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雀是體型較小的雀形目鳥類,體長在12釐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

2020-12-11 百家號

回想起在與寵物相伴的日子裡,我哭過、笑過、失敗過、成功過。我所記得的每分每秒,都很精彩。

文/不觀風與月【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金翅雀是體型較小的雀形目鳥類,體長在12釐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

金絲雀體長12~14釐米,體型較麻雀細瘦,但較麻雀細長。身體的羽毛原種似我國的鷳類黃上碚色縱紋,叫聲不甚美經人工培育出現了黃色、白色、綠色、橘紅色、古銅色等羽色叫聲劇出的金絲雀幼鳥,單從外觀難以鑑別雌雄。但經過2~3個月後雄鳥的肛門突起(洩殖腔突)呈錐形而雄性的則較平呈饅頭狀。鑑別時由手將鳥捉住吹起肛門周圍的羽毛就可看外,幼金絲雀出生35~45天就開始鳴囀,這時從它們的鳴囀姿態上可區分雌雄。鳴疇時疇銀上下波動聲音連續不斷者是雄鳥。金絲雀成鳥的雌雄鑑別比較容易,因雄鳥的鳴聲悠場動鳥的鳴聲單調。野生金絲流主要吃植物種子夏季兼吃昆蟲。營杯狀巢每窩產卵4-5枚每年2孵卵主要由雌鳥擔任孵化期14~16天。籠養金絲雀為食谷鳥類國產耐粗飼。幼鳥可模仿百靈和畫眉鳥的鳴聲,並富有表演天分經過訓練後可演「接物」「戴面具」等雜耍。金翅雀形態特徵金翅雀是體型較小的雀形目鳥類,體長在12釐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雄性眼先和眼周部位程毛深褐色。

金絲雀

頭頂耳羽和後頸羽毛灰色羽略現黃綠色;肩部、背部以及內側覆羽均為慄褐色昆上覆羽灰色,尾羽基部呈鮮明的金黃色端部黑色,羽幹黑褐色;雙翅的飛羽黑褐色但基部有明顯鈉黃色斑塊,所謂「金翅」指的就是這一部分的羽毛顏色;翅上覆羽顏色與肩羽相同;頜部、喉部胸部黃綠色。下腹部近白色上腹部和尾下覆羽亮黃色;兩肋沾棕色。雌性體色與雄性基本相同但頦包略現黯淡。喙與足均為肉粉色虹膜褐色。本物種的叫聲甚有特色為輕柔而連續不斷的滴滴聲雖聲音輕柔但傳播甚遠。生活習性金翅雀在全世界有24種,中國有5種。金翅雀在中國終年留居各地平原亦可見於山地。多桶息於針葉樹或闊葉樹上,也常在灌叢中活動。冬季多成大群活動。金翅雀主要取食植物如草籽、松子等,也吃少量穀物,夏季兼食昆蟲。3~7月為繁殖期。在松、楊、竹榕等樹上營巢。巢成杯狀以雜草細根等物構成,外敷以苔蘚、蜘蛛絲,內墊羊毛、羽絨等。在華南地區,每年可產2~3窩卵,每窩卵4~5枚。

金絲雀

黃雀形態特徵黃雀身長12釐米壽命11年。雄性成鳥:額、頭頂和枕部黑色枕羽略帶灰黃;眼先灰色;眉紋鮮黃;貫眼紋短呈黑色;耳羽暗綠色;頰黃色後頸和翕綠色羽緣黃色腰亮黃色羽尖色較深,近背部有褐色羽幹紋;尾上覆羽褐色,具亮黃色寬緣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下體大都綠黃色,喉部中央黑色下腹白色。雌性成鳥:額、頭頂、頭側和翕概褐色沾綠而帶黑褐色羽幹紋;腰部綠黃,亦具帶皮黃色和側淡皮黃色上體條紋粗著,下體多呈當色有凱黃雀的歌聲更多的是金屬聲、顫音相混雜在高的有利之點或緩慢鼓翼像蝙蝠一樣於炫耀飛翔時進行鳴唱;在冬末到回遷之前,它經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亞歌形式進行鳴唱。同時級以喘息音調。雄鳥在其領地內總是站黃雀的食物一般隨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變化:春季在東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種子、裸子植物種子和鞘翅目小昆蟲;夏季以多種昆蟲餵雛尤以蚜蟲為主;而秋季則食漿果、草籽、稗、粟等。在河北則食大量種子、漿果和昆蟲。春秋季旅經中國河南時以各種植物種子為主兼食少量蚜蟲。

金絲雀

在越冬區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黃雀雖食些松杉的種子和一些穀物,但為數較少並能啄食大量害蟲和野生草籽,而有益於農林。北朱雀亦稱「靠山紅」。在中國為冬候鳥秋末和冬季見於東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常江蘇等地。這種鳥羽色美麗鳴聲悅耳容易飼養和馴熟是中國最普遍的籠鳥之中等大小體型矮胖尾略長。雄鳥:頭、下背及下體緋紅;頭頂色淺額及頻霜白;無對體及覆羽深褐,邊緣粉白;胸緋紅腹部粉色具兩道淺色翼。雌鳥:色暗上體具褐及粉色下體皮黃色而具縱紋胸沾粉色得白。虹膜褐色滿嘴近灰腳色,北集鳥大都為粉紅色,額和喉為銀白色的狀羽兩翼和尾均為深色並鋪以粉紅色的邊,翼上有紅色的橫斑。生活習性北朱雀主要棲息於山區的針闊混交林、闊葉林和白樺山楊林中也在山地闊葉林的標樹、楊上活動。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成大群。飛翔呈波浪形。平時鳴叫單調但繁殖期鳴的食物春季為白將嫩葉楊樹葉芽等:夏季以箱目昆蟲為與等則以漿果和各種昆蟲為食。

金絲雀

紅交嘴雀形態特徵紅交嘴雀中等體型體型似麻雀但稍大體長約16釐米。通體朱紅色題膀和尾近黑色,下腹驗褐色。除白翅交嘴雀外與其他雀類的區別為上下嘴相側交。繁殖期的時候雄鳥的磚紅隨亞種而有異,從橘黃至玫紅及猩紅,但一般比任何朱雀的紅色多些黃色調。紅色一般多雜斑栽松雀的鉤嘴更彎曲。雌鳥似雄鳥但為暗做模綠而非紅色。幼鳥似雌鳥而具縱紋。雄雌兩性的成鳥、幼鳥與白翅交嘴雀的區別在於:均無明顯的白色翼斑且三級飛羽無白色羽端。極個別紅雀翼上略顯白色翼斑,但絕不如白翅交嘴雀醒目而完整頭形也不如其拱出。紅交嘴雀冬季遊蕩且部分鳥結群遷徙,飛行迅速而帶起伏。食物全部為落葉松種子倒懸進用交嘴嗑開松子。主要棲息在寒溫針葉帶的各種林型中,喜歡在魚鱗雲杉至臭冷杉林和黃花落。結尾:【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不觀風與月,喜歡寵物喜歡和它們做朋友。喜歡文字,喜歡創作,喜歡用文字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鳥類寵物,你更喜歡哪種呢?
    金翅雀金翅雀金翅雀屬於小型鳥類,體長12-14釐米,因翅上翅下都有一塊大的金黃色塊斑,所以叫做金翅雀,它不管是站立還是飛翔時都很是醒目,當然,飛行的時候更加的漂亮。虎皮鸚鵡2.虎皮鸚鵡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它是屬小型攀禽品種的,
  • 鳥類科普 | 保山那些美麗可愛的鳥兒,您認識幾種?
    小鸊鷉(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鸊鷉目鸊鷉科小鸊鷉屬的鳥類。是身形較小(體長27釐米)的鸊鷉。  白頂溪鴝(學名:Phoenicuru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的鳥類。自成一屬。體長約19釐米,是黑色及慄色溪鴝,顏色分界鮮明,野外極為容易辨識。雄雌同色。亞成鳥色暗而近褐,頭頂具黑色鱗狀斑紋。特徵為常立於水中或於近水的突出巖石上,降落時不停地點頭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動。求偶時作奇特的擺晃頭部的炫耀。
  •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小型鳥類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小型鳥類。斑胸草雀,該鳥全長10釐米左右,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紋,雄鳥脅部棕紅色有白色點斑,除原色種外羽色全白的亦較常見。斑胸草雀,斑胸草雀成鳥重10~13克,體長10~11釐米,尾與別的草雀比起來顯得較短,常被長長的尾上覆羽所遮蓋,喙短而鈍。斑胸草雀,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鳴聲低,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飼養的觀賞鳥 。
  • 灰卷尾,為雀形目卷尾科的鳥類,共有14種
    灰卷尾(學名:Dicrurus leucophaeus),為雀形目卷尾科的鳥類,共有14種。灰卷尾,體形中等,嘴形強健側扁,嘴峰稍曲,先端具鉤,嘴須存在。灰卷尾,鼻孔為垂羽懸掩。初級飛羽10枚,一般翅形長而稍尖。尾長而呈叉狀,尾羽10枚,上有不明顯的淺黑色橫紋。
  • 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白腰朱頂雀,體型似麻雀,主要...
    5月6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調查過程中記錄到白腰朱頂雀1隻。這是東灘保護區範圍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白腰朱頂雀為雀科金翅雀屬的鳥類,體型似麻雀,體長約13釐米。額和頭頂深紅色,眉紋黃白色;喉、胸均粉紅色,下體餘部白色。雄性幼鳥與雌鳥同色,但下體沾黃色。
  • 原創攝影:可愛的黑頭蠟嘴雀
    蠟嘴鳥亦叫梅花雀, 舊大陸數種熱帶鳥的統稱,一般指雀形目(Passeriformes)梅花雀科(Estrildidae)鳥類,狹義一點指該科梅花雀族(Estrildini)鳥類,尤指梅花雀屬(Estrilda)的28種鳥,其中包括數種人們喜愛的籠鳥。
  • 梳著兩條辮子的奇怪鳥類,雖然長相平平但卻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比如今天咱們要科普的這種鳥類——雙辮八色鶇(dōng),就是一種樣貌平平無奇但卻隸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行列。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雙辮八色鶇隸屬於雀形目、八色鶇科,是一種典型的小型鳥類。成年以後的雙辮八色鶇體長也不過只有二十釐米左右,體重甚至不足一百克,幾乎跟一顆大個的鴨蛋差不多。並且雙辮八色鶇本身長得就比較渾圓,圓胖的身材短短的尾巴,上半身的整體輪廓確實像一顆鴨蛋。
  • 雲南大理&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昆蟲記錄
    接上篇,我這動物記錄的不多,順帶記錄,主要以鳥類和昆蟲為主鳥類:有些鳥太遠拍糊了,忽略掉哈哈雀形目鵯科 黃臀鵯分布於南方,不過在西南很容易見,有點類似華東城市的白頭鵯,華南的紅耳鵯了。雀形目伯勞科 灰背伯勞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剛好代替了棕背伯勞的位置雀形目鶺鴒科 白鶺鴒未知亞種的亞成鳥雀形目雀科 山麻雀(雌)雄鳥好看,上體為慄色,所以也有叫紅雀,分布於南方,不過城市裡並沒有見過,只有(樹)麻雀雀形目雀鶥科 白眉雀鶥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雀形目山椒鳥科 長尾山椒鳥
  • 中國特有鳥類知多少(上,非雀形目)
    在此前提下,主要依據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與HBW聯合最新推出的世界鳥類名錄(HBW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llustr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上卷·非雀形目 2014,下卷雀形目 2017),對我國特有鳥類進行一簡要梳理。
  • 珍珠鳥體長約10釐米,雄鳥頭頂青灰色眼前方灰後下方有棕紅色大斑
    文/不辭唱遍陽春【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珍珠鳥體長約10釐米,雄鳥頭頂青灰色眼前方灰後下方有棕紅色大斑文鳥科灰文鳥屬雀形目,文鳥科,別名文鳥、禾雀、灰芙蓉等。原產於蘇門答臘、馬來半島、爪哇等地。
  • 金翅雀的戰爭
    金翅雀(學名:Carduelis sinica)又名金翅、綠雀。小型鳥類,體長12-14釐米。嘴細直而尖,基部粗厚,頭頂暗灰色。背慄褐色具暗色羽幹紋,腰金黃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黃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塊大的金黃色塊斑,無論站立還是飛翔時都醒目。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腳和平原等開闊地帶的疏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也成群,有時集群多達數十隻甚至上百隻。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溼地成鳥類天堂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
  • 崑嵛山常見的8大鳥類,你見過嗎?
    白頭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結群於果樹上活動。有時從棲處飛行捕食。多活動於灌叢中,也見於針葉林裡。性活潑、不甚畏人。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體型較長,長35-42釐米,耳鴞稍大而耳羽較短,胸羽為棕色,無細碎斑紋。短耳鴞與一般的鴞類不同,常能在白晝看見,但是在陽光下飛行不穩定。夜間多食田鼠,白天多食昆蟲。大多數為冬候鳥或旅鳥,少數為留鳥。
  • 崑嵛山常見的8大鳥類,你見過嗎?
    2012.7.30攝於米山水庫目前為止,崑嵛山共記錄鳥類15目,41科,260種,佔我國鳥類種數(1329種)的19.6%,是我國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8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40種。蒼鷺:是大型水邊鳥類,頭、頸、腳和嘴均甚長,因而身體顯得細瘦。蒼鷺是中國分布廣和較為常見的涉禽,幾乎全國各地水域和沼澤溼地都可見到,數量較普遍。
  • 據說,濱州今年最好看的鳥類攝影照片都在這裡!
    頭側和後頸淡棕色,腰白色,尾羽黑色,虹膜暗褐色,嘴細長而向下彎曲,腳和趾鉛色或褐色,在中國廣泛分布。是以色列國鳥,共有八個亞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低危(LC)。灰椋鳥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上體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全國均有分布,單一物種,無亞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 低危(LC)。