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讀過書的人,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個蠢人,除非現實中他真的是很蠢,樣樣都不如人,才會覺得自己蠢,不然真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蠢。那麼蠢人有什麼鮮明的特點呢?如果這個問題,問你,你會怎麼回答?
蠢人,我們多少在現實中都見過,他們的鮮明特點就是表現在做事上面,比如說笨手笨腳,而且又不聽話,這種人就是蠢,帶不了,教不熟。再比如說比較蠢的人,他們脾氣都很倔強,說不得,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卻總是做不好,聽不見任何人意見。
還有一種蠢人,永遠覺得別人蠢,經常嘲笑別人弱智,其實大家只是不想跟他計較而已。這種類似於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蠢,自作聰明,其實大家都在背後嘲笑他而已。這類蠢人卻看不出別人的心情,還自已認為大家還很服從他的聰明一樣,他洋洋自得。
還有一類蠢人,是真蠢,就是天生的智商有問題,這個就不用去說了。如果你對以上的說法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歌德的一段語錄,他就一語道破了蠢人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看看你是不是?文字如下:
蠢人總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聰明人已經回答了的問題。——歌德
讀完歌德這句名言,估計很多人想笑,的卻,有一種蠢人就是如此。總是喜歡提出別人已經回答過了的問題,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討論一下。
為什麼說蠢人總是問比人已經回答過的問題呢?
比如說做一件事,我們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明明已經教了自己手下的人一次,手下的人過幾天又來請教,又來問。那麼我們就要重複前幾天已經回答過的問題,那麼面對這樣的手下,你會怎麼去看他呢?認為他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呢?
如何避免這種愚蠢的做法呢?一般聰明的人,請教別人問題時都會做筆記,只要做了筆記的人,就不會去問已經請教過別人的話題,也不會讓別人來回答已經回答過的話題。所以從請教問題中就能看出一個人到底蠢不蠢。
蠢人總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聰明人已經回答了的哪些問題呢?
比如說人為什麼要互相傷害?為什麼有些人總喜歡欺負人?有些人為什麼那麼壞?為什麼人都那麼愛錢?可以說能問出這些問題的人,都是不知道人類千百年來都沒有改變過的本性,便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所以蠢人看不清這個世界,也看不懂這個世界,就會感到很殘酷,他總幻想著美好的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他看到的永遠都是與自己想像的格格不入,感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恥辱,怎麼和這類人活在了這樣的地球上。
還有很多蠢人總是想問為什麼我做一件事,很積極去做,追求完美,都沒有休息,天天那麼拼命,結果為什麼還是沒有做好呢?因為他不知道我們祖先早就說過物極必反,月盈則缺,水滿則溢。不管做什麼,都不要追求太過,太極端,也不能太勞累,要學會勞逸結合。
這世間有好些問題,我們的老祖宗早已回答過,可現實中很多人都還在問,還在犯,那麼說明了一點什麼呢?肯定是很蠢的人才會去問。但凡懂這些道理的人,也就看穿了,看淡,釋然了,也就看懂了世界,不驚訝,一切看得很淡。
可見不讀書的人,都是喜歡問一些我們老祖宗早就回答過的問題,也只有讀過書,書讀得多的人,才不會去問一些蠢問題。
所以說蠢人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被歌德一語道破,看看你是不是?大家對這段名言有什麼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見解呢?不妨說出你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討論吧!或是覺得這句名言值得讓更多人看到,不妨動一動你的手指,分享點讚收藏下,這也是啟路文學最大的動力!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