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前夕,正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執勤的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看到進館排隊的人群中有位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舊軍裝上別著黨徽和一排排軍功章。在得知老人是一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黨員、專程從湖南來一大會址參觀後,李勇肅然起敬,主動攙扶他進館,並陪同講解。
老人一邊聽,一邊回憶起往昔崢嶸歲月,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李勇倍受感動。參觀完後,這位走路顫顫巍巍的老人挺直腰杆,向李勇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李勇也眼含熱淚,敬禮相回……
「這是一項光榮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黨的誕生地的崗哨前,李勇始終牢記使命,將責任與擔當獻給這片初心之地,在10年如一日的守護中傳承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詮釋著「聖地衛士」的無限忠誠。
圖說: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盛一鳴 攝(下同)
267米的路一走就是十年
1998年加入公安隊伍,李勇就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見習期間的第一個崗位就在紀念館附近。此後,他在交巡警、刑偵隊工作了10年。
2009年10月,李勇成為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也挑起了中共一大會址的安保重任。從派出所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有267米的路,李勇一走就是十年。
圖說:從派出所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有267米的路,李勇一走就是十年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佔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石庫門建築,每天接待中外遊客4000餘人次。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後,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高峰客流逾萬人次。如何確保一大會址絕對安全,讓八方來賓有序參觀?李勇不斷思索,不斷完善解決方案。
李勇走遍了紀念館的每一處角落,訪遍了周邊道路上每一家企業。大至人、物、車、路等基本要素,小至紀念館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就連周邊每一個窨井蓋的排布,他都如數家珍。通過分析歷年接訪記錄、研判客流高峰背後的邏輯,李勇對一年中各個時間節點的客流規律了如指掌,無論客流再大,總能提前預判,從容應對。
圖說:李勇(右)在一大會址紀念館了解安保措施
他被稱為「三臺所長」,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巡邏路上,他都隨身帶著派出所、紀念館、物業三方電臺。這三部電臺,是他牽頭建立的「警館社」聯席制度的「傳感器」,派出所警力和紀念館安保、物業保安編織融合,拉起了一張以紀念館為中心的安全防護網絡,實現「一點觸網感知、三方聯動處置」的治安格局,將各類安全隱患阻擋在館門之外。
紀念館處於繁華中心城區、車多路窄,李勇協調將部分道路改為單行道,並重新規劃交通應急方案;針對參觀大客流常態,李勇增設「蓄客池」,調整排隊方位和隊形。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記得,根據應急處突要求,館方希望在紀念館附近增設移動警務平臺車,確保第一時間接處警。李勇立即協調予以解決。徐明滿意地說,「原來平臺車趕來要5分鐘,現在一分鐘就能到了!」
圖說:李勇和民警討論執勤工作
10年裡,李勇共完成1000餘次警衛、安保任務,幫助解困好人好事100餘次,收穫錦旗表揚信30餘次。十九大以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已累計接待350萬餘人次中外遊客,其中團隊遊客5萬餘批次、散客100萬餘人次,從未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他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了「黨史小專家」、義務講解員。
可防性案件實現「零發案」
李勇曾在2008年、2014年分別赴海地、南蘇丹任務區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在與聯合國機構、各國警察、當地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提升了外語能力,積累了涉外警務經驗,熟知了境外人員的心理和習慣。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出任警務聯絡官,與園區裡各外國展團、官方機構建立了良好關係。
新天地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地方,也是上海的時尚地標。與中共一大會址僅一街之隔,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區:0.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集聚著600多家外資企業,南北裡商業街年客流量達2000多萬人次,4個涉外小區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境外人士居住。李勇以自己開闊的國際視野和豐富的外事經驗,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群眾安居樂業。
圖說:李勇(中)和外國友人等聊得很開心
但在當年上任伊始,李勇卻吃了「閉門羹」。在登門拜訪一家擁有5000名上海員工的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時,他遭遇婉拒。李勇反思道:「國內外對警察的職責定位不同。在國外,安全培訓是企業自己的責任,警察無事不登門,所以他們不太適應中國警察的主動與熱情。」
李勇及時改變思路,圍繞外企所關注的出入境、差旅安全、員工權益保護等熱點,提前將拜訪目的、時長、內容等要素告知,預約後再上門。這一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受到了外資企業的歡迎,逐步接納了警方善意。
「進得了門、說得上話、交得了心」,成為李勇和外企打交道的新狀態。他登門拜訪的目的,是為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主動掌握企業需求,及時堵塞安全漏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他創新地區樓宇聯席會議制度,針對電信詐騙、網際網路金融、共享辦公等熱點難點提出防範建議;他運用智慧公安建設成果管控商業街大客流,著力防範侵財類治安案事件;他提議設立境外人員服務站,促進涉外社區加強自我管理。
目前,新天地區域的社區、樓宇、商業街已經100%完成智能安防建設,可防性案件實現「零發案」,日均110警情僅為3起。
新天地良好的治安環境讓許多知名外企慕名而來。一家有著「鑽石之王」之譽的世界頂級珠寶腕錶公司計劃進軍中國市場,在選址時非常謹慎,不僅委託專業公司對滬上幾大商圈進行了風險評估,其安保總監羅賓遜還特意在新天地居住、觀察了兩個月,親身感受這裡的治安狀況。
行事嚴謹的羅賓遜率隊來所拜訪李勇。當他看到書櫥裡李勇維和時與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合影,以及一枚聯合國和平勳章時,不禁眼睛一亮。他解釋說,之前公司一家海外門店曾遭遇過一次武裝搶劫,損失高達八千萬歐元,嚴重影響公司形象,所以安全成為公司選址開店的最重要因素。
李勇用流利的英語介紹了近3年地區發案率、接警率等治安情況,誠懇表示:「歡迎來新天地。我們一定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安全的保障!」他的自信與底氣,促使公司決定把全球最大的旗艦店設在新天地。
圖說:李勇走訪轄區單位
富邑酒業亞洲區董事總經理Tom King也對李勇非常感激, 「我剛來上海時,對這裡的法律不熟悉不了解,李勇及時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法律法規,這對我們幫助很大。」 Tom King說,上海的疫情逐步控制住時,李勇還對他們的復工復產給出了有益的建議。
新天地翠湖御園小區業委會主任袁英琴告訴記者,小區曾經發生過「貓風波」:有的居民希望善待流浪貓,有的居民不願看到小區裡「到處是貓」。李勇和居民進行溝通,充分聽取雙方的意見,並請第三方評估,制定了符合小區生活環境,大多數居民都接受的領養計劃,流浪貓得到了妥善安置,小區裡貓的密度也下降了。
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安全有序的社會秩序,成為了新天地的「金字招牌」。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紛紛入駐、投資營商,僅南北裡商業街租戶年營業額就達12至14億元,其商業效能位於全市前列。
就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
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李勇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責任與擔當,築起守護城市公共安全的銅牆鐵壁。
今年3月初,國內疫情形勢趨穩,國外形勢卻日益嚴峻。 「作為共產黨員,就是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3月6日,李勇主動請纓,作為黃浦公安增援機場駐點負責人率隊馳援浦東國際機場,開展入境口岸防疫工作,所有目的地為黃浦區的入境人員都由他們核查登記、分流轉運。
從那時起,李勇就一直穿著被譽為「機場大白」的六件套防護裝備,進入了「14天一個周期」「日夜班對翻」的全封閉工作模式。儘管臉上被N95口罩勒出深痕、穿上防護服後怕上廁所連水都不敢多喝,但他始終面帶微笑迎接著每一位回家的旅客。
圖說:李勇在浦東機場防疫一線
由於英語流利、親和力強,李勇很快成為分流點最受歡迎的人。一旦遇到講小語種的「老外」,大家總是不約而同地想到他。機場工作人員中甚至還流傳著他會說6門外語的「神話」。對此,李勇笑著表示自己6門外語談不上精通,但簡單問候是絕對沒問題的。因為當年在海外執行維和任務時,他要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打交道,練就了在溝通中快速與外國人建立互信的「硬功夫」。
守國門,也需要人文關懷。李勇常說:「我們隔絕的是病毒,而不是愛。」
3月10日下午4時許,一名剛從日本歸國的孕婦被家人用輪椅推了到分流點。孕婦面色蒼白,血流不止,可能是旅途勞累加之身體虛弱,導致突發性大出血。可按規定,這一家四口需要護送到隔離點進行核酸檢測以及集中隔離。雖然情況萬分緊急,但李勇頭腦始終保持清醒:「既要及時救助,也要不忘防疫。」
他快步如飛,溝通民政、衛健委等部門,協調機場緊急調派專用救護車;他分秒必爭,為孕婦和丈夫提前辦理手續,第一時間送往指定醫院急救。而其他親屬,則嚴格按規定進行檢測、隔離。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整個處置過程僅花了12分鐘。由於救助及時,孕婦最終轉危為安。
8個多月來,李勇率隊核查、登記入境人員6000多人,協助隔離外省市中轉人員5000多人,集中隔離人員3000餘人,居家隔離800餘人,無一人漏登漏管,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其間,他還通過細緻的甄別工作,抓獲了一名企圖矇混過關的「網上逃犯」,並將他移交當地公安機關,全程閉環轉運回福建。
圖說:李勇和居民交流
李勇的「光榮冊」上,記著他一項又一項的榮譽:曾榮立個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兩度赴海外維和,獲頒「聯合國和平勳章」,榮獲「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稱號,入選「全國最美家庭」「中國好人榜」……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