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是孫中山先生在公元1925年2月14日逝世時留下的遺言。他一生從事於中國的民主革命,可謂是嘔心瀝血,在中國近代史上可算是風雲人物。為中國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遺憾的是,好人命不長,他竟然年紀輕輕就過早的去世了,享年59歲。孫先生的死是中國革命的巨大損失。
但是,小編今天在這裡要講的是孫中山去世後,他的4個子女的狀況。孫中山出生於公元1866年11月12日的廣州翠亨村,12歲去美國檀香山留學,17歲回國。公元1884年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盧慕貞結婚,並和她生下3個兒女。長子孫科生於1891年10月20日。也是孫中山唯一的兒子。
孫科在性格上繼承了他的父親,從小便酷愛讀書,16歲考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從事政治學、經濟學的研究。回國後投身於父親的革命事業。曾任過廣州市市長,在他在任期間廣州市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又在民國政府立法院工作。孫科在檀香山留學期間與自己的原配夫人也是他的表妹陳淑英女士結婚。
他的另一位夫人叫藍妮,是孫科在民國政府工作時認識的。當時藍妮是他的私人秘書,倆人在一起日久生情,據說孫科當時在追求藍妮時,為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竟然還立下了這樣的字據: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可見他們當時的熱戀程度。
孫中山與盧慕貞的第二孩子是女兒孫娫。她出生於公元1894年廣州的翠亨村。但是他的這個女兒命運卻非常差,出生後就隨著母親和哥哥去了美國檀香山避難,過上了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直到公元1912年才回國。但卻因逃難生病未能及時治療而不幸去世。死時年僅19歲。正是花一樣的年齡,卻因國難而過早地凋謝了。
孫中山先生與盧慕貞女士的第三個孩子是女兒孫婉。出生於1896年11月12日的美國檀香山。她比起姐姐孫娫來命運就好多了,但是她的婚姻卻並不如意,她的第一個丈夫是個有婦之夫,名叫王伯秋。孫中山先生也因此而生生拆散了他們。但孫婉卻十分喜歡王伯秋,並為他生下一子一女,兒子叫王弘之,女兒叫王蕙。孫婉離開她們以後直到公元1969年才得與她們陸續重逢。但是就在與兒子重逢前,卻因激動而與世長辭,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孫婉也因為此事與父親關係鬧僵,所以直到孫中山先生逝世她都不肯與父親見面,讓這位老父親「好心人辦了壞事」。後來,孫婉在哥哥的介紹下認識了戴恩賽,和他結婚後就定居在奧門。並與戴恩賽生了個女兒。公元1955年,戴恩賽在奧門去世,孫婉從此與女兒在澳門相依為命,並在此期間得以與自己以前的孩子重逢。
除了盧慕貞女士外,孫中山先生還有一位日本妻子叫大月薰。她比孫中山先生小了21歲,是日本橫濱人。在孫中山到橫濱避難時認識並與她生了個女兒叫宮川富美子。但是父女兩人一生都未曾見面,只有書信來往。可見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一生雖為國家民族的存亡四處奔波,但卻是顧了「大家」,忘了「小家」。這似乎應了我國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許這才是偉人的風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