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財姐姐
《知否》裡的盛家老祖母,是個叮噹貓一樣神奇的老太太。在看《知否》電視劇第6集時,這種感覺更加突出:
女兒受罰,王大娘子心急火燎沒法解決,還被盛紘給訓得灰頭土臉。到了老太太那裡,老太太幾句話、兩個人名,就給安排得妥妥噹噹。
不但解決了盛紘夫婦都頭疼的如蘭的教養問題,還順帶惠及了自己疼愛的明蘭。
這個時候看老太太的智慧和人脈,那真是象叮噹貓的魔法口袋,關鍵時候,隨手一掏就是寶貝。
讓我們來看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王大娘子的難題,盛紘的心病
伯爵府嫡子梁晗來盛家,如蘭強拉上明蘭一起去偷看,結果中了冤家墨蘭的暗算,當著滿屋貴客和家長的面,如蘭和明蘭一起摔倒在地上,大大丟了盛家的臉面。
盛紘一氣之下,聽了墨蘭的挑撥,把如蘭和明蘭二人狠打一頓,又罰跪祠堂。
王大娘子心疼如蘭,不惜放下身段在盛紘面前扮柔弱。結果,非但沒有如願救出如蘭,反倒惹得盛紘越來越火,怪她教不好女兒,還曲解自己的一片好心,最後氣得拂袖而去。
王大娘子和盛紘都覺得自己才是為女兒好,對方簡直不可理喻。但是盛紘是一家之主,他的權力更大,他要用懲罰的方式管教「不學好「的女兒,怪罪老婆縱容女兒,王大娘子也只能受著。
又氣又委屈的王大娘子,決定去找她一向敬而遠之的婆母——盛老太太。
老太太的神奇魔力
聽了兒媳的哭訴,盛老太太笑眯眯地不說話。聽到王大娘子拿明蘭做說頭,「明蘭那丫頭身子骨弱,她哪兒受得了這個北風啊」,她也淡定地來了一句:
「明蘭,若在她屋裡好好地練字,便什麼事沒有,偏要出去搗亂,她老子做得對。」
此話一出,王大娘子只好停止賣弄小聰明,進入正題:
「華兒過得不好,如兒又在這裡受罪,我這心裡,跟油煎的一樣。」
老太太也不跟她打馬虎眼,直接給出解決方案:點了兩個人名,給了兩個思路。
第一, 白石潭賀家的莊老太太即將上京,她是個婦科高手,等她進京後,老太太以自己的名義請莊老太太來家,讓華蘭回娘家接受檢查,對症下藥。莊老太太一出馬,華蘭子嗣不利的問題基本就能解決。
第二, 針對如蘭和明蘭的禮儀教養問題,老太太會請另一個舊識孔嬤嬤,給她們開課輔導。如此一來,連盛紘也無法再難為王大娘子。
婦科專家莊老太太,禮儀專家孔嬤嬤,這兩位高手都是久負盛名,一般人卻請不來的的。別說王大娘子一聽就高興得直念佛,連伯爵府的吳大娘子聽說前者要來,也要專程來盛家先聯絡感情。
為的就是盛老太太人脈廣,莊老太太和孔嬤嬤都是她老人家的多年好友,交情不一般。
而且老太太不是說說而已,沒等多久,莊老太太和孔嬤嬤就陸續來到了盛家,華蘭享受到了頂級的醫療資源,如蘭和明蘭也接受了頂級的大家閨秀禮儀課程,自然,墨蘭也不會落下。
瞧瞧這人緣,這執行力度。
老太太解決問題的思路:
古代交通和通信都不便,莊老太太和孔嬤嬤,這兩位都分散在各地,不象現在這樣一個微信,坐個飛機乘個高鐵就來了。而盛老太太說出這話不久,兩位專家就來齊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老太太很早就在暗做準備了。
做準備的前提,是老太太對家裡的情況,尤其是幾個女孩的成長情況,心知肚明。
在古代盛家這樣的門第,女孩們的教養,是關係到整個家族臉面的大事,所以對於如蘭和明蘭在外男面前摔倒出醜,盛紱才會那樣的生氣。
就是沒有墨蘭的推卸責任和挑拔,他也無法容忍女兒們的失禮行為。因為一旦傳出去,人家會說盛家管教不嚴,女兒不知禮節,進而影響到她們的婚姻大事。
後一點,連橫衝直撞的王大娘子也深以為然,所以老太太一說請孔嬤嬤來教導約束女孩兒們,王大娘子只有感激的份兒。
老太太大概是怕王大娘子心有牴觸,還特地拿王氏最驕傲的華蘭做例子:
看看,連華蘭那樣穩重大方會持家的女孩,高嫁之後,都因為某些禮儀上的欠缺而被婆家輕視,更何況遠不如她的如蘭呢?
這話說到了王大娘子的心坎上,她當然希望如蘭將來有個好歸宿,可她也為女兒的脾氣作派發愁。老太太說的孔嬤嬤,就是專門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王大娘子的另一樁心事,就是華蘭的子嗣問題。
無論是為了華蘭在婆家的地位牢固,還是華蘭婆家和自己家的關係更加好,華蘭都急需有一個兒子。而這個,盛紘夫婦都無能為力。
老太太貢獻出的莊老太太,就恰好是解決婦人生育問題的高手。
你看,老太太雲淡風輕,幾句話就幫王大娘子捋清了思路,提供了解決辦法,而且不會讓家裡任何人因此而受損失。
最重要的,她的思路都是治本的,抓住「盛家需要高手來教養女兒」和「華蘭需要解決子嗣問題」這兩個根本,才不去糾纏誰對誰錯這樣的細枝末節。
無怪乎王大娘子喜得連拍馬屁,誇老太太「您不該在閨閣裡當娘子,該當將軍打仗去!」她是大寫的服。
她還是理解不了老太太的心胸和氣度
老太太積攢了一輩子的經驗和教訓,有智慧,有決斷和隱忍,關鍵時刻一出手,幾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但她平日裡,就是躲在壽安堂,低調地教養明蘭,不肯隨便插手兒子兒媳對家庭事務的管理。
請莊老太太給華蘭看病,和請孔嬤嬤教導女孩兒們,說到底,還是為了幫盛紱夫婦的忙,看到他們力不有逮,搭一把手。
看過《知否》的都知道,盛老太太青年守寡,親生子早夭,盛紘只是她老公小妾生的孩子。
就像明蘭在她中毒後哭著說的:在這個家裡,我們都有血緣關係,只有祖母是外人,滿堂兒孫,沒有一個她的血脈。
她卻早早斷了自己的路,拿出全部的精力和財力,教養盛紘長大、科考,為他在官場鋪路、打點關係。
在盛紘成家後,放手讓他們自己管理家庭,卻又幫他們教養一個又一個的孩子:華蘭、明蘭、長柏的兒子全哥兒……
她唯一主動出手幹涉家事的,大概就是後來康姨媽作妖,傷害到她最疼愛的明蘭那回。
那一次,她動了真怒,不但勒令不準康姨媽踏進門,還讓王大娘子當庭跪著受罰,絲毫不顧兒媳在小輩和奴僕面前無地自容。
站在明蘭的角度,這是世上最愛她的祖母在替她出氣,為她掃除可能的禍患。
可如果王大娘子有兒子長柏的見識,她就會意識到:正因為她頭腦簡單衝動,才屢次著了康姨媽的道兒,把康姨媽這個歹毒之人引來傷害自己家人。
老太太嚴厲的懲罰,實際上更是在保護她和盛家,遠離康姨媽這個禍亂之源。
可惜,王大娘子理解不了這懲罰背後的苦心,她認為婆婆是在羞辱自己。
最終,她還是在康姨媽的教唆下,幹出了給婆婆的食物投毒的蠢事,差一點要了婆婆的命,也差點斷送了自己的後半生。
人跟人不一樣,王大娘子,她此生還是理解不了老太太的心胸和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