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務O2O退燒 功夫熊停擺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被資本吹起來的生活服務業O2O正在經歷洗牌期,以上門推拿為主要服務的功夫熊平臺業務已經停擺。7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功夫熊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已經癱瘓,消費者無法在平臺註冊、下單。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平臺恢復時間尚不能確定,僅能通過微信定向為有需求的用戶安排技師,尤其在北京地區,技師與功夫熊已不存在實質上的合作關係。

  線上下單業務關停

  在上門服務興起時,功夫熊以推拿服務入局O2O市場。不過,7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功夫熊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發現,用戶已經無法註冊、登錄。進入功夫熊的微信公眾號預約頁面,有十多項推拿服務選項,但在「技師」板塊中,沒有技師可供用戶挑選。

  北京商報記者嘗試通過註冊、登錄功夫熊,但當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時,系統彈出「無法發送驗證碼」的信息。隨後,記者撥打功夫熊微信公眾號標註的客服電話,但已暫停服務。頁面顯示,功夫熊業務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成都、南京共8個城市開展業務。記者將所在位置進行多次調換、選定,註冊時依然得到「無法發送驗證碼」的回應。截至發稿前,功夫熊的線上註冊、預約服務尚未恢復正常。

  一位在早期入駐功夫熊平臺的推拿技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功夫熊線上平臺大約在6月便已經關閉。目前,這位推拿技師依然留在北京,主要通過與老客戶聯絡自由接單。「平臺已經關閉了,接單後也不用向公司交提成」,該推拿技師透露。

  模式遭質疑

  北京商報記者從功夫熊官方微信得到三個聯繫電話,其中兩個標記為北京用戶諮詢電話,在連線之後一直無人接聽。此外,分管功夫熊上海業務的工作人員在接聽電話後,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期,平臺在北京的業務已經暫停,業務的恢復時間還不能確定。儘管功夫熊在平臺中標記業務已經拓展至廣州、杭州等地,但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平臺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兩地有業務進展,預約業務集中在線上渠道。

  據透露,功夫熊進入上海市場之後,平臺訂單量少,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名技師為平臺的用戶提供服務。同時,服務預約主要通過電話預約、微信群溝通,平臺與技師之間以「二八」的比例來分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到家服務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O2O的模式來看,上門推拿按摩服務並不是生活剛性需求,訂單少導致平臺關閉也在意料之中。與此同時,訂單、流量是考量創業企業的重要指標,而在兩個指標雙雙失利的情況下,功夫熊已經關閉了平臺業務,同時,在資本方面功夫熊也經歷著坎坷。

  一位已從功夫熊離職的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訂單量較少、盈利難,功夫熊對資本的吸引力不再,功夫熊的融資進度受阻。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下半年,功夫熊「或將倒閉」的消息層出,但之後功夫熊創始人王潤回應,融資不順利不能代表平臺倒閉。

  創始人逐利共享行業

  功夫熊於2014年開始正式投入運營,是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同時,功夫熊對外公布,在平臺正式運行之前,已經獲得了祥峰、華興等投資機構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在上線之後,同年11月功夫熊再次獲得祥峰投資數百萬美元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底,功夫熊稱,一個月內的二次購買率在40%,日訂單量在200單左右。2015年年中,平臺擁有超400名推拿技師,日均訂單量在2200單左右。在2015年5-7月,功夫熊收購了5家上門按摩平臺,藉此布局廣州、深圳等地區。在高峰時期,功夫熊的估值一度達到1500萬美元。

  對此,有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功夫熊收購的5家外地企業,已經瀕臨倒閉的邊緣,無法為功夫熊的訂單做出貢獻。該業內人士舉證,以功夫熊每天有數千訂單估算,結合訂單補貼力度,功夫熊的融資金額早已無法支撐平臺運行。接下來的融資失敗,導致平臺最終「無錢可燒」。早在一年之前,因團隊成員不斷離開,功夫熊逐漸被架空。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功夫熊創始人王潤已搖身變為河馬充電的創始人。

  服務業O2O延展性待提升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洪濤表示,O2O創業中,服務業佔據較高比重,服務業的規範性卻難以把控。隨著投資風口變化,資本對O2O模式不再熱衷,加速了上門服務的洗牌進度。

  對於功夫熊商業模式,一位投資業內人士認為,推拿在保健服務中屬於中間環節,單獨作為行業時消費者的認可度不高,用戶使用、嘗試多數是因為「獵奇」。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消費者對推拿服務的要求不止停留在技能,還會對體驗環境提出較高的要求,「到家或是上門,不契合多數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風口已過,推拿服務依然能在上門服務中脫穎而出,但這對運營模式有更嚴格的要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健康服務從業者認為,推拿服務是高頻需求,按摩作為過渡性的服務環節,應該能為消費者帶去更多的新服務,「但功夫熊僅做推拿業務,會讓平臺處境很尷尬」。

  儘管推拿服務在業內並不顯眼,但上述健康服務從業者對於功夫熊線上業務關停一事表示惋惜。他坦言,功夫熊在運行中會受到資本方的壓力。融資失敗也證明了平臺業務被投資者否定。O2O模式發展需求強大的資金支撐,為市場帶去了消費升級的可能性,企業在服務中虧損,也能從其他渠道實現盈利。「O2O模式不適合創業,資本對利潤『操之過急』,很容易導致創業企業的畸形發展」。北京商報記者 吳文治 王維禕

相關焦點

  • 功夫熊以推拿服務入局O2O失利 線上下單業務關停
    (原標題:生活服務O2O退燒 功夫熊停擺 ) 被資本吹起來的生活服務業
  • 上門按摩的「功夫熊」「功夫」不再 O2O創業從風口跌落泥潭
    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預約附近的按摩師上門推拿——三年前,創投潮熱得發燙,「功夫熊」應運而生,成為最早進入生活服務業O2O市場的玩家之一。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館,經常能看到按摩技師們戴著可愛的大熊頭套,向喝咖啡的創業者推廣上門按摩的服務新體驗。
  • 推拿O2O項目功夫熊啟動廣州站服務
    4月16日消息,推拿O2O項目功夫熊於昨日啟動廣州站服務,提供頭頸間推拿、辦公室推拿、家庭推拿、腰背推拿、臟腑推拿、全身推拿、脊柱保養、全身排毒調理、深度經絡調理9項上門按摩推拿服務。
  • 功夫熊:上門推拿創新O2O服務業
    自上門O2O服務迅速依託網際網路發展以來,上門美甲、上門美發、上門美妝、上門洗車、上門廚師、上門保潔等服務此起彼伏,使人們多方面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創業帶來的生活便捷。孟軍賢和王潤也是上門O2O服務創業潮中的一員。這兩個出身於百度的年輕創業者認為,就像電商顛覆傳統零售業一樣,服務業最終會被上門服務所顛覆。
  • 爆上門推拿O2O「功夫熊」陷入討債風波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爆料上門推拿O2O「功夫熊」陷入討債風波。數名技師拉起橫幅,上書「功夫熊還我血汗錢」,向功夫熊討債。功夫熊CEO王潤在其朋友圈發文稱,這些技師是因平臺品控查出問題被下線,只實發所得,所有平臺補貼被取消,技師因不滿補貼被取消而鬧事。
  • O2O觀察:功夫熊上門推拿,能否改變用戶習慣?
    網際網路的普及,改造了實物銷售的渠道,也就是電商;而當移動網際網路成熟之後,服務的渠道也開始發生改變。尤其是家政、美甲、攝影這類體驗過程本身不依賴實體店的服務品類。功夫熊的創始人王潤談到為何選擇上門推拿這個門類時,基本的邏輯也是自上而下的。首先是認同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共享經濟」領域內的創業機會。
  • 傳上門推拿O2O「功夫熊」融資失敗 或倒閉
    昨日,新快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業內較為知名的平臺「功夫熊」因B輪融資失敗,或面臨倒閉危機。對此,「功夫熊」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關於倒閉的傳聞,「功夫熊」不會正面回應。「最近功夫熊內部正在進行業務轉型,從原來的純推拿業務擴展到整個泛健康領域。」
  • 從上門按摩功夫熊看中國O2O創業陣痛
    不僅功夫熊,很多一度火爆的中國創業公司也陷入了相同的窘境。今年以來,風險投資公司已經向中國投入了300多億美元。然而,由於擔心競爭過度、山寨產品過多,風投已經不再輕易撒錢。陣痛在所難免,尤其是對於提供洗車和按摩這種常規性服務的應用開發商而言。王潤不得不下調功夫熊的估值,希望籌集更多資金,同時應對此起彼伏的破產傳聞。  「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結局。」
  • 推拿O2O功夫熊未亡 創始人終發聲
    9月20日,一篇關於上門推拿O2O功夫熊倒閉的文章火竄網際網路。融資失敗、被員工討薪、服務質量打折等字眼,撩撥著大眾看熱鬧的心理,一時間這個曾經以推拿O2O新概念備受關注的創業公司成了眾矢之的。隨後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功夫熊創始人王潤,但對方三緘其口,表示僅僅是創業方向有所調整,並且融資延遲並不代表公司倒閉,不希望媒體刻意抹黑,暫時不接受任何採訪。
  • 功夫熊產品架構圖曝光
    功夫熊是一個基於移動平臺的上門按摩中醫理療服務平臺,目前有微信服務號和App兩個下單渠道。今天e陪診的產品經理就扒一扒功夫熊App的產品架構圖王潤,功夫熊CEO。曾工作於科技媒體36氪,聯合創始人孟軍賢、韓立新都來自百度2014年10月,功夫熊成立,隸屬北京青果工坊科技有限公司功夫熊可線上匹配用戶和按摩技師的需求,主要在微信下單,並可完成在線支付。用戶通過線上預約按摩師上門服務,服務項目包括頸肩按摩、腰背推拿、頭部推拿、全身推拿等,價格100-300元不等。
  • 功夫熊完成A輪數百萬美金融資,怎樣用做產品的思路做服務?
    功夫熊是36氪此前報導過的一個提供上門推拿服務的 O2O 項目,創始人王潤近日向36氪透露,公司已完成來自祥峰投資數百萬美元 A 輪投資,今天正式啟動了上海站服務。功夫熊去年10月16日正式上線,上半年獲得了險峰華興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 功夫熊:在充滿挑戰的路上奔跑
    【byb.cn XJ】"上門按摩哪家強,功夫熊完爆藍翔",據說2014年10月,這篇文章在微信平臺上瘋狂傳播,其作者就是的功夫熊聯合創始人COO孟軍賢。在開始採訪前,中間人先把我介紹給了王潤,同時我自己也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在採訪王潤之前,我做足的功課,不僅親自叫過一名功夫熊的按摩師上門服務,而且,我幾乎將網上對功夫熊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並列出了採訪提綱。同時,我也將較早前對"點到"的採訪文章發給了王潤,希望他能提早對我有所了解。
  • 功夫熊創始人王潤:說說上門O2O裡面的那些坑
    在這期間,被當成軟柿子的代表被徹底的黑出翔了,一堆『疑XX』『傳XX』『爆XX』被小媒體寫出來後又被門戶轉了一個遍。既然輿論風向如此,我們也就不螳臂當車了,隨便傳去吧,我們悶頭調整。現在調整了一段時間,有點階段性的成果,才敢出來冒個泡:功夫熊還在,估計很快能調整到單月盈利了。對,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
  • 功夫熊CEO王潤:致力於讓上門按摩變得健康時尚
    說起最近的O2O項目,最火的莫過於上門服務。上門按摩是一個高頻次高客單價的項目,必然是創業者爭搶進入O2O領域的機會點。功夫熊是一個基於移動平臺的上門按摩中醫理療服務平臺,目前有微信服務號和App兩個下單渠道。其平臺上都是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全職技師。同時,該平臺統一配備了服裝、工具等,目前團隊在30人左右,其服務區域只在北京五環內。2014年10月功夫熊獲得險峰華興等投資機構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4年11月功夫熊再次獲得祥峰投資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
  • 上門按摩顛覆者VS重組者:功夫熊PK按一按
    顛覆者:功夫熊功夫熊是一家專注於上門服務的按摩O2O平臺,在功夫熊CEO王潤看來,就像電商顛覆傳統零售業一樣,服務業最終會被上門服務所顛覆。也就是說,王潤創辦功夫熊的真正目的是想顛覆整個傳統按摩服務業。
  • 上門按摩O2O的十一大突破口
    而對於上門按摩O2O這類更加人性和便利化的按摩服務項目,你會約嗎?你敢約嗎?上門按摩O2O市場蛋糕巨大用兩個詞總結現代人的生活——快速、緊張。快速、緊張的生活節奏,帶來了經濟的迅猛發展,而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和焦慮感。
  • 功夫熊聯合創始人孟軍賢——幾經易轍後終見曙光的創業故事
    3月21日,第三屆中國創業節暨飛馬旅第七屆賽馬會在上海e3131電子商務創新園成功舉辦。功夫熊聯合創始人孟軍賢在群馬會分論壇上與廣大創業者分享了他與合伙人幾經易轍的創業歷程:大家好,我是功夫熊的聯合創始人孟軍賢,大家如果覺得困了,可以體驗一下功夫熊的按摩服務,在精神層面上,由於主辦方要講的是合伙人的關係,我一會兒給大家講一個黃段子。我們做的是功夫熊,功夫熊是國內上門第一個做正規且專業的上門按摩服務,專業的按摩服務,不是大保健。
  • 百度等巨頭爭相加入 上門推拿O2O點燃燒錢大戰
    同樣涉足推拿O2O的功夫熊高級公關經理高裕虹表示。脈度理療創始人郭旭也認為,多數網際網路公司重視線上炒作和宣傳,但是線下專業方面的服務卻不盡人意。在至關重要的盈利模式探索上,功夫熊方面表示,未來可能會以抽取佣金或提供廣告位的方式取得盈利,也可能會與廠商合作開發推拿服務的周邊產品,並通過銷售保健養生產品等方式獲取銷售分成。
  • 被傳融資失敗將倒閉 「功夫熊」稱運營正常
    原標題:被傳融資失敗將倒閉 「功夫熊」稱運營正常 對於近日上門推拿O2O平臺「功夫熊」因融資失敗或將倒閉的傳聞,昨天功夫熊發聲明稱,平臺仍然正常運營。 「功夫熊」剛剛經歷了一場討債風波,數名技師拉起橫幅,上書「『功夫熊』還我血汗錢」,向「功夫熊」討債。
  • 功夫熊與平臺技師打官司,講真,刷單這事兒誰都別裝清白!
    功夫熊上海平臺的周師傅今年3月入駐功夫熊平臺,並在此番風波中離職。據他介紹,「從6月份開始陸續有欠薪情況,7月份開始不正常了。因為不能正常發薪水,很多師傅都離職了,上海原來有100多個師傅,到8月份有一半以上技師都離職了。」功夫熊方面稱,技師與平臺的負面糾紛,是因為師傅對品控後的獎懲策略有些不滿,並不存在剋扣薪水,而是根據品控減少了補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