    「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那麼中國網友與外國網友對《小丑》觀影評論會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們將分別列舉出外網對《小丑》短評5,以及中國網友對《小丑》的短評5。讓我們看一看有沒有較大的差異。《小丑》中國網友短評51.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這句話可以收回了。
  • ...這位中國姑娘在新加坡的一個小舉動 讓外國網友們「暖化了」
    中國日報網12月19日電(劉世東)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餘香。最近,一名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女子就因其一個暖心舉動而贏得了一眾外國網友的敬意和稱讚。   美國雅虎新聞網報導稱,本月8日,在新加坡的一個交通路口處,一名中國女性和一名印度錫克教徒打扮的老者正在等紅燈。
  • 看到中國這次拯救行動 外國網友都在說:謝謝!
    5月10日,在中國大連,當地警方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的37頭斑海豹幼崽回到大海的懷抱。這條暖心的新聞登上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引來不少外國網友隔空比心。BBC報導稱,中國警方幾個月前從非法獵捕者手中救出了71頭小海豹。由於受到驚嚇,被藏匿時又未得到母乳餵養,這批小斑海豹身體非常虛弱,在被安置之後最終只有61頭斑海豹幼崽存活。
  • 中國外交天團頻頻為雲南點讚!原因是……
    不卑不亢,擲地有聲中國外交天團在回擊西方國家挑釁污衊抹黑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利益尊嚴在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際,由中國搜索承辦的「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中英雙語動畫短片——《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英文名《Coffee Matters》),讓海內外網友對中國的扶貧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