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讀馬大喵,成為寵物圈內人。
【1】慈禧和弓形蟲的緣分
190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1908年,中國大清朝老佛爺慈禧去見了真 如來佛祖。
同年,法國學者Nicolle及Manceaux發現一種體態呈弓形的寄生蟲,命名為弓形蟲。
因為是在北非剛地梳趾鼠的肝脾單核細胞內發現的該種蟲子,所以又叫剛地弓形蟲。
雖然說慈禧是一國之主,但畢竟只管轄了中國。
【2】感染全世界
相比之下,弓形蟲就霸氣多了,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寄生蟲,弓形蟲的分布範圍呈世界性分布,上到阿拉斯加,下到澳大利亞,能感染包括人在內的許多溫血動物,全世界有25%—50%人受感染,某些發達國家的感染率更高,能超過80%!
(這與飲食習慣有關,食物中生肉比例大的國家更容易感染,也與當地的環境有關)中國目前的感染率比較低,只有8%左右,為中國疾控比心
【3】感染弓形蟲得吃貓屎?
現在國內有些家庭,因為家庭成員懷孕或者準備懷孕,就把家裡養的喵主子送人或者遺棄。
因為聽說喵主子身上有弓形蟲導致主人被感染。
然而還有一種聲音在說,懷孕養貓沒關係,只有極端情況吃了貓屎,才會感染弓形蟲。請注意,以上兩種行為說法都是錯的!
弓形蟲可以感染和汙染很多東西,除了喵主子以外,家禽家畜雞鴨鵝豬牛馬都會感染,狗狗和人也會感染,甚至蔬菜水果,河流草場都會被汙染。任何動物食入弓形蟲的包囊,卵囊或活體,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蟲病!為什麼背鍋的是喵主子?
那是因為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唯一終末宿主。
只有在貓的體內,弓形蟲才能進行有性繁殖,並受精發育成卵囊,隨喵主子的糞便排除體外。
排除體外的卵囊經過1-5天後發育成熟,具有感染性。
弓形蟲本身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都不強,強的是弓形蟲的卵囊,隨貓糞排除的卵囊更容易被其他物種感染,所以有了得吃貓屎才會感染弓形蟲的謬論。
弓形蟲的蟲卵可在土壤中存活數年之久!
【4】感染途徑
那麼弓形蟲感染的途徑有哪些呢?首先是人人之間的傳染,弓形蟲病患者的體液包括尿液,眼淚,鼻涕,特別是月經期女性的經血都含有弓形蟲的包囊,另外感染弓形蟲的男性精液中也帶有弓形蟲的包囊,所以弓形蟲是可以通過性傳播的!
當然,最大的感染途徑是食用感染弓形蟲動物的肉以及飲用了被感染弓形蟲的貓排洩的糞便汙染的水。
另外,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孕期感染,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原發性感染,也就是初次感染,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先天性感染是最重要的一種感染途徑。
【5】貓糞一定有卵囊嗎?
貓的感染主要是通過其他感染了弓形蟲的貓糞和捕食患有弓形蟲的鼠類和鳥類導致的。家養不出門的喵主子,再不餵生肉和河水等直接戶外接來的水的情況下,其實不太容易感染。那麼貓糞裡面一定會有弓形蟲的卵囊嗎?
首先未感染弓形蟲喵主子的糞便裡面是不會有的,所以不會傳播弓形蟲。其次,慢性感染期的糞便裡面也是沒有卵囊的。只有在急性感染期的便便裡面,才會出現卵囊。
馬大喵老師的科普環節part 汪:
所謂急性感染期是指蟲體生長繁殖迅速的時期,所以也叫速殖子期。相對慢性感染期的蟲體生長緩慢,被稱為緩殖子期。
在中間宿主的身上時,弓形蟲只能無性繁殖,在有核細胞內迅速分裂進行繁殖,大概類似鳴人的影分身術。
當弓形蟲經過千難萬險,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了最終宿主貓的身上以後,弓形蟲進入貓的小腸裡面。並學會了尋找愛情,學會了有性繁殖。就像鳴人終於發現了雛田的好,然後生下了博人。
不過比較毀三觀的是,有性繁殖的弓形蟲,是由雌、雄配子體,二者結合受精成為合子,最後發育為卵囊,而雌雄配子體是由無性的裂殖子分裂發育而來。這種感覺就像,其實雛田是鳴人自己的一個分身,只不過分裂出不同的性別而已。
給你個眼神,自己體會。
也不用太震驚,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畢竟夏娃不就是亞當的一根肋骨嗎?
【6】弓形蟲感染症狀
急性感染期的弓形蟲人類感染症狀有點像感冒,會出現嗜睡,肌肉疼痛,發熱等症狀,持續數周,然後消失。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因為人體免疫的作用,感染弓形蟲後,人都不會出現症狀,該吃吃,該喝喝,感染了都不知道,基本沒什麼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弓形蟲病感染率如此之高,卻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原因。
但是,特殊情況下,弓形蟲感染是會有嚴重後果的。
比如當人體免疫系統出現疾病,無法產生抵抗效果的時候,比如愛滋病和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的人,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引發死亡!
還有一種大家最擔心的情況就是,母嬰傳播,嬰兒的抵抗力弱,除了有可能造成孕婦流產以外,還有可能造成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良,腦積水和致盲。
孕期的準媽媽們,聽到這種後果,難免驚恐萬分,專項的孕前弓形蟲檢測幾乎都快成為常規檢測項目了。
馬大喵老師的科普環節part 兔:
吐槽一下,現在國內的弓形蟲檢查質量真是不高,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的使用都有待標準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並不盡如人意,很多的假陽性導致孕婦及家庭焦慮不安,勞民傷財,甚至最後做了人工流產,後果讓人垂淚。
【7】弓形蟲陽性抗體也不用怕
其實對於懷孕和預備懷孕的準媽媽們來說,弓形蟲感染不能一概而論。首先,曾經感染過弓形蟲的人會形成抗體,所以如果是孕前檢查出來弓形蟲抗體IgG是陽性不僅不用擔心,而且是好事。
有抗體以後,孕婦發生二次感染的機會非常的低,一般沒有被傳染的危險。同樣,也不會通過母嬰傳播給嬰兒,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如果檢測結果準媽媽沒有感染過弓形蟲,抗體IgG是陰性,那也不用太擔心。但是要注意避免,特別是備孕期和孕期。簡單來說,首先要注意飲食,現在國內很少會出現飲用水汙染的問題了,大家都知道飲用潔淨的水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國人習慣喝開水。食物方面,弓形蟲的耐受溫度在零下13°C至67°C,極冷或加熱的方法都可以殺死弓形蟲。肉類海鮮煮熟了吃,蔬菜水果清洗乾淨即可!
吃火鍋肯定就沒問題了,講真的,火鍋沒能入選中國四大發明真是讓人惆悵!
如果準媽媽家中有養貓呢,那清理貓砂的工作就交給家庭的其他成員去做吧,每天及時更換貓砂就行。
即便是貓處於急性感染期,貓糞裡面有蟲卵,蟲卵也不是排除後立刻就有感染性的,有1-5天發育期,然後才具有感染性,所以及時更換貓砂就能很大程度上預防感染!當然了,養貓是沒有問題的,家養的貓不要讓它們再出去浪就好,在家宅著吧。
另外好心的準媽媽們備孕和懷孕期間就不要收養流浪的小貓了,戶外的貓還是具有一定的感染風險的,生完寶寶以後再收養也不遲。最後就是,如果去戶外,避免接觸土壤和沙子,畢竟土壤裡面也有弓形蟲汙染的可能。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那麼的不巧,孕期感染了弓形蟲,而且是初次感染,IgM檢測呈陽性時,就需要特別注意了,找醫生,聽醫囑治療。
通常情況下,會對胎兒進行羊膜穿刺和超聲檢查。如果證實發生胎兒感染,及時的治療能減少60%的風險。
如果胎兒出現明顯病症,就有必要考慮終止妊娠,中國目前的各類檢測都屬於落後階段,檢測結果不能保證100%的準確性,並不是每個醫生都能做到高準確度的診斷。
所以對於準媽媽們來說,特別是未感染過弓形蟲的準媽媽,預防更加重要,但是不要讓喵主子背鍋!
【8】寶寶感染了弓形蟲怎麼辦
先天性傳播以外,如果出生後的寶寶感染了弓形蟲怎麼辦?幼兒的免疫系統比較弱,所以其實幼兒的相對來說更容易感染弓形蟲。不過不用太擔心,弓形蟲的感染率很高,人很難在沒有弓形蟲的環境中生活。健康狀態下感染了弓形蟲有助於促進和提高孩子的免疫抗體,所以問題不大,不用害怕。
後要提醒大家一點,現在市面上並沒有得到國家承認的弓形蟲疫苗。無論人或者喵主子,都不建議打疫苗防治,避免交智商稅。
好好注意身邊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弓形蟲沒有大家想像的可怕。準媽媽們不用怕了,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少吃刺身和半熟牛排,你就已經大概率的抵禦了弓形蟲感染,如果再吃個火鍋,那就完美了。
-END-
謝謝你關注馬大喵的寵物醫社
有態度,沒節操~
和你聊聊寵物圈內圈外的那些事~
文章歡迎分享轉發給你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