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種業翻身仗」,近幾日生物育種板塊集體爆發。豐樂種業(000713)更是以三連漲停成為版塊中表現最搶眼的品種,截至12月23日收盤價為15.32元/股,市值達67億元,創近一年半來新高。
因短期漲幅較大,豐樂種業已連發兩紙股價異動及風險提示公告,透露種子產業在公司整體經營收入、毛利中佔比較小,並表示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三連漲停
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是種業發展,即: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並提出要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會議落幕當天,生物育種板塊便開始狂歡模式,並在此後幾個交易日持續走強。數據顯示,生物育種指數自12月18日以來已整體上漲超9個百分點,遠高於滬深市場核心指數漲幅。
而在生物育種板塊諸多個股中,豐樂種業漲幅位居榜首,近4個交易日已上漲43%,最新收盤價為15.32元/股,企及年內新高。
從龍虎榜數據來看,豐樂種業本輪上漲行情主要體現為遊資博弈,前五大買入及賣出席位不乏明星營業部的身影,且多個營業部存在買入及賣出互現的情況。其中,平安證券福州長樂北路位列12月18-22日賣3席位,累計賣出金額為2468.27萬元,該營業部今年以來已26次現身豐樂種業龍虎榜;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部12月18-22日分別位列買2、賣5;12月23日再度出現在買2、賣3;另外, 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自12月18日以來亦三度登榜。
與遊資博弈相對應,豐樂種業近幾個交易日呈現成交量及換手率迅速放大的特點,12月22日-23日換手率均超35%,成交額也從前兩日的不足10億迅速攀升至超20億元。
種業營收及毛利佔比較小
豐樂種業主營業務分三大板塊,分別為種子、農化及香料產業,其中種子產業主要產品有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常規水稻、瓜菜、小麥、油菜、棉花種子等。
因生物育種概念大漲,豐樂種業於12月22日晚間發布股價異動公告,表示已經關注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種業的發展戰略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並列明了含種業在內的各大業務板塊淨資產及營收佔比情況;12月23日,公司再度發出提示公告,特別強調了種業板塊營收及毛利佔比較小的情況,並提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種業淨資產為11億元,佔整體淨資產比例為65.36%;2019年度種業營收為4億元,佔總體營收的16.88%;毛利為1.7億元,佔比為44.24%;不過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種業規模出現了萎縮,1-11月僅錄得營收2億元,佔整體營收比例下降為11.49%;毛利為7407萬元,佔比下降為26.25%。
方正證券指出,目前我國在水稻和小麥種源方面已經實現自給自足且有全球競爭力;玉米和大豆受育種和栽培等因素限制,單產與世界水平有較大差距,且部分依靠進口;少數蔬菜品種同樣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也需要進口。未來加大種業研發創新、加強生物育種技術應用和加快優質品種商業化推廣進程將是大勢所趨。
據悉,豐樂種業開展了水稻、玉米、棉花等品種的分子輔助育種等新技術的研究和規模化應用。2020年上半年,豐樂種業研發投入為2854.78萬元,同比增長32.6%,佔營收比重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