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快5個月,現在我們一給他餵奶,寶寶總是吃幾口就來回看,然後就不吃了,奶量嚴重下降。寶寶不吃的話,他還會拿手推開我們,真寶寶擔心吃不飽,會影響他的生長發育。親們,你們的寶寶有過這種情況嗎?」昨晚,在我們媽媽群裡一位新媽媽很著急問我們。
很多媽媽都是這樣,當了媽媽之後特別容易焦慮,寶寶有一點小問題,都會很緊張。
寶寶為何會出現奶量下降呢?其實一般寶寶到了4個開始就會有這種狀態,這種情況4-6個月的寶寶比較常見,這是一種很普遍也很正常的生理現象,說明寶寶進入了「厭奶期」。
什麼是厭奶期?
厭奶期簡單來說就是寶寶不喜歡吃奶的時期。
厭奶期一般出現在寶寶4-6個月左右,進入厭奶期以後,寶寶的食慾明顯降低,吃奶總量比之前少了很多。但是寶寶的發育正常,精神和睡眠也好,每天都很精神,很少有哭鬧。
因為嬰兒的生理髮育及感官功能愈來愈成熟,開始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好奇並喜歡探索,自然就容易對「吃」分心。另外,有些家長會在4個月之後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寶寶在吃了牛奶或母乳後的不同多樣化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鍾情於「奶」這種單一口味的食物。
寶寶厭奶期有什麼表現?
厭奶期的特徵是孩子發育正常,反應良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維持應有的生長發育,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智力發育。所以,媽媽們不必擔心。
寶寶厭奶怎麼辦?
一、這些事情不要做
(1)不用強迫手段
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奶會長不大,於是採用強迫的方式。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其實只要寶寶身高、體重等發展狀況,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並不需要強迫他喝奶。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合適的輔食,而非強迫他喝奶。
(2)不要常換奶粉
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媽媽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頻率不要太頻繁。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原來的奶粉混合搭配,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後,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 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二、媽媽要怎樣做呢?
(1)輕鬆對待厭奶
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的,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寶寶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鋸戰」。
(2)改變餵食方式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爸媽可以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採取較為隨性的方式,以少量多餐為原則,等寶寶思吃的時候再吃。媽媽也可以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當他感到飢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3)營造用餐環境
進食的環境儘量柔和、安靜。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或出現很多能轉移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
(4)適時添加輔食
當寶寶出現厭奶,媽媽可以適時給寶寶流質食物,寶寶便會逐漸恢復胃口,如果寶寶活動力佳、精神也好,只是食慾稍差,爸媽並不用太擔心。
在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仍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寶寶輔食大約每天吃一兩餐即可。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要記得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分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至5天,媽媽要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況。
結語:厭奶是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會經歷的,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寶寶的發育正常,精神和睡眠也非常好,媽媽一定要放平心態、不要太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