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會址」日記|女生跟隨講解一路參觀:又上了一遍近代史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7月28日,星期二,陣雨。

趁著暑假,許多學生都來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上午10時許,兩個女孩在紀念館內一面看展品,一面小聲交流。走到革命先烈李大釗使用過的英文打字機前,她們駐足觀看良久。

2020年7月28日,孫靜怡(右)和朱梓君(左)參觀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手裡拿著「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兩個女孩分別叫孫靜怡和朱梓君,都在上海嘉定區江橋實驗中學讀書。

孫靜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倆9月份要升七年級,在六年級的課本中,剛剛學過一篇文章《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女兒李星華所作,記述了作為父親的李大釗對家人的關懷、愛護,還有作為革命者的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學過那篇課文,我們都很崇敬李大釗。他對革命事業忘我地奉獻,還在危難時刻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女兒和妻子,直到自己遇害。」孫靜怡一臉認真地說,在她心目中,李大釗是偉大的人。

孫靜怡說,經過這次參觀,她對李大釗參與建黨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看到李大釗使用過的打字機,更感到意外的收穫。「我們倆回去後,會寫感想,還會把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推薦給其他同學。」

參觀時,孫靜怡和朱梓君手裡各拿著一本綠色的小冊子。她們介紹,這是學校前不久發給每名同學的,封面寫著「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這個本子上,匯集了上海99處特色鮮明的人文景點,相當於一個地圖導覽,引導學生們實地參觀各景點,了解中國文化和上海文化。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我們倆參觀學習的第一處,這個暑假還會去很多其他展館。」孫靜怡說。參觀完後,兩人跑去為「家庭護照」戳上了紀念章。

孫靜怡和朱梓君的「家庭護照」

9月份要升初三的女生小黃,帶著馬上升七年級的弟弟,跟隨講解一路參觀下來。

「感覺自己又上了遍近代史的課。」參觀結束,小黃很滿足。中共一大籌備和召開的歷史讓她感到難忘。「輾轉好幾處地方,才終於召開成功了。感覺到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者,是當時中國最進步、意志最堅定的仁人志士。」她說。

小黃說,她特別帶上弟弟一起來,弟弟馬上也要學歷史了,她覺得有些知識可以從書上學到,但如果實地來看,就是一次更深刻的衝擊,能收穫不一樣的東西。

當天上午,還有四名大學生分別從廣州、西安和南京前來參觀。

在西安一所高校讀大二的李俊翰說,他們相約來上海遊玩,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則是大家敲定的第一處遊覽地。他是預備黨員,想更多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來到這裡,他感受到了精神力量。

「無數的革命先烈,無數的奉獻和犧牲,他們高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李俊翰說。

李俊翰等4名大學生從廣州、西安和南京來上海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老瓦片、貼夏布……實地探訪中共一大會址修繕現場,傳承千年的工藝...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中共一大會址修繕施工現場,揭開工藝背後的秘密。3萬多片「小青瓦」修舊如舊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所在的石庫門建築建造於1920年,1921年7月23日,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據悉,此前,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已歷經多次修繕,此次修繕是自2000年以來最為徹底的一次,包括外立面、屋頂、門窗、地板等都將進行全面修繕。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忠誠守護者——記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
    今年七一前夕,正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執勤的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看到進館排隊的人群中有位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舊軍裝上別著黨徽和一排排軍功章。在得知老人是一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黨員、專程從湖南來一大會址參觀後,李勇肅然起敬,主動攙扶他進館,並陪同講解。老人一邊聽,一邊回憶起往昔崢嶸歲月,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李勇倍受感動。
  • 習近平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釋放了什麼信號?
    習近平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
  • 大型實景朗誦劇《破曉之光》:在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建黨風雲
    大型實景朗誦劇《破曉之光——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12月9日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演
  • 我的旅遊日記—參觀深圳博物館
    要想了解一個城市就去參觀其博物館,深圳是一個年輕而富有朝氣的城市,深圳博物館詮釋了深圳如何從一個小漁村發展到如今的現代大都市,展館共有三層。【一樓展廳】一樓展廳,展示了各種動物的標本,這些標本的周圍用泥土樹木鋪設,令這些標本動物仿如生長在原始森林一般,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很適合帶孩子來參觀學習。這裡有非洲鴕鳥、北極熊、北極狐、灰松鼠、駝鹿、南非劍羚、棕鬛狗、東非狒狒、巖羚羊、跳免等等。【二樓展廳】二樓分為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民族文化館三個展廳。
  • 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開班...
    10月16日中午,由我校和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舉行了線上開班儀式。校黨委副書記胡志剛、中華大學副校長鄭藏勝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兩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80餘名師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開班儀式上,胡志剛對參與活動的中華大學的師生表示誠摯歡迎。
  • 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
    12月25日中午,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舉行了線上結業儀式。兩校50餘名師生代表相聚雲端、暢談收穫、共敘友情,結業儀式由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鍾益禾主持。至此,歷時兩個半月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圓滿落幕。
  • 帝企鵝一路跟隨南極探險隊員(圖)
    這隻帝企鵝一路跟隨,還用叫聲跟探險隊員「聊天」,十分有趣。一隻帝企鵝一路跟隨在南極探險隊員身後。(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南極局視頻截圖 )據報導,當地時間6日,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從莫森研究站走向附近的奧斯特帝企鵝群棲地(Auster Rookery)時,偶遇一隻一路跟隨他們的帝企鵝。
  • 帝企鵝一路跟隨南極探險隊員(圖)
    這隻帝企鵝一路跟隨,還用叫聲跟探險隊員「聊天」,十分有趣。一隻帝企鵝一路跟隨在南極探險隊員身後。(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南極局視頻截圖)據報導,當地時間6日,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從莫森研究站走向附近的奧斯特帝企鵝群棲地(Auster Rookery)時,偶遇一隻一路跟隨他們的帝企鵝。從莫森研究站領隊馬特·威廉士拍得的視頻可見,這隻帝企鵝用腹部滑冰方式跟著探險隊員前進,還會滑一滑後站起身子。當威廉士對它說「跟上。兄弟!」
  • 臺灣中華大學「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在津開班
    央廣網天津6月30日消息(記者陳慶濱)6月29日,臺灣中華大學「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行開班儀式。副市長曹小紅出席儀式並講話。  曹小紅對來自臺灣的大學生表示歡迎。她說,舉辦「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對於增進兩岸青年學生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和了解,加強兩岸青年學生的溝通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具有重要意義;對於鞏固和深化津臺兩地高校的交流合作,必將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曹小紅希望,兩校要以舉辦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聯繫,開展更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大學生交流活動,為全面提升雙方合作水平注入新的活力。
  • 臺灣一柴犬保護女童 一路跟隨時刻不忘護主
    臺灣一柴犬保護女童 一路跟隨時刻不忘護主時間:2015-11-17 17:4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一柴犬保護女童 一路跟隨時刻不忘護主 狗是最有靈性的動物,也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
  • 4歲小男孩獨自「逛街」 愛心的哥一路跟隨看護
    晚上路遇4歲小男孩獨自「逛街」    愛心的哥陳雲祥一路跟隨看護        常報全媒體訊 大晚上看到一個小男孩在路上跑,愛心的哥陳雲祥沒有袖手旁觀,而是自願當起了臨時監護人:不但一路跟隨,而且把他送去了滆湖派出所,讓他很快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 廣州直播節花果山永久會址揭牌,越秀首創5G+VR+4K直播讓廣貨帶領...
    廣州直播節花果山永久會址揭牌,越秀首創5G+VR+4K直播讓廣貨帶領潮流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6-06 為國家級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插上網際網路直播翅膀
  • 第二屆臺灣中華大學「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
    在天津外國語大學開幕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趙建中 劉菲菲 實習生趙子茗)7月3日下午,第二屆臺灣中華大學「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在天津外國語大學開幕,天津市臺辦周克麗主任、於為忠副主任,市臺辦以及天津外國語大學校長修剛以及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開幕儀式。
  • 「小蘑菇」中英文講解浙博展覽
    「她長得好可愛啊,不過這麼小的孩子真會講解?」觀展隊伍裡的一位女生輕聲問邊上的朋友。  文章開頭出現的那一幕,很快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小蘑菇」不僅能完整地向遊客講述「十裡紅妝」展區內朱金木雕萬工轎、送親隊伍場景、嫁妝與家具的背景,就連萬工轎的轎門得請專業木匠師傅開,送親抬嫁妝得選家庭和睦、人品又好的人挑子孫桶這些「冷知識」,她也能講出一二。
  • 日記中的歷史 三十年的追尋
    每次兩個多月,總計用時10個半月,楊天石把蔣介石日記全部讀完,而且邊讀邊抄錄。現在,這些手抄稿整齊地碼放在他「書滿為患齋」的書架上,有兩尺多高。對於這些早已熟悉的日記,楊天石現在還時常翻看。     「看完了蔣介石日記,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我以前的文章都站得住,不需要重寫和推翻。摘抄本還是很嚴肅的,靠得住。」
  • 浙江農林大學回應女生小姆苟呢網絡曝光日記:嚴肅處理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浙江某學校一女生疑似賣淫,女生將賣淫經歷寫成日記發至網絡」引起關注。高校女生將賣淫經歷發網上根據微博用戶rabbit天天爆料,浙江農林大學大一女的有X癮,從事賣淫嫖娼活動,在社會和學校接單,並在微博上進行日誌記錄
  • 小寶的吉信甘油參觀日記
    在學習交流座談會上,負責生產線的吳總率先介紹了吉信的基本信息、良好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一階段的營運目標。  江蘇吉信甘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7月1日,新廠於2012年1月正式開工,佔地面積46666.6㎡,建築面積28300㎡。年產16萬噸精甘油(一期10萬噸,二期6萬噸),年產值5億人民幣。吉信甘油,目前為甘油行業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