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2021-01-08 美通社

北京2019年4月9日 /美通社/ -- 近幾年,免疫治療在腫瘤界颳起了一股持續熱潮,方興未艾。2018年起,免疫治療真真切切的走到大家身邊,在學術界、在癌友圈聲名鵲起,被譽為冉冉升起的抗癌明星。而落到每一個患者心裡,最關心的不過是有沒有藥可用?有了藥之後是否用的起?

2019年4月9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項目辦公室啟動「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並在北京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意義深刻的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拓展項目援助覆蓋範圍,將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納為項目援助對象。

3月28日,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批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的中國適應症,援助項目幾乎同步啟動,4月2日,符合條件的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項目援助的申請通道就已經打開。意味著我國驅動基因陰性的轉移性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有新的用藥選擇,有藥可用,而且要用的起。通過患者援助項目,將大大提高藥品的可及性。

左起牟豔萍總經理、李峻岭教授、胡寧寧副理事長、張力教授、成吉副秘書長

「生命之鑰」這一患者援助項目2018年9月19日就已經正式啟動了,是中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患者援助項目,項目已在全國43個城市展開,截至2019年3月28日,已為944位來自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

相較於黑色素瘤,我國肺癌患者群體更為龐大,美國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發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均為肺癌。

相信該項目在覆蓋肺癌之後,將惠及更多患者,堅持為中國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符合相應醫學條件的患者提供腫瘤免疫治療藥品援助,使其獲得規範化治療,改善治療藥物可及性,減輕疾病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正如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在致辭中講到:「長期以來,我們始終把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作為我們工作的使命。」

「從『生命之鑰 -- 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在黑色素瘤上的成功啟動,到如今該項目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正式擴展,對改善治療藥物可及性,緩解患者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特別是肺癌給中國患者家庭和社會經濟帶來了沉重負擔,我們希望患者援助項目能切實幫助到需要的人群,使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患者都能儘早用上免疫治療,讓更多的符合條件的肺癌患者和家庭受益。」

啟動會上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李峻岭教授為大家分享了我國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發展現狀,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免疫治療的意義和腫瘤治療新的方向和未來。

晚期肺癌治療歷經化療時代、靶向治療時代以及免疫治療時代。基於鉑類的化療長期以來一直是無驅動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一線治療方案,但效果有限。免疫治療可以改善這一群體的生存結果並正在改變治療前景,將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重點轉向免疫聯合治療。

期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對免疫治療的不斷研究和探索,能夠擁有戰勝癌症的手段。在不久的將來,以生命之鑰,解病痛之困,讓癌症不再是絕症,而成為可治癒或可控的「慢性病」。

相關焦點

  •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啟動新方案 - 民生周刊
    為了響應「健康中國行動」號召,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積極推進一系列惠及廣大腫瘤患者的援助項目,包括於2018年啟動的「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    從2020年1月1日起,該援助項目啟動全新援助方案,將更貼合患者需求,進一步減輕符合相應醫學及經濟條件的黑色素瘤或肺癌患者使用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治療現狀,為患者實現規範化治療提供保障。
  •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正式發布2020全新援助方案
    北京2019年12月24日 /美通社/ -- 2019年12月24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今日宣布,「生命之鑰 -- 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 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
  •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發布全新援助方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晨赫)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今日宣布,「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將於 2020年1月1日 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
  • 門檻降低60%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加大援助...
    2019年12月24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今日宣布,「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 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新方案將更貼合患者需求,進一步減輕符合相應醫學及經濟條件的黑色素瘤或肺癌患者使用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經濟負擔,改善患者的治療現狀,為患者實現規範化治療提供保障。
  • 「生命之鑰」腫瘤援助項目啟動,河南25家醫院可申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治療產生的費用也是許多患者家庭無法承擔的。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的「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2020全新援助方案正式啟動,河南25家醫院可申請。
  • 「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啟動新方案 患者持續用藥自費比例進一步...
    中國網財經12月28日訊 今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官網顯示,該項目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簡稱「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是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由默沙東中國提供項目援助藥物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於2018年9月19日正式啟動的全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患者的援助項目。
  • 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生命之鑰」將在70餘個城市開展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張泉)旨在為中國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的「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19日正式啟動。「健康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理事長胡寧寧表示,項目的啟動與開展,通過多方共付的方式,幫助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及時獲得更好的治療機會,減輕疾病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讓每位患者都能擁有平等接受治療的權利。黑色素瘤是一種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是中國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惡化程度較快,極易出現遠處轉移,已成為嚴重危及中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新方案為患者減負
    2020年12月28日,「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官網顯示,該項目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啟用全新援助方案。 「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以下簡稱為「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是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發起,由默沙東中國提供項目援助藥物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於2018年9月19日正式啟動的全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患者的援助項目。
  • 默沙東探路 首個免疫治療藥物患者援助項目啟動
    近日,在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初保會)發起、默沙東(中國)支持的「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PAP計劃)」啟動會上,筆者採訪到默沙東中國總裁羅萬裡(Joseph Romanelli)。他表示:「在全球範圍內,我們已經充分看到了PD-1藥物的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 患者福音:援助門檻降低60%,K藥援助政策再升級,整體費用降低!
    平安夜好消息:12月24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初保)在「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2020全新援助方案啟動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生命之鑰」患者援助項目新升級方案:新方案從原來的首次5+5調整到2+2,後續3+3調整到2
  • 「食現 K 能,鑰啟新生」-K 藥開啟食管癌免疫治療「長生存」之旅
    今年 6 月 17 日,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國內商品名「可瑞達」,俗稱 K 藥)在國內獲批用於 PD-L1 表達陽性(綜合陽性評分(CPS)≥ 10)的、既往一線全身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治療。
  • 免疫治療「中國力量」代表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正式獲得國家...
    腫瘤免疫治療的「中國力量」,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20年6月19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camrelizumab)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時獲批兩項適應症: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晚期食管鱗癌的二線治療。
  • 肺癌治療,選對治療方式很重要!
    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療手段和預後完全不同。 準確的分期,可以使那些有手術適應症的肺癌患者得到及時外科手術治療,那些已有遠處轉移的、無法行手術的肺癌患者避免承受開胸手術之苦。
  • IBD(炎症性腸病)患者援助計劃啟動
    IBD(炎症性腸病)患者援助計劃啟動 2020-05-20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5月19日,在第十一個世界IBD日(World IBD Day即世界炎症性腸病日)來臨之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與武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田中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中國炎症性腸病領域的發展
  • 肺癌會不會通過唾液傳染?肺癌到了晚期,就沒必要治療了?
    確實,這種疾病時刻都在威脅著人的生命,並且它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但目前所知道的就是空氣汙染、遺傳、職業因素、吸菸等等,由於早期症狀經常會被忽視,不少人在檢查的時候,或許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了。對於這樣的疾病,很多人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就是肺癌會不會通過唾液傳染?一旦發展到中晚期,是不是就沒有必要治療了?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的了解一下。肺癌會不會通過唾液傳染?
  • 「愛由信生」項目啟動 1.2萬支新藥援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0月10日,由北京仁澤公益基金會發起,信達生物製藥集團支持的「愛由信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援助項目啟動,聚焦中國近2000萬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低收入和低保患者,通過藥品援助形式,幫助其獲得長期、規範且有效的藥物治療。
  • 梁軍教授:肝癌免疫治療一線之爭:單藥 or 聯合
    據悉,今年的ESMO會議上多項肝癌領域的重磅研究公布,醫脈通有幸邀請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為我們現場解讀肝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  1.本次大會ESMO肝癌領域主要聚焦在免疫領域,CheckMate-459研究顯示納武利尤單抗單藥一線治療不可手術切除肝細胞癌未能到達主要終點,對此您如何解讀?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從化療到免疫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大致經歷了三個時代:化療時代、靶向時代、免疫時代。1970年及之前,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沒有特別的治療藥物和方案,對患者而言,只有傳統的支持治療,或者說臨終關懷。患者的生存期大都不超過6個月,一般為4-6個月左右。
  • 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如何針對肺癌患者的不同病症,來選擇肺癌的治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關係到療效的好壞,更有可能影響到患者生命延長的時間。   肺癌的成因  肺癌已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類生命威脅大的惡性腫瘤之一。
  • 肺癌到了晚期,免疫治療有沒有用?治癒機率會有多大?
    而這樣的癌症本身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但由於很多人對於癌症知識的匱乏,即使肺癌症狀已經出現了,也很難發現異常,導致檢查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了,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於是才出現肺癌的高死亡率。而在肺癌的治療上面,近幾年靶向藥物用到的比較多,但隨著肺癌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也漸漸開始出現,而免疫治療就是其中的一個,那麼肺癌到了晚期,免疫治療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