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本文圖片均為中共四大紀念館 供圖上海的紅色場館也有Q版人物盲盒了。9月28日,「『為國旗添彩 匯力量之源』——學『四史』守初心 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行,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正式發布。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四大紀念館獲悉,中共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此次推出的盲盒形象共5款,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學生、軍人、婦女。
為何要設計開發一套盲盒?
「我們希望以時下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盲盒產品,結合紀念館重要藝術品,讓紅色文化與潮流文化相結合,讓黨史知識和文創作品相結合,讓歷史研究和實踐工作相結合,引導特別是青少年更好地學習黨史,了解中共四大和黨的誕生地故事。」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說,紀念館希望通過原創、跨界、聯名等方式,打造「頂天立地,力量之源」的紅色品牌,將紅色文化元素運用到文創產品設計中,讓文創產品中的紅色文化元素更加醒目。
據童科介紹,2020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95周年,中共四大紀念館正紮實推進黨的誕生地宣傳發掘工作,堅守傳承紅色基因初心,擔好紅色教育使命,提升服務質量;對標一流紅色場館建設,重點突出中共四大「頂天立地 力量之源」的紅色文創品牌。
此次推出的5個盲盒形象的原型,是位於紀念館序廳的主題圓雕《工農聯盟》形象。當時藝術家在主題雕塑創作之時,在人物形象上參照了不少歷史資料,比如知識分子參照瞿秋白的外型氣質,女學生參考向警予的照片資料等。在設計盲盒時,將《工農聯盟》五個形象卡通化的同時,盡力還原他們的造型、服裝、手持道具等元素。
例如,農民手中除了鐮刀之外,還增加了麥穗的元素,體現豐收的含義;軍人手中的步槍以及軍裝是根據查閱同時代史料描繪而來的;女學生手中握的書本採用的是紀念館藏品《新青年》季刊的封面等。
同時,利用各種電腦設計技巧和軟體工具等現代技術,讓這組文創產品更具時代感、更精美。完成人物造型的平面設計後,再運用搪塑製作工藝技術進行3D開模,最終製作出五個獨立的卡通人物。
根據計劃,這套盲盒將以中共四大紀念館青少年研學項目為載體,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以紀念館基本展陳為主線,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通過知識問答、定向搜索、趣味遊戲等形式,幫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黨史、認識「四大」。參與者在知識有獎競答的過程中,可以有機會贏得「盲盒」。
盲盒外包裝當天舉行的主題活動上,「力量之源杯——第二屆虎撲路 人王籃球賽」也正式啟動。本屆賽事吸引到學生、消防員、警察、律師、航空乘務員和路人王明星等各行各業的選手組隊參賽,黨團員比例更是高達87.5%。(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