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歌童謠裡 瀰漫著老成都風情(組圖)
劉孝昌說,在以前,經濟條件沒那麼好,小女娃娃不可能去商店隨意扯一塊花布專門做沙包,所以一個沙包的布都是她們攢了好久攢下來的,像家裡長輩做鞋子,鄰居家裡的婆婆嬸嬸做衣服剩下來的布頭。沙包裡一般裝的是粗沙。如果有小女娃娃想沙包好用,拿米做填充物的話,發現後一定會被家裡長輩罵敗家。
-
兒歌飄在春風裡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依然縈繞在與會嘉賓的心中: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著幾十年前的兒歌?大家傾情創作《一分錢》演員、主持人蔣小涵曾是一名兒童歌手,演唱過《海爾兄弟》等80後90後耳熟能詳的歌曲,陪伴一代人成長。直到今天,還經常有人跟她說,「我女兒在學校演出時唱的是你的歌。」作為此次論壇的嘉賓,蔣小涵記得,自己小時候唱的歌絕大部分都是當時的新歌。
-
兒歌聲聲唱「立德」
重慶市舉辦的「立德童謠」大賽,是全國第一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舉辦的兒歌徵集活動,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通過兒歌這一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必要,非常適合,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大賽獲獎作品中,蒲華清的一等獎獲獎作品《娃娃不說假話》,簡單明了,沒有一點拖泥帶水。作者開門見山寫到:「土豆不爬棚架,絲瓜不睡地下,茄子不開空花,娃娃不說假話。」誰見過土豆吊在架上,誰又見過絲瓜躺在地上?
-
昨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經典童謠,你還記得嗎?
,甚至有些學生喜歡的曲目與實際年齡非常不符。由老、中、少三代人一起傳唱經典兒歌,如《小燕子》《春天在哪裡》《賣報歌》《兩隻老虎》等,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唱兒歌、做遊戲,在歡聲笑語中迎接「世界兒歌日」。 起初,很多孩子對這些歌謠還不是太熟悉,唱著唱著就跑調了,但是在志願者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們認真地學起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學習,大多數的孩子都學會了這些經典的兒童曲目。
-
兒歌童謠:拍手歌
兒歌童謠:拍手歌2014-09-16 10:35:2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拍手歌是一首兒童歌曲,拍手歌有很多個版本,各地區可能都不一樣,廣泛採用具有娛樂或教育意義的歌詞,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講文明的良好習慣。
-
英語兒歌的分類與推薦
一、根據與音樂的關係劃分 嚴格來說,英語兒歌分為童謠(chant)和兒歌(song)兩種形式,前者重在節奏、不配樂器、以說為主,如洪恩的巴迪節拍英語,後者則有對應的歌譜、能配合樂器彈唱,如洪恩的巴迪英文童謠。不過實際使用中,大家往往以英語兒歌或英語童謠童籠統稱之,並不做具體區分。
-
巴南16首兒歌收入《讓心暖起來》一書,看看都是哪些
巴南兒歌是巴南走向全國一張響噹噹的品牌,作為重慶唯一的兒歌創作基地和兒歌藝術之鄉,巴南正積極爭創「全國兒歌之鄉」。近日,巴南兒歌再傳捷報,16首由巴南本地作家創作的兒歌已收入孝善立德簡明讀本《讓心暖起來》一書。
-
重慶火鍋味道排行榜出爐 重慶一鬥火鍋最受歡迎
談到美食和美女,所有人都不由自主聯想到了重慶;重慶,除了有著清秀且火爆的美女外,還擁有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慶火鍋。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城區大小火鍋店已達36300家,那麼問題來了,重慶火鍋辣麼多,哪家才是最好吃的一家呢?
-
幼兒兒歌童謠:小老鼠上燈臺
>幼兒兒歌童謠:小老鼠上燈臺2014-09-15 10:59: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 它是幼兒園的孩子最熟悉的一首童謠,深受兒童的喜愛。 本詩是專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在孩子們的心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
兒歌和童謠最適合0—6個月的寶寶
0—6個月的寶寶,語言能力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輕輕地唱一些兒歌或者搖籃曲。 0—6個月的寶寶,語言能力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輕輕地唱一些兒歌或者搖籃曲
-
童謠:傳唱很廣的兒歌——拔蘿蔔
>童謠:傳唱很廣的兒歌——拔蘿蔔2014-11-04 11:30:2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介紹 《拔蘿蔔》是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演繹這首兒歌。在聽兒歌的同時,也講講自己小時候學習這首兒歌的故事吧!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70後、80後揮之不去的記憶。 《落雨大水浸街》 這首歌當時韋然寫了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著花鞋」。他說:「這個版本寫得很悽涼,因為我小時候沒錢讀書,中學開始就要自己賺錢。但後來社會進步了,就覺得還是不要這麼悽涼了,所以又寫了一個歡樂版的歌詞:『落雨大,水浸街,社會安定哪怕風雨來……』其實這個版本比悽涼的版本流傳得更廣。」
-
擠爆重慶半條街的「變臉娃娃火鍋」來了,跟我5折吃垮這家店!
認真做重慶老火鍋還有川劇變臉娃娃坐鎮天了嚕,這樣的火鍋店太霸氣!從第一家店開到各大城市再到無錫,十七門不僅帶來了最地道的重慶火鍋,還有正經的火鍋文化。進店後抬頭,眼睛所到之處,無不透著一股子地道的重慶感覺。
-
20首兒歌童謠,老祖宗的幽默,孩子的寶貝,家長要收藏!
賞析:原是流傳於北方的童謠,後經周翔做了部分改編,成為現在的模樣。這首童謠有童話色彩,想像奇特,風趣幽默。02.從前有座山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鍋,鍋裡有個盆兒,盆裡有個碗兒,碗裡有個碟兒,碟裡有個勺兒,勺裡有個豆兒,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
2018年最新重慶火鍋排名前十強推薦
時間來到2018年,小編現在為您推薦我心中最新的重慶排名前十強,有網紅的十吉火鍋,也有傳統知名品牌的德莊火鍋。當然這個真的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我只能告訴你,作為地道的本地吃貨,我推薦的火鍋,是我實實在在去店裡親自品嘗過的,這個排名更多是基於味道和綜合體驗。
-
每一首兒歌都記錄著美好的童年 市民講述與兒歌的故事
「兒歌讓我感受到地域文化差異」講述者:50後 呼延先生今年67歲的呼延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他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童謠,跟西安當年的一大景觀——烏鴉夜歸有關。「這首童謠是這麼唱的:老哇(烏鴉)老哇一溜溜,回去給你媽炒豆豆,你一碗我一碗,把你媽憋死我不管。」
-
首屆嶺南童謠節決賽圓滿收官 新童謠萌醉眾人心
兒歌中,除有《一支竹仔》、《搖到外婆橋》、《月光光》等傳統曲目,亦有《小畫家》、《十朵花九個瓜》、《漢字謠》等新作品。此外,還有《西關寶地荔枝灣》、《西關印象》等圍繞荔灣展開的童謠、兒歌。由於排練時間短,他們並未更換參賽曲目《小畫家》,決賽時僅在原有基礎上添加了一名打擊樂老師。這份信心,來源於定曲時的精心考慮:「我們從十大新童謠選中《小畫家》,因為畫畫比較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容易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張潔說。 定曲《小畫家》後,僅經過半個月的排練,孩子們就能完整地演出全曲,還搭配了簡單的舞蹈動作。
-
四代重慶人記憶中的經典兒歌
原標題:四代重慶人記憶中的經典兒歌 本報記者 蘭世秋 見習記者 申曉佳 兒歌和童年密不可分,它是迴響在童年記憶裡的歡樂韻律。日前,記者隨機採訪了四代重慶市民,聆聽他們的兒歌記憶。他們的訴說,能否喚起你的回憶?
-
我們是唱著這些兒歌和童謠長大的
看了人們談論的老北京兒歌,使我也想起小時候的兒歌和童謠,同時也勾起我對幾十年前的少兒生活的懷念。沒錯,生活在北京最難忘的是老北京的兒歌,唱著兒歌長大,又唱著兒歌養育子女,正向這篇文章描述的那樣老北京的兒歌生動活潑、雋永純真,非常貼近生活。唱著兒歌,聽著兒歌仿佛又回到童年的生活中。
-
兒童節一起細說北京童謠
明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您還記得兒時傳唱的童謠嗎童謠,陪伴我們走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相信這些兒歌至今仍縈繞在您心頭在北京,有不少極富京城色彩的童謠其中一些傳唱至今北京童謠表現了各時期北京的城市性格和北京人的思想感情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