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兒科醫生,關於「嬰兒厭奶期」這個問題專門來回答。「3個月寶寶,到底有沒有厭奶期?」,也是根據每個寶寶發育前後出現厭奶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厭奶期?厭奶是寶寶逐漸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2-3個月寶寶會出現厭奶,主要是因為寶寶之前的吸奶只是一種反射動作,只要媽媽餵奶寶寶就喝,但是2、3個月以後,這種反射慢慢消失,會根據身體的實際需求來調整奶量,所以吃奶量會比之前降低很多。而到了4-6個月寶寶也會出現厭奶,這跟寶寶的發育有關。4個月以後,生長發育特別快,處於新鮮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吃奶時經常吃吃停停的情況,吃奶總量在減少。
加之寶寶正預添加輔食階段,對母乳和奶粉都暫時會失去興趣,吃奶總量也會受到影響,有所減少。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出牙了,出牙時牙齦又癢又痛,寶寶喜歡通過啃咬東西來緩解牙齦的不適,所以在吃奶時,經常會啃咬奶嘴乳頭,進而導致厭奶的發生。什麼是厭奶期?簡單來說就是寶寶不喜歡吃奶的時期。厭奶期一般出現在寶寶4-6個月左右,不過也有不少2-3個月就出現的,進入厭奶期以後,寶寶的食慾明顯降低,吃奶總量比之前少了很多。但是寶寶的發育正常,精神和睡眠也非常好,每天都很精神,很少有哭鬧的時候。厭奶期,媽媽應該怎麼做比較合適?1.餵養環境的改變:寶寶到了2、3個月開始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家裡人多聲嘈雜,影響寶寶吃奶。
因此,媽媽注意在安靜房間餵奶,選擇房間東西少、顏色暖色,餵奶時稍微把窗簾拉一拉,讓室內稍微暗一些,這樣寶寶吃奶會比較認真,吸吮奶量也會增加。2.模仿母乳餵養的感覺:寶寶厭奶一部分原因是餵養方式改變,對此建議選擇接近媽媽乳頭的奶嘴,然後模仿母乳餵養時的溫度、味道以及姿勢,以此來增加寶寶對乳頭的興趣,幫助寶寶更快的接受奶瓶餵養。如果寶寶仍然很排斥奶瓶的話,媽媽可以先用勺子,吸管杯等方式給寶寶餵奶,時間不能太久,媽媽注意寶寶的情緒,在使用這些方式之餘,可以稍微泡點奶粉,再使用奶瓶試試,總之得耐心多種嘗試。
3、其他情況的對因處理:如果寶寶進入4~6個月出牙期,又是添加輔食及轉乳關鍵時期,我們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用的磨牙棒、安撫奶嘴,能緩解他們出牙的不適。如果寶寶消化不良,媽媽可以給寶寶順時針按摩小肚子,按摩前洗手、溫手,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加快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寶寶處於生長小高峰過後的一個階段,媽媽順其自然就好,不需要過度幹涉。總而言之,厭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現象,作為媽媽一定要放平心態、不要焦慮。同時還得明確寶寶厭奶的原因和處理方法。如果寶寶厭奶持續1個月以上,體重下降,嗜睡,精神不好,無故哭鬧,就要及時去醫院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