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巷弄裡,藏著老杭州的味道

2021-01-13 浙江日報

2019-05-17 11:36 | 杭州日報

臨近初夏,從鬥富一橋進入五柳巷,貫穿其中的東河清澈明淨,河邊植被鬱鬱蔥蔥,岸邊人家面河而居,這裡仍然還保持著老杭州人濱水而居的生活方式。

每天午後,73歲的王偉都會坐在自家門口,和鄰居閒聊。王大爺家住鬥富二橋及三橋間的巷子裡,對面就是東河,河上偶爾會有遊船蕩過。他感嘆說,生活品質提高了,現在真當幸福嘞!「原來房子破破爛爛的,綠化幾乎沒有。東河更別提了,下雨天水要漫到居民家裡去,不下雨又會露出淤泥,就是一條臭水溝。」

幾年前,結合危舊房改善、中東河整治等市重點工程,杭州市、上城區住保房管部門共同啟動了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整治工程。經過修繕的五柳巷,不僅成為充滿水鄉韻味的歷史文化街區、同時也成為上城區舊城改造的一大成功樣本。去年,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獲評浙江省文化創意街區,東河也同時上榜了浙江省和杭州市「美麗河道」。

留住傳統韻味

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是如今杭州城內留存不多且保存較為完好的具有「一河兩堤」坊巷格局的區域。在這裡,既能接觸石庫門、河埠頭及晚清、民國建築等遺痕,也能感受原住民枕河而居的市井場景。

王大爺在這裡住了60多年,在這成家、生子,用大半輩子的時光見證了五柳巷的「前世今生」。雖有歷史底蘊,但古色古香的建築隨著時光流逝也日漸陳舊。「原來我家面前還有一排房子,都是二層的磚木房,還沒有單獨的廚房和廁所,幾代人擠在一個狹小的房間內,環境髒亂。」

直到五柳巷附近的幾條老街區開始實施綜合保護——不同於老城發展「推倒重建、大拆大建」的做法,當時改造方案提出,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改造原則,在留住傳統韻味的前提下,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提升歷史街區的品質,保護與建設協調發展。

居民們回來後,發現家裡的「三衛」問題解決了,橋下的東河清澈了,兩邊還有青石板鋪砌成的遊步道。按他們的話說,「環境變好,呼吸也順暢了!」

融入現代元素

保護好了,五柳巷歷史文化街區開始全新布局業態,融匯眾多的現代元素,以巷弄體驗式旅遊、民居休閒文化、傳統手工藝作坊為主導,形成一條體現杭州特有休閒文化氛圍的歷史文化街區,從而創新傳統文化,實現街區活化提升。

與此同時,引入三慎泰、傅同春、天祿堂等百年老字號國醫館,以特色「中醫街」的嶄新面貌向市民亮相。老中醫把脈臨窗而坐,窗外是東河人家一天忙碌的場景,窗內是被中醫藥文化浸潤的望聞問切和藥香四溢,一動一靜,自在相宜。

據悉,自開街以來,五柳巷主打的江南水鄉巷弄體驗式旅遊,已迎來了近30萬的海內外遊客,其遊客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老城煥發新活力

五柳巷是上城探索舊城改造的一個經典之筆。在舊城改造中,上城始終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即注重改造和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相融合,不斷植入「綠色+」,實現生態可持續。

比如,玉皇山南麓,錢塘江以北,原先是城中村、廢舊倉庫、粗加工工業聚集地的「髒亂差」地區,如今已變身為規劃佔地面積3.2平方公裡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在舊廠房改造上,上城按照花園式辦公的理念,儘可能做到「一窗一景」,使得建築、庭院、空間等具有中式傳統建築的特點,用現代設計從內到外詮釋「中式韻味」。

望江地區也不得不提。近3平方公裡的區域曾被老杭州人稱為「望江門外菜擔兒」,是杭州最大的舊城改造區域。如今在產城融合思路下,市民在新「城」中生活,與一眾「巨頭」企業共享著望江繁華。

還有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饅頭山、「南宋御街·二十三坊」、莫邪塘等,隨著這些地區的改造,再現了白牆黛瓦的南宋風情,老城區也煥發出新活力。

專家聲音:

上城區城市建設發展中心主任 羅亨斌

在推進老舊社區改造的工作中,如何處理好「新」與「舊」、「改」與「護」問題,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城市更新職能部門和普通居民共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其中,舊城改造指導觀念不但要考慮經濟因素,還要考慮生態環境質量因素,同時融入文化傳承,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改造前,我們在設計思路上就開始鋪就「綠色底紋」,堅持有機更新,再不斷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因素,改善人居環境,做到既有「面子」、更有「裡子」,這樣才能「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原標題《水鄉巷弄裡,藏著老杭州的味道》,原作者 李婷婷 通訊員 呂嘯 周瑋煒 謝勐,編輯 陳淑安)

相關焦點

  • 巷弄美食之水巷口
    在海口想找一些特色的美食小吃,一定不要漏下這些巷弄裡面的美食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喜歡的東西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各有不同。龍生九子都各不相同呢,更何況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或口味了!是吧?人往往都喜歡高檔場所製作的美食,但有時找一些巷弄裡的美味小吃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上海有一座低調的古鎮,明清建築,巷弄如迷魂陣!
    上海有一座低調的古鎮,明清建築,巷弄如迷魂陣!說到古鎮,大家就會想到江南的去江南的水鄉古鎮多到數不勝數,有西塘,周莊,烏鎮等等,其實在繁華大都市,說不定在某處也藏著一個古鎮鄉鄉湘江村在南門橋路西西西的國際範都市青浦區就有一個安靜地道的古鎮朱家角鎮景觀處在發貨到大上海,卻始終保留著明清時期的老街特色,朱家角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靠虹橋國際機場連崑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左肩朱家角和港中恆名家臨河而建,牽動明清建築依水而立,名勝古蹟比比皆是
  • 尋鎮江蘇泰興|黃橋古鎮,江北水鄉巷弄,風韻別樣靜美
    漢初為裡、唐代為市,北宋熙寧年間成為建制鎮,明初設巡檢司衙門管理中央行政事務,清代更派把總率兵駐防,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貿繁榮的市井大集。由於位居江蘇泰興這一塊天文位置共同的土地上,使它成為了歷史上的軍事重鎮,戰事頻繁。但也能在戰爭時期,商業繁榮,人丁興隆。黃橋自古河流眾多,有「大川環於外,小港橫於內」之說,和江南周莊一樣,是典型的水鄉古鎮。
  • 一人弄,二郎巷,三茅觀巷司前街 祝枝山住過的冷僻小巷長啥樣?
    三茅觀巷就是在N 刷《聊齋》之後的某天下午去的,當時腦子裡裝滿了奇思妙想,總覺得巷子裡頭的三個茅草觀,還不夠發生點什麼嗎?巷裡的三茅觀曾經是道教聖地三茅觀巷位於中街路北段包衙前北側,東起中街路,西至湯家巷,舊名「十九勝巷」「仁風巷」。這條小巷似乎並不那麼出名,問起蘇州土著也有一大票不知道的,饅頭最初聽說這條巷子是因為一首蘇州童謠。
  • 杭州這家私房菜館,從餛飩攤變成300平大飯店,藏有老底子的味道
    在杭州的吃貨圈裡,三姐妹私房菜館,具有很高的人氣。很多老吃家都對他家的私房菜如數家珍,開背蝦,白切肉,黑魚兩吃等等。這家私房菜館人氣很高,想要去吃的話,要錯開高峰期,飯點的時候,店裡座無虛席。也正是因為客人多,這家店的服務讓人感覺有種店大欺客,被怠慢了的感覺。
  • 杭州熱賣20餘年的蜜藕、過節賣出1000多斤的酥魚…老底子美味裡藏...
    作為電視臺都推薦過的必吃民間小吃所在地 整修過後的杭州老底子鳳起路菜場是什麼樣嘗了幾家的酥魚,還是這家味道最好,之後就一直買了有2、3年。
  • 杭州:南宋御街·二十三坊開街 國慶節可以去走走
    坊巷內多數院落建於清代、民國或建國初期,加上乾隆上山御道、施公廟、普福庵等歷史遺蹟散落其中,使其成為杭州為數不多、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生活街區。  2011年6月,「南宋御街·二十三坊」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根據以人為本、修舊如舊的原則,整治沿街老牆面、破屋頂、石庫門萬餘平方米;增設休憩沿街走廊;同步完成燕春裡、城隍牌樓、四牌樓沿線老(古)井修繕保護,全方位展示區塊厚重文化。
  • 杭州御街二十三坊遊玩攻略
    御街二十三坊皇城根下的原味杭州推薦理由:走過喧鬧的鼓樓,往巷子深處走,老杭州人的生活百態全都在這裡出現,這邊踩著大腳盆洗被單的,那廂打著被子曬太陽的,還有理頭髮、家長裡短吆喝的,在日頭裡溫暖了歲月,經驗了時光。這裡,最是適合在一個散淡的午後或者黃昏,以閒適的心情慢慢踱步於此,做一回慢旅人。
  • 不去東湖不去黃鶴樓,在巷弄裡尋找老武漢的味道
    這裡的人們和街道仿佛就與外面熱鬧繁華的世界隔絕了,在小巷子裡訴說著上個世紀的故事。除了得勝橋一帶,曇華林也算是老武漢的文藝街區了。歷史上的曇華林是指與戈甲營出口相連的以東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當局將戈甲營出口以西的正衛街和遊家巷併入統稱為曇華林後,其街名一直沿襲至今。
  • 杭州皮市巷藏了個超厲害的修表匠
    原標題:杭州小巷藏了個超厲害的修表師傅!30年來小攤擠滿回頭客:勞力士我都放心他修  62歲的李雙良低著頭,右眼戴著放大鏡,手持鑷子和螺絲刀,腰彎得低低的,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手中的表。
  • 魚香不怕巷子深,巷弄裡的魚煲了解一下
    海南魚煲海南魚煲,是將翻炒後的鯰魚與芋頭梗、筍、尖椒、豆腐等食材放入砂鍋煮透的一道美食,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店,至今也沒有招牌,因為隱匿在海口市十三小學斜對面的小巷子裡,所以又被食客稱作「十三小學魚煲」。從這個巷口走入就可以找到店十幾年來,這家巷子裡的魚煲店,魚煲都能吸引一波又一波的食客,以至於每天晚上這條巷子都擠滿了人挑剔的食客。不說了上魚煲!
  • 春季去哪兒 武漢郊區的八巷九弄
    春天裡,百花香,浪裡個浪,浪浪浪……一顆浪蕩的心,被放飛裡好久。  武漢郊區有個叫徐治壪的地方,我是從昭君別院那裡聽說的,都出自同一位設計師的手筆,據說還不錯。  一個木質結構的大門,矗立在壪口。  壪,本意就是小塊平地。和彎、灣有些不太一樣,壪固執地存活在歷史的記憶中。一路上,看到有很多的壪作為地名。
  • 巷弄間的私房川味,想吃到不預定門都沒有
    士林巷弄間的私房麵店不預定吃不到的地道私房川辣味有性格的老闆和她的絕妙手藝如果在臺北想吃辣啦請來到「川鋪子28號」士林巷弄的私房麵館出了士林捷運站,一拐進旁邊巷弄,抬頭一看的一間私房川菜館,看起來不起眼,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一票嗜辣如命,想念家鄉味道不行的人們最愛的地方
  • 開了一年的假車,《九巷一弄》第二部你還看麼
    今天聊聊《九巷一弄》《九巷一弄》第二季沒有休息,連續熱播。不過第一季整整一年半的時間,你們有沒有覺得開了一個假車?高中生茶盞一家迎來了新租戶P鵝和小艾兄妹倆。接觸中,茶盞發現自己對小艾和P鵝同時產生了心跳的感覺。青春期的少年迷惘,就在一家子被闖入的兄妹倆之間搞笑上演。
  • 杭州20個小眾拍照景點合集,0元打卡,國慶中秋好去處
    提起江南水鄉,就不得不提杭州這座溫婉的城市,當然去的人也非常多,難道說杭州就沒有能安靜欣賞風景的去處了嗎?當然有!今天小知己就帶你去看看杭州那些小眾清淨地,不僅人少,而且更具風味!安排一個周末的行程便可以玩的很愜意。 一、假裝國外系列 1.
  • 假期最後一天 尋點老杭州菜778!街頭巷尾這些寶藏飯館我們幫你挖...
    上個月的小河直街、五柳巷、大井巷美食你們都去打過卡了?我默默地翻出一張新的美食單子,都是在街頭巷尾挖出來的,妥妥的老杭州菜。 01 -雅惠酒家 -來一顆好吃到違反廣告法的獅子頭 地址:江城路640-644號 江城路,南起鳳山路南段與復興街相接,北至城站。據說南段在南宋的時候就有了,歷史老長了。
  • 大概就是在這些街角巷弄裡隨意行走
    日本的慄子非常多,秋天,在我家旁邊的小森林裡,就可以撿到慄子。沿著車站前的路一直走一直走,就能走到小布施的中央商業街,小小的街道而已,不過有超級多的和菓子店。這個小小的香草園,完全沒有人在顧店,就很隨意地開放著,任人觀賞。有點小清新小美好。後院還可以看到葡萄,在小布施旅行,你要做的事,大概就是在這些街角巷弄裡隨意行走。
  • 美食作家溢齒留香: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就是「清鮮本味」
    美食作家溢齒留香:老底子的杭州味道就是「清鮮本味」 澎湃新聞記者 瀋河西 2018-04-30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 舊巷、老街、春水、古橋……
    ,多情而浪漫千年歷史,厚重而久遠在時光的深處 蜿蜒著一條曲折悠深的太和巷 記憶的老牆 爬滿歲月的青苔 兒時的燈盞糕 依然飄散著誘人的清香薄霧未開 晨氣方涼 走在橫街的老街上 那寂寞的美人靠 是誰家女子 無力憑欄 託腮顰眉 滿面相思 眼眸中的惆悵朦朧成水鄉的霧氣
  • 光陰的故事丨百年老城 古老弄巷
    光陰的故事丨百年老城 古老弄巷 2020-06-30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