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柴進仗義疏財卻為何被人不喜?只因他忽視了升米恩鬥米仇

2021-01-12 譁譁聊文化

說到水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林衝的悲慘一生,還是魯智深快意江湖的豪邁呢,俗話說少不讀水滸,其實並不對,在水滸中的兄弟之情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但是面對朝廷宋江一味的想要妥協的方式,也是讓梁山眾好漢悲劇收場的重要原因。

在梁山中,有幾位是非常喜歡結交江湖好漢的,最出名的就是宋江了,不管走到哪都有人聽過他的名聲,可見一斑,但是宋江主張招安,把梁山帶上了不歸路。接下來就是晁蓋,作為宋江之前梁山的老大,做人豁達,沒有什麼小心眼,但是不懂籠絡人心,最後下場不太好。

晁蓋

最後一位就是柴進了,在梁山的排位中,柴進高達第10,但是說他有什麼能力嗎?並沒有,只是因為他非常的有錢,在梁山眾好漢中,有錢人可是很稀有的。

在這3個人中,又數柴進救濟好漢的範圍最大,也是最努力的,但令人費解的是,柴進得到的結果卻是最差的,不但沒有得到人的尊重,還讓很多人不喜,可以說柴進雖然接濟了很多好漢,但是卻不得人心。

問題出在哪兒呢?我覺得,問題就出在了柴進忽略了「升米恩鬥米仇」,這才造成了他被人不喜的原因。

宋江

「升米恩鬥米仇」說的是,別人在危急的時候,你給他們一點幫助,他會很感謝你;但假如你給他們的幫助過多,讓其覺得理所當然了,一旦你的幫助減少,便會引來他的憎恨。

我們先來分別看下晁蓋和宋江是怎樣幫助別人的呢,晁蓋是只要是有來他莊上投靠的好漢,他都留到莊上住,若好漢要離去時,晁蓋又會支助銀子給他們。例如劉唐來莊上投靠晁蓋,還沒有到晁蓋莊上時,被雷橫給捉了,晁蓋為拯救劉唐,贈給雷橫十兩銀兩,雷橫就放了劉唐。

宋江的作法有個特性,那便是不只資助江湖好漢,他也常常做些濟困扶危的好事兒,因此有許多草根民眾獲得了宋江的幫助,例如閻婆惜母女倆。

從晁蓋和宋江的做法可以看到,他們的救助對象是一對一地結識和幫助,並且很公平,讓來投靠的好漢不但獲得金錢上的支助,還感受到關愛。這就是很多人對晁蓋和宋江心存感激,很多人都對他們非常的敬重。

大家再看柴進是怎麼幫助別人的:

(柴大官人)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三五十個養在家中,常常囑咐我們酒店裡:「如有流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

柴進讓莊外的酒樓廣而告之,吸引了許多 好漢和罪犯來莊上投靠,因此柴進莊上成年累月地養著三五十個好漢。

柴進

這三五十人的飲食起居柴進全包了,乃至還包含一年四季的衣服褲子這些。很顯而易見,柴進幫助人的程度是較大 的,花銷也是較大的。

但最後的回報卻是3個人中最爛的,多的不用說,最少有2人並不念及柴進的恩情。

洪教頭本來得了柴進的益處,卻在柴進眼前高傲自大,目空一切。武松在柴進莊上避難一年多,最後卻埋怨柴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洪教頭在柴進面前驕傲自大

洪教頭是柴進養著的一個槍棒師,僅因柴進特別喜歡槍棒,因此洪教頭才能在莊上住下,並且工資待遇還不低,被柴進譽為槍棒老師,柴進對洪教頭可以說優待有加。

當名滿天下的林衝以戴罪之身來投靠柴進時,柴進高興壞了,立即盛情款待了林衝,在中途洪教頭正好返回了柴進莊上,柴進便招呼洪教頭一起來喝酒。

林衝秒殺洪教頭

按理說林衝是名滿天下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洪教頭應該虛心請教才對,但誰知洪教頭卻傲慢無比,沒有把名滿天下的林衝當回事,不斷的侮辱、激怒林衝。這一點就非常不給柴進面子了,如果洪教頭感恩柴進的話,就不會這樣讓他下不來臺了。

說白了,洪教頭只是柴進莊上的一個下人,但是卻絲毫不把柴進放在眼裡,表明了柴進為人處事的失敗,也就表明了柴進幫助人的做法是有問題的,洪教頭是這樣說的:

「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大官人如何忒認真?」

洪教頭不光侮辱林衝,還直接諷刺柴進,不得不為柴進悲哀,為了結交各路英雄好漢,廣而告之,江湖好漢甚至罪犯都能夠來投靠,結果,卻招來了洪教頭這樣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傢伙,但是這樣的人卻被柴進奉為老師。

武松在柴進莊上心存憎恨

第2個人就是武鬆了,武松當時誤認為自己殺了人,所以逃來到了柴進莊上避禍,並且一呆就是1年多。在剛開始的時候,柴進對他也是禮遇有加的,和對待林衝差不多,美酒好肉的伺候著武松。

但武松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便是酒性不太好。柴進對武松和和氣氣,酒肉管吃,飯菜果腹。但武松喝醉了酒之後,就暴躁易怒,只要是莊上的莊客稍有語言不周到之處,武松就會發酒瘋撒氣,長此以往,武松把莊客都得罪了個遍。

武松

莊客們見武松這般,都跑去向柴進告狀,但柴進終究是沒有責備武松,但柴進內心也免不了有了不喜,自此之後,對武松便沒有之前客氣了。

一個最明顯的事便是,宋江來投靠柴進的時候,柴進設宴招待宋江,安排了莊上十餘人輪流給宋江陪酒。按理,柴進知道武松很敬仰宋江,肯定會安排武松前來的,但柴進並沒有讓武松來。

武松是個敏感的人,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待遇不如以前了。因此 ,當宋江有七八分醉意,來到過道裡不小心得罪了武松,武松抓住宋江就想打,莊客趕緊拉住他,這時,武松說了一句埋怨的話:

「『客官』,『客官』!我初來時,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卻聽莊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句話可是完全不顧柴進的收留之情了,武松在莊上住了一年多,飲食起居都全包了,最後,卻招來武松一肚子的怨恨。

比較之下,宋江就聰明很多。他知道武松後,便天天和武松待在一起,宋江也告訴了武松,當時他打的人並沒有死,宋江送了十多裡路給武松送別,臨了還贈給武松十兩銀兩。

武松離去

武松感激涕零,拜宋江為義兄,流著淚水和宋江話別。終究,武松對宋江感激涕零,對柴進卻心懷埋怨。這不得不說成柴進的做法不得人心。

結語:

看完這2人的事情,柴進便是沒有充分認識到「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沒有以誠待人,才會付出那麼多,最後得來的卻是別人的怨恨。

柴進的這種教訓也提醒了現在的我們,幫助別人一定要切記「升米恩鬥米仇」,在別人最需要的情況下大力支持,會得到別人的感恩,但是千萬不可以讓他一直在你的幫助下過日子,一天到晚都寄希望於你的幫助,一旦幫助有所變化,便很有可能導致很壞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為什麼宋江仗義疏財得人心,柴進卻「升米恩鬥米仇」
    柴進,綽號小旋風,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排名第十,為後周皇族後裔,因此也被稱為柴大官人。也是由於柴進的家庭十分富裕,此人也比較喜歡仗義疏財,結交朋友,但是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柴進的仗義疏財並沒有獲得他人的感激,反而有的起了反效果。為什麼柴進的仗義疏財並沒有產生應有的回報呢?可以用一句俗語來概括,那就是「升米恩鬥米仇」。
  • 《水滸傳》:升米恩,鬥米仇,柴進「真情實意」為何換不來人心
    《水滸傳》的兄弟義氣,是如此氣概。引得無數少年,競相結交,想重現梁山泊往日風採。所以才有了「少不讀水滸」這一說法。其實,《水滸傳》的精彩之處,並不僅僅局限於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更引人注目的還有其背後的深意。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徵非常明顯,也都與自己的諢號相呼應。在一百零八將中,有兩位都是以喜歡救濟聞名。其一是山東呼保義宋江,其二則是小旋風柴進。
  • 升米恩?鬥米仇?這是怎樣的心理狀態?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並不是再說某一個人的心理變化,而是在描述一種社交關係,兩個人在付出與回報之間都會有衡量的標準,理念上的差異才導致了恩仇觀念的產生。升米恩不一定是出自真心,鬥米仇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當一個人飢餓難耐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足以讓他活命,但是卻無法改變他的生活現狀,所以一定要對施恩者感恩戴德,以期能夠獲得更多的幫助,這種感恩可能是出自真心,更大的可能是迫於生活壓力做出的偽裝。
  • 升米恩,鬥米仇:為什麼人會恩將仇報呢?
    世上升米恩鬥米仇的案例不少,乍聽來會讓人詫異。妙在升米恩鬥米仇,還不是普通的恩將仇報。升米恩,說明人還懷感恩之心,並非生來要翻天的白眼狼。為什麼小恩會讓人感激,大恩卻會讓人反目成仇呢?有個玩意兒,叫做道德壓力(ethical pressure)。
  •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對人的一生都有用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指的是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出手給他一點幫助,他會感激你一輩子。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多和持續不斷,一旦你不幫助了,受幫助的人不但不感激你,可能還會很你。據說這句話來自「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還有一個傳說故事。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種人,他們富有憐憫心、同情心,經常發善心幫助別人,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但是隨著幫忙的次數逐漸增多,發現對方並不領我們情,甚至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的人也不會伸出援助之手,這未免使我們心灰意冷,常常覺得自己看人不準。
  • 「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有道理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卷首故事老百姓常常說:「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件,也是屢見不鮮。是啊,一個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對方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對方對我們產生了憤恨。所以,爺爺常常告誡我:「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這三個人施恩,要牢記。那麼,我爺爺所說的這三個人,究竟是指誰呢?
  • 人為何會「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人要學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但現實中卻充斥著不少「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故事。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但是,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一碗米不夠,二碗米不夠,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
  • 「升米恩,鬥米仇」,記住老祖宗這3句傳世名言,做個精明的好人
    如果沒有掌握好善心的度,很有可能就會反被人記恨,就像我們經常聽說的那句「升米恩,鬥米仇」,所以說我們在做好人好事的時候,都應該牢記下面老祖宗留給我們的3句金言,做一個精明的好人。一、「升米恩,鬥米仇」首先我們要說的當然就是這句「升米恩,鬥米仇」了,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指在別人危難之際,即使你只給了很小的幫助,對方也會感激你;反過來,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太多,讓對方養成了習慣,但某一天突然停止了幫助,反而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仇人。
  • 升米恩鬥米仇,施恩過多反而是個壞事,為什麼人會這樣恩將仇報
    世界上存在的升米恩鬥米仇的事件不在少數,剛聽到這個說法的人一定會十分的詫異。為什麼小恩惠會讓人感恩,而大恩卻會讓人反目呢?究其原因,其實是一個叫做「道德壓力」的東西在作祟。越是一個構建封閉,十分重視人際關係的團體裡,道德壓力就會越大。
  • 心理能量平衡——「升米恩,鬥米仇」的心理學解釋
    往往發生在孩子成年之後,因為來自孩子的叛逆或傷害,出現以上兩種「心理能量」交換終止或不可能持續,意味著親子關係關係的破裂。社會中的所有關係,如親戚之間是這樣,所謂親戚不在血緣遠近,而在走動是否頻繁。朋友之間是這樣,所謂好朋友多是能相互幫忙,有來有往,或者在精神層面存在互補互需關係。
  • 朱之文體驗了一把鬥米恩升米仇
    但是換來的是村民的貪得無厭,找朱之文借錢不還,感覺他賺錢容易,覺得朱之文賺錢了,就必須給村裡人都配一個小車,還每個人發一萬元,這讓朱之文十分為難。為了錢,為了出名人就可以放棄了尊嚴,現在自媒體可以讓人出名,可以通過自媒體賺錢了,朱之文儘量的配合大家拍視頻,近日看到一個視頻朱之文家關著門,為了進朱之文家一個村民飛起一腳就把他家門給踹開了。還揚言說他想踹就踹,他不敢管我。
  • 《安家》上海老洋房真實故事,鬥米恩升米仇的窮親戚,你見過嗎?
    《安家》上海老洋房真實故事,鬥米恩升米仇的窮親戚,你見過嗎?最近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女主角房似錦是總部派來偷師徐文昌並且要代替他的人,雖然徐文昌已經察覺到有不妥了,也沒有因為房似錦要跟他學習就不給人家學,反而很大方的傾囊相授,這樣的老好人不多見了,這不剛好,龔先生家有一處上海老洋房,因為最近自己家公司資金運轉不周所以想賣掉自己家這套房子,就來找到了徐文昌,沒想到二人還是小時候就認識的舊相識,由於龔家三代單傳,房子產權清晰,徐文昌認為可以先報價
  • 鬥米恩升米仇——做好人or做壞人?
    俗話說:「鬥米恩,升米仇。」不是沒有道理的。放在現實生活意思就是,偶爾的小恩小惠會讓人銘記於心,但一直以來的奉獻給予在別人眼裡這就是該做的!一旦違背,那就是深仇大恨!這就是人性!不容反駁!自古以來,對於這種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從來都是雙標的——別人不懂感恩就得批判,但自己就嘴上講講這道理罷了。
  • 被「慣壞」的非洲小孩,中國人不給錢就扔石頭?鬥米恩升米仇
    對於每個人來說,做善事不管是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對於其他人來說,應該都是一件好事,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例外地,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懷有感恩之心的,但是無疑會讓人很鬱悶。因為這往往會把本來一件很好的事情,變得無比糟糕,而且還可能會給自己招來禍事。
  • 升米恩鬥米仇!為什麼現實版的中山狼那麼多?
    古人說升米恩鬥米仇,意思就是如果你在別人為難的時候幫助他,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幫助太多,讓他產生可依賴,一旦某次你不幫他就會記恨你!現實社會中這樣的人很多,在生活中想做一個好人真的很難!就像現在的老人摔倒事件!
  • 鬥米恩升米仇!大衣哥昨夜遭人踹門,這是中國農村的悲哀!
    大衣哥朱之文朱之文本是山東單縣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農民,九年前的今天他在星光大道意外走紅,並因為經常身穿樸素的棉大衣亮相,被網友親切稱為「大衣哥」。「九年來,我沒有過過一天清靜日子。」「人怕出名豬怕壯」、「樹欲靜而風不止」,自從朱之文成名之後,不少鄉親找他借錢不還。
  • 俗話說「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武松一生的汙點,就因他不懂感恩
    武松的汙點不是他手刃潘金蓮,更不是他幫助施恩搶快活林,而是他在對柴進和宋江的態度。武松的作為,正應了老祖宗的那句「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俗語。老祖宗早已看透了人心,才有此一言。當初武松在老家醉酒後和人爭鬥,一不小心將人家打暈了。武松是什麼力道?那可是能夠將四五百斤重的石頭拋著玩的,那一拳下去,可不就傷筋動骨了!
  • 中國無私幫越南抗美20年,為何遭其反咬一口?升米恩鬥米仇!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及其排斥戰爭,但是也避免不了直接衝著自己來的戰爭,這種情況下只能應戰。還有一種,那就是自己的鄰國遭到侵略,若是被拿下,可能中國自己的主權安全也會受到影響,這種時候,中國也只能派兵前去支援,歷史上的抗美援朝戰爭就是這樣。而越南戰爭曠日持久,打了20年,而中國「幫忙」也幫了20年,但是越南在趕跑了美軍,實現統一之後,卻實實在在演繹了一回「農夫與蛇」,反咬中國一口,這是什麼原因呢?
  • 升米恩,鬥米仇,友情中讓人心寒的經歷
    這種事在友情中也是存在的,從小到大,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很多這種「恩將仇報」的人,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善良多一些,可又都很悲哀,善良的人總是會被傷害,於是現實中肯付出善意的人越來越少。一位網友在我之前的文章下留言,他一個同事的兒子,本身是個差生,在讀初中的時候沉迷網絡,學習方面可以說已經沒什麼希望了,想著都是朋友,就好心將同事兒子介紹到親戚家的一個廠子裡,一方面能養家餬口,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習技術。後來同事拜託他辦一件事,因為一些原因事情沒有辦成,沒想到被同事記恨在心,在辦公室當著所有人的面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