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意外燙傷太可怕,家長若能這樣處理,好得快還不容易留疤

2020-12-03 妖婆博主

文 | 小敏

圖 | 小李

孩子的安全健康問題一直成為每個家庭都非常關注而且非常重視的問題,但是免不了有些孩子太過於調皮,或者家人看管的時候有些疏漏,而導致各種受傷的情況發生,事情發生後家長非常的內疚,但是卻從未想過怎麼樣去讓孩子變得更乖,而到了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卻居然束手無措,無從下手,這樣的話不僅會延長危險的存在,還會對受傷的地方加重還會耽誤病情,那麼今天要說到的問題是意外燙傷怎麼辦,緊急情況趕緊先自行處理再送醫,或許能夠讓孩子減少痛苦和傷疤。

如果當你發現孩子意外燙傷了,先不要慌著塗藥,趕緊抱去水龍頭開著大水不斷地衝洗傷口,先讓皮膚降溫,降到一定的程度後再進行第二步的援救過程,這個中間家長們要有耐心,而且要先讓孩子的情緒緩和下來,而在重新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可以減輕疼痛感的,家長必須要淡定。

不要急著給孩子脫下衣服,要先冷靜下來,然後用剪刀把受傷的地方的衣服剪開,因為如果脫下來的話怕會有皮膚和衣物間的摩擦,不僅會加重疼痛感,還會引起各種破損到的可能性存在,所以家長們要理性地處理好衣物的這個問題。

衣服剪開之後,先用家裡備用的醫藥紗布巾將傷口蓋住,因為這樣的話可以減少傷口和空氣間的接觸和觸碰。然後再用紗布巾固定一下這個位置,預防在過程中傷到和儘量避免震動到,因為這樣的話就能減少第二次傷害和感染了。

處理好以上這些項目之後,趕緊到醫院就醫,讓醫生進行專業的判斷和分析,用最合適的藥給孩子進行處理和消毒,這樣的話才能避免和減少病情的加重,而且還能更好的進行敷藥和處理,這些行為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科學的緩解和治療方式,不要自以為是地給孩子當醫生哦,這樣也許會害了孩子。

相關焦點

  • 燙傷後怎麼處理?提醒:掌握這幾個方法能夠及時處理燙傷
    人們會常接觸熱水、蒸汽或廚房鍋爐等生活必需,所以燒燙傷的意外屢見不鮮。燙傷病情可大可小,如果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好,將會給人帶來身體及心靈雙重傷害。因此,燙傷後的正確應急措施非常重要,掌握這幾個方法及時處理燙傷,能將傷害降到最低。1、用冷水衝洗傷口。當身體某個部位剛被燙傷時,一定要第一時間用乾淨流動的冷水進行衝洗。
  • 日常磕碰 傷口怎麼才能好得快不留疤?
    日常磕碰 傷口怎麼才能好得快不留疤?參與互動    日常磕碰,傷口怎麼才能好得快
  • 孩子意外受傷這些「雷區」家長快自查
    杭州網訊夏季來臨,孩子們衣服穿得少了,可以自由蹦躂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受到意外傷害的概率也增加了。這些受傷的孩子,讓醫生們揪心不已!在自家廠房內好奇玩耍孩子手掌被機器嚴重絞傷「醫生,你快來看看,孩子的手指還有救嗎?」幾天前的一個深夜,富陽的石女士心急如焚地抱著孩子聰聰(化名)衝進杭州市兒童醫院求醫。
  • 寶寶吃飯被燙傷,能不能抹點牙膏?若真為孩子好,牢記5字急救法
    他媽媽趕緊叫來服務員,問有沒有牙膏,說孩子燙傷了,要趕快給孩子抹點牙膏。同樣身為媽媽,最看不了這樣的場面,太揪心。剛好我上學時學過燙傷的急救常識,知道「塗抹牙膏」的急救方法不正確,就過去告訴了那位孩子的媽媽,正確的做法應該怎麼做。
  • 孩子燙傷了該如何處理?只需記住五個字,其他方法都會耽誤事
    若孩子不小心燙傷後,家長一定要冷靜,熟記五步:衝、脫、泡、蓋、送,讓孩子的損傷降低到最低。衝:將受傷部位迅速浸泡於冷水中。或使用流動的自來水衝洗20至30分鐘。送:除極小的燒燙傷可以自己處理外,最好將燙傷者送往鄰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傷口處理。傷勢較重者最好送到條件好、經驗豐富的燒傷專科進行治療。
  • 孩子不小心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多數家長可能第一步就做錯
    但是,奶奶在給樂樂換衣服時,不小心將燙傷的皮膚弄破了,樂樂痛得一直哭,鬧著要找媽媽。奶奶趕緊給樂樂的爸爸媽媽打了電話。 等爸爸媽媽將樂樂送到醫院時,醫生檢查了樂樂的傷勢,告訴樂樂的爸爸媽媽,「燙傷後馬上給孩子衝水,這一步你們做得很好。但是你們給孩子脫衣服時,太莽撞了,加重了孩子的傷勢,讓孩子多遭罪。
  • 夏季遇到幾種意外傷 教你怎麼樣處理
    被熱水燙傷:冷水浸泡傷處       夏天人們穿的衣服少,一旦被燙到,熱水很快滲透薄薄的衣服接觸到皮膚,輕則留疤,重則可能危及生命。       夏天,孩子不小心碰倒熱水瓶、熱水杯,很容易被燙傷;洗澡前,如果父母先往盆裡倒了熱水,在取冷水時,孩子自行坐到盆中或弄翻熱水盆時易被燙傷;燒好滾燙的菜湯或粥放在桌子上,家人伸手一不小心碰翻,熱粥熱湯潑到或濺到身上,也容易被燙傷。       被燙傷後,現場急救非常重要,急救措施是否得當也關係到傷者傷口的癒合。
  • 燙傷起泡怎麼處理 燙傷後要這樣做可防感染
    水泡較大規範處理方法局部消毒後用無菌注射器將水泡液抽吸或在水泡最低位用針頭刺破表皮放出水液,並用無菌棉籤輕輕擠壓,使水泡液在低位充分流出,同時保留水泡表皮,然後用無菌敷料包紮,保持局部清潔乾燥,會癒合的快一點,做到以上步驟,水泡很快就能結痂、乾燥而自愈。若水泡已汙染,造成感染,則應及時就醫。
  • 網曝杭州家長用蚯蚓和泥土"治療"寶寶燙傷
    慌忙之下,爺爺奶奶想起一個「土方法」可以對燙傷進行急救,於是到家附近挖來泥土和蚯蚓敷在患處,本以為能減輕寶寶的痛苦,誰知不但沒有緩解,圓圓的燙傷處紅腫得更厲害了,這才趕去醫院。  由於屬於二度燙傷,在醫生建議下,圓圓已被轉院治療。
  • 水痘並不可怕 休息十天左右能自愈
    醫生說——  水痘並不可怕休息十天左右能自愈  椒江陳先生家的孩子,今年讀四年級。  「前天晚上孩子回到家,見孩子臉上起了幾個紅點點,孩子說有點癢。以為是過敏,也沒有太在意。」陳先生說,「當晚還發了點燒,等到第二天,脖子上、背上長了一圈小水泡。上醫院一看,是出水痘了。」
  • 連續接診7個孩子,夏天意外傷害太多,醫生寫出這篇防護指南
    夏季常見意外傷害和處理前些天刷新聞,看到這麼一則消息:其中最嚴重的一名患兒被當場攪斷4根腳趾,想想就疼。其實我自己小的時候也有被自行車輪胎卡住的經歷,因此特別能理解這種傷害的疼痛。而新聞說的半月來連續接診7名孩子,這個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夏天到了,孩子改穿涼鞋或者拖鞋,導致防護措施不到位而發生悲劇。
  • 寶寶燙傷抹牙膏?溺水背著跑?摔到頭怎麼辦?意外傷害應該這樣做
    大概爸爸媽媽對寶寶意外傷害的第一次擔憂,就是寶寶從床上滾下來開始了。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墜床、摔倒、磕到頭、摔到手腳的經歷。(如果寶寶出現骨折、腦震蕩等情況,立馬抱起很容易出現二次傷害)針對肢體受傷:觀察疼痛程度和持續時間,若短時間無法緩解、肢體運動不正常、怕觸碰、哭鬧,應及時就醫排查是否脫臼或骨折。
  • 北京兒童醫院創傷骨科主任 王強談小兒意外傷害-《健康有約》原創...
    在受傷時候點到傷口周圍會非常疼,孩子會非常反抗,這樣的話你就清理起來不太容易清理乾淨,紅藥水、紫藥水現在不太提倡用這個東西,是幹的作用對消毒不是特別有效,就類似於碘酒,顏色和碘酒一樣,只是經過特殊處理一種碘叫絡合碘,也叫碘伏 ,這種碘製劑,傷口不會疼,包括現在做手術做都是這種絡合碘,第一不疼,用到黏膜、口腔裡面比較安全的。
  • 傷口留不留疤 多由深度決定
    傷口留不留疤 多由深度決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4.29 星期二 衣衫單薄,意味著「保護層」減少了——冬天時磕碰一下,可能沒啥感覺,因為衣服厚,可現在不小心受了傷,就很可能是流血又流淚的下場了。傷口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留下難看的疤痕,尤其是面部,這對於愛美人士而言,真是一種嚴重打擊。
  • 男孩臉部燙傷,家人「敷貓毛」為其治療,三天後悲劇了
    這是一名被燙傷的兒童,他剛進來的時候醫生都嚇了一大跳,孩子的傷口處竟然密密麻麻的'長'滿了毛,看起來既嚇人又可怕。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孩子在三天前被開水不慎燙傷面部,家裡老人相信一個偏方,那就是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部剪了下來敷在孩子的傷口上。結果過了三天,傷口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開始惡化起來。
  • 痛苦自責:不小心燙傷了大寶的胳膊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天使,我很慶幸如今自己兒女雙全了,看著我的天使一天天長大,做媽媽的我也是倍感欣慰,特別是我的大寶,如今十一歲了,已經快趕上我的個頭了~回憶陪伴大寶的成長歲月中,最讓我錐心痛苦的事就是燙傷了孩子的胳膊那次。
  • ...求助「江湖醫生」致孩子感染身亡……燒燙傷,慎用這些「土方法」
    孩子被燙傷父母被醫藥費嚇退 辦理出院今年5月,一名1歲男童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二度燙傷,燙傷面積達到了10%。父母隨即將孩子送往瑞金醫院治療,治療一周後醫藥費花費了1萬多元。得知孩子即便痊癒後,也可能會有後遺症,男童的父母覺得醫藥費太貴,堅持為孩子辦理出院手續。
  • 2歲多孩子脖子被筷子貫穿:千萬別給孩子玩這些,太可怕了!
    據不完全統計,冬季,是低溫燙傷高發季節,所佔比例達1/3。其中,嬰幼兒、老年人是低溫燙傷的「高危人群」。12月16日,江蘇常州的黃老太睡覺時用熱水袋暖腳,結果被燙傷。起初,護工以為只是水泡並不嚴重,也沒在意,直接用土方法治療,誰料皮膚感染髮炎致潰爛。
  • 燙傷應急處理方法,「土方子」只會越幫越忙!
    燙傷後,就近找涼水衝洗15~30分鐘,行降溫處理減輕餘熱損傷程度,切記不可搓洗。燙傷面在衣服下邊時也不可揭開衣服。簡單做降溫處理後,儘快送醫院找醫生解決。可以用淡鹽水輕塗灼傷處,可以消炎。燙傷的水泡破了就不能浸泡了,防止感染。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尤其是為了不讓孩子凍著,更是把他們武裝到牙齒,但有一種隱患我們當家長的必須要注意,那就是「低溫燙傷」。央視新聞之前就曝光過,冬季低溫燙傷頻發,熱水袋成罪魁禍首,有不少人被意外燙傷。前幾天央視財經還提到,深圳市消費協會對十款熱銷家用美容儀做了測評,發現其中2款存在低溫燙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