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幸福童年:被疼愛的孩子愛學習

2021-01-08 品質愛

看了歌德自傳,我們就會感嘆,歌德一生的成功都是一個必然。歌德是一個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而這種幸福感一直伴隨著他,走向人生的未來。

歌德的成就,凡夫俗子很難企及,歌德的童年,凡夫俗子都能做到,但很多孩子的童年都被忽略了。一忽略,孩子已經長大。童年,再也回不去了。

看了歌德童年,我們就會憤憤的想,為什麼那個被疼愛的小孩不是我?而我們內心,童年那個不被疼愛的小孩,又在心裡哎哎地哭泣。

如果我們沒有那麼美好的童年,就欣賞一下哥的童年吧,算是聊以自慰。如果你準備要孩子,或者已經有孩子,那麼請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讓孩子一生的回憶裡都有童年的光影琉璃。

媽媽的疼愛

歌德的媽媽是一位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小姐姐,她喜歡跳舞,爸爸是法蘭克福市市長,出身顯赫,她遇到歌德爸爸的時候,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七年後嫁給歌德的爸爸,生下歌德的時候也才只有18歲。

歌德的媽媽家境殷實,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她對歌德的早期教育堪稱育兒經典。他給歌德講故事,從來不會講完,總是講到一半或者關鍵的時候就不講了,剩下的部分讓孩子自己用想像力補充。這種方式的學習和訓練,成功的鍛鍊了歌德的想像力。

歌德5歲那年,非常疼愛他的祖母去世了。歌德家的房子又大又老又舊,裡面彎彎曲曲的,光線也不好,看起來很陰沉。那個時候的人迷信,白天大人們經常會講一些鬼怪故事。聽完這些故事歌德就覺得,家裡的角角落落好像都藏著各種鬼怪。

到了晚上,他越發害怕,但也不能跑到祖母的房間去躲避了。 想著妖怪長著長長的指甲、尖尖的牙齒,他害怕極了,只好抱著自己的小枕頭,準備跑到傭人房裡去,可是在樓梯上他發現了一個高大的黑影,他嚇了一跳,難道妖怪真的來了?但是那個黑影說,你不好好睡覺,跑出來做什麼?他才發現是爸爸。他說房間裡有妖怪,爸爸說哪裡有什麼妖怪,於是把他關到房間裡,鍛鍊膽量。

可是歌德並沒有鍛鍊出膽量,反而更害怕了,第二天,她撲在媽媽的懷裡,眼睛都哭紅了,跟媽媽說,他感覺到的那些可怕的鬼怪。

媽媽給歌德講了諾亞方舟的故事,說只要有人傷害人類,上帝就會出現,並且懲罰他們。

媽媽開始每天給她講天使的故事,每天晚上聽著這些天使的故事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媽媽說如果他願意一個人睡覺,每天早晨媽媽就會給他兩個桃子吃,歌德最喜歡吃桃子了。每天晚上想著第2天可以吃到美味的桃子,就會甜甜的進入夢鄉。

歌德不但和一般小孩一樣,很膽小,他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每次犯錯誤都是媽媽幫他隱瞞,使他免受爸爸的責備。

有一個下午歌德百無聊賴,就一個人用陶瓷玩具玩過家家。後來覺得這樣不好玩,就把盤子扔到窗外的街上,盤子掉在地上碎了,他覺得這聲音很好聽,就把他的小玩具一件一件的,都從窗口扔出去。鄰居的小夥伴都來看熱鬧。歌德覺得玩得還不夠盡興,就跑到廚房,把大家吃飯用的陶瓷盤子都搬到自己的房間,一一從窗口扔出去。他的窗外可壯觀了,全是陶瓷盤子、小鍋等的碎片。

後來媽媽只是教訓了他一頓,幫助他在爸爸面前辯護,加上祖母的保護,歌德終於逃過了爸爸的懲罰。

童年的歌德就是被母愛滋養的幸福小孩。

爸爸的疼愛

歌德的爸爸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想做一番事業,他喜歡欣賞名畫,愛讀書,學過法律,做過律師,31歲的時候回到法蘭克福,準備在法蘭克福發展事業,可是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職位。抱負一直沒有得到施展,所以他看起來有一點嚴肅和悶悶不樂。

在歌德心中,爸爸不像媽媽那樣可親近,但他知道爸爸也是疼愛他的。

五歲那年,祖母去世,歌德不敢一個人睡在房間裡,爸爸覺得可能是房子太陳舊了,引起了孩子的恐怖,於是他決定把房子重新裝修。

裝修之後的家,明亮寬敞,彎彎曲曲的陰暗角落都沒有了。牆刷得雪白,掛上了羅馬銅板的風景畫,有羅馬圓形劇場,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這些地方都是歌德的爸爸去過的,這一天他給哥哥講了許多關於這些建築的歷史。

歌德高興極了,他覺得房子沒有那麼可怕了,嚴肅的爸爸笑起來好親切呀!感覺他害怕地那些妖魔鬼怪,都消失在爸爸的笑聲裡了。而且爸爸還告誡家裡的傭人,不許再給小歌德講鬼怪故事。

歌德每天聽著媽媽講的天使故事,住在爸爸裝修一新的亮堂堂的房子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平靜的夜晚。

德的爸爸不但關心他的成長,更關注他的學習。

歌德的爸爸少言寡語,自己是個不得志的人,所以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受很好的家庭教育,將來能夠完成他沒有實現的願望。他親自做歌德的家庭教師,他發現自己的兒子真是十分聰明,領悟力高,教什麼都一學就會。

歌德尤其喜歡修辭和作文。

10歲那一年,爸爸把歌德帶到自己的藏書室,他說,從今天開始,只要你需要,就可以到藏書室裡來。

歌德當時激動得都喘不過氣來了。他摸著這些厚厚的書,心情特別激動,他想這些書裡該有多少奇妙的內容啊?

在爸爸的藏書室裡,歌德閱讀了伊索、荷馬、維吉爾、奧德維修等人的著作。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施納貝爾的《石堡孤島》以及一些德國詩歌,都給了歌德無窮無盡的奇思妙想。

歌德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奇妙的事情,而把這些奇妙的事情,寫到書裡,是多麼的打動人心啊!他感覺書裡的內容像跳著各種各樣的舞蹈,像有趣舒緩的旋律。

在爸爸的藏書室裡,歌德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

祖母、外祖母、外祖父的疼愛

歌德的祖母經常會給歌德做有趣的小木偶,之後他們就用這些小木偶演木偶戲。這些美妙的故事,是歌德在小時候接觸的最早的戲劇,後來他一生都熱愛喜劇,寫劇本、建劇院,都是在重複童年的快樂。

歌德經常到外祖父家裡住幾天,外祖父家的花園四周都是圍著葡萄的欄杆,裡面種著花草、蔬菜、還有小歌德最喜歡的桃樹。望著滿樹的桃子,小歌德總是垂涎欲滴,但外祖父說桃子沒有熟,不能吃。歌德就祈禱上帝,希望桃樹能有一雙走路的腳,他就可以離桃子更近了。

外祖母經常會把剛剛泛紅的桃子背著外祖父,給小歌德吃。

歌德的成長就是一場疼愛的盛宴,從小就被各種疼愛所包圍。媽媽的故事培養了他的想像力,爸爸的書房讓他為未來積攢了豐富的學識,祖母的木偶戲讓他充分的享受了童年的快樂,外祖父母的花園是他擁抱自然的地方。

歌德後來寫道:「我繼承了父親的身材和認真的生活態度。從母親那裡,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講故事的快樂。」

參考資料:世界偉人傳記叢書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即刪

相關焦點

  • 用愛給孩子的童年上色,別讓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看著孩子熟睡的臉,我才意識到,孩子睡前鬧的這一出,無非就是求關注,求愛撫。很感謝這幾天正在看的這本書《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心理學指南》,讓我忍住自己的急脾氣,讀懂了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作者羅尼·索蘭博士是一名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師從很多心理學大師,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心理學大師皮亞傑,就是索蘭博士的授業老師之一。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小妮過去一直覺得在為自己而活,直到40多歲遇上婚姻危機,才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原生家庭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著原生家庭未解的結,帶著這個節走入新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幸福,而有的人深受其害,然而童年沒有得到的就是事實,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如何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讓自己擁有一個值得的幸福人生呢?當你沒有意識到你的潛意識的時候,潛意識就是你的命運,而你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就是恢復的開始,此外與原生家庭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有一位教育家是誰來著說過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時候的一切的確對後來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父母對我是典型的打擊教育,就感覺我無用至極的那種,所以在我小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很自卑,一點也不自信,知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眼界及想法了,才慢慢好起來的。
  • 不得不承認,有貓陪伴的童年很幸福。
    請給孩子挑選成長陪伴的寵物,因為有寵物陪伴的童年真的很幸福。學會陪伴從寶寶剛剛走路開始,橘貓就不離左右的陪伴在寶寶身邊,他和貓叔分享玩具,一起做遊戲,寶寶也因為橘貓的陪伴性格很開朗,健康活潑,非常愛笑,橘貓也很喜歡與寶寶呆在一起,只要寶寶在哪裡,它就呆在哪裡。
  • 《祈禱落幕時》:我不要日後的功成名就,我只想要一個幸福的童年
    這個答案就是,毀掉她的童年。而電影中的淺居博美,就是這樣一個被毀掉童年的孩子。被誰毀掉的呢?她的親生母親。和很多女孩子一樣,她原本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孩子,一家三口也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但變故卻說來就來了。因為她的母親瞞著父親,拿著父親的印章借了高利貸,導致一家身背巨債。
  • 懷念幸福的童年 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煩惱
    我的童年時光真的是幸福難忘,可以說是一路上玩著成長起來的,也沒有現在孩子那麼辛苦,老師和家長管的特別松,作業也特別少,有的時候沒有寫作業老師也不會特別嚴厲的批評你。我的童年實在是快樂無比,雖然那個年代不是特別富裕,但是精神狀態是特別好的,我們院子裡小夥伴特別多,我就是成長在這樣一個大院裡的,幾乎每天都是和小夥伴一起度過的,一起去河邊摸魚,抓蜻蜓,還有樹林裡的野果子,膽子大的帶上我們這些膽子小的人,沒有去不了的地方,哪個年代根本沒有人管我們,想去什麼地方都可以,而且不會收門票。
  • 愛學習本是娃娃天性 愛學習的小船為何說翻就翻?
    梁雨菲 繪  中國家長最關注如何讓孩子學習好,最喜歡研究如何讓孩子愛學習。殊不知愛學習原本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是從柔弱不能抬頭的嬰兒經歷「三翻六坐七八爬」長大的。實際上,孩子愛學習不是成人培養出來的,不愛學習才是成人培養出來的。所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是,孩子越大越不愛學習,家長越努力培養孩子越不愛學習。  不愛學習的孩子,是父母用打擊法、期待法和包辦法培養出來的。  愛打擊孩子的父母往往有個被打擊的童年  對孩子嚴格要求的父母常用打擊法,具體操作上有兩種類型。
  • 心理學:童年缺愛的人,長大後會有這3個特徵,難以體驗到幸福
    心理學:命運沒有安全感童年時期缺愛的人,成年之後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沒有安全感,於是他(她)會是敏感、猜疑的,因為在他(她)的潛意識裡隱藏著最初的內在關係模式,在那個模式裡面缺少了回應,缺少了關愛。我們總是在內心深處體驗到自卑,因為自卑情緒的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變得痛苦,我們的理性總是與我們的感性糾纏、打架,最後我們不得不體驗著痛苦,過著自卑的人生。
  • 多彩六一 幸福童年——龍子湖區各級婦聯開展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
    多彩六一 幸福童年——龍子湖區各級婦聯開展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 2020-06-06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會讓你的孩子在童年多讀書還是會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童年多讀書不等於是不快樂的童年。其實快樂的根本在於父母給孩子的愛和陪伴。你是無條件地愛孩子,在規則之內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溫柔以待。超出規則了,堅定的跟他說不,因為愛他,所以捨不得他做錯。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愛他的,不是建立在他乖,學習好你才愛他。
  • 《百變校巴5》暖心開播 和歌德一起開啟全新旅程
    《百變校巴》系列動畫講述了一臺名叫歌德的校巴,與陽光森林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起發現、探討並解決問題。動畫片通過好玩、有趣又貼近真實生活的故事情節,配合豐富的色彩畫面,輕快的配樂為小朋友打造了一個充滿娛樂性和想像力的世界。
  • 《狗十三》:治癒童年傷痛的力量,往往源於寵物的「溫暖和愛」
    談到「寵物」,大家腦海中會不自覺地浮現出靈活乖巧、溫順可愛的「懷中之物」,猶如現實生活中躺在大人懷抱中的嬰兒,或是受盡主人疼愛的小寵兒,但是在電影《狗十三》中的「寵物」,卻不是生活在星光燦爛下的勝利者,而是一些在陰暗處給予孩子溫暖、治癒他們童年的「朋友」形象。
  • 家庭幸福指數取決於父母,而不是孩子的性別,你贊同嗎?
    曾有網友提出,家有兩個女兒的幸福指數比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幸福指數高。別人家的我是不知道,我就說我自己家的吧。兩個男孩子也很幸福啊。其實,家庭幸福不幸福最主要看我們做父母的如何愛對方,愛孩子。為什麼二胎政策開放後,人口出生數據卻不高呢?
  • 《海蒂和爺爺》:父母如何愛孩子,讓她幸福就夠了
    看著她津津有味盯著熒幕的樣子,我想,或許此時此刻的她是不是也放下了沉重的學習壓力,享受著屬於孩子獨有的幸福呢?當海蒂在田野裡自由地追尋快樂的一幕浮現在眼前時,作為母親,我的腦海裡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孩子們需要的愛到底是什麼?
  • 別讓孩子的童年給「狗」吃了
    很多人一看靜對身體好,就讓自己的孩子靜坐,不是讀書就是學習各種知識,美其名「為他好」。還認為孩子太愛動了,一點都靜不下來學習。這就是家長的曲己全道了,你想把孩子塑造成你自己都做不到的樣子,這樣只會傷害他的童年也白白浪費了你的時間,雙輸的賠本買賣,一般不建議你們去做。
  • 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巧用復原力打造幸福人生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孩子在童年時的心理創傷已經存在,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追求幸福的人生呢?方法總比問題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一、傷害本身就只是傷害嗎?其實有童年心理創傷的孩子還不在少數,只是事情不同,傷害程度也不一樣。
  • 齊魯名校長|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園長朱續傑:用愛守護孩子成長
    本期齊魯名校長,我們一同走進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走近這位用愛為孩子們鋪就童真之路,用心陪伴孩子們幸福成長的智慧園長。愛、執著、奉獻是最美麗的教育情懷1992年7月,朱續傑懷著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無限憧憬進入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從此在這裡紮根、發芽、繁茂。彼時成為一名幼兒教師的她,渴望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每個孩子的童年種下一顆幸福的種子。
  • 應採兒親陳小春,兒子翻白眼: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父母相愛
    在這樣充滿愛的小家庭中長大,她常常告訴自己,長大後也要找一個這樣的愛人。 心裡有愛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內心都是堅定樂觀的。 萬般痛苦之下,她決定去學習自我覺察,學習經營婚姻,學習成長自我。 在一次深度自我觀察中,她失聲痛哭。她說,我仿佛看到了童年那個無助的自己,在父母的爭吵中小心翼翼的自己。 小時候,她非常害怕父母的爭吵,她一度認為,如果媽媽能忍讓一下,家裡就不至於這麼一團糟。
  • 皇家童年玩具給孩子的童話世界
    皇家童年玩具給孩子的童話世界。每個人都會有一段難忘的童年生活,童年時代豐富多彩,無憂無慮,充滿著歡聲笑語,而陪伴孩子童年生活的就是玩具了,皇家童年玩具保障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好「玩伴」,皇家童年玩具產品質量信得過,產品多樣,玩法多樣,火爆行業惹關注。
  • 哪個父親不疼愛自己女兒,哪怕是曾經的傲嬌男人陳冠希
    都說虎毒不食子,再嚴厲的爸爸,都是很愛自己兒女的,排除一些特例(有人格問題的不在討論範圍內),女兒是爸爸的上輩子情人,不像舊社會很多家庭重男輕女,父母總是偏愛男孩,女孩們的處境真的很可憐。好在現在的年代,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女孩能得到更多的寵愛,就比如前些日子,汪小菲因為疼愛女兒卻對兒子很嚴格,而上了熱搜!其實女孩真的是這個世界上很美好的存在,一定要在她們出生的時候,就好好保護她們的美好,以後我有女兒的話也會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