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來自孩子們的朗誦劇上演了,每一個童音都擲地有聲!
這場來自孩子們的朗誦劇上演了,每一個童音都擲地有聲!主辦方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以開展了十年的教育品牌「紅色印記」青少年四史教育系列活動為依託,傾情原創出品了一部以朗誦為主,融合舞蹈、音樂等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多媒體沉浸式紅色主題朗誦劇。
-
「一大會址」日記|女生跟隨講解一路參觀:又上了一遍近代史
【編者按】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老瓦片、貼夏布……實地探訪中共一大會址修繕現場,傳承千年的工藝...
最近,漫步新天地的遊客會發現,原本青磚紅瓦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外搭起了層層腳手架,灰色的擋布將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石庫門建築圍得嚴嚴實實。自去年11月17日暫停對外開放後,包括中共一大會址、博文女校舊址在內的重要文物建築已啟動修繕保護工程,在古老工藝和現代技術的「加持」下,修葺一新的老建築有望恢復百年前風貌。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忠誠守護者——記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
今年七一前夕,正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執勤的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看到進館排隊的人群中有位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舊軍裝上別著黨徽和一排排軍功章。在得知老人是一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黨員、專程從湖南來一大會址參觀後,李勇肅然起敬,主動攙扶他進館,並陪同講解。老人一邊聽,一邊回憶起往昔崢嶸歲月,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李勇倍受感動。
-
習近平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釋放了什麼信號?
習近平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
-
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重溫艱難歲月
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鬥魚主播們回顧了建黨歷史、重溫了入黨誓詞,感受了共產黨人的熱血和擔當。
-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 獻禮建黨百年
新華社電(記者史競男)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12月26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奏響,並拉開巡演序幕。著名指揮家鄭健將執棒保利天歌交響樂團與北京音協合唱團,以交響樂、合唱、獨唱、重唱、詩歌朗誦等形式,為觀眾重現紅色經典。
-
大國腳印|漁陽裡:點亮中國的破曉之光
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共的籌建及青年團的誕生緊緊地維繫在一起,隱藏著一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漁陽裡是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中心(圖為上海復刊的《新青年》雜誌)老漁陽裡2號裡的建黨風雲1920年2月,《新青年》的創始人陳獨秀經化裝成商人的李大釗秘密護送至天津
-
獻禮劇《大浪淘沙:啟航(原名〈一大代表〉)》開機!四大亮點搶先看
黨的十九大之後,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之源,並將「紅船精神」的內涵高度提煉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
紅色珍檔|石庫門的家和建黨偉業
從漁陽裡建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到樹德裡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一大,再到輔德裡黨的二大誕生第一份黨章,這三座上海石庫門建築,對建黨偉業功不可沒。漁陽裡:紅色起點1920年4月,受共產國際派遣,俄共(布)的維經斯基、庫茲涅佐娃和翻譯楊明齋,帶著李大釗親筆信,在老漁陽裡2號《新青年》編輯部找到主編陳獨秀,討論在中國建立共產黨。老漁陽裡2號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人稱「柏公館」。
-
重溫崢嶸歲月 夯實黨建文化
除此次演出外,前海還將召開「七一」表彰大會,開展第六屆魅力前海攝影展之「前海紅色印記」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紅色特別展,舉辦前海紅色詩文朗誦會等,展現前海作為改革開放新起點的新風採。 ●傳承紅色基因 謳歌黨的豐功偉績 氣勢磅礴的一曲《紅旗頌》奏響會場上空,拉開了當晚演出的序幕。激昂的小號伴隨著舒展的弦樂,讓現場觀眾為之心潮澎湃。
-
上海的這條裡弄,曾是中共四大召開時所在裡弄
中共四大會址位於今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但是大會召開時會址所處裡弄長期無法確定。中共四大召開時會址所處裡弄的考訂具有一定意義。首先,可以彌補會址所處舊裡弄不能確定的遺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過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另外兩次大會會址的舊地名問題已得到解決,中共一大會址舊地名是望志路106號(樹德裡),中共二大會址舊地名是南成都路輔德裡625號。其二,會址所處舊裡弄的考訂工作有助於進一步考訂會址舊地名。以裡弄名為線索,結合城建檔案、城市舊地圖及其他檔案資料,同時與今址相互比對,有可能更精準推測四大會址的門牌號。
-
《木府風雲》:家族劇與宮鬥劇的嫁接
而這部由于榮光導演,秋瓷炫、呂良偉、于榮光、潘虹等主演的《木府風雲》,則是一部將傳統家族劇與當下的宮鬥劇相嫁接的古裝民族歷史劇,既展現了歷史、時代的風雲變幻,又融入了人性的真善美、仁義信等。……長達四十集的《木府風雲》有著傳統家族劇的特色與厚重感。
-
當職業劇評人宅家時,會重溫哪些老劇?
大部分以觀劇為生的作者都選擇重溫一部喜劇,首次觀劇時間多在他們青春敏感的大學時期。這些人成為電視評論作者是有原因的。他們對老劇的情感就像待舊友,一次次地重溫為他們的生活標下註腳。還有一位作者堅持只看新劇,就讓老劇和過去都留在過去,不讓舊夢繾綣的幻想磨軟追劇的意志。以下是他們的選擇。
-
記者進浙南深山 探尋浙江「省一大」召開背後的故事
「省一大」為何選在浙南平陽召開?一場會議為何準備了兩個會址?新婚夫婦為何讓出婚房用作會議室?一碗「雞蛋炒粉幹」為何會讓時任省委書記劉英感到「優待」…… 盛夏時節,我們走進鳳臥,重走「紅軍古道」,探尋「省一大」背後的故事,重溫戰爭年代的「烽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