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罷韓看「章魚哥」,7次選舉神預測,裡長說話了

2021-01-08 海峽導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月6日舉行投票,高雄市「章魚哥」指標裡苓雅區正義裡,歷屆選情比例誤差值落在2%以內,儘管2018年九合一選舉,正義裡與全市誤差落在4.4%,但仍成功預測;2020年「大選」,正義裡大翻盤,蔡英文在正義裡以2倍票數大贏韓國瑜。正義裡裡長劉銀連表示,裡民選民結構比較中性。

回顧過去7次選舉,2008年「大選」,正義裡與全市誤差為0.12%,2010年「五都」市長誤差是0.54%,2012年「大選」誤差落在1.43%,2014年「六都」市長選舉誤差上升至1.55,但仍低於0.2%,2016年「大選」誤差為0.32%。

2018年九合一大選,韓國瑜在高雄市拿下89萬2545票,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則是74萬2239票;韓國瑜在正義裡獲得870票,陳其邁則得到846票,正義裡與全市誤差落在4.4%,但還是成功預測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

2020年「大選」戰況激烈,蔡英文在正義裡拿下1228票,韓國瑜則是617票、宋楚瑜80票,蔡英文在正義裡以2倍票數大勝韓國瑜。正義裡與全市誤差低於2%,也成功預測蔡英文連任。正義裡成功預測2012、2016、2020三次「大選」當選人。

這次罷免案,高雄投票人數有229萬人,正義裡則有2000多張選票,是否能神準預測罷免選舉結果,備受關注。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日(6日)投票通過,韓國瑜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縣市長,將於7日內解職,3個月內高雄市長辦理補選。韓國瑜4年內不得再參選高雄市長。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
  • 「罷韓」背後,是民進黨舉全黨之力保一人?
    然而,跳出臺灣看臺灣,人不難發現,「罷韓」背後,其實是民進黨在以全黨之力保護一個人。而這個人的任何閃失,又將影響整個民進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的榮辱興衰。而新潮流系的榮辱也會連帶影響蔡英文的執政根基和民進黨在臺灣的前途。
  • 「罷韓」連署剛過,民進黨已盡顯禿鷹本色
    圖片來源:臺媒  臺灣「聯合新聞網」17日發表社論說,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只剩下一群人還在「搞政治」,就是高雄市的「罷韓」仍如火如荼推動。兩年多前失去高雄政權的民進黨,表面上看來施政一切以「防疫優先」,實則磨刀霍霍,瞄準高雄的罷免和補選之戰,甚至布局到二○二六以後,要搶食權力大餅,可謂盡顯禿鷹本色。
  • 高雄市71%的年輕人為什麼要「罷韓」?真正原因找到了
    高雄市71%的年輕人為什麼要"罷韓"?真正原因找到了韓國瑜在就任高雄市長僅僅幾個月後就宣布請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結果因為國民黨內部整合問題讓韓選舉失利?。韓國瑜的支持率引起了民進黨的嫉妒,所以要對韓國瑜追殺到底,綠營現在就提出了"罷免韓國瑜"。
  • 一個腦洞題:韓國瑜6月5日開記者會當眾下跪,罷韓會過嗎?
    6月6日罷韓投票進入倒數,從島內各家機構的「封關民調」來看,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的可能性不小,形勢不容樂觀。國民黨黨內也評估:「韓國瑜目前情勢依然險峻」。在最後關頭,韓國瑜請誰來救援會有效果?出生於高雄岡山路竹的王金平,本人擁有土地高達四十多,其中包括面積達30多萬坪(1坪約3.3平方米)、位於高雄的一整個山頭,當地許多土地經過用途變更,價格已飆漲5倍之多。2018年「九合一」選舉,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期間,獲王金平「三山造勢」相助拉抬聲勢,但兩人卻在國民黨2020「大選」初選後分道揚鑣。
  • 「罷韓」第二階段聯署通過 韓粉紛紛喊話挺韓
    高雄市長韓國瑜。(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選委會昨天(7日)宣布「罷韓」第二階段聯署過關,罷免投票可望在6月舉行,決定高雄市長韓國瑜去留。自從2020年臺灣地區大選過後,韓國瑜面對媒體態度轉為低調,挺韓民眾也積極替他宣揚市政,面對「罷韓」聯署過關,韓粉們呼籲大家「別跑在市長前面」。
  • 6月6日該去投票「罷韓」嗎?臺網友稱「越想越不對勁」
    6月6日該去投票「罷韓」嗎?臺網友稱「越想越不對勁」 2020年05月24日 15: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高雄市長韓國瑜。  該網友在PTT(島內知名網絡論壇)政黑板以「越來越不知道要不要回去『罷韓』」為題發文,稱自己「雖然在罷免第二階段寄送了聯署書,可是這幾天想了想,真是越想越不對勁,看到綠營補選人選,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之處,越來越覺得浪費錢,回去也是選個XX,不知道意義在哪」。
  • 「罷韓四君子」之一張博洋「全力以赴」參選2022高雄市議員
    瀏覽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的新聞,在熱搜裡看到「張博洋」三個字,以為是《脫口秀大會》的張博洋紅到了臺灣,點開才發現,是號稱「罷韓四君子」之一的「臺灣基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博洋,同名同姓。只是,對於張博洋的「虛心學習、全力以赴」,島內民眾覺得充滿諷刺,「年輕人關心政治是好事,但若是以政治對立(罷韓)為手段來累積個人能量、為自己政治前途鋪路,那對他來說,人民福祉、地方發展永遠都只是利用的工具而已。」1991年出生於屏東縣竹田鄉的張博洋,2009年搬到高雄。
  • 高雄市長選舉前韓國瑜為李眉蓁助選:「民進黨不是高雄人的爸爸」
    臺媒稱,韓國瑜一下車,現場媒體和「韓粉」就蜂擁而上,走到後臺10米的道路花了近3分鐘。韓國瑜在發言中力挺李眉蓁,稱其熱情洋溢、活力四射,「我當市長她當議員,配合得很好」。同時,韓國瑜也提到自己執政時的若干政績,包括在中小學推行中英雙語教育、進行「路平燈亮水溝通」的市政建設、農漁產品外銷等。韓國瑜還表示,希望市民能夠發揮智慧,「民進黨不是高雄人的爸爸」,票不一定要投給民進黨。
  • 小市民的罷韓懺悔文 韓粉嘆: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後,挺韓粉專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竟然在罷韓後寫下一篇懺悔文,許多韓粉看完後,大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更有韓粉直言,這是高雄人自己的選擇。    臉書粉專「歷史哥澄清唬」28日貼文透露,有一名女網友發現瑞豐夜市有一棟大樓出租,她跟老公提了一下這事,後來突然看到牆上有「韓國瑜」3個字...想說奇怪?
  • 高雄12月辦罷韓遊行!陳其邁酸:市民找不到市長自然有反彈
    We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動等公民團體6日宣布「1221Wecare臺灣大遊行」啟動,籲全臺民眾一起響應「高雄罷韓全臺反韓
  • 罷韓「賤招」奏效?陳揮文:韓粉害死韓國瑜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只剩不到1個月,挺韓、罷韓雙方戰火點燃。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去年曾建議韓國瑜,應請辭市長專心角逐「大位」,卻遭韓粉痛批,如今罷免案吵得沸沸揚揚。陳揮文認為,罷韓團體「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的「賤招」確實有用,這樣每天亂,沒有一個縣市首長可以好好做事。
  • 臺名嘴罷韓神預言 未來20年國民黨在高雄會怎樣
    高雄市長韓國瑜呼籲支持者6月6日不要投票,臺名嘴李正皓表示,他曾預言 會宣布「投票蓋牌」,果不其然,16日晚上 直播呼籲支持者不投票、只監票。李正皓在社交平臺發文表示,他曾預言 會宣布「投票蓋牌」,他並不是有內線,而是他太了解 的個性。
  •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 臺灣年輕人「悔不當初」
    「後悔罷韓」登上谷歌熱搜。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訊 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半年遭罷免後,「韓粉」仍不離不棄,各類討論始終不斷。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後悔當初支持「罷韓」的「懺悔文」,「後悔罷韓」四個字也登上了本月的谷歌熱搜。島內有年輕人表示「有很多朋友對罷免韓國瑜都後悔了」,因為光一個預算問題就讓人接受不了,為什麼蘇貞昌在韓國瑜被罷免後,馬上就拿出了4000億新臺幣支持陳其邁?而韓國瑜當時在處理登革熱問題和其他種種預算的時候,相關部門卻一直卡著不給他錢?
  • 罷韓魔笛聲響起,正誘引著臺灣人民走向絕崖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林保淳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文說,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不顧社會毀譽,卯足全力的緊鑼密鼓進行中了。大綠、小綠,齊心協力,上自民進黨當局機構、官員「立委「,下至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巧言煽說、假借名目,不將韓國瑜拉下馬,勢不罷休。
  • 「九合一」熱點觀察(四):選舉中的「北柯南韓」現象
    作者 王建民  袁樂     2018年臺灣「九合一」次選舉的一大看點是「北柯南韓」現象。以「白色力量」自居的柯文哲爭取臺北市長連任,成為北部地區甚至整個臺灣地區最耀眼的政治明星,特別是對臺北市及周邊地區選情具有重要影響,不斷為不同政黨(除國民黨之外)參選人站臺,讓2014年出現的「柯文哲現象」持續蔓延。
  • 高雄出現神秘綠色布條「阿舅要回來了」暗指綠營茶壺風暴
    據臺灣中時報導,高雄街頭17日上午突然出現大量匿名布條,民眾發現拍照PO網,綠底白字寫著「阿舅要回來了」,一般市民看了可能摸不著頭緒,甚至有人認為這是「罷韓」新招,但地方政壇過去常私下稱呼前市長陳菊胞弟陳武進為「阿舅」,正值民進黨高市黨部主委選舉,菊系高閔琳與「海派」趙天麟相爭之際,布條出現後立刻引發政界議論
  • 黃捷發表新年宣言,不忘重提「罷韓」
    黃捷稱,2020是每個人都狠狠刻進記憶裡的一年,對全世界來說,今年全球深陷風暴卻又仿佛靜止;對臺灣來說,我們在國際上因民主和團結而驕傲;對高雄人來說,我們歷經公民運動的洗禮投下三張票;而對她來說,今年變成無黨籍,但也獲得許多戰友。
  • 韓粉力量在國民黨該怎樣運用?吳志揚點出最大隱憂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高雄市議長補選,在兩位議員退出黨團運作後,黨秘書長李乾龍直言,若沒守住議長,他和黨主席江啟臣都要走路,議長選舉恐成江的「終局之戰」。國民黨前「立委」吳志揚被問及,是否聽說基層期待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接黨主席?韓粉力量在國民黨該怎樣運用?吳志揚則點出關鍵。
  • 當初「倒韓」鬧得最歡的兩位,如今雙雙被「拉了清單」
    曾在質詢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時,因攝影機捕捉到「大翻白眼」鏡頭一炮而紅的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在「罷韓」期間多次助攻,聲量居高不下,可謂替綠營「光復高雄」鋪平道路。儘管黃捷不曾加入過民進黨,但在2020年民代選舉時就與民進黨保持良好關係,且不避諱與民進黨內候選人的對手許智傑同臺,也因此早在退出「時代力量」前就被部分人士標為「小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