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ing Techniques for Cardiovascular PET」 一文總結了心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的臨床應用、優勢及未來發展趨勢。
與一般的心臟單光子斷層掃描相比,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具有三大優勢:其一,影像不依靠心肌內供血的差異,因此對整體心肌皆缺血的多條冠心血管疾病更為敏感;其二,為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提供一個新的診斷與觀察途徑;其三,為心臟移植血管病變提供一個準確而又非入侵性的診斷方式。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心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的技術日漸成熟。
近期的發展包括:
一、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敏感度更高的同位素示蹤劑;
二、於評估心臟衰竭病人的心臟驟停風險的應用;
三、於診斷非缺血性心肌症,如限制性心肌症,以及心內膜炎的應用。
展望未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與一般電腦斷層掃描的結合運用將大大提高對冠心病的檢測敏感度。屆時,透過加入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大數據分析的技術,這些影像的分析將會能夠電子化、自動化。此舉除了能提高檢測的準繩度外,還能輔助醫護人員空出更多時間照料病人的身心健康。
心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尤其適合診斷肥胖人口以及糖尿病人士的冠心病。在西方高油、高糖飲食方式的普遍化,加上都市人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與肥胖、糖尿病相關的疾病越發常見,對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醫學界正在開發心臟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於這些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應用,凸顯醫學發展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
述評者背景
李懿恩醫師熱心參與心臟疾病的臨床研究,李醫師的研究方向包括心律失常(布魯蓋達氏症候群, 長QT症候群,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臨床前及臨床與實驗心臟電生理學。李懿恩醫師研究成果在APHRS會議上發言,也在不同的國際醫學雜誌發表,其中包括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Frontiers in Phys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等。
參考文獻
Austin A. Robinson, Jamieson M. Bourque. Emerging Techniques for Cardiovascular PET.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19;4(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