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馬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突破600匹大關,居世界第一

2021-01-19 中國日報網

日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一些動物園飼養的幾十匹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三分之一,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中國野馬保護成效顯著,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野外種群持續擴大,成為我國物種重引入最成功的典範,提升了我國在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國際影響。

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該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來,在先後從英國、德國、美國引入24匹野馬的基礎上,圍繞保種、擴群、野化研究實驗開展工作,共繁殖了6代714匹野馬。2001年8月28日,第一批27匹野馬在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實現了我國首次放歸實驗,先後有16批次110匹野馬放歸野外。2003年野外繁殖獲得成功,2004年形成自然分群。現新疆共有野馬438匹,其中圈養野馬90匹,半散放野馬108匹,野放野馬240匹。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主任馬吉中介紹,現甘肅共有野馬155匹,其中圈養野馬48匹,野放野馬107匹。自1990年起,該中心陸續從美國、德國及北京動物園引進普氏野馬18匹,2010年、2012年先後兩次向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野馬28匹,野放野馬已完全適應了野外的自然環境,現種群達65匹。

資料顯示,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的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也生存有野馬,瓜州的普氏野馬是1992年英國約翰阿斯匹諾野生動物園向中國無償贈送了10匹,1997年發展至14匹被運送到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年裡,野馬生存能力顯著增強,數量已增至42匹。

另據不完全據統計,在上海、北京、長沙、杭州、常州、鄂爾多斯、秦皇島等地的動物園內飼養的野馬約60匹以上。

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原產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有著6000萬年的進化史,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全世界約2000餘匹,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瀕危物種,其野生種群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

國際上對野馬的保種給予了很高的重視,成立了野馬保護管理組織,全球野馬管理計劃的兩個目標為:將野馬再引入至原生環境,且保存現存圈養野馬90%以上的遺傳多樣性,中國和蒙古國是前一目標的選定國家。

1985起,我國實施了「野馬返鄉計劃」,陸續從歐洲引回普氏野馬,在新疆、甘肅進行繁育和野外放歸試驗。

張赫凡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新疆野馬種群數量野放數量穩步提升
    1日,記者在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看到,出生不到一周的小野馬「準噶爾393號」正在慵懶地曬著太陽,小野馬的母親「準噶爾243號」與它形影不離,保護著自己的「萌寶」。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業務科副科長王振彪介紹,雄性小馬「準噶爾393號」是今年在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誕生的第三匹小馬駒。目前,在該中心裡還有8匹母馬待產。據悉,「準噶爾393號」小馬是「準噶爾243號」母馬產下的第7匹馬駒。王振彪介紹,「準噶爾243號」母馬已屬「高齡產婦」。
  • 新疆普氏野馬種群穩定增長 上半年新增41匹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文/圖 記者郭軍鴿 通訊員張赫凡)新疆普氏野馬種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添丁」41匹,繁殖數量達歷年同期最高。7月10日,記者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今年該中心從「防、治、控、保、穩」五個環節強化科學防控,上半年,該中心圈養的普氏野馬產駒6匹,半散放普氏野馬產駒6匹,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產駒29匹。「野馬繁殖數量達到歷年同期最高,尤其是野外放歸野馬上半年繁殖數量,成為野馬放歸計劃實施以來最多的一次。」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說。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20-08-2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數量超過70匹
    2012年從武威運輸至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的場景。近日,記者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敦煌:普氏野馬數量達70匹 種群不斷壯大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近日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10年至今,放歸在敦煌西湖保護區的28匹普氏野馬種群不斷壯大,目前已經超過70匹,根據這些年普氏野馬的繁殖量和速度來說,在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取得了成功。
  • 甘肅敦煌普氏野馬數量增至60匹 野生種群60年代滅絕
    原標題:甘肅敦煌普氏野馬種群擴大到60匹   記者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放歸在該保護區內的普氏野馬數量已經由6年前的28匹增加到60匹,種群正在不斷壯大。   普氏野馬原產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其野生種群於20世紀60年代滅絕。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普氏野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馬種,全世界僅存2000餘匹。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明表示,這是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成立34年以來就地進行的最大規模半散放訓練,一次性將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半數野馬放入了半散放區。  普氏野馬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馬種,全世界僅存2000餘匹。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來,在引進24匹普氏野馬的基礎上成功繁育了6代760匹野馬。
  • 新疆科研人員幫助珍稀動物普氏野馬擴大種群數量
    新疆準噶爾盆地的普氏野馬。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3日電(記者杜剛、顧煜)比大熊貓數量還少的普氏野馬是世界唯一的野生馬種。在普氏野馬最集中的中國西部準噶爾盆地,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眼下正調整野馬核心繁殖群,致力於擴大其種群數量。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說,近年來,這裡原有的5個繁殖群部分野馬達到或超過16歲,超出繁殖黃金年齡,近親繁殖帶來野馬發育緩慢、畸形、適應性下降、繁殖力減弱等問題。
  • 新疆科研人員幫助珍稀動物普氏野馬擴大種群數量
    新疆準噶爾盆地的普氏野馬。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3日電(記者杜剛、顧煜)比大熊貓數量還少的普氏野馬是世界唯一的野生馬種。在普氏野馬最集中的中國西部準噶爾盆地,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眼下正調整野馬核心繁殖群,致力於擴大其種群數量。
  • 甘肅敦煌普氏野馬進入繁殖期 數量已達53匹
    圖為甘肅敦煌西湖保護區南大湖種群裡的一匹普氏野馬生產了2018年第一匹「馬寶寶」。 何東 攝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5日披露,西湖保護區南大湖種群裡的一匹普氏野馬生產了今年第一匹「馬寶寶」,經過近幾天的持續觀測,「馬寶寶」很健康,情況良好。
  •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將向內蒙古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放歸6匹普氏野馬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將向內蒙古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放歸6匹普氏野馬,日前,雙方籤訂了合作協議。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目前該中心正在對將調運的6匹普氏野馬(2雄4雌)進行為期2個月的裝箱和運輸方面的訓練,同時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檢疫及辦理相關審批手續等各項準備工作,計劃7月前完成運輸和雙方的交接。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 「娘子軍團」進行健美訓練
    按照野馬引進之初制定的適應性飼養、欄養繁育、半自然散放、自然散放、自然生活的野生種群恢復實施方案,野馬中心繁殖研究基地分期分批開展野馬半散放訓練,這一措施可以使野馬在半散放區採食各種天然植物,改善了飼草營養單一的問題,有助於培育野馬野外生存技能,提高群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除了對明年要放歸的野馬強化半散放訓練外,野馬中心還計劃對所有圈養的野馬進行輪訓。
  • 中國賽加羚羊種群數量突破百隻
    新華網蘭州5月30日電 (記者朱國亮)31隻賽加羚羊近日在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陸續降生,中國唯一的賽加羚羊種群數量首次突破百隻。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崇學向記者介紹,這一中心飼養的賽加羚羊繁育期已結束,從4月26日以來,陸續有31隻賽加羚羊降生並成活,現在這一中心飼養的賽加羚羊數量已達到105隻。
  • 上半年野外放歸普氏野馬繁殖數量創歷年之最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趙梅 通訊員 張赫凡)7月9日,記者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近年來,新疆普氏野馬種群數量一直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上半年,普氏野馬添丁數量突破歷年來同期最高值,達到41匹。  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馬新平介紹,進入5至6月,普氏野馬又迎來繁殖高峰,該中心圈養的普氏野馬已產駒6匹,半散放普氏野馬產駒6匹,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放歸普氏野馬產駒29匹。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電 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種,全球數量2000餘匹。
  • 中國野馬:從幾近滅絕到恣意奔騰
    一匹匹小馬駒的誕生,使瀕危物種普氏野馬在我國的種群進一步壯大。  普氏野馬有著6000萬年的進化史,是地球上僅存的野生馬種。準噶爾盆地是野馬繁衍生息的故土,它們曾經馳騁在這裡的茫茫戈壁、萬裡草原。但因為盜獵及環境惡化等多種原因,野馬在野外幾近滅絕,普氏野馬的野生種群已於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滅絕。
  • 新疆:30匹普氏野馬「深度體檢」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記者杜剛)為更好保護世界上唯一的野生馬種——普氏野馬,新疆組織專家近期連續3日為30匹2-3歲普氏野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體檢,體檢項目覆蓋面和採樣基數創歷年之最。這次體檢由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和自治區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野馬中心高級獸醫師恩特馬克介紹,體檢內容主要包括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馬流感、非洲馬瘟檢疫,並做了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寄生蟲卵檢測。體檢項目內容多、覆蓋面廣、採樣基數大,是野馬中心成立34年來對野馬做的最全面一次體檢,特別是血液生化檢測和非洲馬瘟檢疫是首次開展。
  •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開始實施調整野馬核心繁殖群計劃
    因此,該中心擬計劃在現有種群的基礎上,基於個體的適應能力、繁殖能力、親合能力、年齡結構、雌雄比例、譜系關係等關鍵因子,以降低近交係數為原則對現有種群進行調整,建立野馬核心繁殖群和放歸群;同時,擬推動野馬人工授精和種馬引進等國際合作項目,最大限度的改善目前圈養野馬種群棘手的近親繁殖狀況。
  • 科學家用40年前冷凍基因克隆出普氏野馬
    我們希望它能為普氏野馬種群帶來基因多樣性,這對這個種群的未來很重要。」普氏野馬(Equus ferus przewalskii)正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狩獵、人類進入其領地、與其他野生動物的競爭以及嚴冬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草原上的野生普氏野馬數量急劇減少,人類最後一次在野外見到普氏野馬是在1969年。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