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媽媽為什麼給你不布置這麼多作業嗎?因為你太聰明了。」
「做作業就是這麼簡單,對你來說小菜一碟……」
在《親愛的小課桌裡》一個叫徐敬凱的小朋友作業特別多,在聽完傅首爾一頓猛誇之後,徐敬凱愁雲慘澹的小臉,不由得重新展露出了笑容。
「字寫得這麼好看,你怎麼這麼優秀呢?」
「是不是覺得自己有時候優秀得都不好意思面對……」
這誇讚是不是有點讓人忍俊不禁?
可事實證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誇讚的話。那些原本還低頭喪氣寫作業的孩子,瞬間自信爆棚、認真度爆表。
這年頭沒有人不喜歡被誇贊,尤其是孩子。
只不過道理父母都懂,真到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這些都統統拋到腦後去了。依舊是雞飛狗跳,輕則聲音劈叉、重則心臟支架。
其實,反思一下,大多數家長都習慣了做孩子的「差評師」:
「這個字怎麼寫的,怎麼歪歪扭扭的」;
「都教了你多少遍了,怎麼還不會?」;
「你有沒有腦子,這麼簡單的題都會錯」……
陪寫作業的時候,我們總是只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指責他們這個沒做好、那個沒做好。
孩子一坐到書桌前,不好的情緒就來了,當然不可能會好好寫作業。作業完成費勁,親子關係自然也就容易受到影響。
看來,這年頭,陪寫作業沒點殺手鐧還真不行。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完成作業呢?
1、讓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不寫作業啥事沒有,一寫作業不是餓了渴了、就是困了累了,狀態百出是常態。相信不少父母對此都深有體會。
既然如此,不如索性留出時間來讓他們緩衝。
比如告訴孩子:「還有10分鐘要開始寫作業了,現在該吃吃、該喝喝、該上廁所上廁所……」
這樣,孩子把想要磨蹭的藉口都完成了,更有利於他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2、用「優秀連擊」取代「差評」
千萬不要只盯著孩子的錯處,而是要換個角度,注意到他優秀的地方。
有個小故事:一個老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在黑板上寫了10道題,其中有2道是錯的。家長們發現後,便委婉地提醒老師。老師卻說:「你們只關注其中有2道錯的,卻沒人說我對了8道……」
我們總是習慣了為孩子糾錯,卻忘了及時表揚和鼓勵,總是接受負面能量的孩子,又如何能展現出積極的一面呢?
所以,不妨多留意孩子好的一面,試一試用鼓勵和誇讚去激發孩子的自信。
比如:
這個字寫得太棒了,尤其是這個彎鉤;
你這次只用了10分鐘就完成了,比昨天有很大的提高噢;
每次寫完作業你都會再檢查一遍,這個好習慣真的值得表揚……
當孩子的努力得到肯定時,他們會變得更加自信,從而幹勁十足。
3、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作業的正確率固然重要,但學習方法更重要。
講解一道題、兩道題沒什麼難度,但是要讓孩子做到舉一反三,鍛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卻很難。
所以,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求快,而是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思考。
有一次,我兒子碰到一道題,怎麼都想不明白。我雖然心裡著急,但還是忍住了沒告訴他答案,而是讓他好好想一想。
結果,到下午的時候,他突然說自己想通了。雖然這個思考的時間有點長,但這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意味著他有獨立思考。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好的開始。
都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那些陪寫作業的崩潰,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深有感觸。
但其實,那是因為孩子的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做到像成年人一樣專注力高度集中,也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知識淵博」,覺得小學知識很簡單。
所以,多一分耐心、多一點寬容,才能不讓孩子和自己陷入被動的惡性循環中。
啥也不說了,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含淚繼續加油吧!
——END——
文| 菈媽,多平臺籤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