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13連跳」往事,流水線下的悲劇

2020-12-03 千經不盡理復來

中國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世界工廠"的稱號享譽世界,而如今中國製造已經在加快腳步向中國智造邁進,未來將是什麼樣,誰也無法預料。

提起中國製造,就不得不說著名的富士康了,一句"你自己做,不如我做便宜。你讓別人做,也不如我做便宜",富士康將自己的底氣展示在世人面前。

可就是在如此厲害的富士康,竟然發生了"13連跳"的事件,使富士康被陰雲籠罩。這個中國製造的代言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它又將帶給我們什麼?

一."十三跳"的背後,悲劇的發生

富士康被稱為"血汗工廠",這並不是沒有依據的,曾經的"十三跳"事件所造成的傷痛至今都還未消散。

富士康於1988年在深圳投資建廠,以高科技電子加工為主,長期為蘋果、諾基亞、索尼等品牌加工、生產產品。作為代加工方,利益自然比不過掌握技術的一方,富士康如果想最快地獲取利益,數量龐大的工人自然成為富士康天然的"母乳"

所以雖然工人為企業發展付出了很多,但實際上工人們能獲得的回報卻遠遠不能和他們的付出相匹配。令人震驚的"十三跳"其實早已註定。富士康"十三跳"之謎。

這件事發生的原因之一是:工人的長時間連續勞動。"站在機器前,要連續工作8個小時,恨不得東西一直掉,那樣就不用站著了,如果可以躺一分鐘,那簡直是天大的享受。"這是一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心酸回答。

長時間的連續勞動一點點蠶食著了工人們的精神,壓抑著情緒終有一天會控制不住地爆,這時將給他們最後一擊。

第二個原因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每個工人都要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工廠裡的每一個工人就像是生產線上的機器,分毫不差地重複做著一件事。這就像是卓別林《摩登時代》的再現,工廠中人和機器完全成為一個共同體,人在長時間的流水線工作中逐漸失去"人"的情感,徹底成為生產的工具。

第三個原因是:員工缺乏歸屬感。富士康鼓勵員工加班,員工加班越多,掙得就越多,事實卻是他們的最高工資其實是政府出臺的最低工資,員工不加班,就難以在深圳生存。這樣的公司形象,員工們又如何產生歸屬感呢?或許這才是富士康"十三跳"背後的真相。

我們不能說富士康要負全部責任,但富士康沒有及時為自己的員工考慮,導致了慘案接連發生,這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

二.富士康"十三跳"事件,我們應如何應對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對我們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尤其是對於社會的一些弱勢群體,這更是一道難題。這都在考驗我們能夠承受社會壓力的能力。

而對於企業來說,員工是企業運轉的關鍵,一旦員工出了問題,企業也無法置身事外。而和富士康一樣擁有眾多員工的華為,更需要處理好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在華為,每一個員工都是公司的持股人,與其說華為是任正非的,不如說華為是所有華為勞動者的,華為實現了公司命運和員工發展的真正掛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華為採取透明的管理機制,也是它能夠凝聚全體力量的一個重要原因。員工滿意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自然會被更好地激發出來,這樣一來,公司盈利了,員工也得到了幸福感提高,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華為和富士康兩大公司員工的不同,為我們解答了"十三跳"的難題。在華為工作的員工,介紹自己時會很自豪地稱自己是華為人,他們是真的把華為當作自己的家和未來。

華為總裁任正非講道:"我們公司員工都是傻傻的,一個都沒有被嚇到,我們覺得很平常。"這是華為面臨著強大壓力下,對我們講述的內部員工的反映。他們沒有被嚇倒,反而像是在享受,這樣的淡定足以說明華為的實力。

華為所展現的正是富士康"十三跳"最好的解決方法,建立起員工的歸屬感,讓員工看到未來。

三.富士康華為,振興衰敗

富士康著名的"十三跳",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現實問題:員工和利益應該選擇誰。富士康十三個員工都因為承受不住壓力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和企業的選擇密不可分。

在一成不變的廠房、宿舍、食堂,一成不變的重複、枯燥、麻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領著同樣的工資,吃著一樣的飯,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一模一樣。這樣如同放電影一樣的生活,讓身處工廠中的員工感受不到一絲生機……這才會導致他們失去奮鬥的希望,選擇結束。

這是所有企業都要考慮的問題。企業追求盈利,固然是它的本能,但企業要看到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富士康發生的慘痛事件和它陷入困境,正是選擇了眼前的利益的教訓。除此以外,家國情懷也是企業不可以忘記的。

企業發展不僅要注重經濟效益,還應該注重社會效益。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企業要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我們要吸取富士康事件的教訓,將它銘記在心裡。要明白,企業的生命力要靠員工的創造力,沒有強大的基礎,在再高的樓都會崩塌。

中國的未來將是怎樣的我們不知道,但華為、富士康等企業必將成為中國發展的代言人,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需要更多有為的企業戮力同心,共創未來。

相關焦點

  • 初中輟學 從富士康流水線開始逆襲……
    至於那些曾經高不可攀的代工巨頭,也漸漸在這個橫衝直撞的新貴面前敗下陣來——反正都是找人代工,沒人會拒絕既便宜又靠譜的富士康。沒過幾年,深圳的龍華就築起了一座「紫禁城」,一臺臺電腦從流水線上下來,直接就能拉到碼頭運走,連來考察的IBM高管也不禁感嘆:「深圳到香港的高速堵車,全球的PC市場都要缺貨」。伴隨著富士康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勝利,那個對郭臺銘深信不疑的女工也變了模樣。
  • 潛伏富士康28天手記:員工籤自願加班切結書
    在富士康潛伏28天後,我走了出來。我一直試圖把這兩幅圖景聯繫起來。可是很難。只是這兩個地方生活著的人們確乎有著相同的年紀,相同的青春夢。我的潛伏,起因於南方周末對富士康「六連跳」系列自殺原因的調查。編輯部很快發現,南方周末的記者們均因年齡較大無法進入只要20歲上下年輕人的富士康工廠。相較而言,不到23歲的我,很輕鬆就被招入了富士康。
  • 26歲富士康妹子被提線長,幾天後哭訴不幹了,5年普工經歷白費
    富士康是一家很有名的大企業,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廠,屬於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雖然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但是它卻幫我們很多人解決了工作,也算是做出了很大的社會貢獻。
  • 富士康入川:鄉鎮幹部抓壯丁 每縣幾千名額
    工廠內機器隆隆作響,蘋果迷熟悉的白色iPad包裝盒,一個接一個地走下流水線,從這裡出發,送到38公裡外的富士康成都工廠,裝上iPad,開始它的全球之旅。而在東莞租房住了十多年的四川人王強,終於回到了故鄉。他在距離工作地點10公裡的雙流縣城,買了房,安定下來。從東至西,2000多公裡的路程。
  • 歷時21年,昔日廠妹收購iPhone代工廠,正面硬剛富士康!
    目前,和碩、緯創資通是富士康之外的iPhone第二、第三大代工廠商,和碩自2011年起開始代工iPhone,緯創從2013年iPhone 5C開始進入蘋果手機代工業務。一位手機產業鏈人士分析稱,立訊精密若能拿下iPhone代工業務,搶的是富士康的蛋糕。
  • 推動One Digital Foxconn 數字富士康穩步前行
    1月13日上午,「數字富士康」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表彰及交流大會在深圳龍華園區舉行,富士康科技集團李傑副董事長、首席數字官史喆博士、工會陳鵬主席及多個園區代表分別通過現場出席及視頻連線等形式參與了此次活動。
  • 富士康表彰一批數位化轉型優秀團隊及個人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周德萌 文/圖)1月13日上午,「數字富士康」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表彰及交流大會在富士康科技集團深圳龍華園區舉行。大會對獲得首屆「鴻雁獎」的10個數位化轉型優秀團隊及10名數位化轉型先鋒人物進行表彰。
  • 小米4的誕生地 富士康代工廠參觀遊記
    到那裡參觀的理由也很簡單,雷總在小米 4的發布會上曾經許下承諾,會帶媒體朋友們去生產製造它的代工廠轉一轉。雖然我們當時也沒把這件事兒放在心上,但在三個月後小米還是履行了當時的承諾。    那麼作為富士康在北方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廊坊產區的佔地面積有73萬平方米之多。雷軍在今年六月份曾發微博表示小米是富士康的第二大客戶,小米佔用的廠方平米數達到了廊坊富士康的60%。
  • 女子左眼皮連跳8年迷信"左眼跳財" ,結果悲劇了……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雖然並沒有科學根據但口口相傳很多人卻都相信了大連的張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堅信「左眼跳財」沒當回事結果面部麻木到沒有知覺59歲的張女士是個生意人「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她認為這次左眼皮跳動是一個好兆頭,恰巧當天的項目也談得非常順利。然而談完後,她的左眼皮還是跳個不停,之後還加重成眼皮抽搐。從那天起,陣發性、不規律性的左眼皮抽搐就一直伴隨著張女士。起初抽搐較輕,持續幾秒,後來時間逐漸增長到幾分鐘、十幾分鐘,抽搐逐漸頻繁加重。但相信「左眼跳財」的她一直沒有當回事。
  • 富士康的一天如同工蟻般
    富士康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以臺灣知名企業家郭臺銘[1]所創辦的鴻海精密為核心所構成的企業集團,成立於1974年2月。專注於電子代工服務(EMS),旗下多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那斯達克、香港證券交易所或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接盤拜騰,富士康不虧
    如今,富士康的手機電子業務增長明顯放緩,2019年富士康年營收同比漲幅不到1%,其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新能源汽車成為其重要抓手。 對於富士康來說,入局擁有生產資質且已經建成製造工廠的拜騰,無疑在造車業務上邁了一大步。 與此同時,富士康在生產管理上的經驗,或許能對拜騰首款車型M-Byte量產帶來很大希望。
  • 遼寧一女子左眼皮連跳8年堅信"左眼跳財" 結果悲劇了
    在民間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雖然並沒有科學根據但口口相傳很多人卻都相信了大連的張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堅信「左眼跳財」沒當回事結果面部麻木到沒有知覺59歲的張女士是個生意人,8年前她有次外出談生意,左側眼皮突然開始跳動,「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她認為這次左眼皮跳動是一個好兆頭,恰巧當天的項目也談得非常順利。
  • 富士康請假流程及相關要求規定
    在富士康招聘信息當中只是介紹了我們的招工要求,這也許並不能讓您對此工作的詳細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但在之前小編所介紹的文章中,包括富士康廠區的員工福利等信息都已有了較詳細的介紹,如果您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可以在我們官網上進行查找,本文將會介紹一些從未介紹過並且在富士康招聘信息找不到的廠區規定,請大家拭目以待。
  • 美國往事影評黛博拉是怎樣的?悲劇色彩的女性升華影片
    許多盪氣迴腸的愛恨糾葛都以悲劇結尾,只有這樣才能名垂影史?如果我有機會拍電影,希望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多多益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黛博拉在影片開始許久之後才出現,但一出現便瞬間抓住觀眾的心,青絲後梳,黛眉蹙蹙,腳尖點地,輕盈起舞,十足一個少年的夢中人。
  • 《csgo》怎麼連跳 連跳必要操作教學指南
    導 讀 是的,csgo連跳必須改滾輪。跳躍鍵「空格」改成「滑鼠滾輪」。
  • 富士康和伯恩哪個廠更好?想工資高選伯恩,吃喝玩樂選富士康
    深圳龍華的富士康和惠州的伯恩光學這兩家工廠都是員工過萬的大工廠,這兩家大工廠對比到底哪一家更好呢?對於工廠的好壞打工者心裡都有一把秤,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眾口難調,有的打工者以賺錢為目標,有了打工者以找女朋友為目標,更有的打工者只為吃喝玩樂。
  • 推進數位化轉型 富士康首設鴻雁獎
    近日,「數字富士康」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表彰及交流大會在深圳舉行,富士康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李傑、首席數字官史喆、工會主席陳鵬及多個園區代表分別通過現場出席及視頻連線等形式參與此次活動。據了解,鴻雁獎是富士康於集團內部首次設立的獎項。該獎項旨在對集團重點領域推動的領軍人物及團隊進行評選表彰,希望他們能像鴻雁一樣發揮領頭作用,帶領富士康轉型發展。  會上,富士康首席數字官史喆就富士康數位化轉型路徑進行分享。史喆表示,F2.0數字富士康建設,將以One Digital Foxconn為目標方向,通過三個版塊落地,分別是平臺建設、組織建設及文化建設。
  • 富士康的野心藏不住了!15年的鋪墊,終於露出「真面目」
    提起富士康,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就是「代工」二字,憑藉和蘋果的多年合作經驗,訂單問題是不用擔心的,但是如今,富士康的野心藏不住了!15年的鋪墊,終於露出「真面目」。富士康在短短十天之內,告訴了全世界,它想要進軍汽車行業的決心。
  • 富士康「最牛打工妹」:王來春的財富人生路
    有人說,王春來依靠了富士康,也沒錯,但是背後就是她對於資源的運用和整合能力。當然,在這個領域,總會有說閒話的人,說靠著撈了富士康多多的好處自己起家,甚至是和郭臺銘關係親密。總之,是就是有機緣的。其實,這話也不對,也不完全錯,誰不是靠資源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呢?在富士康打工10年,辭職後自立門戶,白手起家。
  • 富士康向美國相機商GoPro投資2億美元
    臺灣富士康今天宣布,將收購GoPro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