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
時間:2016-12-25 14:1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 西方聖誕節的節日氣氛如今已影響到中國人,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不同國家的西方人過聖誕節,也有些不一樣的傳統。 聖誕老人最初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他的原型是一位生活在公園四世紀小亞細亞的主教尼古拉斯,
原標題: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
西方聖誕節的節日氣氛如今已影響到中國人,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不同國家的西方人過聖誕節,也有些不一樣的傳統。
聖誕老人最初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他的原型是一位生活在公園四世紀小亞細亞的主教尼古拉斯,人們模仿他給表現好的孩子送禮物,並藉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更聽話。
荷蘭語的聖尼古拉斯(Sinterklaas)傳入英語,就成為Santa Claus,「聖誕老人」這個人物便出現了。
作家與藝術家們讓這位聖誕老人騎上馴鹿,帶著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他們鑽進煙囪,把禮物放進孩子們床頭的聖誕襪或者鞋子裡。
口口相傳之後,聖誕老人最終變身成為我們今日所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
歐洲的聖誕老人基本上都來自於尼古拉斯,但在各國又有不一樣的特色。
在瑞士,聖誕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
義大利的聖誕老人則叫La Befana。
在德國中部和北部地區,聖誕老人會帶著一個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或是稱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助手,肩上背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
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被他教訓幾棍子。
法國的聖誕老人最早形象是個精靈,穿著獸皮,又高又瘦。
1931年可口可樂公司從聖誕老人身上獲得靈感,請瑞典設計師重塑聖誕老人的形象。他由此變得又高又胖,臉上永遠掛著微笑,身上那件棉襖則永遠是可口可樂紅。所以,人們現在熟悉的聖誕老人其實可以說是可口可樂打了近1個世紀的廣告。
英國的聖誕老人和法國一樣,也叫Father Christmas(聖誕之父),他的形象比其他聖誕老人更莊嚴,也更清瘦。
冰島傳說中,聖誕老人甚至不止一位,而是9位。他們各有不同性格,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慈祥溫柔。
荷蘭殖民者把聖誕老人帶到了美洲。他最初身著紅袈裟,還騎著一匹白馬,並帶著一個叫Black Peter的助手,於12月6日乘船來到美洲時,他還帶著一本大書,書中記述了所有荷蘭小孩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
1773年在美國新聞報紙上開始出現「聖誕老人」。
這是美國暢銷作家華盛頓·歐文的功勞。據紐約歷史記載,歐文用筆名Diedrich在1809年的報紙上,描述了騎在馬背上的尼古拉斯的到來,那時他是一個渾身圓滾滾、胖乎乎的荷蘭老人,也沒有「黑彼得」伴隨。聖誕老人的美國形象,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快樂的老精靈。
斯勘的納維亞地區的聖誕老人則叫Julenisse或Juletomte。他們的傳說中,聖誕老人會和助手小精靈們一起派送禮物。
在中國,聖誕老人形象更多是與商業活動緊密相關,最早應該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由可口可樂公司作為促銷手段引入中國。
投稿合作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