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女官爆料 慈禧太后最喜歡吃睪丸

2020-12-07 漢周讀書

文/唐三彩

是的,你沒看錯,慈禧太后最喜歡吃睪丸,只不過是東北虎的睪丸。

據慈禧太后「御前女官」裕德齡在《清宮二年記》中記載,「美食家」慈禧太后連給皇帝做飯的御膳房都瞧不起,專門為自己弄了個西膳房,規格大大超出了御膳房。

慈禧太后為自己弄的這個私廚,雖然能做4000多種菜400多種點心,但她喜歡的菜大大少於這個數,無非是清燉肥鴨、燒豬肉皮、櫻桃肉和西瓜盅等少數幾種。她搞那麼大陣仗,無非是——人家吃的不是飯,是排場。

但她最喜歡吃東北虎的睪丸,卻與排場無關,是真正的喜歡。

這道菜名叫「清湯虎丹」,以東北虎的睪丸做原料,而且還要是小興安嶺的東北虎,別處的不行。

東北虎的睪丸有小茶碗那麼大。這個「小茶碗」做起來比較麻煩,先要在煨開的雞湯裡燉三個小時,然後撈出來把皮剝掉,再放在調料裡浸兩個小時,然後切成薄片,蘸著吃。

如今這道菜已失傳,因為原材料弄不到了。

東北虎的瀕臨滅絕,不知與這個老妖怪愛吃它們的睪丸有多大關係?

以東北虎睪丸為原料的「清湯虎丹」雖然已經失傳,但據說民間有人受其啟發,發明了它的變種「清湯牛丹」,製作方法與它完全一樣,只不過老虎睪丸換成了牛的睪丸。

幸虧這道菜未能像番茄炒雞蛋那樣流行開來,不然牛的命運也會步東北虎的後塵,人們吃完了牛睪丸,如果還想吃,就只能吃自己的睪丸了。

相關焦點

  • 裕德齡:我在慈禧身邊做了兩年的御前女官,真實太后生活原來這樣
    1903年春,17歲的德齡隨父回到北京,與妹妹容齡一起,被慈禧太后召入宮中,留作御前女官,同時擔任慈禧太后的專職翻譯,深得慈禧太后寵愛,後被慈禧封為郡主銜位。御前女官就是專門伺候慈禧太后日常起居的。德齡照顧了慈禧兩年,她的回憶錄是貨真價實的後宮實錄。那我們就從她的筆下的描述來看看真實的慈禧喜生活是什麼樣子?她有哪些愛好和特殊的癖好呢?
  • 「御前女官」更是特封的公主,道出慈禧不少的秘密,卻死於車禍
    關於慈禧太后的故事,大家也是比較清楚的,慈禧太后執掌晚清政權長達半個世紀,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十足的女強人。當然,慈禧太后的強悍並不是因為她做了什麼好事,相反,慈禧太后非常驕奢,她拿整個大清來揮霍,大清正是在她的折騰下,才以加速度滅亡的。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晚清的公主,她曾經專門伺候過慈禧太后,她知道很多關於慈禧太后的不為人知的事情。
  • 她是慈禧御前女官,精通日本舞,後嫁給一將軍,72歲風採不減當年
    最早有關女官的記載始於《周禮》,王的嬪妾等人便是掌管各方面的女官,發展到了北魏孝文帝時,宮中女官與嬪妃加以區分,另立系統,最高領導人為內司,官比尚書令,唐朝時期女官制度最為完善,對後世影響深遠。裕容齡是慈禧的御前女官,也是我國近現代舞蹈史上首個學習歐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國人,並且還是唯一一個曾親自向現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鄧肯學習過舞蹈的中國人。1889年,裕容齡出生在一戶貴族人家,是滿族正白旗漢軍旗人,她的父親裕庚是一品官員,裕容齡6歲時,裕庚被清朝廷派去出任日本公使,裕庚便帶著妻女一同前往。
  • 慈禧一個菜只吃一口的秘密,老佛爺告訴你什麼叫母儀天下!
    「御前女官」的旅美作家裕德齡,在《御香縹緲錄》一書中這樣記述:「皇太后的一生,可說是為"吃"而生存的……」也就是說,慈禧就是個也是個名副其實的吃貨。  慈禧有一道很喜歡的菜叫清湯虎丹,原料就是小興安嶺東北虎的睪丸,做時把虎睪丸放在雞湯裡燉煮三個小時,然後撈出來剝皮,放在調料裡浸二小時,用刀切成非常薄的片。  東北虎的睪丸上有天然的花紋,這樣就能在盤中擺出一個牡丹花的形狀,然後蘸碟吃。由於睪丸羶氣很大,就需要用蔥、姜、蒜、醋等調汁來去除這種味道。現在這個菜已經失傳了,因為沒有原料了。
  • 她是慈禧太后的御前宮女,才華樣貌出眾,跳起蝴蝶舞來像仙女!
    不少人都知道晚清時期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叫李蓮英,殊不知她還有一位御前宮女,此人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煉,樣貌出眾婀娜多姿,有人說她的顏值猶如仙女一般,跳起蝴蝶舞來更像天女下凡,那麼大家知道此女子是誰嗎?這個美妙的女子名字叫做裕容齡,出生在晚清年代。
  • 慈禧貼身女官寫書:太后用十幾種香水,床上有許多枕頭和六床被子
    老佛爺慈禧急得抬頭紋裡的膩子刷牆粉都掉了,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從留洋歸來的官宦之女中挑選女官,用著順手,用得放心。於是裕德菱和妹妹裕容齡就被選中,成了慈禧的貼身翻譯。但是裕德菱不願意進宮(太后旨,所不能違,遂於三日後復往),至於為什麼不願意進宮,咱們留在最後揭秘。
  • 慈禧如此重口味 最喜歡吃的菜是清湯虎丹 其原料竟然是幼年老虎的...
    慈禧如此重口味 最喜歡吃的菜是清湯虎丹 其原料竟然是幼年老虎的睪丸清朝後期,有這樣一個女人,她是鹹豐帝的嬪妃,鹹豐死後,同治,光緒陸續成為統治者,但她卻垂簾聽政,統治者中國的政治,由於她的「婦人之見」,最終使中國走向下坡路,不斷遭到列強的侵略,致使清朝滅亡,她就是慈禧,後人口中的禍國殃民的西太后
  • 是因為慈禧太后對榮祿的真情實意
    慈禧太后為什麼立溥儀為皇帝,不是因為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她妹妹醇親王嫡福晉不是溥儀的親祖母,溥儀的親祖母是醇親王的側福晉劉佳氏。那是不是慈禧太后和妹夫醇親王關係好,才立了妹夫的後代才皇帝呢?不是,更不是因為醇親王的緣故。
  • 慈禧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 清朝滅亡後嫁給了美國人
    那打交道一定需要翻譯,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可以說是慈禧身邊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深受慈禧的喜愛。此人就是旅美作家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她的父親裕庚是清政府的外交官,曾擔任過清政府駐法使臣,裕德齡也跟著父親在法國生活了6年。這6年的生活,也讓她大開眼界。她經常跟著父親外出,在跟西方人的接觸中增長了不少見識,而且還學會了八國語言。
  • 慈禧太后連虎鞭都敢吃,卻唯獨不敢吃這樣食物,常人想都不敢想
    慈禧太后連虎鞭都敢吃,卻唯獨不敢吃這樣食物,常人想都不敢想慈禧太后是晚清時代的最高控權者,將整個清朝控制在她的手中,如果單論權力而言,是與武則天相近的,但是在總體上還是與武則天有著天差地別。而歷代亡國時代的人物都是備受關注的,慈禧太后作為最高的掌權人,她的故事被人們去議論,而議論最多的就是她的60大壽挪動北洋艦隊的軍費事情。可是事實上並沒有挪用,因為她壓根就沒有批准艦隊的軍費。而慈禧在大壽的慶典上有著五花八門的佳餚,慈禧甚至就連虎鞭都敢吃,但是有一樣東西她絕對不吃,甚至不讓出現。
  • 慈禧平常最愛吃什麼?頓頓飯離不開鴨肉,殺豬方法如此空前絕後
    慈禧 晚清社會最奢侈的人,非慈禧太后莫屬 裕德齡在《御香縹緲錄》一書中寫過一句話:「皇太后的終身,可說是為吃而生存的……」慈禧每天早上六點吃早膳,中午十二點吃午膳,晚上六點吃晚膳。每次吃飯,都要擺三張大桌子,隨吃隨上,太監負責把菜傳到慈禧面前,喜歡的留下,不喜歡的就撤。
  • 罕見老照片:慈禧的貼身丫鬟氣質佳,第二張的愚昧讓人吃驚
    罕見老照片:慈禧的貼身丫鬟氣質佳,第二張的愚昧讓人吃驚!慈禧的貼身丫鬟氣質佳,裕容齡入宮成為慈禧的御前女官,慈禧親賜封號為山壽郡主。
  • 慈禧太后生前最害怕的竟是一隻石頭刻的壁虎?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謂是帝制期間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你們知道她生前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她竟然最怕一條石頭刻的壁虎!
  • 慈禧很喜歡的一雙鞋,怎料百年後風靡世界,很多女性離不開它
    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統治,慈禧太后不斷地向外國列強示好,並派李鴻章作為代表全權籤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些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刮取民財才湊齊的。    慈禧貼身女官裕德齡曾在《清宮二年記》中寫道:「太后對於飲食的知識淵博,大概可以使當代且許多作家吃驚」,慈禧每次吃飯時都會擺上100盤菜,太監在下面報菜名,如有中意的就夾到盤中
  • 她13歲成「東方蝴蝶舞后」,慈禧親賜爵位,晚年雙腿被廢悽涼辭世
    晚清時期是中國內憂外困最嚴重的一個時期,但這絲毫沒有耽誤清廷貴族享樂。以驕奢聞名的慈禧太后,十分重視各方面的享受,從西方傳入的「西洋玩意兒」,她也都要體會一遍。此外,她還有兩名非常寵愛的女官:裕容齡與裕德齡。前者是深受慈禧喜愛的舞蹈家,後者為慈禧拍下無數鮮活照片。
  • 老照片:慈禧太后派大臣給使館送肖像,前呼後擁聲勢浩大
    現在網絡上流傳著慈禧太后的很多照片,這些都是1903年裕德齡為她拍攝的。內務府特意設立《聖容帳》,專門記錄每張照片裡慈禧的衣服、首飾以及照片的裝裱、使用情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拍攝這些照片,未必是個人愛好,而是有著明確的目的,那就是向列強示好。
  • 清代皇后最愛鹿胎膏滋補 慈禧太后批准人工養鹿
    御前大臣、侍衛者都只能射獵那些逃到圍外的野獸。如果遇到猛獸如虎豹熊豬之類,則由虎槍營官兵手持長械與之博,以免皇帝受到傷害,皇帝只需遠遠地射箭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獵鹿與常人不同。皇帝獵鹿要先設哨鹿。所謂哨鹿,大抵類似今時商場中的「託兒」。一般在白露以後,正值鹿的發情期,由一些士卒持鹿頭伏於草叢中,舉起假公鹿頭,嘴裡吹哨,發出「呦呦」的聲音,把母鹿引出來。
  • 慈禧最愛吃的1道菜,吃了10年才發現原料,羞紅臉連殺百名廚子!
    慈禧和慈安太后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性,在丈夫鹹豐皇帝去世後開始了他們共同的政治生活。事實上,男人和女人都想擁有更多,只要他們接觸到最高權力。想到慈禧太后,他們漸漸不願與慈安太后處理朝廷事務。他們認為慈安是她掌權路上的絆腳石,最終慈安太后死於慈禧的秘密手段。
  • 慈禧太后分明是女的,為何光緒卻喊她「親爸爸」?李蓮英道出原因
    慈禧太后表面上歸政與他,實際上那些朝中大臣仍然唯慈禧太后馬首是瞻,並不怎麼尊重光緒這位小皇帝。其實,歸根結底,光緒皇帝的悲劇來源於他想要重振大清王朝的雄心壯志,這與貪圖安逸的慈禧太后有著根本的區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大臣,絕對是不願意看到光緒皇帝的成功,哪怕光緒皇帝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重振大清國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